一种能够防止海面漂浮木材撞击船体的游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64452发布日期:2023-09-16 03:04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防止海面漂浮木材撞击船体的游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船舶,具体为一种能够防止海面漂浮木材撞击船体的游艇。


背景技术:

1、目前大多船舶上的推进装置,多数是裸露地将电机和螺旋浆安装在船舶尾部的下方,在船体行驶时,推进器和螺旋浆经常会被障碍物撞坏或被杂物缠绕。同时水面上经常会出现漂浮障碍物的情况,例如,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这里植被丰富,尤其是有很多上百年的云杉,大量原木会通过海路运输到各个港口,但运输过程中会有大量的原木被遗落在海面上。而由于船舶、游艇的转向较困难,因此在不减小船舶/游艇的行驶速度的情况下,通常需要从水面漂浮的障碍物的上方行驶通过。

2、此外船舶在浅滩中行进时,障碍物对推进装置的撞击以及缠绕更为严重,这使的推进器推力减小,严重时甚至使其无法正常转动,由此需要潜水维修或清理,给使用者带来许多麻烦,很难保证船舶/游艇的通过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防止海面漂浮木材撞击船体的游艇,通过在游艇的底部设置可折叠的防护结构,能够在保证游艇的通过性的同时,防止异物对游艇尾部的推进装置的撞击。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能够防止海面漂浮木材撞击船体的游艇,包括船尾防护组件、底部防护组件和侧防护组件,所述尾防护组件、底部防护组件、侧防护组件均设置于游艇船体的底部,能够限制漂浮于水面上的障碍物对游艇船体的撞击,同时在游艇船体从所述障碍物上行驶通过时,防止该障碍物与游艇船体尾部的推进装置的接触;

4、所述船尾防护组件设置于游艇船体的船底的尾部,且具有收缩状态和展开状态,所述船尾防护组件处于收缩状态时能够减小游艇船体的吃水深度以提高通过性,所述船尾防护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能够整体朝向游艇船体的尾部平移并延伸至所述推进装置的下方,使得游艇船体从所述障碍物上行驶通过时,推进装置下方的船尾防护组件能够隔离所述障碍物与推进装置的接触;

5、所述底部防护组件展开时能够与所述船尾防护组件衔接并延伸至游艇船体的头部,所述底部防护组件和船尾防护组件形成的防护面能够限制障碍物的移动路径;

6、所述侧防护组件展开时,能够防止障碍物从侧方进入底部防护组件与游艇船体船底之间。

7、进一步的,所述船尾防护组件包括防护尾板、连杆支撑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防护尾板通过连杆支撑组件连接在游艇船体的底部,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连杆支撑组件转动以实现船尾防护组件在展开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转换。

8、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尾板包括尾板本体、第一尾翘板、第二尾翘板、尾板通孔和尾板接合部;

9、所述第一尾翘板、第二尾翘板位于尾板本体的两侧,并能够与侧防护组件贴合以实现侧方空间的封闭;

10、所述尾板接合部设置于尾板本体前端的上端面,所述尾板接合部能够与底部防护组件实现卡接以实现稳固支撑;

11、所述尾板本体上分布有均匀排列的尾板通孔。

12、进一步的,所述连杆支撑组件对称的设置于防护尾板的两侧,所述连杆支撑组件包括第一转杆、第二转杆、第三转杆、同步杆和转动座;

13、第一转杆、第二转杆、第三转杆平行设置且一端均可转动的设置在游艇船体底部的两侧,第一转杆、第二转杆、第三转杆的另一端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尾翘板或第二尾翘板上;

14、所述同步杆铰接于第一转杆、第二转杆、第三转杆的中部,实现转动同步的同时减小防护尾板与游艇船体底部之间的侧向间隙;

15、所述驱动组件的基部通过转动支撑座可转动的设置在游艇船体底部的侧面,驱动组件的活动端与第一转杆的中部铰接。

16、进一步的,所述底部防护组件包括底部防护板、底板驱动组件和缓冲支撑组件;

17、所述缓冲支撑组件设置于游艇船体的船头外侧面,且位于游艇船体吃水面的上方,所述底部防护板的前端设置在缓冲支撑组件上;

18、所述底部防护板的延伸方向与游艇船体的底部近似,使得游艇船体在行驶通过障碍物时,漂浮于水面上的障碍物接触底部防护板的前侧漏出水面的部分,并沿着所述底部防护板的外侧面移动至防护尾板的外侧面;

19、所述缓冲支撑组件能够使得底部防护板转动一定角度的同时,较小障碍物对底部防护板的冲击力。

20、进一步的,所述底部防护板包括底板本体、第一底翘板、第二底翘板和底板接合部;

21、第一底翘板、第二底翘板设置于底板本体的两侧,并能够与侧防护组件贴合以实现侧方空间的封闭,所述底板接合部设置在底板本体的后端的下侧面,所述底部防护板的底板接合部与防护尾板的尾板接合部能够实现卡接,以实现在船尾防护组件、底部防护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底部防护板与防护尾板的拼接固定。

22、进一步的,所述底板驱动组件设置于底部防护板的后端,所述底部防护板的前端通过缓冲支撑组件与游艇船体的头部可转动的连接;

23、底板驱动组件伸长以驱动底部防护板展开时使得底部防护板以倾斜的姿态向下转动,进而便于障碍物沿着底部防护板的外侧面移动至防护尾板的外侧面。

24、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支撑组件包括转动轴、套筒、转动座、导向柱、缓冲弹簧和连接板;

25、底板本体的前端固定设置两个套筒,所述套筒上可转动的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转动座固定;

26、所述连接板固定设置在游艇船体的船头外侧,所述连接板与转动座之间通过导向柱可伸缩的连接,所述连接板与转动座之间还设置有缓冲弹簧;

27、所述导向柱、缓冲弹簧构成的缓冲结构能减小漂浮在水面的障碍物对所述底部防护板的冲击力。

28、进一步的,所述侧防护组件包括前侧板组件、中侧板组件、后侧板组件以适配游艇船体底部的弧形面;

29、所述前侧板组件、中侧板组件、后侧板组件通过铰接座与游艇船体的底部侧面铰接,通过侧板驱动组件驱动前侧板组件、中侧板组件、后侧板组件的转动以实现与底部防护组件/船尾防护组件的贴合。

30、一种高通过性游艇的防护方法,应用于以上所述的能够防止海面漂浮木材撞击船体的游艇,包括以下步骤:

31、步骤a,控制船尾防护组件、底部防护组件和侧防护组件处于收缩状态,以减小游艇船体的吃水深度进而提高通过性;

32、步骤b,需要行驶并越过漂浮在水面的障碍物时,驱动组件控制连杆支撑组件转动,使得防护尾板向下移动的同时向游艇船体的船尾平移一定距离,以覆盖推进装置的下方空间;

33、步骤c,底板驱动组件控制底部防护板以缓冲支撑组件为支点转动一定角度,并实现底板接合部与尾板接合部的卡接,使得防护尾板和底部防护板的外侧面构成完整的、约束障碍物通过的侧面;

34、步骤d,侧板驱动组件控制前侧板组件、中侧板组件、后侧板组件转动并抵接第一底翘板和第二底翘板、第一尾翘板和第二尾翘板,以实现侧方空间的封闭。

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防止海面漂浮木材撞击船体的游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36、1.本发明通过在船底的尾部设置可收缩折叠的船尾防护组件,在需要从水面障碍物上驶过时展开船尾防护组件,使得船尾防护组件延伸至船尾的推进装置的下方,进而能够确保障碍物从推进装置的后方与船尾防护组件脱离,之后重新上浮至水面,防止水面障碍物与推进装置的接触和撞击。

37、2.本发明通过底部防护组件和船尾防护组件的卡接,并且在展开防护组件是按照首先展开船尾防护组件、之后展开底部防护组件的顺序,使得底部防护组件能够通过尾板结合部与船尾防护组件卡接,提供克服水面障碍物冲击的支撑力的同时,约束障碍物通过船体底部的移动路径。

38、3.本发明的底部防护组件的前部通过缓冲支撑组件与游艇船体连接,进而能够实现底部防护组件的弹性支撑的同时,使得底部防护组件能够转动一定角度;缓冲支撑组件能够抵消水面障碍物对底部防护组件的冲击力,同时底部防护组件展开时的姿态为逐渐向水下深处延伸,有力与水面的障碍物的下潜,进而有利于水面的障碍物从游艇的船底通过。

39、4.本发明的船尾防护组件、底部防护组件和侧防护组件在收缩状态时,能够较小游艇的吃水深度,进而能够提高游艇的通过性,使得其能够在浅谈等潜水区域行驶,同时收缩状态的防护结构也更加的有利于防止其他异物的缠绕和阻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