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从船上卸下散装固体货物的活节臂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911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从船上卸下散装固体货物的活节臂机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固定于船舶上部结构,用于从船上卸下散装固体货物的一种臂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铰接结构的臂架。
目前船舶一般利用一整体结构的单根悬臂卸散货。这种悬臂的一端装在船舶甲板上绕枢轴转动,其外端是无约束的,可沿着一条通常是半圆形的路线运动。悬臂外端的高度还可调节到使悬臂和船舶甲板之间构成15°以下的角度,一个输送机系统贯穿此悬臂,使得从一个或多个货舱排到悬臂一端的散料沿着悬臂方向运输,并从悬臂的另一端卸空。
所遇到的困难是使用单跨度悬臂卸船上散货涉及到要化费时间和劳力对船舶定位,以使悬臂的外端达到所期望的位置。当伸出船舷时,悬臂的外端沿一弧线运动,因此该外端离船的横向距离随着其沿船的纵向距离而变。在某些情况下,悬臂外端在卸货作业期间伸出船舷之外的距离如此之大,以致必需第二条船插入此船和受料场地之间,以稳定船舶的位置。
本发明是个活节臂机械,它对单跨度悬臂在散料卸货作业方面的改进至少有两个要点。第一,利用活节臂机械的船舶的停泊位置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而无需考虑采取这些停泊位置对于臂架卸货位置的影响。第二,一旦船停泊,活节臂机械的外端的位置可被定向,以呈现离船舶任意选定的横向和纵向距离,开始从船取走散料的时间大大缩短,并且消除了有时为稳定卸料作业而插入第二条船的必要性。这种活节臂机械的进一步好处是当两条船的边缘相邻近时,允许使散货从一条船传送至第二条船;采用单跨度卸货悬臂时,一般是不可能进行这样的操作的。
作为卸料方式,本发明是从自船上卸散货用的活节臂机械。这套机械包括第一和第二根臂架结构,活节部件,联动装置,以及第一、第二支承装置和第一、第二回转装置。活节部件位于两个臂架结构之间并与它们连接;联动装置保持活节部件在一定的方位;回转装置用以定位活节臂机械的外端。第一个臂架结构的一个端部适于通过方向接头枢装到船体结构上,第一条输送机适于穿过第一个臂架结构,以把散料从其一端运至另一端。活节部件的一部分适于枢装到第一个臂架结构的另一端。第二个臂架结构的一端适于枢装到活节部件的另一部分,第二条输送机穿过此臂架结构,将散料从其一端运至另一端。在第一个臂架结构相对于船体结构呈现的所有各种角度位置的情况下,联动装置保持活节部件相对于船体结构的方位不变。第一支承装置处于船体结构和第一臂架结构之间,以有选择地改变其间的相对角度。第二支承装置处于活节部件和第二个臂架结构之间,以有选择地改变其间的相对角度。第一个回转装置适于使第一个臂架结构相对于船体结构转动,第二个回转装置适于使活节部件的另一部分和装在其上的第二个臂架结构相对于活节部件的一部分转动。活节臂机械在船上就位工作之后,置于第一条输送机上的散料接着从第二条输送机卸出,卸料位置由第一、第二支承装置和第一、第二回转装置确定。
活节部件可以是个管子,适用的是具有大体垂直延伸的对称轴线的管子,管子的上部限定活节部件的一部分,管子的下部限定活节部件的另一部分。管子的上部和下部由它们之间的环形轴承连接。第一条输送机的另一端适于伸进管子的上部,第二条输送机的一端适于伸入此管子的下部。在这样的布置情况下,散料从第一条输送机的另一端通过管子落到第二条输送机的一端。环形轴承的第一部分在管子上面部分的下缘处形成,第二部分在管子下面部分的上缘处形成。在这种布置下,环形轴承的第一和第二部分之一带有齿圈,轮齿沿周向分布,另一部分则带有一组马达,沿着它的周向安装,利用各个马达驱动一组同齿圈相啮合的齿轮。
活节臂机械还可以包括一个适于装在活节部件里面的流料槽。此流料槽适于装在管子的上部,一般是中央穿过管子而延伸。流料槽的上端位于第一条输送机外端的下方,外端位置尽量接近第一个臂架结构的另一端。流料槽的下端位于第二条输送机内端的上方,此内端位置尽量接近第二个臂架结构的一端。当活节臂架结构工作时,离开第一条输送机的散料由流料槽引导到第二条输送机上。
第一个臂架结构可包括一个第一臂架构件和一个轴部件,此轴部件适于装到船体结构上,以便垂直于船舶的甲板转动。在这种布置下,第一臂架构件适于借助于一根平行于船舶甲板的心轴,枢装到上述轴部件上。第一个臂架构件可以是一个圆形断面的管子。第二个臂架结构可以包括一个第二臂架构件,此第二臂架构件是矩形断面的管子。在这种布置下,第一个回转装置可以包括液压传动装置、齿条和小齿轮。液压传动装置的不动部分适于安装到船体结构上,小齿轮沿轴部件的圆周方向布置,齿条和液压传动装置的可动部分相连接,并同小齿轮啮合。第一个臂架构件可比第二个臂架结构足够长,在活节臂机械调位情况下,第二个臂架结构可以完全伸在第一臂架构件的下方。
联动装置可以包括第一液压传动装置和第二液压传动装置。第一液压传动装置在船体结构和第一臂架结构之间伸出,第二液压传动装置在第一臂架结构和活节部件之间伸出。在活节臂架机械工作期间,第一液压传动装置动作引起第二液压传动装置相应动作,以保持活节部件相对于船体结构处于固定的方位。第一和第二支承装置可各有液压传动装置。第一支承装置可以是第一液压传动装置。
第一条输送机的第一端可由一个转动轴线同枢轴轴线同轴的滚筒限定,活节部件绕此枢轴相对于第一臂架结构转动。流料槽的下端位置尽量接近另一枢轴,第二臂架结构绕此枢轴相对于活节部件转动。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最佳实施例的形式描述本发明的活节臂机械,图中图1是装有最佳结构活节臂机械的船舶的侧视图,活节臂机械在其甲板上伸展;
图2是安装在船体结构上的最佳结构活节臂机械一个端部的透视图;
图3是安装在船体结构上的最佳结构活节臂机械一个端部的侧视图,图中还表示了一个悬伸结构,通过它从一个或多个货舱输送物料;
图4是最佳结构活节臂机械的活节部件的侧视图,活节部件有与它铰连的第一和第二臂架构件;
图5是图4中的活节部件和第一、第二臂构件的剖视侧面图;
图6是有关固定于活节部件上、下两部分之间的环形轴承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固定在活节部件上、下两部分之间环形轴承的剖视立体图;
图8是最佳结构活节臂机械的第一个臂架构件的径向横断面图。
参看图1,船舶10有依次沿船长方向布置的一连串货舱,每个货舱能够存储一部分散装固体货物。图1中以轮廓线表示的输送带11是皮带机组中的最后一条。皮带机组将货舱中的散料运到悬伸结构12处,悬伸结构12在船10尾部的加高的上层结构13处向前伸出。因为输送带11在悬伸结构12内运移,散料从输送带11上卸出,通过挠性柱形罩14落入活节臂机械的载体。活节臂机械用标号15总体表示。
活节臂机械15通过底座20和悬伸件21支承在船10上。底座20装到船10的甲板上;悬伸件21自加高上层结构13前方伸出,并位于悬伸结构12的上方。参看图2,底座20的下部有斜度;上部是矩形箱体,带有一对液压活塞缸22,它们从上部矩形箱体一对对向侧边的每一边延伸出。每对面向的液压活塞缸22有两个活塞(未示出),活塞连到普通齿条23的两个对向端,液压液进入一对面向液压缸件22中的一个液压缸,使齿条23朝一个方向移动,而液压液从另一个液压缸挤出,返回至油箱。液压液被同时输入对角线方向的一对液压缸,一对齿条23同时移动等距离但方向相反。在这对齿条23之间的正中有个小齿轮24,其圆周上的齿同这对齿条23的齿相啮合。小齿轮24装在轴承上自由转动,在其内圆处加工出键槽25。带有整体花键轴的转架27装在小齿轮24上,装时使它的键配上键槽25。一付凸耳28同转架27连成整体,并从转架27的两个对向侧边延伸出来。
第一个臂架构件30装到一付凸耳28上,可在此转动,此臂架构件的一端枢装到两个凸耳28上,另一端通过液压传动装置31支承到悬伸件21上。在液压传动装置31和悬伸件21之间的连接是通过方向联轴节32,使得可以绕一根垂直于甲板的轴线和一根平行于甲板的轴线转动。万向联轴节32允许液压传动装置31连同第一个臂架构件30一起转动。图4中清楚地表示,液压传动装置31通过法兰33铰接到第一个臂架构件30的外端,法兰33从第一臂架构件30的外端伸出。
第一臂架构件30是个直径为10.5英尺的圆管。圆管由钢材制成,壁厚为0.375英寸。沿管长方向每隔10英尺左右,在圆管的外侧固定矩形断面的环形加强钢筋箍圈(未示出);加强筋抵抗作用到第一臂架构件30上的扭转应力。厚钢箍34和35分别置于第一臂架构件30圆管的里端和外端,以便将由一付凸耳28和液压传动装置31所作用的载荷分配给圆管。在图示的最佳实施例中,第一臂架构件30的长度为130英尺左右。
图4和图5中清楚地表示,活节部件40有上部41和下部42;下部42和上部41铰接。活节部件本身通过一付凸耳43铰接到第一臂架构件30的外端。固定到活节部件40顶部的法兰44通过液压传动装置45同第一臂架构件30上的法兰33连接。液压传动装置31和45有互补的液力连系,使得液压传动装置31的伸或缩引起液压传动装置45相应的缩或伸,其效应是在第一臂架构件30处于所有角度位置情况下,活节部件40相对于船舶甲板的方位保持不变;这个方位就是在这样位置情况下,活节部件40的上部41和下部42之间的转动轴线和船舶甲板相垂直。
顶视图中活节部件40是圆断面的。借助于以标号50总体表示的环形轴承,下部42可相对于上部41转动。环形轴承50采用大型起重机上所使用的型式,能够承受很重的负荷,在此情况下仍然允许活节部件40的两个部分相对转动。图6表示此环形轴承放大的侧面剖视图,而图7表示这个轴承的立体剖视图。上座圈51是矩形断面的,它和对应的下座圈52分别固定到环形轴承的内套圈53的上部和外套圈54的下部,如图6中所示。一系列滚子55中,每个滚子的回转轴线垂直于与它最接近的滚子的回转轴线;滚子55布置在菱形滚道56内,菱形滚道56由内、外套圈53、54的相对表面确定。
如图5和图6中所示,一组马达57装到上座圈51的圆周上。各马达的转轴上固定一个齿轮58,这组齿轮58的齿同齿圈59的齿相啮合。齿圈59沿下座圈52的圆周布置。马达57之间有电气联系,使得所有马达同步动作;这种动作使得活节部件40的下部42连同第二个臂架构件60相对于活节部件40的上部41转动。
第二个臂架构件60的内端通过一付凸耳61枢装到活节部件40的下部42,如图1中所示。第二个臂架构件60是矩形断面的,由厚度为0.375英寸的钢板制成。最佳结构的臂架构件60的大致尺寸为长90英尺,宽10.5英尺,高6.5英尺。如同第一个臂架构件30的情况,第二个臂架构件60也有矩形断面的箍圈(未示出),每隔10英尺左右,箍圈固定在臂架构件的外圆周,以助于抗扭转应力。液压传动装置62被连接在法兰63和法兰64之间,法兰63自活节部件40伸出,法兰64固定在第二个臂架构件60上。同液压传动装置31的布置相类似,液压传动装置62的一端通过方向节装到法兰63上,以便允许它连同活节部件40的下部42和第二个臂架构件60一起转动。
第一条输送带67穿过第一个臂架构件30的中央伸出,第二条输送带68穿过第二个臂架构件60的中央伸出,如图5中所示。输送带67绕过端部滚筒,其中一个滚筒71安装时,使它的转动轴线与活节部件40相对于第一臂架构件30相对转动所绕枢轴轴线同轴。这样的布置允许输送带67上所载散料70始终落到流料槽72的内表面,流料槽72固定到活节部件40的上部41。物料70由流料槽72导向,排到第二臂架构件60的输送带68上,固定在臂架构件60上的导料挡板73阻止物料从输送带68的两侧撒落。流料槽72的下唇装在输送带68的上方;第二臂架构件60枢装到活节部件40的下部42,输送带68靠近该枢轴的上方。这样的布置允许在第二臂架构件60和活节部件40之间呈现的所有各种相对角度位置情况下,流料槽72的下唇保持对输送带68有微小的间隙。
图8表示第一个臂架构件30的径向剖视图。由图中可见,输送带67由三辊式托辊支承,三个辊子是中间水平辊77和与其相邻的一对斜侧辊78。在靠近第一个臂架构件30的各端处,侧辊78呈现同中间辊77一样的水平位置,如图5中所示;类似情况也适合于臂架构件60。从图8中可见,由垂直结构件80和水平连接板81构成人行走台。
散料从第二个臂架构件60的外端卸出,离开活节臂机械。通过液压传动装置31和62的选定动作,向对角位置的一对油缸22的选定供液,以及电动机57的选定动作,使第二个臂架60的外端定位。应该理解,本发明活节臂机械可比用单跨度卸货悬臂更快更简便地卸空船货。
权利要求
1.用于从船上卸下散装固体货物的活节臂机械包括(a)第一个臂架结构,其一端通过万向接头枢装到船体结构上,第一条输送机穿过第一个臂架结构,将散料从它的一端运到另一端;(b)一个活节部件,它的一部分枢装到第一个臂架结构的另一端;(c)联动装置,在由第一个臂架结构相对于船体结构呈现所有各种角度位置的情况下,联动装置保持活节部件相对于船体结构的方位不变;(d)第二个臂架结构,其一端枢装到活节部件的另一部分,第二条输送机穿过第二个臂架结构,将散料从它的一端运到另一端;(e)第一支承装置,它在船体结构与第一臂架结构的第一臂架构件之间伸展,用以有选择地改变第一臂架构件同船舶甲板之间的相对角度;(f)第二支承装置,它在活节部件与第二臂架结构的第二臂架构件之间伸展,用以有选择地改变活节部件同第二臂架构件之间的相对角度;(g)第一回转装置,使第一臂架结构相对于船舶结构转动;和,(h)第二回转装置,使活节部件的另一部分和装在其上的第二臂架结构相对于活节部件的一部分转动;因此,在船上的活节臂机械就位工作之后,置于第一条输送机上面的散料接着从第二条输送机卸出,卸料位置由第一、第二支承装置和第一、第二回转装置确定。
2.根据权利要求
1的活节臂机械,其中活节部件是个管子,它有一般是垂直的对称中心线,管子的上部限定活节部件的一部分,它的下部限定活节部件的另一部分,管子的上、下两部分通过其间的环形轴承连接,第一条输送机的另一端伸入管子的上面部分,第二条输送机的一端伸入管子的下面部分,散料从第一条输送机的另一端通过管子落到第二条输送机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
1的活节臂机械,其中第一个臂架结构包括第一臂架构件和一个轴部件,轴部件安装到船体结构上,以便垂直于船舶甲板转动,第一臂架构件通过一根平行于船舶甲板的轴,枢装到这个轴部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
3的活节臂机械,其中第一个臂架构件是个圆断面的管子。
5.根据权利要求
1的活节臂机械,其中第二个臂架结构包括一个第二臂架构件,第二臂架构件是矩形断面的管子。
6.根据权利要求
3的活节臂机械,其中第一个回转装置包括液压传动装置、齿条和小齿轮,液压传动装置中的不动部分安装到船体结构上,小齿轮沿着上述轴部件的周向布置,齿条连到液压传动装置的可动部分并同小齿轮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
2的活节臂机械,其中环形轴承的第一部分在管子上面部分的下缘处形成,第二部分则在管子下面部分的上缘处形成,沿环形轴承的第一和第二部分之一的圆周布置有齿圈,另一部分的圆周上安装一组马达,每个马达驱动同齿圈相啮合的齿轮。
8.根据权利要求
1的活节臂机械,其中联动装置包括第一个液压传动装置和第二个液压传动装置,第一个液压传动装置布置在船体结构和第一个臂架结构之间,第二个液压传动装置布置在第一个臂架结构和活节部件之间,第一个液压传动装置进入工作,引起第二个液压传动装置相应动作,以保持活节部件相对于船体结构的方位不变。
9.根据权利要求
8的活节臂机械,其中第一个支承装置就是第一个液压传动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
1的活节臂机械,其中第一和第二支承装置各包括有液压传动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
2的活节臂机械,还包括一个装在活节部件里面的流料槽,它装在管子的上面部分,并一般地从中央穿过管子,流料槽的上端位置处于第一条输送机外端的下方,此输送机外端尽量靠近第一个臂架结构的另一端部,流料槽的下端置于第二条输送机内端的上方,此内端位置尽量靠近第二个臂架结构的一端,离开第一条输送机的散料由流料槽导向至第二条输送机。
12.根据权利要求
11的活节臂机械,其中第一条输送机的第一端由滚筒限定,滚筒的转动轴线一般与枢轴轴线同轴,活节部件绕该枢轴相对于第一个臂架结构转动,其中流料槽的下端尽量靠近使第二个臂架结构相对于活节部件转动的枢轴。
13.用于从船上卸下散装固体货物的活节臂机械包括(a)装在船体结构上的支承轴装置,用于绕垂直于船舶甲板的第一根轴转动;(b)第一个臂架构件,其一端枢装到支承轴装置,使得第一个臂架构件在一端绕第二根轴相对于此支承轴装置转动,在第一臂架构件所有位置情况下,第二根轴保持同第一根轴相互垂直;(c)第一条输送机,沿长度方向穿过第一个臂架构件,它的一端尽量接近第一个臂架构件的一端,它的另一端尽量接近第一个臂架构件的另一端;(d)活节部件,枢装到第一个臂架构件的外端,活节部件绕平行于第二根轴的一根轴相对于第一臂架构件转动;(e)联动装置,在支承轴装置和第一臂架构件之间,以及在第一个臂架构件和活节部件之间,在第一个臂架构件相对于支承轴装置呈现所有各种角度位置的情况下,活节部件和支承轴装置相对于第二根轴的角度,由联动装置保持不变;(f)第二个臂架构件,其一端枢装到活节部件,使第二个臂架构件在一端绕第三根轴相对于活节部件转动,在第二个臂架构件所有位置情况下,此第三根轴保持垂直于第一根轴,第二个臂架构件装到活节部件的一部分上,而第一个臂架构件则装到活节部件的另一部分上;(g)第二条输送机,沿长度方向穿过第二个臂架构件,第二条输送机的一端尽量接近第二个臂架构件的一端,第二条输送机的另一端尽量接近第二个臂架构件的另一端,第二条输送机的一端位置一般在第一条输送机另一端的下方,这使得离开第一条输送机的散料落到第二条输送机上;(h)第一支承装置,在船体结构和第一臂架构件之间,用于绕第二根轴有选择地改变支承轴装置同第一臂架构件之间的角度;(i)第二支承装置,在活节部件和第二臂架构件之间,用于绕第三根轴有选择地改变其间的角度;(j)第一回转装置,使支承轴装置绕第一根轴转动;和,(k)第二回转装置,使活节部件的两个部分绕平行于第一根轴的轴相对转动;从而,在活节臂机械在船上就位进入工作之后,置于第一条输送机一端的散料从第一条输送机的另一端落到第二条输送机的一端,接着从第二条输送机的另一端卸出,此时的卸料位置由第一、第二支承装置和第一、第二回转装置限定。
14.用于从船上卸下散装固体货物的活节臂机械包括(a)第一个臂架结构,其一端通过万向接头枢装到船体结构上,第一条输送机穿过第一个臂架结构,将散料从它的一端运到另一端;(b)一个活节部件,其一部分枢装到第一臂架结构的另一端;(c)联动装置,在第一臂架结构相对于船体结构呈现所有各种角度情况下,联动装置保持活节部件相对于船体结构的方位不变;(d)第二臂架结构,其一端枢装到活节部件的另一部分,第二条输送机穿过第二臂架结构,将散料从其一端运至另一端;(e)第一支承装置,在船体结构和第一臂架结构的第一臂架构件之间伸展,用于有选择地改变第一臂架构件和船舶甲板之间的相对角度;(f)第二支承装置,在活节部件和第二臂架结构的第二臂架构件之间伸展,用于有选择地改变活节部件和第二臂架构件之间的相对角度;(g)第一回转装置,用于使第一臂架结构相对于船体结构转动;(h)第二回转装置,用于使活节部件的另一部分和装在其上的第二臂架结构一起相对于活节部件的一部分转动;因此,置于第一条输送机上面的散料接着从第二条输送机卸出,卸料位置由第一、第二支承装置和第一、第二回转装置确定。
15.根据权利要求
14的活节臂机械,其中活节部件是个有大致垂直的对称中心线的管子,管子的上部限定活节部件的一部分,其下部限定活节部件的另一部分,通过其间的环形轴承连接管子的上、下两部分,第一条输送机的另一端伸入此管子的上部,第二条输送机的一端伸入管子的下部,从第一条输送机的另一端落下的散料通过此管子落到第二条输送机的一端。
16.根据权利要求
14的活节臂机械,其中第一个臂架结构包括第一臂架构件和一个轴部件,此轴部件装到船体结构上,便于垂直于船舶甲板转动,第一个臂架构件通过平行于船舶甲板的一根轴,枢装到此轴部件上。
17.根据权利要求
16的活节臂机械,其中第一个臂架构件是个圆断面的管子。
18.根据权利要求
14的活节臂机械,其中第二个臂架结构包括有第二臂架构件,第二臂架构件是矩形断面的管子。
19.根据权利要求
16的活节臂机械,其中第一个回转装置包括液压传动装置、齿条和小齿轮,液压传动装置的不动部分装到船体结构上,小齿轮布置在轴部件的圆周上,齿条和液压传动装置的可动部分连接并和小齿轮啮合。
20.根据权利要求
15的活节臂机械,其中环形轴承的第一部分在管子上部的下缘处形成,第二个部分则在管子下部的上缘处形成,其中一个部分的圆周上有齿圈,另一个部分的圆周上装有一组马达,每个马达驱动和上述齿圈啮合的齿轮。
21.根据权利要求
14的活节臂机械,其中联动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液压传动装置,第一液压传动装置在船体结构和第一臂架结构之间伸展,第二液压传动装置在第一臂架结构和活节部件之间伸展,第一液压传动装置动作,引起第二液压传动装置相应的动作,以保持活节部件相对于船体结构的方位不变。
22.根据权利要求
21的活节臂机械,其中第一支承装置是第一液压传动装置。
23.根据权利要求
1的活节臂机械,其中第一和第二支承装置各包括有液压传动装置。
24.根据权利要求
15的活节臂机械,还包括一个装在活节部件里面的流料槽,它装在管子的上部,一般从中央通过管子,流料槽的上端置于第一条输送机外端的下方,此外端位置尽量接近第一臂架结构的另一端,流料槽的下端置于第二条输送机内端的上方,此内端位置尽量接近第二臂架结构的一端,离开第一条输送机的散料由流料槽引导到第二条输送机上。
25.根据权利要求
24的活节臂机械,其中第一条输送机的第一端由一个转动轴线一般同枢轴轴线同轴的滚筒限定,活节部件装在上述枢轴上而相对于第一个臂架结构转动,流料槽的下端位置尽量接近第二个臂架结构相对于活节部件转动所绕的枢轴。
26.用于从船上卸下散装固体货物的活节臂机械,包括(a)装到船体结构上的支承轴装置,用于绕垂直于船舶甲板的第一根轴转动;(b)第一个臂架构件,其一端枢装到支承轴装置上,使得第一臂架构件在一端绕第二根轴相对于支承轴装置转动,在第一臂架构件所有位置情况下,此第二根轴保持垂直于第一根轴;(c)第一条输送机,沿长度方向穿过第一臂架构件,使其一端尽量接近第一臂架构件的一端,另一端尽量接近第一臂架构件的另一端;(d)枢装到第一臂架构件外端的活节部件,此活节部件绕一根平行于第二根轴的轴相对于第一臂架构件转动;(e)联动装置,在支承轴装置和第一个臂架构件之间伸展,以及在第一个臂架构件和活节部件之间伸展,在由第一个臂架构件相对于支承轴装置呈现的所有各种角度位置的情况下,联动装置保持活节部件和支承轴装置相对于第二根轴的角度不变;(f)第二个臂架构件,其一端枢装到活节部件上,使得第二臂架构件在一端绕第三根轴相对于活节部件转动,在第二臂架构件所有位置情况下,此第三根轴保持垂直于第一根轴,第二个臂架构件装到活节部件的一部分上,而活节部件的另一部分同第一臂架构件连接;(g)第二条输送机,沿长度方向穿过第二臂架构件,第二条输送机的一端尽量接近第二臂架构件的一端,第二条输送机的另一端尽量接近第二臂架构件的另一端,第二条输送机一端的位置一般在第一条输送机另一端的下方,这使得离开第一条输送机的散料落到第二条输送机上;(h)第一支承装置,在船体结构和第一臂架构件之间伸展,用于绕第二根轴有选择地改变在支承轴装置和第一臂架构件之间的角度;(i)第二支承装置,在活节部件和第二臂架构件之间伸展,用于绕第三根轴有选择地改变其间的角度;(j)第一回转装置,用于使支承轴装置绕第一根轴转动;和,(k)第二回转装置,用于使活节部件的两个部分绕一根平行于第一根轴的轴相对转动;从而,置于第一条输送机一端的散料从第一条输送机的另一端落到第二条输送机的一端,接着从第二条输送机的另一端卸出,卸料位置由第一、第二支承装置和第一、第二回转装置限定。
专利摘要
装在船上的活节臂机械用来卸船上散装固体货物。此机械包括两个臂架构件。一个臂架构件的一端通过万向接头装到船上,其另一端同活节部件连接。另一臂架构件的一端连到活节部件上。进入臂架构件一端的散状物料由一条穿过臂架的输送带运输,然后运到穿过另一臂架构件的第二条输送机上,再从另一臂架构件的另一端卸出。另一臂架构件另一端的位置随前一臂架构件相对于甲板的选定位置而变化,也随此臂架构件相对于前一臂架构件的选定位置而变化。
文档编号B65G47/34GK86103989SQ86103989
公开日1987年4月1日 申请日期1986年6月13日
发明者威廉姆·H·约翰斯顿 申请人:克斯尔集团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