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啮合式双桨及其变异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5321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船用啮合式双桨及其变异导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螺旋桨的船用推进器,它属于船舶的推进装置技术领域。
在内河航运中,货运的主要工具是拖驳船队,我国目前船队拖轮的推进装置普遍采用一机一桨、双机双桨,螺旋桨在重负荷下工作,效率很低。如果采用一机双桨,若在拖轮上采用常规的双桨布局,几乎无法采用分轴齿轮箱进行功率分配,国外曾有采用两个螺旋桨前后布置,并且部分重叠的设想,但未见实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推进效率不高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啮合式双桨推进器。
本发明的任务是通过下列方案来完成的两个螺旋桨在确定的叶数、螺距、盘面比的情况下,只要合理设计和安装,就可把两个螺旋桨的桨盘安置在同一平面内,而其桨叶相互有间隙的啮合(如同齿轮相互啮合),两个螺旋桨同时外旋或内旋,均不会发生碰撞。两个螺旋桨的啮合,可大大缩短两轴线间的距离,使利用分轴齿轮箱进行功率分配成为可能。为了提高推进效率,在两个螺旋桨的外沿围有变异导管,桨叶与变异导管之间留有空隙,即两个螺旋桨均置于变异导管之中,变异导管通过肘板与船体、支架相连接固定。两个螺旋桨及其变异导管可用金属材料制成。


图1为啮合式双桨及其变异导管与船体装配示意图。
本发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详述如拖轮采用一机双桨的传动方式,主机的传动轴通过分轴齿轮箱,可引出二根转轴6,在确定的叶数、螺距、盘面比的螺旋桨1、2分别安装固定在二根转轴6上,只要合理设计和安装,如附图1所示,可使两个螺旋桨1、2的桨盘置于同一平面,而其桨叶3、4相互有间隙的啮合,两个螺旋桨1、2同时外旋或内旋均不会发生碰撞。两个螺旋桨1、2的外沿围有变异导管5,变异导管5在其上部中间通过带孔的肘板9与船体7相连接,在肘板9的两侧对称处,通过两块肘板10与船体7相连接;变异导管5在其下部中间通过肘板11与支架8相连接。桨叶3、4与变异导管5之间留有空隙,空隙一般为5mm~10mm,即两个螺旋桨1、2均置于变异导管5之中,两个螺旋桨1、2及其变异导管5可用金属材料制成。
在相同主机功率情况下,本发明和单导管桨的拖轮比较,拖力有显著的增加,经船模试验证明,拖力增加10~15%,而且也优于相同马力的双机双浆拖轮。因此,本发明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和节能效果。本发明与双机双桨相比,具有造价低、效率高、管理使用方便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推进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由两个螺旋桨1、2组成的船用推进器,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两个螺旋桨1、2的桨盘置于同一平面,而其桨叶3、4相互有间隙的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推进器,其特征在于在两个螺旋桨1、2的外沿围有变异导管5,桨叶3、4与变异导管5之间留有间隙,变异导管5通过肘板9、10与船体7相连接,通过肘板11与支架8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船用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两个螺旋桨1、2及其变异导管5由金属材料制成。
全文摘要
一种船用啮合式双桨及其变异导管,它属于船舶推进装置领域。本发明是由两个螺旋桨1、2以及变异导管5构成,两个螺旋桨1、2处于同一平面内,并且相互啮合,在其外沿围有变异导管5。本发明应用于一机双桨的拖轮上,在相同主机功率情况下,拖力可提高10-15%,并且具有造价低、效率高、节约能源、管理使用方便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推进装置。
文档编号B63H5/08GK1041732SQ89102469
公开日1990年5月2日 申请日期1989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1989年10月28日
发明者谭家华, 顾敏童, 陈泽梁, 袁维谨, 钱章义 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