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抗风防洪可移动建筑物水基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97973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抗震抗风防洪可移动建筑物水基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抗震抗风防洪可移动建筑物水基础,尤其是一种利用水既柔又刚的特性设置建筑物基础,使建筑其上的建筑物既能抗震、抗风又能防洪、还可移动的抗震抗风防洪可移动建筑物水基础。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公知的建筑物基础采用地面打粧、地面埋置等技术有如下不足:建筑物的抗震、抗风能力差、造价高。不可防洪、不可移动,易受地震、台风、海嘯、洪水危害。因此非常有必要对世界现有【背景技术】进行发扬优势,克服不足的借鉴或优化组合。也就是现代意义继承中的技术创新。就像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组成的。但是碳原子间“同分异构”的组合却造成二者完全不同的性质。金刚石俗名钻石。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素有“硬度之王”和宝石之王的美称。而石墨则是最软的物质之一。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桔,生在淮北则为枳” “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研发一种利用水既柔又刚的特性设置建筑物基础,使建筑其上的建筑物既能抗震、抗风又能防洪、还可移动,特别适用像日本这种地震、台风、海嘯、洪水多发国家、地带建筑物的水基础。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0004]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水既柔又刚的特性设置建筑物基础,使建筑其上的建筑物既能抗震、抗风又能防洪、还可移动的抗震抗风防洪可移动建筑物水基础。
[000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抗震抗风防洪可移动建筑物水基础由建筑物基础框架,浮体,水基础地坑构成。建筑物基础框架底部固定连结有浮体,和建筑物基础框架固定连结的浮体附加有消波稳定浮体的装置,浮体底部有连结装置连结有稳定装置,浮体和稳定装置间的连结装置附加有长度调节装置,浮体底部连结有的稳定装置底部或建筑物基础框架附加有与地面间距有限可变连结的固定装置,与地面间距有限可变连结的固定装置附加连结有地面的固定装置,水基础地坑里有水,水基础地坑里的水体里有和建筑物基础框架固定连结的浮体,水基础地坑里有进水的装置和排水的装置,水基础地坑里附加有水位调节的装置,水基础地坑里附加有水位、水质监控的装置,水基础地坑底附加埋设有地面的固定装置。用钢管、钢梁、钢筋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梁等各种各样高强度、抗腐蚀的材料制造长方形、正方形等各种各样形状的建筑物基础框架。建筑物基础框架底部固定连结有圆形、圆柱形等各种各样形状和材质的浮体。浮体底部有连结装置,连结装置连结有用铁板、铜板等各种各样高强度板材制造,横向运动阻力小、竖向运动阻力大,圆板形、方板形等各种各样形状的水平稳定底盘或连结有用铁板、铜板等各种各样高强度板材制造,横向运动阻力大、竖向运动阻力小,十字板形、方板形等各种各样形状的垂直加固板或水平稳定底盘和垂直加固板结合体等各种各样形式的稳定装置,浮体和稳定装置间的连结装置附加有(据我对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2条限定部分行文理解的行文说明:附加有的意思是指:有附加的非必要技术特征可行,没有附加的非必要技术特征也行。但两者产生的技术效果不同。简单的说:就是存在没有附加的非必要技术特征或有附加的非必要技术特征的两种情况)螺旋伸缩、柱塞气压、液压伸缩等各种各样形式的长度调节装置,使建筑物基础框架在不平的、松软的地面上也能水平站稳。抗震抗风防洪可移动建筑物水基础有在地面深挖坑建成的水基础地坑。水基础地坑里有水。水基础地坑里的水体里有和建筑物基础框架固定连结的浮体。水基础地坑附加有利用生活中水、雨水、自来水等各种各样形式供水的进水的装置和排水的装置。保障水基础地坑里的流水不腐。水基础地坑里附加有水位调节的装置,调节水基础地坑里的流水保持适当水位,进而可以调节建筑物基础框架的浮力。利用水既柔又刚的特性使建筑其上的建筑物能抗震、抗风。和建筑物基础框架固定连结的浮体附加有各种各样形式的消波稳定浮体的装置。洪水来临时,和建筑物基础框架固定连结的浮体浮力托起建筑物基础框架及其上构建的建筑物并稳定漂浮在水面上。水基础地坑里附加有水位、水质监控的装置。用于实时掌握水基础地坑里的水位、水质。水基础地坑底的地面或建筑物基础框架底部的地面附加埋设有地环、地钩等各种各样形式地面的固定装置。地面的固定装置连结有浮体底部连结有的稳定装置底部或建筑物基础框架附加有的与洪水位相适应长度的连结链或连结绳缆等各种各样形式与地面间距有限可变连结的固定装置。用于保证洪水上涨时建筑物基础框架能浮起、不漂离,洪水消退时和建筑物基础框架固定连结的浮体能回落到水基础地坑里。
[0007]大家都知道波浪是水和大气间的界面波。各种各样形式消波稳定浮体的装置能阻隔界面波的传导,使浮体浮于稳定的水体里。从而保障了浮体连结、支撑着的建筑物基础框架漂浮在波涛上也能保持平稳,使建筑其上的建筑物能防洪。和建筑物基础框架固定连结的浮体附加有各种各样形式的消波稳定浮体的装置。消波稳定浮体的装置有用塑料板、塑料管、金属板、金属管等各种各样的抗腐蚀材料或细塑料丝线、细尼龙网等各种各样丝瓜络状的消波阻尼材料制造圆柱形或方柱形或流线柱形等各种各样形状,环绕包围在浮体周边的消波罩体。消波罩体里有浮体。罩体里的浮体连结、支撑着建筑物基础框架。消波罩体有连结环、吊绳、底托、稳定浮力装置等各种各样形式的罩体的悬挂装置,罩体的悬挂装置用于使罩体像避风港一样始终环绕包围在浮体周边消波,平稳罩体里的水体。消波罩体附加有孔调节、浮力、配重调节等各种各样形式的调节罩体出水高度、入水深度的装置,用于调节消波罩体掩护浮体的区域的出水高度、入水深度。消波罩体附加有水平稳定翼等各种各样形式的稳定装置或配重使消波罩体保持更加良好、稳定的工作状态使浮体连结、支撑着的建筑物基础框架漂浮在波涛上也能保持平稳。
[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09]抗震抗风防洪可移动建筑物水基础利用水既柔又刚的特性设置建筑物基础,使建筑其上的建筑物既能抗震、抗风又能防洪、还可移动,特别适合用于建筑处于像日本这种地震、台风、海嘯、洪水多发国家、地带的建筑物。利用本发明的类运河船运技术,还特别适用于古建筑物安全的移动搬迀。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抗震抗风防洪可移动建筑物水基础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建筑物基础框架2.浮体3.稳定装置4.消波稳定浮体的装置5.水基础地坑里进水的装置6.水基础地坑7.水基础地坑里排水的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1对实施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0013]1、调节浮体2和稳定装置3间的连结装置附加有的各个长度调节装置的长度。使建筑物基础框架I在不平的、松软的地面上也能水平站稳。就可以在建筑物基础框架I上构建建筑物了。或在地面深挖坑建成水基础地坑6。将和建筑物基础框架I固定连结的浮体2置于水基础地坑6里。在建筑物基础框架I上构建建筑物。利用生活中水、雨水、自来水等各种各样形式供水的水基础地坑里进水的装置5往水基础地坑6里加水和利用水基础地坑里排水的装置7排水控制水基础地坑6里的水位。水基础地坑6里附加有水位、水质监控的装置,可以实时掌握水基础地坑6里的水位、水质,保障水基础地坑6里的流水不腐。水基础地坑6里附加有水位调节的装置,调节水基础地坑6里的流水保持适当水位。水基础地坑6里的水体里和建筑物基础框架I固定连结的浮体2。利用水既柔又刚的特性使建筑其上的建筑物能抗震、抗风。洪水上涨时,和建筑物基础框架I固定连结的浮体2托起建筑物基础框架I及其上构建的建筑物在水面漂浮。和建筑物基础框架I固定连结的浮体2附加有的各种各样形式消波稳定浮体的装置4阻隔了界面波的传导,使浮体2浮于稳定的水体里。从而保障了浮体2连结、支撑着的建筑物基础框架I漂浮在波涛上也能保持平稳,使建筑其上的建筑物能防洪。浮体2底部连结有的稳定装置3底部或建筑物基础框架I附加有的与洪水位相适应长度的连结链或连结绳缆等各种各样形式与地面间距有限可变连结的固定装置连结有地面的固定装置。保证洪水上涨时建筑物基础框架I能浮起、但不漂离,洪水消退时和建筑物基础框架I固定连结的浮体2能回落到水基础地坑6里。
[0014]2、在要移动搬迀古建筑物底部加固设置地圈梁、建筑物基础框架,安装固定相应浮力的浮体。开挖水基础地坑。将水基础地坑挖成类似运河的地沟,直达古建筑物要移动搬迀的新地址,往水基础地坑里放水,利用类运河船运技术可以安全的移动搬迀古建筑物。
【主权项】
1.抗震抗风防洪可移动建筑物水基础,由建筑物基础框架,浮体,水基础地坑构成,其特征是:所述建筑物基础框架底部固定连结有浮体,和建筑物基础框架固定连结的浮体附加有消波稳定浮体的装置,浮体底部有连结装置连结有稳定装置,浮体和稳定装置间的连结装置附加有长度调节装置,浮体底部连结有的稳定装置底部或建筑物基础框架附加有与地面间距有限可变连结的固定装置,与地面间距有限可变连结的固定装置附加连结有地面的固定装置,水基础地坑里有水,水基础地坑里的水体里有和建筑物基础框架固定连结的浮体,水基础地坑里有进水的装置和排水的装置,水基础地坑里附加有水位调节的装置,水基础地坑里附加有水位、水质监控的装置,水基础地坑底附加埋设有地面的固定装置。
【专利摘要】一种抗震抗风防洪可移动建筑物水基础,尤其是一种利用水既柔又刚的特性设置建筑物基础,使建筑其上的建筑物既能抗震、抗风又能防洪、还可移动的抗震抗风防洪可移动建筑物水基础。由建筑物基础框架,浮体,水基础地坑构成。建筑物基础框架上构建有建筑物。建筑物基础框架底部连结有浮体。连结建筑物基础框架的浮体浮于水基础地坑里的水体里利用水既柔又刚的特性使构建在建筑物基础框架上的建筑物既能抗震、抗风又能防洪、还可移动。<pb pnum="1" />
【IPC分类】B63B35/44
【公开号】CN105015721
【申请号】CN201410160359
【发明人】朱剑文
【申请人】朱剑文
【公开日】2015年11月4日
【申请日】2014年4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