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半悬挂舵空泡现象的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035949阅读:来源:国知局
示意图。
[0042]图11是衬套与下橡胶导流片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0043]图12是下导流装置安装在舵叶上的示意图。
[0044]图13是舵叶转动时,下导流装置安装在舵叶上的示意图。
[0045]图中,1.上导流装置,2.下导流装置,3.固定轴,4.上轴套,5.上衬套,6.下轴套,7.下衬套,8.上橡胶导流片,8’.下橡胶导流片,9.上发条装置,10.下发条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47]减少半悬挂舵空泡现象的装置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挂舵臂处的固定轴可转动的上导流装置1,另一种是舵销处的固定轴可转动下导流装置2,如图3所示。上导流装置I安装在挂舵臂上,可根据舵叶的大小选择合适数量的导流装置I ;下导流装置2安装在舵叶上。
[0048]如图4所示,上导流装置I主要由固定轴3、上轴套4、上衬套5、下轴套6、下衬套7和橡胶导流片8组成。固定轴3、上轴套4和下轴套6固定在挂舵臂上;上衬套5、下衬套7和橡胶导流片8通过六边形的凸台和凹孔连接,可同时绕着固定轴3转动,如图4所示。上轴套4与上衬套5以及下轴套6与下衬套7之间都有轴向和径向两个润滑接触面,使得橡胶导流片8能灵活地绕着固定轴3转动。
[0049]如图8、9所示,以打右舵为例,转舵时,右舷的橡胶导流片受到舵叶作用力并绕着固定轴转动至一定的角度并与舵叶贴紧,左舷的橡胶导流片则在来流的作用下与舵叶贴紧,导流片使得舵叶与挂舵臂间隙处舵叶表面能光滑过度,减少紊流和空泡。舵角恢复到O时,左右两舷的导流片可在来流的作用下自动与舵叶贴紧,从而减小阻力和空泡。橡胶导流片能灵活地绕着固定轴转动,而且橡胶具有一定的弹性,可大大降低导流片对于转舵产生的摩擦阻力。
[0050]如图10所示,与上导流装置相似,下导流装置2也包括固定轴3、上轴套4、上衬套5、下轴套6、下衬套7和橡胶导流片8’,由于导流装置2安装在舵叶上,其受力情况比较复杂,所以还需要在轴套和衬套之间配置上发条装置9和下发条装置10.上发条装置9用于限制橡胶导流片8的顺时针转动,而下发条装置10则用于限制橡胶导流片8的逆时针转动。不管舵角多大,来流多复杂,在上发条装置9和下发条装置10的作用下,橡胶导流片8’始终有恢复到初始位置的趋势,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小舵叶与挂舵臂之间的间隙,改善流场减少空泡,如图12-13所示。
[0051]本实用新型在半悬挂舵舵叶与挂舵臂间隙处安装固定轴可转动的导流装置,能有效改善半悬挂舵舵叶与挂舵臂间隙处的紊流从而减少空泡现象,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阻力提高舵效。由于该装置可以转动,并不会给转舵带来太大额外阻力从而增加舵机的负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大幅度降低船厂减少舵叶空泡现象的成本。
[0052]固定轴可转动的导流装置与目前常用的减少舵叶空泡的方法相比,在有效减少空泡的同时,还能满足降低船厂成本和施工难度的要求,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主权项】
1.一种减少半悬挂舵空泡现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固定于挂舵臂上部位置的至少两个上导流装置(I),和固定于舵叶下部位置的至少两个下导流装置(2); 所述上导流装置(I)包括固定轴(3)、上轴套(4)、上衬套(5)、下轴套¢)、下衬套(7)和橡胶导流片(8);固定轴(3)、上轴套(4)和下轴套(6)固定在挂舵臂上;上衬套(5)、下衬套(7)和上橡胶导流片(8)固定连接,可同时绕着固定轴(3)转动,上轴套(4)与上衬套(5)以及下轴套(6)与下衬套(7)之间都有轴向和径向的润滑接触面,使得上橡胶导流片(8)能灵活地绕着固定轴(3)转动;转舵时,转舵侧舷的上橡胶导流片(8)受到舵叶作用力并绕着固定轴转动至一定的角度并与舵叶贴紧,另一侧的橡胶导流片(8)则在来流的作用下与舵叶贴紧,导流片与舵叶表面光滑过度,减少紊流和空泡,舵角恢复到O时,左右两舷的上橡胶导流片(8)在来流的作用下自动与舵叶贴紧; 所述下导流装置(2)包括固定轴(3)、上轴套(4)、上衬套(5)、下轴套(6)、下衬套(7)和下橡胶导流片(Y),在对应的轴套和衬套之间配置上发条装置(9)和下发条装置(10),上发条装置(9)用于限制下橡胶导流片(Y)的顺时针转动,下发条装置(10)则用于限制下橡胶导流片(80的逆时针转动,在上发条装置(9)和下发条装置(10)的作用下,下橡胶导流片(80始终有恢复到初始位置的趋势,并与挂舵臂贴紧。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减少半悬挂舵空泡现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衬套(5)、下衬套(7)和上、下橡胶导流片(8、87)通过六边形的凸台和凹孔连接。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减少半悬挂舵空泡现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橡胶导流片(8)具有弹性,降低导流片对于转舵产生的摩擦阻力。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减少半悬挂舵空泡现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橡胶导流片(8)外侧为直线面,内侧为曲线面。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减少半悬挂舵空泡现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橡胶导流片(87)内、外侧均为曲线面。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减少半悬挂舵空泡现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导流装置(I)所在位置,舵叶呈外凸弧形结构,挂舵臂呈对应的内凹弧形结构;在下导流装置(2)所在位置,挂舵臂呈外凸弧形结构,舵叶呈平面结构。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减少半悬挂舵空泡现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导流装置(1、2)的数量均为一对,分别位于挂舵臂和舵叶的外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少半悬挂舵空泡现象的装置,包括固定于挂舵臂上部位置的至少两个上导流装置,和固定于舵叶下部位置的至少两个下导流装置;转舵时,转舵侧舷的上橡胶导流片受到舵叶作用力并绕着固定轴转动至一定的角度并与舵叶贴紧,另一侧的橡胶导流片则在来流的作用下与舵叶贴紧,导流片与舵叶表面光滑过度,减少紊流和空泡,舵角恢复到0时,左右两舷的上橡胶导流片在来流的作用下自动与舵叶贴紧;下导流装置在对应的轴套和衬套之间配置上发条装置和下发条装置,上发条装置用于限制下橡胶导流片的顺时针转动,下发条装置用于限制下橡胶导流片逆时针转动,在上、下发条装置的作用下,下橡胶导流片始终有恢复到初始位置的趋势,并与挂舵臂贴紧。
【IPC分类】B63H25/38
【公开号】CN204688398
【申请号】CN201520364262
【发明人】莫继华, 赵东国, 夏玉涛, 徐蓉, 高俊
【申请人】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