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的抗洪救灾方式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69601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的抗洪救灾方式及装置,属于航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的抗洪救灾方式及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抗洪救灾主要是运用人力,利用救援部队对灾害地区进行搜索并实施救援,但这种方式存在救援不及时、救援时间过长等缺点,而且救援部队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下容易疲劳。而无人机轻小灵活,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的特点,能迅速的反馈所需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传统的抗洪救灾方式及其装置的不足,利用无人机的优点发明一种无人机的抗洪救灾方式及装置。

一种无人机的抗洪救灾方式,是通过如下装置实现的,包地面控制站、无人机、gps、摄像头、人体识别器、自动脱钩器、钩索、物资箱。所述地面控制站能够控制无人机的运转,接受无人机的信息提示;所述无人机包括动力系统、控制系统、轴支架、中间平台;所述gps位于中间平台的上表面,能够为无人机进行导航,以及便于地面控制站检测无人机的位置;所述摄像头位于中间平台的侧面;所述人体识别器通过处理摄像头拍摄照片,从而识别是否有遇难者;所述自动脱钩器能使钩索放下物资箱;所述钩索位于中间平台的铅垂线方向,用于勾住物资箱;所述物资箱用钩索连接,物资箱里面有救生衣,水和食物,为遇难者提供一定的生命保障。当有地方发生洪灾时,地面控制站控制无人机分散搜索,摄像头把所拍摄的图像输送给人体识别器,人体识别器判断是否有遇难者,当遇到遇难者时,地面控制站会收到无人机的提示,通过gps迅速定位无人机的位置,地面控制站派出救援队迅速赶到救援地点,同时无人机的自动脱钩器使钩索松开,放下物资箱,方便遇难者穿上救生衣,使用水和食物,补充体力,等待救援队的抵达;当救援队救上遇难者后,无人机回到地面控制站补充物资,然后去寻找下一个遇难者。

所述无人机采用四轴无人机。

所述摄像头采用红外摄像头。

本发明利用无人机的优点,能够迅速的搜索遇难者,并带有物资箱,其中有水和食物提供一定的生命保障,避免遇难者进一步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救援装置正视示意图。

图中,1-地面控制站,2-四轴无人机,3-gps,4-红外摄像头,5-人体识别器,6-自动脱钩器,7-钩索,8-物资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具体说明:一种海上无人机的救援方式,是通过如下装置实现的,该装置包地面控制站1、四轴无人机2、gps3、红外摄像头4、人体识别器5、自动脱钩器6、钩索7、物资箱8。所述地面控制站1能够控制无人机的运转,接受无人机的信息提示;所述四轴无人机2包括动力系统、控制系统、轴支架、中间平台;所述gps3位于中间平台的上表面,能够为无人机进行导航,以及便于地面控制站1检测无人机的位置;所述红外摄像头4位于中间平台的侧面;所述人体识别器5通过处理摄像头拍摄照片,从而识别是否有遇难者;所述自动脱钩器6能使钩索7放下物资箱8;所述钩索7位于中间平台的铅垂线方向,用于勾住物资箱8;所述物资箱8用钩索7连接,物资箱8里面有救生衣,水和食物,为遇难者提供一定的生命保障。

当有地方发生洪灾时,地面控制站1控制四轴无人机2分散搜索,红外摄像头4把所拍摄的图像输送给人体识别器5,人体识别器5判断是否有遇难者,当遇到遇难者时,地面控制站1会收到无人机的提示,通过gps3迅速定位无人机的位置,地面控制站1派出救援队迅速赶到救援地点,同时无人机的自动脱钩器6使钩索7松开,放下物资箱8,方便遇难者穿上救生衣,使用水和食物,补充体力,等待救援队的抵达;当救援队救上遇难者后,无人机回到地面控制站补充物资,然后去寻找下一个遇难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无人机的抗洪救灾方式及装置,属于航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的抗洪救灾方式及装置。该装置包地面控制器、无人机、GPS、摄像头、人体识别器、自动脱钩器、钩索、物资箱。所述物资箱用钩索连接,物资箱里面有救生衣,水和食物,为遇难者提供一定的生命保障。当有地方发生洪灾时,地面控制站控制无人机分散搜索,当遇到遇难者时,地面控制站派出救援队迅速赶到救援地点,同时无人机的自动脱钩器使钩索松开,放下物资箱,方便遇难者穿上救生衣,使用水和食物,补充体力,等待当救援队的抵达。本发明利用无人机的优点,能够迅速的搜索遇难者,节省了人力物力,实现定点救援和快速救援。

技术研发人员:罗哲远;何德文;王志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神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31
技术公布日:2017.09.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