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型固定翼飞机冷气抛伞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99047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型固定翼飞机冷气抛伞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型固定翼飞机用的冷气抛伞救生装置,可应用于轻型固定翼飞机的整机救生。



背景技术:

轻型飞机的救生,由于技术难度大、花费高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采用座椅弹射的先例,一般都通过火箭拖曳或射伞枪射伞来拉出降落伞,借助降落伞使飞机整机获得安全救生。这种方法由于采用火药作动力,增加了意外安全风险,增加了对安全维护的特殊要求,也增加了制造成本与维护费用。对于火工品来说,还需要定期更换,正确使用和安全维护具有一定难度,并且运输和贮存都有特殊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的一种轻型固定翼飞机冷气抛伞救生装置。

本发明降落伞经连接带与飞机机身相连,机身上部设有一降落伞舱,气囊经降落伞压装于降落伞舱底部,气囊进气口经导管与用于对气囊充气以使气囊膨胀将降落伞抛出降落伞舱的冷气瓶相连,所述冷气瓶置于降落伞舱外部,所述导管上设有用于控制导管通断的电磁阀;

所述降落伞舱内上部边缘设有用于封装降落伞的多张封装布,封包扣件装于多张封装布上,多张封装布上的封包扣件通过封包插销插接,所述封包插销经拔销绳与用于拔出封包插销的作动器相连,作动器经导管与电磁阀相连,

所述电磁阀经导线和装于导线上的开关与电源相连。

所述降落伞舱舱口处设有舱口盖。

所述降落伞外装有保护布。

降落伞舱底部为斜面,降落伞舱底部一端与水平面之间角度为1-10°。

降落伞舱内壁铺设防护层,防护层由纤维织物制作,通过粘结固定于降落伞舱的舱壁上。

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工作安全可靠,制造和使用维护方便,生产成本低廉。在轻型固定翼飞机发生故障,失去动力或不能操控时,本发明能用高压冷气作抛射动力,将预先放置在飞机顶部降落伞舱内的具有一定面积的降落伞向机身上方迅速抛出。降落伞借助飞机的迎面气流打开,通过固定在机身上的连接带使飞机处于正常飞行时所处的状态。该飞机便可通过滑翔和伞降的共同作用平安着陆,实现安全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降落伞封装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降落伞4经连接带与飞机机身2相连,机身2上部设有一降落伞舱3,气囊6经降落伞4压装于降落伞舱3底部,气囊6进气口经导管7与用于对气囊6充气以使气囊6膨胀将降落伞4抛出降落伞舱3的冷气瓶9相连,所述冷气瓶9置于降落伞舱3外部,所述导管7上设有用于控制导管7通断的电磁阀8;

所述降落伞舱3内上部边缘设有用于封装降落伞4的多张封装布17,封包扣件16装于多张封装布17上,多张封装布17上的封包扣件16通过封包插销15插接,所述封包插销15经拔销绳14与用于拔出封包插销15的作动器13相连,作动器13经导管与电磁阀8相连,

所述电磁阀8经导线10和装于导线10上的开关11与电源12相连。

所述降落伞舱3舱口1处设有舱口盖1。

所述降落伞4外装有保护布5。

降落伞舱3底部为斜面,降落伞舱3底部一端与水平面之间角度为1-10°。

降落伞舱3内壁铺设防护层,防护层由纤维织物制作,通过粘结固定于降落伞舱3的舱壁上。

实施例:轻型固定翼飞机的机身2上部附加一个降落伞舱3,降落伞舱的口部装舱口盖1,舱口盖1在抛伞时可以被抛掉。气囊6装于降落伞舱底部,降落伞4外加装保护布5后置于气囊6的上方。降落伞4的伞绳通过连接带与飞机主体连接,以便在降落伞4打开后控制飞机姿态。连接带的一部分同降落伞一起装在降落伞舱中,另一部分与飞机主体结构件相连。在降落伞舱3的舱壁上部固定有封装布17,封装布17的朝向降落伞舱中心一端固定有封装扣件16或扣眼,通过封装布17、封装扣件16和封装插销15可将气囊和降落伞压装到降落伞舱3中。在作动器13工作时可通过拔销绳14拔出封装插销15,打开抛伞通道。

气囊6和作动器13的进气口经导管7与电磁阀8相连,电磁阀8又通过导管与冷气瓶9的排气口连接,电磁阀8的电控部分通过导线10和开关11与电源12相连。冷气瓶9、电源12、电磁阀8和作动器11都安装在降落伞舱3外部,当扳动开关接通电磁阀8的电源后,可打开电磁阀8,使高压冷气通过导管进入作动器13,使作动器13工作,拉动拔销绳14,拔出封装插销15,打开封装布17,保证降落伞的顺利抛放;同时冷气还进入气囊6,使气囊6迅速充气膨胀,将降落伞向舱外快速抛出。

本发明飞机顶部的适当位置,加装一个降落伞舱3,该舱以能压装降落伞4和抛伞气囊为宜。降落伞舱3略有斜度,借以保证降落伞4能顺利抛出。降落伞舱3的舱壁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经受住气囊充气时产生的冲击力。在降落伞舱3内壁铺设防护层,以保证在气囊充气和降落伞4抛出时降落伞4伞衣免受损伤。防护层可用纤维织物制作,用粘结或其它办法固定于降落伞舱3的舱壁上。根据飞机整机救生的需要设计降落伞4,根据要求的降落伞4抛射速度,设计具有适当容量和耐压值的气囊以及与之配套的冷气瓶9和较大口径的电磁阀8,还要加装与电磁阀8配套的电控系统。气囊要求有较大的承压能力,在安装状态下处于降落伞舱3底部。气囊一侧装有进气口,可通过导管和电磁阀8与冷气瓶9连通。气囊充气后形状要与降落伞舱3协调,其大小应与降落伞舱3容积接近。在降落伞舱3的接近口部位置固定四块封装布17,封装布17另一端固定有封装扣件16或扣眼。封装布17、封装扣件16及封包插销15组成一套封装单元,可将降落伞4压装到降落伞舱3中。在降落伞舱3口部最外边装舱口板,舱口板外表面与机身外表面平齐,平时固定于机身上,在抛伞时可向机外抛掉。

轻型固定翼飞机一般都有相当大的机翼面积,飞得不高、飞行速度也不快,飞行高度通常不超过3000米,巡航速度不超过500公里/小时。同时,轻型固定翼飞机一般垂直尾翼高度不大,水平尾翼所处位置一般偏低。因此,要保证降落伞顺利打开并不受垂尾干涉,需要的抛射能量相对要小得多。选用充气后能迅速扩张的气囊作动力,就可以将降落伞快速抛出伞室,迅速张开并越过垂尾,就能使飞机处于滑翔姿态并安全着陆。降落伞的面积,也不需要太大。降落伞伞绳与连接带的一端相连,连接带另一端分为三根连于飞机机身上。连接带在机身上固定点,可根据飞机结构及重力分布确定。既要考虑固定在能受力的结构件上,又要考虑保证飞机处于滑翔降落状态的需要。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

当确认飞机需要使用抛伞救生装置时,飞机乘员扳动专用电源开关,启动电磁阀工作后,冷气瓶中的高压冷气便进入气囊,使气囊迅速充气。同时高压冷气通过导管及作动器拔出封装插销,解除封装。在气囊迅速充气膨胀后,便推动降落伞快速向机外运动,冲开封装布,冲掉舱门板,高速抛离飞机。被快速抛出的降落伞在气流作用下快速打开,通过连接带约束飞机,使其处于滑翔的姿态。这样飞机便可以较低速度平稳滑翔着陆,实现安全救生。

对于轻型固定翼飞机来说,在出现故障时本身就具有滑翔着陆功能,所以在飞机出现故障时保持飞机处于有利姿态至关重要,本发明主要就是保证飞机姿态正常。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