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上停机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2626发布日期:2018-08-31 20:32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停机坪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上停机坪。
背景技术
:海上作战飞机的安全起降是舰载机的生存短板,战争时期,机场损坏了可以在备用机场、高速公路或平坦地面迫降,但是海上作战的飞机就没有这么多选择,唯一的承载方式是航空母舰。在海战中,舰载机一直是海上作战的主要力量,进则攻击对方,退则护卫自己舰队的安全,所以航空母舰是整个舰队的核心,敌方会把打击航空母舰作为首要的打击目标,在复杂的相互攻击中,航空母舰很难保全,即使没有被击沉,其飞机跑道也会受损,制约了舰载机的起飞和降落,特别是前去攻击的机群回来后无法降落,也会坠入大海,而舰队在没有舰载机的保护下,也会沦为对方的靶子,从而失掉整个战役。而且航空母舰的制造成本高、技术门槛高,体积庞大。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投放方便,制造成本低的水上停机坪。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上停机坪,旨在解决目前航空母舰制造成本高、技术门槛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水上停机坪,包括船体和甲板,所述船体的侧面设有与所述甲板平行的转轴;所述水上停机坪还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缓冲平衡翼和第二缓冲平衡翼,所述第一缓冲平衡翼和第二缓冲平衡翼分别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船体连接;所述第一缓冲平衡翼与第二缓冲平衡翼连接用于调整角度的动力装置。优选地,还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三缓冲平衡翼和第四缓冲平衡翼,所述第三缓冲平衡翼和第四缓冲平衡翼固定连接在所述船体的侧面。优选地,所述第一缓冲平衡翼与第二缓冲平衡翼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三缓冲平衡翼与第四缓冲平衡翼的长度相等,且所述第一缓冲平衡翼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三缓冲平衡翼的长度。优选地,所述第一缓冲平衡翼与第二缓冲平衡翼对称设置在所述船体前侧的两端,所述第三缓冲平衡翼与第四缓冲平衡翼对称设置在所述船体后侧的两端。优选地,所述第一缓冲平衡翼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与所述第一缓冲平衡翼连接的转轴在所述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所述第一段靠近所述船体的前侧,所述第一段的长度大于与第二段的长度;所述第二缓冲平衡翼包括第三段和第四段,与所述第二缓冲平衡翼连接的转轴在所述第三段和第四段之间,所述第三段靠近所述船体的前侧,所述第三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四段的长度。优选地,所述船体的下表面为流线型结构。优选地,所述甲板的表面设有太阳能光伏组件。优选地,所述甲板上设有用于引导飞机降落或起飞时的引导线及标识。优选地,所述甲板上还设有用于飞机降落时缩短飞机滑行距离的拦阻索。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水上停机坪包括船体和甲板,所述船体的侧面设有与所述甲板平行的转轴;所述水上停机坪还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缓冲平衡翼和第二缓冲平衡翼,所述第一缓冲平衡翼和第二缓冲平衡翼分别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船体连接;所述第一缓冲平衡翼与第二缓冲平衡翼连接用于调整角度的动力装置。当舰载机降落时,动力装置可以调整第一缓冲平衡翼和第二缓冲平衡翼的角度,避免船头上翘,稳定了船体;本发明的水上停机坪体积小,制造成本低,可以由航空母舰投放并配合航空母舰使用,也可以脱离航空母舰单独使用;且技术门槛低,使得中小型无力承建航母的国家和地区制造和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水上停机坪的侧视结构图;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水上停机坪的另一角度侧视结构图;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水上停机坪的俯视结构图;图4为飞机降落时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水上停机坪的运动状态图;图5为飞机起飞时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水上停机坪的运动状态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甲板2船体3第一缓冲平衡翼31第一段32第二段33第一转轴4第二缓冲平衡翼5第三缓冲平衡翼6拦阻索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提出一种水上停机坪,包括船体2和甲板1,船体2的侧面设有与甲板1平行的转轴;还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缓冲平衡翼3和第二缓冲平衡翼4,第一缓冲平衡翼3和第二缓冲平衡翼4分别通过转轴与船体2连接;还包括用于调整第一缓冲平衡翼3与第二缓冲平衡翼4角度的动力装置。上述第一缓冲平衡翼3和第二缓冲平衡翼4均为可调平衡翼,当飞机降落瞬间,可以缓冲来自飞机下降的冲击重力,达到稳定飞机的效果;其次,通过动力装置自动调整第一缓冲平衡翼3和第二缓冲平衡翼4的角度,避免船头上翘,稳定了船体2。其中,上述动力装置优选为电机。本发明的水上停机坪可作为航空母舰的备用机坪,可以收入航空母舰的舱内,紧急情况下可释放出来,可收放舰载机,并在与航空母舰配合使用下增大舰载机的起降总量及起降频率,发挥了舰载机的战略打击优势,也可以由货轮或其它大型船只来实施收放,从而减少了对航空母舰的依赖。其次,本发明的水上停机坪制造成本低,运输或释放方便,是无力承受航空母舰制造小国的最佳选择,它可以使海战化整为零,从而实现战术的突然性。另外,本实施例的水上停机坪还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三缓冲平衡翼5和第四缓冲平衡翼,第三缓冲平衡翼5和第四缓冲平衡翼固定连接在船体2的侧面。第三缓冲平衡翼5和第四缓冲平衡翼所在的平面平行于甲板1的平面,为长方形形状,且长的一侧平行于甲板1。当飞机降落瞬间,其与水面接触的平面会缓冲来自飞机下降的冲击重力,达到稳定飞机的效果。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将第三缓冲平衡翼5与第四缓冲平衡翼的形状设计为扇形、多边形等其它形状,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地,第一缓冲平衡翼3与第二缓冲平衡翼4的长度相等,第三缓冲平衡翼5与第四缓冲平衡翼的长度相等(有利于控制平衡),且第一缓冲平衡翼3与第二缓冲平衡翼4的长度小于第三缓冲平衡翼5和第四缓冲平衡翼的长度。由于第一缓冲平衡翼3与第二缓冲平衡翼4需沿转轴转动,如果设计过长不便于转动,因此第一缓冲平衡翼3与第二缓冲平衡翼4的长度小于固定连接在船体2的第三缓冲平衡翼5和第四缓冲平衡翼的长度。进一步地,第一缓冲平衡翼3与第二缓冲平衡翼4对称设置在船体2前侧的两端。第三缓冲平衡翼5与第四缓冲平衡翼对称设置在船体2后侧的两端。第一缓冲平衡翼3包括第一段31、第二段32和第一转轴33,第一转轴33在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之间,第一段31靠近船体2的前侧,第一段31的长度大于与第二段32的长度;第二缓冲平衡翼4包括第三段、第四段和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在第三段和第四段之间,第三段靠近船体2的前侧,第三段的长度大于第四段的长度。当飞机降落瞬间,第一缓冲平衡翼3的第一段31和第二缓冲平衡翼4的第三段沿着转轴通过动力装置控制往下转动,避免船头上翘,增加船体2的稳定性。船体2的下表面为流线型结构,动力来自于船体2后侧的螺旋桨,由两台大功率电机驱动,为停机坪提供强劲的动力,保证船体2的飞速前行。甲板1的表面设有太阳能光伏组件,可以给停机坪提供足够的电能。甲板1上还设有用于引导飞机降落或起飞时的引导线及标识,便于舰载机上的飞行员识别并正确引导飞机降落或起飞。甲板1上还设有用于飞机降落时缩短飞机滑行距离的拦阻索6。在实际作业中,停机坪的滑跑距离s主要取决于降落速度,在飞机降落速度为66~75m/s和制动过载不超过4.5~5g时,该值约为70~107m。正常情况下:在舰载机减速制动阶段,一般为阻拦飞机和吸收其动能而不损坏飞机结构需要滑跑100米。根据上述为依据,舰载机降落需要滑行100米,(本实施例中的水上停机坪设备船体2设计尺寸为:宽25米、长65米,飞机长度22,翼展14.7米;)飞机降落勾住拦阻索6后继续滑行40米,水上停机坪被动向前移动70米,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停机坪完全满足舰载机的降落停泊要求。正常情况下,舰载机起飞速度为38米/秒,达到时速136.8公里,因此只要停机坪向前行驶的速度达到时速60公里,舰载机弹射速度大于80公里/小时时,舰载机就有足够的升力起飞。总的来说,本发明的水上停机坪结构简单,体积小,制造成本低,能与航空母舰配套使用,也能单独投放使用,在船体2前侧设置可调的缓冲平衡翼,在船体2后侧设置固定的缓冲平衡翼,增加了飞机降落时船体2的稳定性,避免船体2上翘。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所作的等效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