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多旋翼无人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5309发布日期:2019-08-09 21:11阅读:54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多旋翼无人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多旋翼无人机结构,无人机可折叠插拔,撤收后占用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行。



背景技术:

无人机具有环境适应性强、使用成本低等优点,广泛的应用于军事侦查、空中监测、森林防火、城市反恐等各个领域。

多旋翼无人机作为一种多轴多桨叶飞行器,操作使用简便,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而现有的多旋翼无人机往往存在占用体积大、重量大、不便于携行、系统转换时间过长等问题,因此提供一种便携式无人机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多旋翼无人机结构,无人机可进行折叠、插拔式展开和撤收,无人机装包后占用体积小,方便携行,可以解决无人机占用体积大,携带不方便、系统转换时间过长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多旋翼无人机包括机身骨架、悬臂系统和起落架系统,所述悬臂系统包括多组悬臂单元,并均以能够折叠至靠近所述机身骨架侧部的收放位置或展开至飞行位置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机身骨架上,所述悬臂单元包括悬臂、电机座、电机和桨叶,所述悬臂的一端通过悬臂三通安装在所述机身骨架上,所述悬臂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电机座,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电机座上,所述桨叶以能够折叠至与悬臂平行的收放位置或展开至飞行位置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电机的旋转轴上;所述起落架系统包括起落架三通和起落架碳管,所述起落架三通插接在所述悬臂上,所述起落架碳管其以插拔的方式安装在所述起落架三通上。

优选所述机身骨架为碳板结构,在碳板上设有插接槽或插接凸台,上下两块碳板之间通过插接、胶结组合成机身框体,在机身框体的上下碳板之间安装连接铝柱。

优选所述机身骨架通过上碳板、下碳板、左右侧板、立板和电池挡板组合成电池安装框和线路框,电池的高度和宽度与所述电池安装框内的高度和宽度相同,所述电池的后端通过电池挡板固定,前端通过魔术贴捆绑固定。

优选所述悬臂系统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悬臂单元的展开与折叠的锁紧组件。

优选所述电机座通过胶结的形式粘接在所述悬臂上。

优选机载设备通过螺丝或借助铝柱安装在机身骨架上。

优选所述电机座材质为碳纤维复合材料。

优选所述起落架三通与所述起落架碳管的一端均设置有磁铁,依靠磁铁之间的磁引力进行所述起落架碳管插拔。

优选所述悬臂系统包括四个所述悬臂单元,两个所述悬臂单元分别设置在所述机身骨架前端的两侧,另外两个悬臂单元设置在所述机身骨架后端的两侧。

优选当处于所述收放位置时,前端两侧的所述悬臂单元分别折叠至贴着所述机身骨架左右两侧的位置,后端两侧的所述悬臂单元分别折叠至贴着前端两侧的所述悬臂单元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通过结构设计,悬臂可进行折叠,折叠后四个悬臂位于同一平面内,大大降低了无人机的占用面积,便于运输或携行。

2)起落架为插拔结构,依靠磁铁之间的吸引力进行插拔,结构形式简单,操作方便,极大的降低了系统状态转换时间。

3)无人机结构形式简单,装配、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无人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机身骨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悬臂系统和起落架系统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无人机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无人机悬臂折叠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创作特征、达成目的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无人机结构示意图,整个无人机结构包括机身骨架、悬臂系统、起落架系统;所述机身骨架为碳板结构,在碳板上设有插接槽或插接凸台,碳板之间通过插接、胶结组合成机身框体,在机身框体的上下碳板之间安装连接铝柱,如图2、图3所示,所述悬臂系统为可折叠结构,悬臂碳管1通过悬臂三通2安装在机身上下碳板之间,在悬臂碳管1的另一端设置电机座3,电机4安装在电机座3上;所述起落架系统为插拔结构,起落架碳管5通过起落架三通6固定在悬臂碳管1上。

具体的,所述机身骨架包括上碳板7、下碳板8、侧板(左和右)9、立板10和电池挡板11,及机身上下碳板之间的连接铝柱12。上碳板7、下碳板8、左右侧板9和电池挡板11组成电池安装框,电池装入电池安装框后左右侧面与左右侧板9贴合,上下面与上下碳板贴合,后端与电池挡板11贴合,前端借助连接铝柱采用魔术贴进行捆绑固定。上碳板7、下碳板8、左右侧板9和立板10组成线路框,机身上下的电源线和信号由此框通过。机载设备采用螺丝安装在机身上下碳板和立板上。

具体的,所述悬臂系统包括固定组件14、悬臂三通2、锁紧组件15、悬臂碳管1及电机座,固定组件14通过螺钉安装在机身上下碳板上;悬臂三通2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固定组件14上,另一端连接悬臂碳管1,锁紧组件15用于控制悬臂系统的展开与折叠,在悬臂碳管1的另一端连接碳纤维复合材料电机座3,电机座3通过胶结的形式粘接在悬臂碳管1上。电机4采用螺丝安装在电机座3上,所使用的桨叶16为可折叠桨叶。连接电机的线路通过悬臂碳管1、悬臂三通2、进入下碳板下表面,并采用尼龙扎带固定在下碳板上。

具体的,所述起落架系统包括起落架三通6和起落架碳管5,起落架三通6插接在悬臂碳管5上,在起落架三通6和起落架碳管5中均设有磁铁,依靠磁铁之间的磁引力进行插拔。

如图4、图5所示,当系统状态转换,无人机需要展开时,转动机尾两悬臂,锁紧组件将悬臂三通与固定组件进行固定,悬臂保持展开状态,然后将机头两悬臂完成展开;将起落架碳管插入起落架三通,无人机完成展开,当无人机进行撤收时,打开锁紧组件,折叠悬臂,首先将机头两悬臂折叠,再次将机尾两悬臂折叠,最后将起落架碳管拔出,无人机完成撤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