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2600发布日期:2019-11-15 21:06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



背景技术:

起落架是无人机下部用于起飞降落或地面(水面)滑行时支撑无人机或用于地面(水面)移动的附件装置。起落架是唯一一种支撑整个无人机的部件,因此它是无人机中不可分缺的一部份。现有技术中,无人机的起落架有固定式、伸缩式和折叠式等多种类型,设置在无人机下部,除固定式起落架不可收回外,大多数起落架均可在无人机起飞后,可视飞行性能及具体需要而收回,而这些起落架,除非将其全部收入机舱内,否则对飞行具有一定的阻力影响,若需将起落架全部收回到机舱内,这需要在机舱上设置收纳结构,结构复杂且占用机舱的部分空间。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无人机飞行时起落架阻力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无人机,以解决无人机飞行时起落架阻力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包括机体和起落架装置,所述起落架装置包括起落架和驱动装置,所述起落架通过所述驱动装置连接在所述机体的底部,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起落架旋转,所述起落架向所述机体的后方摆动至第一位置,所述起落架向所述机体的后下方延伸;所述起落架向所述机体的前方摆动至第二位置,所述起落架向所述机体的下方延伸。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包括三个呈三角设置的所述起落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其中两个所述起落架对称设置在所述机体的底部前后方向中轴线的两侧,并位于所述机体的中部偏前的位置;其余一个所述起落架设置在所述机体的底部前后方向中轴线上,并位于所述机体的中部偏后的位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包括四个对称设置在所述机体的底部前后方向中轴线两侧的所述起落架,其中两个所述起落架位于所述机体的中部偏前的位置;其余两个所述起落架位于所述机体的中部偏后的位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起落架呈流线型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齿轮传动机构和涡轮蜗杆传动机构,所述齿轮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动力装置和所述涡轮蜗杆传动机构中的蜗杆,所述涡轮蜗杆传动机构中的涡轮用于连接起落架;所述动力装置驱动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涡轮蜗杆传动机构运动,从而带动起落架旋转以实现收放。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所述动力装置,所述第二齿轮连接所述蜗杆,所述动力装置驱动所述第一齿轮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蜗杆转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起落架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涡轮同心地连接有转轴,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涡轮转动带动所述转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连接部同步转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涡轮的两侧,所述连接部分别连接所述转轴的两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无人机还包括用于判断所述起落架收起和/或放下是否到位的开关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包括机体和起落架装置,起落架装置包括起落架和驱动装置,起落架通过驱动装置连接在机体的底部,驱动装置驱动起落架旋转,起落架向机体的后方摆动至第一位置,起落架向机体的后下方延伸,实现仿生姿态,可减少风阻;起落架向机体的前方摆动至第二位置,起落架向机体的下方延伸,可用于支撑机体。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无人机飞行时起落架阻力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一个实施例中起落架位于第一位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一个实施例中起落架位于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驱动装置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驱动装置的一个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起落架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1~7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上、下、左、右等方位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一个实施例中起落架位于第一位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一个实施例中起落架位于第二位置的示意图,同时参考图1、2,根据无人机的飞行方向,图中的右方为无人机的前方,图中的左方为无人机的后方。无人机包括机体1和起落架装置2,起落架装置1包括起落架10和驱动装置20,起落架10通过驱动装置20连接在机体1的底部,驱动装置20驱动起落架10旋转,起落架10向机体1的后方摆动至第一位置(图1),起落架10位于该位置时,为起落架收起状态,无人机飞行时,可驱动起落架10收起至该第一位置,此时起落架10向机体1的后下方延伸,具有仿生效果,类似鸟类飞行时脚向后下方伸展的姿态,有助于稳定飞行并减小风阻。起落架10向机体1的前方摆动至第二位置(图2),起落架10向机体1的下方延伸,起落架10位于该位置时,为起落架下放状态,该状态时,无人机可通过起落架10立于地面上,无人机降落和起飞时,可驱动起落架下放至该第二位置。

参考图3,本实施例中,无人机包括三个呈三角设置的起落架10。其中两个起落架10对称设置在机体1的底部前后方向中轴线的两侧,并位于机体1的中部偏前的位置;其余一个起落架10设置在机体1的底部前后方向中轴线上,并位于机体1的中部偏后的位置,从而使得起落架10可稳定支撑整个机体。

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还可设置四个起落架10,具体包括四个对称设置在机体1的底部前后方向中轴线两侧的起落架10,其中两个起落架10位于机体1的中部偏前的位置;其余两个起落架10位于机体1的中部偏后的位置,从而使得起落架10可稳定支撑整个机体。

起落架10呈流线型结构设置,可进一步减小风阻。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驱动装置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参考图4,驱动装置20包括动力装置21和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包括齿轮传动机构和涡轮蜗杆传动机构,图中,齿轮传动机构位于齿轮箱22中,齿轮传动机构传动连接动力装置21和涡轮蜗杆传动机构中的蜗杆23,涡轮蜗杆传动机构中的涡轮24用于连接起落架10;动力装置驱动齿轮传动机构带动涡轮蜗杆传动机构运动,从而带动起落架10旋转以实现对起落架10驱动的。当起落架10受到冲击时,冲击作用直接作用于涡轮24上,由于涡轮蜗杆传动机构具有自锁功能,该冲击不能通过蜗杆传递到齿轮传动机构,实现对齿轮和动力装置的保护,因此,齿轮传动机构和动力装置不受冲击力的影响,有助于减少损耗,保持驱动装置的稳定性,从而保持起落架的稳定收放。另外,采用涡轮蜗杆传动机构可实现传动的增矩和机构强度的增强。

具体地,动力装置可为常规的电机,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二者位于齿轮箱22内,可采用的齿轮传动机构,图未示出,第一齿轮连接动力装置,第二齿轮连接蜗杆23,动力装置21驱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从而带动蜗杆23转动。蜗杆23转动从而带动涡轮24转动,涡轮24通过一同心的转轴25与起落架10连接,涡轮24转动带动转轴25转动,起落架10随转轴25的转动而转动,从而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实现起落架10的收放。

转轴25用于与起落架10连接的部分,外表面设置有平台26,通过该平台26可带动起落架10随其转动而转动,平台26的数量至少为1。

驱动装置20还包括壳体27(图1未示出,可参考图4),动力装置21和传动装置均设置于壳体内,壳体对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起到防护作用。转轴25伸出壳体外,从而与起落架10连接。转轴25的两端分别位于涡轮24的两侧,并伸出壳体外,起落架10连接于转轴25的两端,保证转动的稳定性。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驱动装置的一个仰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起落架装置2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的a处放大图,同时参考图5~7,起落架装置2包括起落架10和上述的驱动装置20。起落架10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部11,连接部11与驱动装置20连接,驱动装置20带动连接部11旋转,从而使得起落架实现收放。

涡轮24通过一同心的转轴25与连接部连接,转轴25的两端分别位于涡轮24的两侧,连接部分别连接转轴25的两端,涡轮24转动带动转轴25转动,连接部随转轴25的转动而转动。驱动装置20还包括壳体27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均设置于壳体27内,壳体27对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起到防护作用。起落架可通过该壳体27与无人机的机体连接。转轴25的两端分别位于涡轮24的两侧,并伸出壳体27外,起落架连接于转轴25的两端,保证转动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1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盘状结构,该盘状结构同心地与转轴25连接,盘状结构上可设置于上述转轴25上的平台配合的平面,使得转轴可带动连接部11转动,或者,连接部11和转轴25可同过键连接等方式实现传动。

起落架装置2上设置有用于判断起落架10收起和/或放下是否到位的开关装置,开关装置与无人机的控制系统连接并传递信号。具体地,开关装置可采用常用的到位感应器、光电传感器或机械触碰开关等等,以判断起落架10收起和/或放下是否到位,以便控制系统对无人机进行操控。可在壳体27上设置多个开关装置,对起落架10的收起或放下进行分别判断,例如图7中,设置机械触碰开关30,以判断起落架放下是否到位。

另外,起落架在该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停驻,可通过无人机的控制系统对驱动装置的控制实现,例如设置与控制系统连接的到位传感器或机电开关,用于检测起落架到位情况,并反馈至控制系统,从而根据起落架的到位情况控制驱动装置的启停,实现对起落架的动作控制。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上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多种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