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翼的装配结构、机翼以及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12376发布日期:2020-06-23 21:22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翼的装配结构、机翼以及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翼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机翼的装配结构、机翼以及飞行器。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飞行器在飞行中容易出现机翼前后缘磨损及撞击破坏,为了增加前后缘部分强度,现有的处理方法主要为在机翼前后缘部分铆接或粘贴已成型的复合材料防碰撞外壳结构,但此防碰撞外壳结构为单独成型部分,通过铆钉或粘接剂与机翼相连,铆钉连接会造成复合材料局部破坏,并且需要加强连接区域,不但会影响机翼的强度,而且还会导致工序繁琐。另外,采用现有的防碰撞外壳结构如果遭受碰撞不易修配,需要更换整个外壳结构,机翼上下蒙皮则需要通过前后缘连接为一个封闭的整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翼的装配结构、机翼以及飞行器,其意在不通过额外增加防撞结构,而通过机翼结构优化达到防撞要求,提高整体强度,保证外形准确性,易于后期维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机翼的装配结构,所述机翼包括

上翼主体,具有上翼连接面,上翼连接面胶接有第一加强层,且所述第一加强层沿上翼主体内侧面延伸;

下翼主体,具有下翼连接面,下翼连接面胶接有第二加强层,且所述第二加强层沿下翼主体内侧面延伸;

所述上翼主体和所述下翼主体相互扣合,所述上翼连接面的第一加强层和所述下翼连接面的第二加强层相对面相互粘合;所述机翼在所述上翼主体和下翼主体的连接处胶接有第三加强层,所述第三加强层分别向上翼主体和下翼主体延伸。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上翼连接面和所述下翼连接面上分别均布有设定数量和设定深度的孔,且在孔内填充有粘合材料。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粘合材料为树脂和聚氨酯泡沫混合物。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壳体外形层,其胶接于第三加强层外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外形层将所述第三加强层完全覆盖后继续向背离所述上翼主体和所述下翼主体的连接处的方向延伸。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加强层、第二加强层以及第三加强层均为高强度纤维布。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上翼主体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具有外蒙皮、内蒙皮以及二者之间的夹层,所述第二构件位于第一构件前缘端,所述第二构件的下端面为上翼连接面,所述外蒙皮向上翼连接面延伸包覆于所述第二构件的外侧面,所述第一加强层沿第二构件的内侧面向第一构件的内侧面延伸,并包覆第一构件的部分内侧面。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下翼主体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三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具有外蒙皮、内蒙皮以及二者之间的夹层,所述第三构件位于第一构件前缘端,所述第三构件的上端面为下翼连接面,所述外蒙皮向下翼连接面延伸包覆于所述第三构件的外侧面,所述第二加强层沿第三构件的内侧面向第一构件的内侧面延伸,并包覆第一构件的部分内侧面。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一种机翼,使用上述的机翼装配结构。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一种飞行器,所述飞行器使用上述机翼。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1、不通过额外增加防撞结构,而通过机翼结构优化达到防撞要求,提高整体强度,保证外形准确性。

2、既可以达到防撞效果,又可以减化现有前缘防撞机构,增强原有结构强度,而且维修方便,减少重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翼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1和图2中出现的弦平面字样在本申请中表示上翼主体与下翼主体的连接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已给出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未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一种机翼的装配结构,所述机翼包括

上翼主体1,具有上翼连接面141,上翼连接面141胶接有第一加强层16,且所述第一加强层16沿上翼主体1内侧面延伸;

下翼主体2,具有下翼连接面241,下翼连接面241胶接有第二加强层26,且所述第二加强层26沿下翼主体2内侧面延伸;

具体的,所述上翼主体1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14,所述第一构件具有外蒙皮11、内蒙皮13以及二者之间的蜂窝夹层12,所述第二构件14位于第一构件前缘端,所述第二构件14的下端面为上翼连接面141,所述外蒙皮11向上翼连接面141延伸包覆于所述第二构件14的外侧面,所述第一加强层16沿第二构件14的内侧面向第一构件的内蒙皮13延伸,并包覆第一构件的内蒙皮的部分内侧面。

所述下翼主体2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三构件24,所述第一构件具有外蒙皮21、内蒙皮23以及二者之间的蜂窝夹层22,所述第三构件24位于第一构件前缘端,所述第三构件24的上端面为下翼连接面241,所述外蒙皮21向下翼连接面241延伸包覆于所述第三构件24的外侧面,所述第二加强层26沿第三构件24的内侧面向第一构件的内蒙皮23延伸,并包覆第一构件的内蒙皮的部分内侧面上。

需要说明的是,下翼主体1和上翼主体2的第二构件14、第三构件24均为桐木,其根据具体位置的形状需要进行修配。

所述上翼连接面141和所述下翼连接面241上分别均布有设定数量和设定深度的孔15,且在孔15内填充有粘合材料。

以上翼主体的结构以及处理过程为例进行说明,根据机翼的受力所需要的几何形状制作模具,在模具内一次铺贴外蒙皮11、蜂窝夹层12以及内蒙皮13,将根据设计需要进行修配的第二构件14,将修配好的第二构件放入模具中,外蒙皮11向第二构件14延伸足够将第二构件14的外侧面包覆,在所述上翼连接面141上开设胶钉孔15,孔的直径为1.5-2mm,孔深为该处桐木高度的1/2,孔距为12-15mm。然后在孔内填充胶泥,优选胶泥为树脂和聚氨酯泡沫混合物;紧接着从前缘处(超过前缘10mm)沿着第二构件14两垂直平面至内蒙皮13大约150mm处粘贴第一加强层16,第一加强层16包括二层0.1mm的高强度纤维布,其中先在上翼连接面141上涂胶,之后向上翼连接面141上粘贴一层0.1mm的高强度纤维布,然后在高强度纤维布表面涂胶,涂胶后继续粘贴一层0.1mm的高强度纤维布,由此形成第一加强层16。胶接第一加强层16使用树脂胶,其在固化后能够和高强纤维布以及胶钉孔15内的胶泥连接为一体,提高了第二构件与第一加强层之间的结合强度,使得上翼主体具有很高的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下翼主体和上翼主体结构以及处理过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当下翼主体和上翼主体均准备好之后,在第一加强层16和第二加强层26的相对面涂抹粘接胶,然后将所述上翼主体1和所述下翼主体2相互扣合,便可使所述上翼连接面141的第一加强层16和所述下翼连接面241的第二加强层26相对面相互粘合。

考虑到要进一步提高机翼的强度,本实施方式优选在所述机翼在所述上翼主体1和下翼主体2的连接处胶接有第三加强层4,并且所述第三加强层4分别向上翼主体1和下翼主体2延伸。具体的,第三加强层4优选为三层高强纤维布。其中,现在上翼主体和下翼主体的外蒙皮上,位于二者连接处以及第三加强层能够覆盖到的范围涂胶,贴附一层高强度纤维布,随后的两片高强度纤维布均是先在前一层高强度纤维布外表面涂胶,然后贴附下一高强度纤维布,由此形成第三加强层4。第三加强层4大幅增加了上翼主体和下翼主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为了进一步的强化机翼的整体强度,保证外形准确性,本实施方式还包括壳体外形层3,其胶接于第三加强层4外部。优选壳体外形层3具有三层0.1mm的高强度纤维布,其根据壳体外形模具进行制作,先在壳体外形模具内铺设胶泥,然后每铺设一层高强度纤维布便向高强度纤维布涂一次树脂胶,壳体外形层3制作结束后将其与机翼主体胶接,壳体外形层3将所述第三加强层4完全覆盖后继续向背离所述上翼主体1和所述下翼主体2的连接处的方向延伸。最后将其整体进行固化,固化后的机翼既可以达到防撞效果,又可以减化现有前缘防撞机构,增强原有结构强度,而且维修方便,减少重量。

一种机翼,使用上述的机翼装配结构,从而使其不通过额外增加防撞结构,而通过本申请对机翼装配结构优化达到防撞要求,提高整体强度,保证外形准确性。

一种飞行器,飞行器使用上述机翼,这样的飞行器其机翼可靠性更高,飞行器的强度以及可靠性也将大幅提升。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