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木式智能多交互方式的多功能飞行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85318发布日期:2020-11-20 09:37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积木式智能多交互方式的多功能飞行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积木式智能多交互方式的多功能飞行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公知的多功能多交互方式的飞行机器人多以娱乐飞行(飞行玩耍),工业应用(喷洒农药、航空拍摄)为主,飞行器要实现某一特定功能,通常是在其上挂载特定设备完成该功能。而挂在一个设备一般需要硬件预留位置和机械紧固接口,电路接口。如果想同时实现多种功能,需要多个机械位置,机械结构,电路接口,软件通信协议标准化等技术点同时实现。

而实现上述技术点存在以下难点:第一,飞行器的载重有限,同时挂载多种设备,机械位置不一定足够。第二,不同设备机械接口,电路接口也难以统一。第三,现在的飞行器缺乏与人之间友好的交互方式,目前仅为地面遥控控制,第四,现在的飞行器安装拆卸比较繁琐,不便于携带。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积木式智能多交互方式的多功能飞行机器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拆装方便、机械固定稳固、电路连接可靠、可实现同时多种模块安装的积木式智能多交互方式的多功能飞行机器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积木式智能多交互方式的多功能飞行机器人包括飞行器载体;多个预留机械孔,多个所述预留机械孔均开设在飞行器载体上,多个所述预留机械孔为等间距设置;多个标准连接件,多个所述标准连接件均位于飞行器载体上,且标准连接件与所述预留机械孔相适配;设备模块,所述设备模块通过标准连接件和预留机械孔固定在飞行器载体上。

优选的,所述飞行器载体与所述设备模块之间设有两根信号线、一根电源正极线和一根电源地线。

优选的,所述设备模块包括但不限于:语音交互模块、显示器模块、打弹模块、伺服机构、激光发射模块、rgb模块、通用计算单元、图像采集传输模块、视觉传感模块、超声波测距模块。

优选的,所述飞行器载体和所述设备模块上均设有标准化通信接口,且飞行器载体和设备模块之间采用标准化的通信协议,且所述设备模块中的模块均设有独立id标识。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积木式智能多交互方式的多功能飞行机器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积木式智能多交互方式的多功能飞行机器人,多个所述预留机械孔均开设在飞行器载体上,多个所述预留机械孔为等间距设置,预留机械孔采用标准间距,而且所有设备模块也都采用了表面平整的外形设计和标准间距的孔位设计,两者可配合使用,同时更加节省空间,标准间距指相邻两个孔的间距为x,则任意两个孔之间的间距为x,2x,3x…,不会出现其他尺寸的间距,这样便可以实现任意位置的安装,从而方便了设备模块在飞行器载体上的安装和更换不同设备模块;所述飞行器载体和所述设备模块上均设有标准化通信接口,且飞行器载体和设备模块之间采用标准化的通信协议,且所述设备模块中的模块均设有独立id标识,可使飞行载体可与不同的设备模块之间进行通讯,从而方便了实现不同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积木式智能多交互方式的多功能飞行机器人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积木式智能多交互方式的多功能飞行机器人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积木式智能多交互方式的多功能飞行机器人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积木式智能多交互方式的多功能飞行机器人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积木式智能多交互方式的多功能飞行机器人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积木式智能多交互方式的多功能飞行机器人的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积木式智能多交互方式的多功能飞行机器人的第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积木式智能多交互方式的多功能飞行机器人的超声波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积木式智能多交互方式的多功能飞行机器人的伺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积木式智能多交互方式的多功能飞行机器人的位置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积木式智能多交互方式的多功能飞行机器人的激光发射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积木式智能多交互方式的多功能飞行机器人的接收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积木式智能多交互方式的多功能飞行机器人的电机螺旋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积木式智能多交互方式的多功能飞行机器人的投弹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积木式智能多交互方式的多功能飞行机器人的图像采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积木式智能多交互方式的多功能飞行机器人的显示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积木式智能多交互方式的多功能飞行机器人的语音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积木式智能多交互方式的多功能飞行机器人的rgb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积木式智能多交互方式的多功能飞行机器人的语音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积木式智能多交互方式的多功能飞行机器人的通信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积木式智能多交互方式的多功能飞行机器人中标准连接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爆裂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积木式智能多交互方式的多功能飞行机器人中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积木式智能多交互方式的多功能飞行机器人中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爆裂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积木式智能多交互方式的多功能飞行机器人中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积木式智能多交互方式的多功能飞行机器人中飞行器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飞行器载体,11、电机螺旋桨模块,111、桨罩外壳,112、电机座,113、螺旋桨,114、电机;

2、标准连接件,21、1x2转轴,22、1x2直孔臂,23、1x3直孔臂,24、1x4l形孔臂、25、1x9孔臂,26、3x3t型孔臂,27、插销,28、1x3转轴;

3、设备模块,

31、投弹筒,311、弹珠,312、投弹筒外壳,313、投弹筒外壳插销孔;

32、伺服机构,321、支撑壳插销孔,322、伺服机构板,323、支撑壳;

33、语音模块,331、语音模块外壳插销孔,332、语音电路板,333、语音模块外壳;

34、显示模块,341、显示器,342、显示器外壳,343、显示器外壳插销孔;

35、图像采集模块,351、第一摄像头,352、图像采集模块外壳,353、图像采集模块外壳插销孔;

36、激光发射模块,361、位置传感器外壳插销孔,362、激光测距传感器,363、第二摄像头,364、位置传感器外壳,365、激光发射模块外壳插销孔,366、激光发射头,367、激光发射模块外壳;

37、rgb模块,371、rgb模块外壳插销孔,372、rgb灯,373、rgb模块外壳;

38、视觉传感模块,381、第三摄像头,382、视觉传感器外壳,383、视觉传感器底座插销孔,384、视觉传感器底座;

39、超声波测距模块,391、超声波外壳,392、超声波传感器板,393、超声波外壳插销孔;

310、通讯模块,3101、通信模块外壳插销孔;3102、通信模块,3103、通信模块外壳;

4、接收机,41、接收机外壳,42、接受机板,43、接收机外壳插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标准连接件2的一种连接方式如图21和图22,具体连接如下:利用1x2转轴211将3x3t型孔臂26和1x3直孔臂23连接在一起。1x2转轴211为中间和两端均有凸台、两端有槽的柱状物;3x3t型孔臂26和1x3直孔臂23上与1x2转轴211配合的是中间直径小、两端直径大的孔。1x2转轴211中间和两端的凸台直径一致且大于3x3t型孔臂26和1x3直孔臂23上内孔中间段的直径,小于3x3t型孔臂26和1x3直孔臂23上内孔两端段的直径,使1x2转轴21插入3x3t型孔臂26和1x3直孔臂23内孔后可在一定外力范围内不脱落;1x2转轴21非凸台部分直径略小于3x3t型孔臂26和1x3直孔臂23上内孔中间段直径,使1x2转轴21可以顺利插入和拔出3x3t型孔臂26和1x3直孔臂23内上的内孔后,并且可以使轴和孔保持一定的同轴度;1x2转轴21两两凸台内端面的间距略大于3x3t型孔臂26和1x3直孔臂23上内孔中间段长度,使1x2转轴21的凸台有效卡住3x3t型孔臂26和1x3直孔臂23;1x2转轴21两端有槽,加之材料本身的韧性,可使1x2转轴21两端的直径、形状在一定范围内弹性形变,形变后直径可小于3x3t型孔臂26和1x3直孔臂23上内孔中间段直径,使其可以以一定的力度插入和拔出内孔。使用时,将1x2转轴21先插入3x3t型孔臂26,然后将1x2转轴21和3x3t型孔臂26的组合体插入1x3直孔臂23,或反之,拔出时先使用一定力度使3x3t型孔臂26和1x3直孔臂23分离,然后拔出3x3t型孔臂26或1x3直孔臂23上的1x2转轴21;标准连接件2的一种连接方式如图23和图24,本标准连接件2的连接方式与第一种标准件连接方式原理一样,不同之处在于本标准件的连接方式中的1x3转轴28长度变长,1x3转轴28的中间凸台在总长度的1/3处,中间凸台两侧较短一侧可以固定一个1x3转轴28或1x3直孔臂23,较长一侧可以固定两个3x3t型孔臂26或1x3直孔臂23。

第一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积木式智能多交互方式的多功能飞行机器人包括:飞行器载体1;多个预留机械孔,多个所述预留机械孔均开设在飞行器载体1上,多个所述预留机械孔为等间距设置;多个标准连接件2,多个所述标准连接件2均位于飞行器载体1上,且标准连接件2与所述预留机械孔相适配;设备模块,所述设备模块通过标准连接件2和预留机械孔固定在飞行器载体1上。

所述飞行器载体1与所述设备模块之间设有两根信号线、一根电源正极线和一根电源地线。

所述设备模块包括打弹模块和伺服机构32,所述打弹模块包括投弹筒31和弹珠311。

所述飞行器载体1和所述设备模块上均设有标准化通信接口,且飞行器载体1和设备模块之间采用标准化的通信协议,且所述设备模块中的模块均设有独立id标识。

所述标准连接件2包括1x9直孔臂、1x4l形孔臂24、1x2直孔臂22和插销27。

用插销27将1x4l形孔臂24和飞行器载体1连接紧固,再用插销27把1x9直孔臂固定到1x4l形孔臂24上。投弹筒31和伺服机构32组合起来的为投弹装置,将其安装到1x9直孔臂上面,最后将投弹模块和飞行器载体1用标准电路接口连接,则具有投弹功能的飞行机器人便安装完成了。飞行器载体1发送指令给投单装置,便可以控制投弹功。

第二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积木式智能多交互方式的多功能飞行机器人包括:飞行器载体1;多个预留机械孔,多个所述预留机械孔均开设在飞行器载体1上,多个所述预留机械孔为等间距设置;多个标准连接件2,多个所述标准连接件2均位于飞行器载体1上,且标准连接件2与所述预留机械孔相适配;设备模块,所述设备模块通过标准连接件2和预留机械孔固定在飞行器载体1上。

所述飞行器载体1与所述设备模块之间设有两根信号线、一根电源正极线和一根电源地线。

所述设备模块包括打弹模块、伺服机构32和语音模块33。

所述飞行器载体1和所述设备模块上均设有标准化通信接口,且飞行器载体1和设备模块之间采用标准化的通信协议,且所述设备模块中的模块均设有独立id标识。

所述标准连接件2包括1x4l形孔臂24、1x9孔臂25、1x4l形孔臂24、1x2直孔臂22和插销27。

打弹模块的安装参照第一实施例,用插销27将语音模块33安装在飞行器载体1上,再用标准电路连接器将语音模块33和行器载体电气连接,便完成了同时具有投弹和语音交互功能的飞行机器人硬件。由于飞行器载体1和打弹模块、语音模块33之间有电气连接,便可以实现飞行器载体1对投弹、语音交互进行数据交换,功能控制,从而实现了具有投弹和语音交互功能的飞行机器人。

第三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积木式智能多交互方式的多功能飞行机器人包括:飞行器载体1;多个预留机械孔,多个所述预留机械孔均开设在飞行器载体1上,多个所述预留机械孔为等间距设置;多个标准连接件2,多个所述标准连接件2均位于飞行器载体1上,且标准连接件2与所述预留机械孔相适配;设备模块,所述设备模块通过标准连接件2和预留机械孔固定在飞行器载体1上。

所述飞行器载体1与所述设备模块之间设有两根信号线、一根电源正极线和一根电源地线。

所述设备模块包括显示模块34和语音模块33。

所述飞行器载体1和所述设备模块上均设有标准化通信接口,且飞行器载体1和设备模块之间采用标准化的通信协议,且所述设备模块中的模块均设有独立id标识。

所述标准连接件2包括插销27。

用插销27将显示模块34安装在飞行器载体1上,再用标准电路连接器将显示模块34和飞行器载体1电气连接;用插销27将语音模块33安装在飞行器载体1上,再用标准电路连接器将语音模块33和飞行器载体1电气连接,便完成了同时具有显示和语音交互功能的飞行机器人硬件。由于飞行器载体1和显示器模块、语音模块33之间有电气连接,便可以实现飞行器载体1对显示模块34、语音模块33进行通信,交互控制,从而实现了具有显示和语音交互功能的飞行机器人。

第四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中,积木式智能多交互方式的多功能飞行机器人包括:飞行器载体1;多个预留机械孔,多个所述预留机械孔均开设在飞行器载体1上,多个所述预留机械孔为等间距设置;多个标准连接件2,多个所述标准连接件2均位于飞行器载体1上,且标准连接件2与所述预留机械孔相适配;设备模块,所述设备模块通过标准连接件2和预留机械孔固定在飞行器载体1上。

所述飞行器载体1与所述设备模块之间设有两根信号线、一根电源正极线和一根电源地线。

所述设备模块包括图像采集模块35和显示模块34。

所述飞行器载体1和所述设备模块上均设有标准化通信接口,且飞行器载体1和设备模块之间采用标准化的通信协议,且所述设备模块中的模块均设有独立id标识。

所述标准连接件2包括插销27。

用插销27将图像采集模块35和飞行器载体1机械连接,并紧固,再将图像采集模块35和飞行器载体1用标准电路接口连接;用插销27将显示模块34和飞行器载体1机械连接,并紧固,再将显示模块34和飞行器载体1用标准电力接口连接。飞行器载体1便可以和图像采集模块35,实现图像采集,传输;也可以和显示模块34进行通信,实现表情显示,飞行器状态显示或其他显示。完成了一个具有图像采集和显示功能的飞行机器人。

第五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中,积木式智能多交互方式的多功能飞行机器人包括:飞行器载体1;多个预留机械孔,多个所述预留机械孔均开设在飞行器载体1上,多个所述预留机械孔为等间距设置;多个标准连接件2,多个所述标准连接件2均位于飞行器载体1上,且标准连接件2与所述预留机械孔相适配;设备模块,所述设备模块通过标准连接件2和预留机械孔固定在飞行器载体1上。

所述飞行器载体1与所述设备模块之间设有两根信号线、一根电源正极线和一根电源地线。

所述设备模块包括激光发射模块36、rgb模块37和语音模块33。

所述飞行器载体1和所述设备模块上均设有标准化通信接口,且飞行器载体1和设备模块之间采用标准化的通信协议,且所述设备模块中的模块均设有独立id标识。

所述标准连接件2包括插销27。

用插销27将激光发射模块36和飞行器载体1连接,并用标准电路连接器连接;用插销27将rgb模块37和飞行器载体1连接,并用标准电路连接器连接;用插销27将语音模块33和飞行器载体1连接,并用标准电路连接器连接。飞行器载体1可以与激光发射模块36,rgb模块37,语音模块33进行数据通信,从而可以同时控制激光发射模块36的工作,rgb模块37的工作,语音模块33进行交互,从而实现了同时具有rgb显示功能,激光发射功能和语音交互功能的飞行机器人。

第六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中,积木式智能多交互方式的多功能飞行机器人包括:飞行器载体1;多个预留机械孔,多个所述预留机械孔均开设在飞行器载体1上,多个所述预留机械孔为等间距设置;多个标准连接件2,多个所述标准连接件2均位于飞行器载体1上,且标准连接件2与所述预留机械孔相适配;设备模块,所述设备模块通过标准连接件2和预留机械孔固定在飞行器载体1上。

所述飞行器载体1与所述设备模块之间设有两根信号线、一根电源正极线和一根电源地线。

所述设备模块包括打弹模块、伺服机构32和激光发射模块36,所述打弹模块包括弹珠311和投弹筒31。

所述飞行器载体1和所述设备模块上均设有标准化通信接口,且飞行器载体1和设备模块之间采用标准化的通信协议,且所述设备模块中的模块均设有独立id标识。

所述标准连接件2包括1x4l型孔臂、第一插销27和第二插销27。

打弹模块参照第一实施例,用第二插销27将激光发射模块36安装在飞行器载体1上,再用标准电路连接器将激光发射模块36和飞行器载体1电气连接。便完成了同时具有投弹和激光瞄准功能的飞行机器人硬件。由于飞行器载体1和打弹模块、激光发射模块36之间有电气连接,便可以实现飞行器载体1对投弹、激光发射控制,从而实现了具有投弹和激光瞄准功能的飞行机器人。

第七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7,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例中,积木式智能多交互方式的多功能飞行机器人包括:飞行器载体1;多个预留机械孔,多个所述预留机械孔均开设在飞行器载体1上,多个所述预留机械孔为等间距设置;多个标准连接件2,多个所述标准连接件2均位于飞行器载体1上,且标准连接件2与所述预留机械孔相适配;设备模块,所述设备模块通过标准连接件2和预留机械孔固定在飞行器载体1上。

所述飞行器载体1与所述设备模块之间设有两根信号线、一根电源正极线和一根电源地线。

所述设备模块包括视觉传感模块38和超声波测距模块39。

所述飞行器载体1和所述设备模块上均设有标准化通信接口,且飞行器载体1和设备模块之间采用标准化的通信协议,且所述设备模块中的模块均设有独立id标识。

所述标准连接件2包括插销27。

用插销27将视觉传感模块38和超声波测距模块39安装在飞行器载体1上,再用标准电路连接器将零件和视觉传感模块38、超声波测距模块39电气连接,便完成了同时具有目标识别和距离检测功能的飞行机器人硬件,由于飞行器载体1和视觉传感模块38、超声波测距模块39之间有电气连接,便可以实现飞行器载体1对目标识别和距离检测控制,从而实现了具有目标识别和距离检测功能的飞行机器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