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17714发布日期:2020-07-29 02:08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结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指利用无线遥控设备和电子装置进行控制的不载人飞行器,例如无人直升机、无人固定翼机、无人旋翼机等等。近年来,随着无人机发展,因其具有机动灵活、反应快速、无人飞行、操作要求低等优点,无人机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植保、航拍摄影、电力巡检、环境监测、森林防火和灾情巡查,有效的克服了有人驾驶飞机进行空中作业的不足。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无人机的安全事故也越来越多。为了防止坠毁无人机造成进一步的损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安全措施,其中效果较好的就是无人机用降落伞。在无人机发生故障之后,无人机控制系统检测到无人机运动的参数和姿态后,判定无人机是否需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坠毁,或直接通过操作人员发出指令,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降落伞作为一种有效可靠的安全措施,可以保障无人机在无动力状态下,以可以承受的速度、加速度,以及较为安全的姿态落回地面,从而防止无人机直接坠毁。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无人机降落伞仍然存在弹射效果差的技术问题,其直接影响了无人机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其能够通过将部分伞绳收容至收容框内,可有效地防止由于伞绳过长而造成的伞绳在伞筒内打结或与伞体发生缠绕,从而可有效地保证降落伞装置的弹射效果,从而保证无人机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无人机,包括:

机身;

降落伞装置,降落伞装置包括伞筒、伞体以及伞绳,伞筒安装于机身,且伞筒的外壁设有收容框,伞体设置于伞筒,伞绳的至少部分容置于收容框,且伞绳的第一端与伞体连接,伞绳的第二端与机身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伞绳包括多根第一绳部和一根第二绳部,多根第一绳部的一端与伞体的周向边缘依次相连,另一端均与第二绳部相连,第二绳部与机身连接,且第二绳部完全地容置于收容框。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机身上设有悬挂件,伞绳的第二端通过连接绳与悬挂件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悬挂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悬挂件沿机身的周向边缘间隔设置,且每个悬挂件均对应设置有一个连接绳。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无人机还包括防护盖,防护盖盖设于降落伞装置的上方,且防护盖具有敞口,降落伞装置的伞筒和收容框能从敞口露出。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防护盖上设有多个稳线机构,连接绳可脱离地收容于稳线机构内,以使稳线机构能在伞体跳出伞筒之前稳定连接绳。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稳线机构具有稳线腔,在伞体跳出伞筒之前,连接绳穿过稳线腔与伞绳相连;且在伞体跳出伞筒之后,连接绳在伞体的拉力作用下从稳线腔脱离。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稳线机构包括两个弹性稳线件,弹性稳线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两个弹性稳线件的第一端间隔设置于防护盖,两个弹性稳线件的第二端向远离防护盖的方向倾斜延伸并相交,以使两个弹性稳线件和防护盖共同形成稳线腔;

连接绳收容于稳线腔内,并能在外拉力作用下从两个弹性稳线腔的第二端的相交处脱离稳线腔。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防护盖上设有与稳线机构一一对应设置的卡槽组件,每个卡槽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卡槽,弹性稳线件的第一端与卡槽插接配合,弹性稳线件的第二端穿过卡槽后向远离防护盖的方向倾斜延伸。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机身包括安装框,安装框具有第一安装腔,降落伞装置通过安装件设置于第一安装腔内。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安装件包括第一安装板,收容框的底壁通过第一安装板与机身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安装框包括基板、第一侧板、隔板以及第二侧板,基板、第一侧板、隔板以及第二侧板依次首尾连接后形成第一安装腔;

安装件还包括依次呈夹角连接的第二安装板、第三安装板以及第四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与第一安装板连接,伞筒的一侧通过第二安装板与基板连接,伞筒的另一侧通过第四安装板与隔板连接,伞筒的底壁通过第三安装板与机身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均倾斜地设置于基板,且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与基板的夹角均大于或等于90°。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无人机还包括电池;

安装框还包括第三侧板、端板以及第四侧板,隔板、第三侧板、端板以及第四侧板依次首尾连接形成第二安装腔,第二安装腔用于安装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备以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其包括机身和降落伞装置。其中,降落伞装置包括伞筒、伞体以及伞绳,伞筒安装于机身,且伞筒的外壁设有收容框,伞体设置于伞筒,伞绳的至少部分容置于收容框,且伞绳的第一端与伞体连接,伞绳的第二端与机身连接。该无人机通过在降落伞装置的伞筒上设置收容框可有效地收容至少部分伞绳,从而可有效地防止由于伞绳过长而造成的伞绳在伞筒内打结或与伞体发生缠绕,进而可有效地保证降落伞装置的弹射效果,继而可有效地保证无人机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系统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系统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三;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安装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四;

图10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安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防护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弹性稳线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无人机系统;200-无人机;201-机身;202-机身本体;203-机臂;205-壳体组件;207-起落架;209-动力组件;211-降落伞装置;213-电池;215-伞筒;217-收容框;219-悬挂件;221-防护盖;223-敞口;225-稳线机构;227-弹性稳线件;228-凹槽;233-第一安装腔;235-第二安装腔;237-第一安装板;238-安装件;239-第二安装板;241-第三安装板;243-第四安装板;244-安装框;245-基板;247-第一侧板;249-隔板;251-第二侧板;253-第三侧板;254-端板;255-第四侧板;257-固定框;259-顶板;261-底板;265-置物架;267-第一盖板;269-第二盖板;271-第三盖板;273-第四盖板;275-第一板体;279-第二板体;300-起落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系统100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系统100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与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系统100,该无人机系统100包括无人机200和起落平台300。该无人机200可以用于物流配送等作业活动。也可以用于航拍摄影、电力巡检、环境监测、森林防火和灾情巡查等其他领域。起落平台300用于支撑无人机200以便于用户取货。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200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200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无人机200包括机身201、机臂203、壳体组件205、起落架207、动力组件209、降落伞装置211、电池213、置物架265以及控制模块。

其中,机臂203数量为四个,且间隔分布于机身201的周围并与机身201固定连接。起落架207固定于机臂203远离机身201的端部下方以保证无人机200起飞和着陆的稳定性。动力组件209固定于机臂203远离机身201的端部上方,动力组件209用于为无人机200的飞行提供升力。降落伞装置211搭载于机身201上用于保证无人机200的安全。电池213固定于机身201上为动力组件209提供动力。置物架265设置于无人机200下方用于搭载待配送的货物。需要说明的是,控制模块可以包括飞控模块、电调模块以及通信模块等常规的控制类型模块,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做赘述。

详细地,请再次参阅图1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机身201用于作为无人机200的承载件,机身201上可以安装及承载控制模块等电子元件。其中,机身201包括机身本体202和连接于机身本体202的安装框244。机身本体202包括固定框257以及相对设置于固定框257两侧的顶板259和底板261,顶板259与底板261用于承载控制模块等,降落伞装置211和电池213适于固定于安装框244内。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20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20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20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三;图8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200的安装框244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至图8,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框244安装于机身201的后方,用于协调平衡整个无人机200的重量分布,同时用于为降落伞装置211和电池213提供安装位。

详细地,安装框244具有第一安装腔233和第二安装腔235,第一安装腔233用于安装降落伞装置211,第二安装腔235用于安装电池213,将降落伞装置211与电池213并排设置可有效地平衡无人机200的重量分布,同时可便于电池213为降落伞装置211或其他需要供电的装置提供电源。

具体地,安装框244包括基板245、第一侧板247、隔板249、第二侧板251、第三侧板253、端板254以及第四侧板255。其中,基板245、第一侧板247、隔板249以及第二侧板251依次首尾连接后形成第一安装腔233。隔板249、第三侧板253、端板254以及第四侧板255依次首尾连接后形成第二安装腔235。隔板249位于第一安装腔233和第二安装腔235的交接处,以有效地保证整个安装框244的强度,同时也可以分割开电池213与降落伞装置211,以保证各装置作业的安全有效进行。需要说明的是,基板245、第一侧板247、隔板249、第二侧板251、第三侧板253、端板254以及第四侧板255可以通过螺栓或其他连接件连接后形成,也可以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做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247和第二侧板251均倾斜地设置于基板245,且第一侧板247与第二侧板251与基板245的夹角均大于或等于90°,以使得第一侧板247、基板245以及第二侧板251连接后大致呈v形设置。通过将第一侧板247和第二侧板251倾斜地设置于基板245,可使得降落伞装置211的安装空间得到有效地扩大,从而在一方面可方便降落伞装置211运行,另一方面还可以加快降落伞装置211运行过程中的散热,从而保证整个无人机200的安全性。同样地,第三侧板253和第四侧板255也可以与端板254呈大于或等于90°的夹角设置,以保证电池213的安装空间,同时便于电池213散热。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侧板247和第二侧板251与基板245、第三侧板253和第四侧板255与端板254的夹角的具体夹角度数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做限定。

图9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20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四。请参阅图1至图9,在本实施例中,降落伞装置211具体可选择为弹簧式弹射降落伞或者为火药触发弹射式降落伞。本实施例主要以采用火药触发弹射式降落伞进行说明,但由于其未对弹射结构进行改进,因此本实施例对弹射结构部分不做详细介绍。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该降落伞装置211主要包括伞筒215、伞体以及伞绳。

详细地,伞筒215通过安装件238安装于机身201,且伞筒215的外壁设有收容框217,收容框217为具有口部的半封闭柱状结构,伞体设置于伞筒215,且可在弹射时从伞筒215弹出以保证整个无人机200的安全性。伞绳的至少部分容置于收容框217,且伞绳的第一端与伞体连接,伞绳的第二端与机身201连接,以在降落伞装置211弹射后保持机身201的平衡,从而保证无人机200的安全性能。同时,通过上述的设置,是的该无人机200通过在降落伞装置211的伞筒215上设置收容框217可有效地收容至少部分伞绳,从而可有效地防止由于伞绳过长而造成的伞绳在伞筒215内打结或与伞体发生缠绕,进而可有效地保证降落伞装置211的弹射效果,继而可有效地保证无人机200的安全性能。

其中,伞绳在本实施例中分为第一绳部(图未示出)和第二绳部(图未示出),第一绳部的数量为多根,多根第一绳部沿伞部的周向边缘依次连接在伞部下方形成降落伞状结构,例如可选择为四根第一绳部直接连接设置在伞部下方。第二绳部为一股单绳,其与四根第一绳部同时相连,将四根第一绳部汇成一股单绳,该股单绳的长度相较于第一绳部而言通常较长,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将该股单绳完全地收容至收容框217内,以进一步有效地避免第二绳部自身,或者第二绳部与第一绳部之间,或者第二绳部与伞部之间打结,从而有效地提高降落伞装置211弹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绳部的数量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做限定。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图10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200的安装件238的结构示意图。请继续参阅图10,在本实施例中,安装件238包括依次垂直连接的第一安装板237、第二安装板239、第三安装板241以及第四安装板243。第一安装板237和第二安装板239以及第三安装板241连接后大致呈z字型,第二安装板239、第三安装板241以及第四安装板243连接后大致呈凹字形,以有效地提高安装件238的强度,从而保证降落伞装置211的稳定性,进而保证降落伞装置211可稳定、安全地工作。其中,收容框217的底壁通过第一安装板237与机身201连接,以进一步地提高收容框217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收容框217内的伞绳的稳定性,进而可保证整个降落伞装置211在弹射或收纳过程的可靠性,继而保证无人机200的安全性能。第二安装板239与第一安装板237连接,伞筒215的一侧通过第二安装板239与基板245连接,伞筒215的另一侧通过第四安装板243与隔板249连接,伞筒215的底壁通过第三安装板241与机身201连接。通过第二安装板239、第三安装板241以及第四安装板243的设置,使得伞筒215的稳定性也得到有效地提高,从而也进一步地保证降落伞装置211弹射过程或收纳过程的稳定性,进而进一步地保证无人机200的安全性能。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板237、第二安装板239、第三安装板241以及第四安装板243也可以呈其他夹角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再赘述。

请再次参阅图1至图10,在本实施例中,机身201上设有悬挂件219,悬挂件219大致呈弧形把手状,伞绳的一股单绳直接通过连接绳与悬挂件219相连,也即,第二绳部一端与第一绳部相连,另一端与连接绳相连,连接绳与悬挂件219直接连接。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悬挂件219的形状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悬挂件219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悬挂件219沿机身201的周向边缘间隔设置,且每个悬挂件219均对应设置有一个连接绳,多个连接绳与伞绳的单股的第二绳部直接相连。通过沿周向边缘设置的多个悬挂件219以及与悬挂件219一一对应设置的连接绳的设置,是的降落伞装置211在弹射之后,在连接绳与悬挂件219的作用下,可是的整个无人机200保持平衡,从而保证无人机200的安全性。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悬挂件219的数量具体选择为四个,其中,两个悬挂件219与机身本体202的固定框257连接,且分别位于机身201对称的两侧,另外两个悬挂件219固定于安装框244的第三侧板253和第四侧板255上,且对称设置。通过上述四个悬挂件219的设置,使得降落伞装置211在弹射成功后,通过四根连接绳以及四个悬挂件219的连接,可有效地平衡无人机200的前部和后部的受力,从而有效地保证无人机200的平衡,进而保证无人机200的安全性能。

图1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200的防护盖221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1,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机身201上安装的电池213、控制模块以及降落伞装置211等部件的安全性,机身201上还可以根据需求设置防护盖221,防护盖221盖设于降落伞装置211的上方,且将电池213等结构改设于防护盖221下方,以保证电池213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同时,为了保证降落伞装置211的正常运行,在防护盖221上开设有敞口223,降落伞装置211的伞筒215和收容框217能从敞口223露出,从而使得无人机200发生危险时,降落伞装置211可有效地弹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防护盖221大致呈台阶状,且防护盖221具体包括呈阶梯以此连接的第一盖板267、第二盖板269以及第三盖板271,第二盖板269倾斜地连接在第一盖板267和第三盖板271之间,敞口223开设于第三盖板271。同时,防护盖221还包括设置于第一盖板267、第二盖板269以及第三盖板271的两侧的两个第四盖板273,第四盖板273具体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板体275和第二板体279。通过第一盖板267、第二盖板269、第三盖板271以及第四盖板273的设置,一方面使得整个防护盖221的强度得到有效地保证,另一方面是的防护盖221的下方可形成容置空间以有效地保护电池213等部件的安全性。

还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防护盖221的设置,使得连接绳可直接通过防护盖221的盖体边缘进行走线。由于连接绳的数量较多,且其长度较长,因此为了有效地避免在无人机200正常飞行过程中连接绳摆动或打结缠绕,作为优选的方案,可以在防护盖221的顶部设置多个稳线机构225,连接绳可脱离地收容于稳线机构225内,以使稳线机构225能在伞体跳出伞筒215之前稳定连接绳,从而进一步的提高整个无人机200的安全性能,保证降落伞装置211的正常弹射。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与连接绳的长度以及悬挂件219的位置相匹配,在本实施例中,针对与第三侧板253和第四侧板255上设置的悬挂件219相连的连接绳而言,可在第三盖板271与两侧的第四盖板273的相交处分别设置依次排布的三个稳线机构225。同样地,针对与机身201两侧的固定框257上的悬挂件219相连的连接绳而言,可在第四盖板273的第一板体275和第二板体279的相交处依次设置两个稳线机构225,以在无人机200正常飞行过程中有效地固定连接绳,从而避免发生意外。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每条连接绳对应的稳线机构225的数量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做限定。

详细地,图1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200的弹性稳线件227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至图12,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稳线机构225均包括两个弹性稳线件227,弹性稳线件227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两个弹性稳线件227的第一端间隔设置于防护盖221,两个弹性稳线件227的第二端向远离防护盖221的方向倾斜延伸并相交,以使两个弹性稳线件227和防护盖221共同形成稳线腔,连接绳收容于稳线腔内,并能在外拉力作用下从两个弹性稳线腔的第二端的相交处脱离稳线腔。通过稳线腔以使得在伞体跳出伞筒215之前,连接绳穿过稳线腔分别与伞绳的第二伞部和悬挂件219相连;且在伞体跳出伞筒215之后,连接绳可在伞体的拉力作用下从稳线腔脱离,从而在无人机200正常飞行时实现连接绳的固定,以提高安全性,同时又可在无人机200发生故障时实现连接绳的脱出,以保证降落伞装置211的正常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稳线机构225的两个弹性稳线件227通过设置于两块板件相交处,可以充分地利用相邻板件之间的夹角,使得两个弹性稳线件227的端部可相交形成稳线腔。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将稳线机构225设置于第一板体275和第二板体279的相交处,即可充分地利用二者相交处地夹角,使得设置后的两个弹性稳定件形成用于稳固连接绳的稳线腔,从而避免采用其他部件形成稳线腔,有效地节约了固线的成本。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弹性稳线件227可以选择为橡胶件或其他弹性部件,弹性稳线件227与防护盖221的连接方式可以选择为固定连接或者插接配合。具体地,当弹性稳线件227与防护盖221插接配合时,可在弹性稳线件227上开设凹槽228,对应地,在防护盖221上开设与稳线机构225一一对应设置的卡槽组件,每个卡槽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卡槽,每个卡槽与一个弹性稳线件227对应,弹性稳线件227的凹槽228与卡槽的侧壁插接配合,弹性稳线件227的第二端穿过卡槽后向远离防护盖221的方向倾斜延伸,以实现两个相邻设置的弹性稳线件227形成稳固连接绳的稳线腔,从而保证无人机200在正常的飞行过程中,连接绳的稳定性,进而保证无人机200的作业效率和质量。

请再次参阅图1至图12,在本实施例中,壳体组件205固定于顶板259上方以用于对安装及承载于机身本体202上控制模块进行防护。动力组件209数量为四个,四个动力组件209通过机臂203的支撑而分布于机身201周围的矩形区域内,且每一个动力组件209位于矩形一个顶点上。当然,依据不同的需求,动力组件209的数量可以作合适的变化,例如动力组件209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六个等,甚至,动力组件209的数量可以仅为一个,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做限定。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200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进行详细地说明:

该无人机200在进行正常的飞行作业时,可通过电池213为动力组件209提供电能,从而使得整个无人机200可在动力组件209的带动下飞行,以完成各项作业任务。此时伞体和伞绳的第一绳部容置于伞筒215内,伞绳的第二绳部容置与收容框217内,连接绳通过稳线机构225稳固于防护盖221的表面,且一端与第二绳部连接,另一端与悬挂件219连接。当该无人机200出现故障或无人机200的运行参数和姿态偏离正常时,可发出指令使得降落伞装置211进行弹射作业,使得伞体和伞绳在作用力下被弹射出,带动稳线机构225内稳固的连接绳脱离稳线腔,从而使得整个无人机200可在降落伞装置211的保护下稳定下落。

在上述过程中,当无人机200稳定飞行时,通过在降落伞装置211的伞筒215上设置收容框217可有效地收容至少部分伞绳,从而可有效地防止由于伞绳过长而造成的伞绳在伞筒215内打结或与伞体发生缠绕,进而可有效地保证降落伞装置211的弹射效果,继而可有效地保证无人机200的安全性能。同时,通过稳线机构225的设置,可保证连接绳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的避免连接绳打结或缠绕,进而进一步的保证无人机200的安全性能。当无人机200发生故障时,通过降落伞装置211的设置,以及伞绳、伞体以及连接绳的有序排布,可使得降落伞装置211有效地弹射,从而保证无人机200平稳下落,避免发生损坏,从而有效地延长无人机200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200安全性能高,使用寿命长,可有效地节约生产使用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