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64772发布日期:2020-12-04 13:57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飞行器。



背景技术:

现有飞行器能够通过发射装置进行发射,进而实现对远处的目标进行撞击或摧毁。然而,飞行器在发射出去之后,不能调整自身的飞行方向和轨迹,因此,难以准确地对目标进行撞击。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飞行器,包括:机体;副翼,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体;及副翼控制机构,设置于所述机体内,所述副翼控制机构包括驱动装置、驱动盘、连杆机构和弹性件,所述驱动盘固定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与所述驱动盘抵压配合的主动件、与所述副翼连接的从动件及连接所述主动件和从动件的连杆,所述弹性件对所述主动件施以朝向所述驱动盘方向的作用力,使得所述驱动盘能够带动所述主动件一起转动。

可选地,所述机体包括机身和设置于所述机身两侧的机翼,所述副翼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机翼的两个第一副翼,两个所述副翼控制机构分别控制所述两个第一副翼。

可选地,所述第一副翼通过转轴设置于所述机翼后侧,所述从动件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机体还包括自所述机身末端朝上或朝下延伸而成的尾部,所述副翼包括沿上下方向设置于所述尾部的第二副翼,另一个副翼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副翼。

可选地,所述驱动盘包括第一接触面,所述主动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接触面配合的第二接触面,通过所述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之间的配合作用力使得所述驱动盘能够带动所述主动件一起转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之间为凹凸配合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触面包括沿周向分布的多个齿部,所述第二接触面包括多个与所述齿部匹配的凹槽。

可选地,所述齿部包括沿不同方向延伸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凹槽对应设有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三斜面贴合,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四斜面贴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为相互贴合的平面。

可选地,所述机身包括收容腔,所述副翼控制机构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

可选地,所述收容腔内设有安装座,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座和主动件之间。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采用压簧。

本申请的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由于主动件与驱动盘之间通过抵压方式配合,同时弹性件对主动件施以朝向驱动盘方向的作用力,使得驱动盘能够带动主动件一起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控制副翼的转动来控制飞行器的飞行方向和轨迹,以实现准确的撞击目标;在撞击目标后掉落地面,此时如果副翼先接触地面,则副翼将受到较大的冲击力产生不合理的转动,进而促使主动件产生不合理的转动,而此时驱动装置处于自锁状态,也就是说驱动盘不会转动,由于主动件与驱动盘之间通过抵压方式配合,这样主动件能够相对于驱动盘发生转动,从而避免驱动装置受到损坏。如此,能够对驱动装置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飞行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飞行器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飞行器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副翼受到不合理的撞击。

图4是图2所示的驱动装置、驱动盘、主动件和弹性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的副翼控制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飞行器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飞行器100,能够对远处的目标进行撞击或摧毁。该飞行器100既可以应用于机器人比赛,也可以作为武器使用,且不限于此。

飞行器100包括机体10、副翼20和副翼控制机构。所述副翼2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体10。所述副翼控制机构设置于所述机头10内,用于控制副翼20的转动。

所述副翼控制机构包括驱动装置31、驱动盘32、连杆机构33和弹性件34。所述驱动装置31可以采用舵机、电机,且不限于此。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31采用舵机。

所述驱动盘32固定于所述驱动装置31的输出端,所述连杆机构33包括与所述驱动盘32抵压配合的主动件331、与所述副翼20连接的从动件332及连接所述主动件331和从动件332的连杆333。所述弹性件34对所述主动件331施以朝向所述驱动盘32方向的作用力,使得所述驱动盘32能够带动所述主动件331一起转动。

在图示实施例中,主动件331和连杆333之间为铰接,从动件332和连杆333之间为铰接,从动件332和副翼20之间为固定连接。当驱动装置31启动时,驱动盘32带动主动件331转动,主动件331通过连杆333带动从动件332转动,从而能够控制副翼20转动一定的角度。

本申请飞行器100在使用时能够通过专用的发射装置(图未示)发射出去,在飞行器100飞行过程中,通过副翼控制机构控制副翼20的转动能够调节飞行器100的飞行方向和轨迹,从而使得飞行器100能够准确地撞击或者摧毁远处(例如20米之外)的目标。

本申请飞行器100在飞行过程中,由于主动件331与驱动盘32之间通过抵压方式配合,同时弹性件34对主动件331施以朝向驱动盘32方向的作用力,使得驱动盘32能够带动主动件331一起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控制副翼20的转动来控制飞行器100的飞行方向和轨迹,以实现准确的撞击目标;当飞行器100撞击目标后掉落地面,此时如果副翼20先接触地面,则副翼20将受到较大的冲击力产生不合理的转动,进而促使主动件331产生不合理的转动,而此时驱动装置31处于自锁状态,也就是说驱动盘32不会转动,由于主动件331与驱动盘32之间通过抵压方式配合,这样主动件331能够相对于驱动盘32发生转动,从而避免驱动装置31受到损坏。如此,能够对驱动装置31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所述机体10包括机身11和设置于所述机身11两侧的机翼12。在图示实施例中,所述两个机翼12对称地固定于所述机身11两侧,所述两个机翼12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副翼20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机翼12的两个第一副翼21,两个所述副翼控制机构分别控制所述两个第一副翼21。所述两个第一副翼21沿水平方向设置。通过控制两个第一副翼21朝上或朝下转动,可以调整飞行器100的俯仰角。另外,通过两个副翼控制机构分别控制两个第一副翼21,在飞行器100飞行过程中,使得两个第一副翼21的转动方向、转动角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飞行器100在飞行过程中出现不平稳的状态时,即两个机翼12发生倾斜,此时,通过控制两个第一副翼21朝不同方向转动、或者转动不同角度,可以使得飞行器100重新恢复平稳状态。

在图示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副翼21通过转轴23设置于所述机翼12后侧,所述从动件332与所述转轴23固定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副翼21也可以通过转轴23设置于所述机翼12的其他位置,例如,机翼12前侧、中部位置等。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轴23与所述第一副翼21一体成型。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轴23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副翼21。

所述机体10还包括自所述机身11末端朝上或朝下延伸而成的尾部13,所述副翼20包括沿上下方向设置于所述尾部13的第二副翼22,另一个副翼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副翼22。由于所述第二副翼22沿上下方向设置于所述尾部13,在飞行器100飞行过程中,通过控制所述第二副翼22的转动方向和转动角度,能够实现对飞行器100航向角的控制。所述第二副翼22通过所述转轴23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尾部。

所述驱动盘32包括第一接触面,所述主动件331包括与所述第一接触面配合的第二接触面,通过所述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之间的配合作用力使得所述驱动盘32能够带动所述主动件331一起转动。所述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的具体形状可以参考所述驱动盘32和主动件331的具体材质来设计,以保证所述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之间具有足够的配合作用力,使得在飞行器100飞行过程中,驱动盘32能够带动主动件331一起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之间为凹凸配合结构。通过设置凹凸配合结构,使得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之间的配合作用力足以使得驱动盘32能够带动主动件331一起转动。所述驱动盘32的材质可以采用金属、塑胶等,所述主动件331的材质可以采用金属、塑胶等。

在图示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面包括沿周向分布的多个齿部321,所述第二接触面包括多个与所述齿部321匹配的凹槽3311。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面包括沿周向分布的多个凹槽,所述第二接触面包括多个与所述凹槽匹配的齿部。

请参阅图3,当飞行器100撞击目标后掉落地面,副翼20受到较大的冲击力产生不合理的转动时,促使主动件331产生不合理的转动,由于驱动装置31处于自锁状态,主动件331将相对于驱动盘32发生转动,从而使得齿部321与对应的凹槽3311发生错位,相应地,所述弹性件34受到压缩变短。如此,能够对驱动装置31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具体地,所述齿部321包括沿不同方向延伸的第一斜面3211和第二斜面3212,所述凹槽3311对应设有第三斜面3312和第四斜面3313,所述第一斜面3211与所述第三斜面3312贴合,所述第二斜面3212与所述第四斜面3313贴合。由于齿部321和凹槽3311由斜面构成,从而使得主动件331能够相对于驱动盘32发生转动,如此,当飞行器100撞击目标后掉落地面,副翼20受到较大的冲击力产生不合理的转动时,通过主动件331相对于驱动盘32转动,能够避免驱动装置31受到损坏。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面包括多个弧面状或者球面状的凸部,所述第二接触部包括多个与所述凸部匹配的凹部。以上只是一些例子,并不限于上述例子。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为相互贴合的平面。所述弹性件34对所述主动件331施以朝向所述驱动盘32方向的作用力,使得所述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之间具有较大的摩擦力,进而使得所述驱动盘32能够带动所述主动件331一起转动。在该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盘32和/或所述主动件331采用摩擦系数较大的材质,例如:橡胶,不限于此。

所述机身11包括收容腔15,所述副翼控制机构设置于所述收容腔15内。所述第一副翼21的转轴23和第二副翼22的转轴23伸入所述收容腔15内,所述从动件332在所述收容腔15内与所述转轴23固定连接。

所述收容腔15内设有安装座16,所述弹性件34设置于所述安装座16和主动件331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34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座16和主动件331固定连接或可拆卸地连接;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34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座16和主动件331抵接配合。

所述弹性件34可以采用如下任一:弹簧、弹性橡胶件或金属弹片,不限于此。在图示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34采用压簧。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专利文件披露的内容包含受版权保护的材料。该版权为版权所有人所有。版权所有人不反对任何人复制专利与商标局的官方记录和档案中所存在的该专利文件或者该专利披露。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