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翼式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52598发布日期:2022-04-07 08:36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翼式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旋翼式无人机。


背景技术:

2.无人机是指具有动力装置,不载操作人员的飞行器。它利用空气动力来克服自身重量,可自主或遥控飞行,可一次性或多次回收使用,在民用领域和军事领域有广泛的用途。其中,旋翼式无人飞行器是一种能够垂直起降、以四个或六个旋翼作为动力装置的,具有四个(六个)输入力和六个坐标输出的欠驱动动力学旋翼式直升机。旋翼式无人飞行器能够垂直起降、悬停、倒飞和侧飞,具有飞行安全、控制灵活、噪音小的优点。
3.现在市面上的旋翼式无人机只是采用流线型机身来降低风阻对无人机的影响,但是在飞行时,仍然会因克服风阻而损失很大一部分的能量,导致续航能力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低风阻的旋翼式无人机。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旋翼式无人机,包括:机身以及环绕所述机身设置的多个旋翼组件;每一所述旋翼组件包括旋翼机构以及连接所述旋翼机构和所述机身的支架,每一所述支架包括安装座以及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安装座位于所述第一支板和所述第二支板的自由端,所述旋翼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中,所述第一支板和所述第二支板均沿竖直方向设置。
7.优选地,所述机身的顶部和底部均呈球面状。
8.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板的底部形成有走线槽,所述旋翼机构的导线穿过所述走线槽与所述机身电连接。
9.优选地,所述走线槽的槽壁上形成有多个凸块,所述凸块抵靠于所述导线上。
10.优选地,所述旋翼机构包括电机和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的机翼,所述电机位于所述安装座内,所述机翼位于所述安装座的顶部。
11.优选地,所述机身包括主体和电池组件,所述主体上形成与所述电池组件配合的容置腔。
12.优选地,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朝上布置的第一接口,所述电池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接口电连接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沿重力方向插接于所述第一接口上。
13.优选地,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主体卡扣配合。
14.优选地,所述支架与所述主体一体连接。
15.优选地,所述容置腔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电池组件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其中之一为凹槽,其中之另一为凸块,所述凸块嵌入所述凹槽内。
16.本技术的上述方案中,旋翼式无人机主要包括机身以及环绕机身设置的多个旋翼
组件,旋翼组件的支架为镂空结构以减小风阻。同时,支架的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均沿竖直方向设置,使垂直气流更顺畅,形成独立的包围气流,让旋翼式无人机在上升或下降时更稳定。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旋翼式无人机的立体图;
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旋翼式无人机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19.图3为图2的局部视图;
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旋翼式无人机的部件爆炸图;
2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旋翼式无人机拆下电池组件后的立体图;
2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池组件的立体图;
23.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池组件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24.附图标号说明:
25.100-机身、110-主体、111-容置腔、112-第一接口、113-第一限位部、120-电池组件、121-第二接口、122-第二限位部、123-外壳、124-电池本体、125-电路板、126-按钮、127-指示灯、128-第一连接部、129-第二连接部、130-罩壳、131-充电插口;
26.200-旋翼组件、210-支架、211-第一支板、212-第二支板、213-安装座、214-走线槽、215-起落架、216-凸块、220-旋翼机构、221-电机、222-机翼、230-保护架;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以下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的表述,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应当理解的是,“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28.另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竖直的”、“水平的”、“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9.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旋翼式无人机,包括:机身100以及环绕机身100设置的多个旋翼组件200;每一旋翼组件200包括与机身100相连的支架210和设置于支架210自由端的旋翼机构220,支架210包括安装座213以及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板211和第二支板212,安装座213位于第一支板211和第二支板212的自由端,旋翼机构220安装于安装座213内;第一支板211和第二支板212均沿竖直方向设置。
30.其中,支架21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板211和第二支板212,使得第一支板211和第二支板212之间为镂空结构,有利于减小风阻,在同样风阻面积下,风阻大幅减少至最小。同时,第一支板211和第二支板212均沿竖直方向设置,该竖直方向是指无人机在飞机状态时,第一支板211和第二支板212是垂直于地面的,从而使垂直气流更顺畅,形成独立的包围
气流,让旋翼式无人机在上升或下降时更稳定。机身100的顶部和底部可以均呈球面状,以进一步减少风阻。
31.本技术的上述方案中,旋翼式无人机主要包括机身100以及环绕机身100设置的多个旋翼组件200,旋翼组件200的支架210为镂空结构以减小风阻。同时,支架210的第一支板211和第二支板212均沿竖直方向设置,使垂直气流更顺畅,形成独立的包围气流,让旋翼式无人机在上升或下降时更稳定。
32.进一步地,第一支板211和第二支板212分别连接于安装座213的两侧。旋翼机构220用于为无人机的飞行产生动力。旋翼机构220包括电机221和与电机221传动连接的机翼222,电机221位于安装座213内,机翼222位于安装座213的上方。第一支板211和第二支板212分别连接于安装座213的两侧不仅美观,还能保证一定的间距。支架210还包括设置于安装座213下方的起落架215,起落架215用于在落地时接触地面并支撑无人机的机身100。
33.优选地,第一支板211的底部形成有走线槽214,旋翼机构220的导线穿过走线槽214与机身100电连接。导线隐藏于走线槽214内有利于保护导线不受损坏,且尽量减少对风阻的影响。进一步地,走线槽214为u形槽,走线槽214的槽壁上形成有多个凸块216,凸块216抵靠于导线上。凸块216对导线产生装卡作用,避免导线从走线槽214内脱出。
34.请结合参阅图4至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机身100包括主体110和电池组件120,主体110上形成与电池组件120配合的容置腔111,电池组件120用于为旋翼式无人机供电。主体110的底部设置有罩壳130,罩壳130呈半球状,以使得主体110的底部呈球面状减少风阻。电池组件12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28,主体110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29,第一连接部128和第二连接部129配合以将电池组件120固定于主体110上。其中,第一连接部128可以为卡勾,第二连接部129为扣体,电池组件120与主体110卡扣配合,以便于对电池组件120进行更换。进一步地,电池组件120包括外壳123、电池本体124、电路板125,电池本体124位于外壳123内,电路板125与电池本体124电连接。进一步地,电路板124上还设置有开关,外壳123上设置有与开关相对应的按钮126,用户通过按动按钮126来起到或关闭无人机。电路板124还可以设置指示灯127来指示电量情况,外壳123上对应指示灯127的位置设置有通孔以避让指示灯光。外壳123上还设置有type-c充电插口131,充电插口131与电池本体124电连接。
35.进一步地,容置腔111内设置有朝上布置的第一接口112,电池组件120上设置有与第一接口112电连接的第二接口121,第二接口121沿重力方向插接于第一接口112上。第一接口112与主体110的机芯连接,电池组件120扣合于主体110上时,第二接口121沿重力方向插接于第一接口112上。第一接口112和第二接口121的插接方向使得在电池组件120的自身重力作用下,第一接口112和第二接口121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3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支架210与主体110一体连接以防止在飞行过程中旋翼组件200相对于机身100晃动。其中,支架210与主体110可以一体注塑成型。支架210可以设置保护架230,保护架230用于防止无人机撞到物体时损坏机翼。
37.进一步地,容置腔11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113,电池组件120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122,第一限位部113和第二限位部122其中之一为凹槽,其中之另一为凸块216,凸块216嵌入凹槽内。第一限位部113和第二限位部122用于将电池组件120对准安装于容置腔111内。在附图所示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113为形成于容置腔111侧壁上的弧形槽,第二限
位部122为形成于外壳123上的弧形凸起122。
38.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以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