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探路和行车记录功能的车载无人机结构

文档序号:37030278发布日期:2024-02-20 20:18阅读:15来源:国知局
集探路和行车记录功能的车载无人机结构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和汽车领域,具体是涉及集探路和行车记录功能的车载无人机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的普及,越来越多人加入到自驾游的行列,为了追求美景,自驾的地方越来越偏向于人迹罕至之地,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路况越来越复杂,通过无人机探路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可以高效、精准、低成本地完成探路,提供丰富环境数据和影像图像,但是在使用无人机时需要将无人机内取出,然后通过遥控器操作,不能直接在车内操作,此外,如仅使用无人机来探路,又显得无人机功能单一,如能在汽车上配备一种操作方便的无人机,既能为汽车探明前方路况,又能起到行车记录的作用,将有利于提升自驾体验,改善无人机功能单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集探路和行车记录功能的车载无人机结构。

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3、集探路和行车记录功能的车载无人机结构,包括无人机和带有天窗的汽车,所述天窗包括窗框和天窗盖板,所述天窗盖板设于窗框上部,所述无人机机体上方设有螺旋桨护罩,无人机机体朝向汽车车头的一侧设有摄像头;所述螺旋桨护罩的长宽尺寸大于无人机机体的长宽尺寸,且螺旋桨护罩的外形与窗框的形状吻合,所述窗框内底壁两侧分别向中间延伸设有支撑板,无人机通过螺旋桨护罩支撑在支撑板上。

4、进一步,所述螺旋桨护罩与支撑板之间设有数据线连接结构。

5、进一步,所述螺旋桨护罩的底部设有若干线路插口,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对应各线路插口的排针,所述螺旋桨护罩支撑在支撑板上时各排针分别与各线路插口一一对应连接。

6、进一步,所述排针包括排针a、排针b、排针c、排针d、排针e、排针f、排针g、排针h、排针j和排针k,其中,排针a为电源正极、排针b为视频信号、排针c为音频信号、排针d为控制信号、排针e和排针f为预留排针、排针g为报警信号、排针h为地线、排针j为rs485信号、排针k为电源负极。

7、进一步,所述线路插口呈内小外大的喇叭形开口结构。

8、进一步,所述无人机机体上设有gps定位导航模块,无人机机体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超声波避障传感器和第二超声波避障传感器,无人机机体的下方设有超声波定位传感器。

9、进一步,无人机的遥控器集成在汽车的中控台上,位于中控显示屏的下方。

10、进一步,汽车的方向盘和或中控台上还设有一键起飞按钮及一键返航按钮。

11、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越性:

12、1、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方便,无人机与汽车融为一体,充电便捷,具有探明路况、充当行车记录仪等多种用途等优点。

13、2、本实用新型将单一功能的无人机变成多功能可以实现更加灵活的应用,提升综合性能和实用价值,将无人机作为探路使用时可以通过航拍的方式提供更加真实、全面的路况信息,帮助自驾车手更好地规划路线和避开拥堵路段,从而提升自驾体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将无人机作为行车记录仪使用时可以拍摄沿途的美景和景点,丰富旅行过程,为旅行者提供更加美妙的旅行经历。



技术特征:

1.集探路和行车记录功能的车载无人机结构,包括无人机(3)和带有天窗(2)的汽车(1),所述天窗(2)包括窗框(17)和天窗盖板(8),所述天窗盖板(8)设于窗框(17)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3)机体上方设有螺旋桨护罩(4),无人机(3)机体朝向汽车(1)车头的一侧设有摄像头(5);所述螺旋桨护罩(4)的长宽尺寸大于无人机(3)机体的长宽尺寸,且螺旋桨护罩(4)的外形与窗框(17)的形状吻合,所述窗框(17)内底壁两侧分别向中间延伸设有支撑板(16),无人机(3)通过螺旋桨护罩(4)支撑在支撑板(1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人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护罩(4)与支撑板(16)之间设有数据线连接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无人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护罩(4)的底部设有若干线路插口(6),所述支撑板(16)上设有对应各线路插口(6)的排针(7),所述螺旋桨护罩(4)支撑在支撑板(16)上时各排针分别与各线路插口(6)一一对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无人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针(7)包括排针a、排针b、排针c、排针d、排针e、排针f、排针g、排针h、排针j和排针k,其中,排针a为电源正极、排针b为视频信号、排针c为音频信号、排针d为控制信号、排针e和排针f为预留排针、排针g为报警信号、排针h为地线、排针j为rs485信号、排针k为电源负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无人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插口(6)呈内小外大的喇叭形开口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人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3)机体上设有gps定位导航模块(12),无人机(3)机体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超声波避障传感器(9)和第二超声波避障传感器(10),无人机(3)机体的下方设有超声波定位传感器(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人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无人机(3)的遥控器(13)集成在汽车(1)的中控台上,位于中控显示屏(15)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人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汽车(1)的方向盘和或中控台上还设有一键起飞按钮(14)及一键返航按钮(18)。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集探路和行车记录功能的车载无人机结构,包括无人机和带有天窗的汽车,所述天窗包括窗框和天窗盖板,所述天窗盖板设于窗框上部,所述无人机机体上方设有螺旋桨护罩,无人机机体朝向汽车车头的一侧设有摄像头;所述螺旋桨护罩的长宽尺寸大于无人机机体的长宽尺寸,且螺旋桨护罩的外形与窗框的形状吻合,所述窗框内底壁两侧分别向中间延伸设有支撑板,无人机通过螺旋桨护罩支撑在支撑板上。本技术具有操作方便,无人机与汽车融为一体,充电便捷,具有探明路况、充当行车记录仪等多种用途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陈约奇,姜卫群,张文东,朱明昊,廖远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技师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705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