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境检测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02283发布日期:2024-03-13 20:50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境检测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无人机,特别涉及一种环境检测无人机。


背景技术:

1、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中国专利cn214084757u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其在背景技术中提及:“环境检测是对大自然各个区域中某一物质的含量进行检测,从而分析该区域的空气质量,而在一些人力难以抵达的地点,无人机可以轻松的到达并检测,因此专门有无人机在机底安装检测仪,然而传统的检测仪安装在无人机上后并没有防护,导致无人机在放置的时候,会因为意外碰撞导致检测仪损坏,从而导致后续环境检测的结果出现误差”,为了解决这个技术问题,其技术特征是:“包括无人机本体和连接结构,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无人机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机翼,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长杆,所述长杆远离无人机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杆,所述无人机本体相对于长杆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检测仪,所述长杆的圆弧面设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圆环,所述圆环的内壁和长杆固定连接,所述圆环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矩形框”。

2、根据其公开的技术方案来看,其无人机解决了传统的检测仪安装在无人机上后并没有防护,导致无人机在放置的时候,会因为意外碰撞导致检测仪损坏,从而导致后续环境检测的结果出现误差的问题,但是因为其现有技术是对无人机的机翼进行保护,所以这样使用时存在无人机下落时的冲击力有可能会导致无人机下表面发生损坏,且无人机在需要维护时,无法及时进行维护,且在夜间无人机进行工作时无法具体找到无人机具体的位置,所以需要提出一种新的结构,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环境检测无人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环境检测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机架、机翼以及框架,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下表面安装有框架,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前侧表面安装有检测头,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前侧表面安装有控制板,所述无人机本体左侧、右侧、前侧、后侧表面均安装有灯条,所述无人机本体上表面边缘安装有机架,所述机架的上表面安装有机翼,所述框架由主框架、副框架以及橡胶组成。

3、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无人机本体呈正方体结构,所述无人机本体上表面左侧边缘内壁以及右侧边缘内壁铰接有两个门板,两个所述门板的上表面安装有把手,两个所述门板结构规格相同且相互对称,所述无人机本体内部设置有蓄电池。

4、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无人机本体前侧表面中心位置安装有检测头,所述检测头型号为bsa环境数据采集浓度监测传感器探头,所述检测头通过电线与控制板和蓄电池电性相连接,所述无人机前侧表面左上角通过螺钉安装有控制板。

5、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无人机本体前侧、后侧、左侧、右侧表面上侧边缘均设置有灯条,所述灯条的长度与无人机本体的长度相同,所述灯条通过电线和蓄电池以及控制板电性相连接,所述无人机本体上表面的四个拐角处安装有机架。

6、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机架远离无人机本体的一端安装有机翼,所述机翼通过电线与控制板和蓄电池电性相连接,所述机翼和机架均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机翼结构规格相同,四个所述机架结构规格相同,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左侧表面以及右侧表面通过螺钉安装有框架。

7、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主框架设置有两个,所述主框架呈u字形结构,所述主框架的下表面胶接有橡胶,所述主框架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安装有多个副框架,所述主框架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安装有副框架,所述主框架的左侧表面以及右侧表面开设有螺纹孔,左侧所述螺纹孔与右侧螺纹孔相互对称开设,所述框架通过螺纹孔以及螺钉安装在无人机本体左侧以及右侧表面。

8、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框架,框架通过螺钉以及螺纹孔安装在无人机本体左侧表面以及右侧表面,框架下表面安装有两个橡胶,橡胶与地面抵接,当用户操控无人机下降时,框架下表面的橡胶可以有效的缓冲了无人机下落时的力量,且框架也具有一定的保护功能,不会使无人机本体发生破损,且框架内部上表面整体可以搭载例如摄影机等物品,使得无人机整体功能性增加。

9、通过设置灯条,在用户使用时,不免出现夜晚使用无人机的情况,灯条设置在无人机本体的左侧、后侧、前侧、右侧表面,用户可以通过控制板启动灯条,使无人机本体在夜晚使用更加明显,且无人机本体上表面铰接有门板,当无人机需要维护时,用户可以通过门板来快速的进行检视以及维护。



技术特征:

1.一种环境检测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100)、机架(110)、机翼(111)以及框架(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100)的下表面安装有框架(2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检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100)呈正方体结构,所述无人机本体(100)上表面左侧边缘内壁以及右侧边缘内壁铰接有两个门板(120),两个所述门板(120)的上表面安装有把手,两个所述门板(120)结构规格相同且相互对称,所述无人机本体(100)内部设置有蓄电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检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100)前侧表面中心位置安装有检测头(130),所述检测头(130)型号为bsa环境数据采集浓度监测传感器探头,所述检测头(130)通过电线与控制板(140)和蓄电池电性相连接,所述无人机前侧表面左上角通过螺钉安装有控制板(14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检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100)前侧、后侧、左侧、右侧表面上侧边缘均设置有灯条(150),所述灯条(150)的长度与无人机本体(100)的长度相同,所述灯条(150)通过电线和蓄电池以及控制板(140)电性相连接,所述无人机本体(100)上表面的四个拐角处安装有机架(11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环境检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10)远离无人机本体(100)的一端安装有机翼(111),所述机翼(111)通过电线与控制板(140)和蓄电池电性相连接,所述机翼(111)和机架(110)均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机翼(111)结构规格相同,四个所述机架(110)结构规格相同,所述无人机本体(100)的左侧表面以及右侧表面通过螺钉安装有框架(20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检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设置有两个,所述主框架呈u字形结构,所述主框架的下表面胶接有橡胶(220),所述主框架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安装有多个副框架,所述主框架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安装有副框架,所述主框架的左侧表面以及右侧表面开设有螺纹孔(210),左侧所述螺纹孔(210)与右侧螺纹孔(210)相互对称开设,所述框架(200)通过螺纹孔(210)以及螺钉安装在无人机本体(100)左侧以及右侧表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环境检测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机架、机翼以及框架,无人机本体的下表面安装有框架,无人机本体的前侧表面安装有检测头,无人机本体的前侧表面安装有控制板,无人机本体左侧、右侧、前侧、后侧表面均安装有灯条,无人机本体上表面边缘安装有机架,机架的上表面安装有机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框架,框架下表面的橡胶可以有效的缓冲了无人机下落时的力量,且框架也具有一定的保护功能,通过设置灯条,用户可以通过控制板启动灯条,使无人机本体在夜晚使用更加明显,且无人机本体上表面铰接有门板,当无人机需要维护时,用户可以通过门板来快速的进行检视以及维护。

技术研发人员:徐雯雯,李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澳林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31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