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纸装置,图象读取装置和图象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0123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送纸装置,图象读取装置和图象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一张接一张地输送纸张的送纸装置,特别是用于图象形成装置例如复印机,传真装置,打印机或扫描仪的送纸装置。
在图象形成装置例如传真装置中,一分离输送部用于一张接一张地顺序地输送原稿到用于读取图象的图象读取装置,是这样一种结构分离垫的压力接触释放后,能与一分离辊压力接触,从而使输送和分离存放在放置板上的原稿成为可能,并被这样设计在多张纸输送的情况下,其中多张原稿被设定成一张接一张地输送,分离垫的压力接触不被释放,在单张纸输送的情况下,其中一张原稿被设定并被输送,分离垫的压力接触可被释放。该分离垫的压力接触和压力接触的释放可被设计成手动完成。
然而,在上述的传统技术的实施例中,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当原稿的单张纸输送被实现时,分离垫的压力接触被释放,或如果许多原稿被该分离垫设定并输送后,压力接触已经被释放且忘记使其返回到压力接触位置,就会使许多原稿一起同时被输送,同样,在上述情况发生时,可能在原稿输送系统中产生原稿被卡住的现象从而带来不便。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防止忘记使压力释放分离装置返回到其压力接触位置,并防止发生输送变差带来的不便。
本发明是考虑到上述情况而被完成的,本发明的用于完成上述目的的典型结构是一种送纸装置,具有可在其上存放许多纸张的放置板,一分离装置,用于通过一对压力接触元件一张接一张地分离存放在放置板上的纸张,一输送装置,用于输送所述纸张,和一压力释放装置,用于释放一对压力接触元件之间的压力接触,该送纸装置具有回位装置,用于在单张纸输送完之后,当纸张被所述的压力释放装置从其处于受压状态释放的一对压力接触元件输送时,作用于所述的压力释放装置,从而使所述的一对压力接触元件返回到其压力接触状态。
根据上述结构,可避免在处于分离装置的压力释放状态下的单张纸输送,被压力释放装置完成之后,忘记使压力接触元件返回到其压力接触位置,也可避免由于忘记使压力接触元件回位而导致的例如纸张的输送的变差带来的不便,且装置的可用性和质量被显著提高。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在图象读取部中的原稿输送部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图2A是根据本发明的在图象读取部中的原稿输送部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图2B是沿如图2A中箭头ⅡB所示的方向观看的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在原稿输送部中的制动部的结构透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在图象读取部中的原稿输送部的主体部分的结构。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在图象读取部中的原稿输送部的主体部分的结构。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在图象读取部中的原稿输送部的主体部分的结构。
图7是一上部原稿导向单元的顶视平面图。
图8是上部原稿导向单元的顶视平面图。
图9A和9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在原稿输送部中的压力释放杆的转变部的主体部分的结构。
图10示出了在本发明中的分离装置的压力接触状态。
图11是一截面图,示出了在本发明中的分离装置的压力释放状态。
图12是一典型的截面图,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传真装置的结构。
最佳实施例本发明应用的送纸装置的一些实施例将在下文中参考附图逐一描述。在下文的说明中,例示了一种图象形成装置(如复印机,传真装置)中的送纸装置。
第一实施例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一送纸装置和一图象形成装置将在下文中参考附图进行详细描述。在本实施例中,例示了一种传真装置作为图象形成装置,且例示了在传真装置的图象读取部中的一原稿输送部,作为本发明应用的纸张输送装置。
下文中,按照描述的次序,作为图象形成装置的传真装置的结构将首先参照示意图描述,然后再对作为本发明所应用的送纸装置的原稿输送部的结构和操作进行描述。
首先,参照附图12示意性地描述传真装置的结构。附图12是一幅具有代表性的截面图,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传真装置的结构。在附图12中,附图标记1表示装置的主体,包括用于读取原稿S的图象读取部2,和用于在记录纸张P上记录图象的图象记录部10。
图象读取部2具有一个顶表面盖8,该顶表面盖8具有一个原稿放置板8a,其上可放置许多原稿S,一紧密接触型图象传感器4,作为读取原稿S的图象的读取装置,原稿压紧装置5用于相对于紧密接触型图象传感器4压紧原稿,一原稿输送部用于顺序地输送存放在原稿放置板8a上的原稿S,一张接一张地输送原稿S通过紧密接触型图象传感器4,一顶部原稿导向板6和一构成原稿S的输送路径的底部原稿导向板7。
具有原稿放置板8a的顶表面盖8以可开、可关的方式安装在该装置的主体1上,从而使下述的更换墨盒和清除卡纸变得更加容易。同样,一滑块8b被装在原稿放置板8a上,该滑块8b可在垂直于原稿S的输送方向上横向滑动,该滑块8b可使存放在原稿放置板8a上的原稿S的相对的边缘相互接合。
同样,作为读取装置的紧密接触型图象传感器4,使来自发光二级管阵列光源的光照射到原稿S的图象信息表面,使经图象信息表面反射的反射光(成象光)通过SELFOC透镜(注册商标)在传感元件上成象,从而完成图象信息的读取。
原稿输送部3作为本发明应用的送纸装置,将在下文中进行详细描述。
图象记录部10具有一记录纸放置部23,在其上放置有用于记录的记录纸P,一记录纸输送部12用于从记录纸放置部23一张接一张地顺序输送记录纸P,一图象形成部11用于在输送的记录纸P上记录并形成图象,一激光扫描器13用于将带有图象信息的激光束(成象光)照射到图象形成部11上,一共用放电底板19用于使在其上放置和支撑的原稿S完成读取和在记录纸P上完成记录后,对该原稿S和该记录纸P进行放电。一记录纸放电板18用于使在其上放置和支撑的记录纸P在其完成记录之后,在U形转弯放电,一输送导板17用于引导并支撑输送的记录纸P。
记录纸输送部12是这样的,当输送开始时,记录纸P与分离辊12b压力接触,并由压力接触的该分离辊12b和一分离垫12a一张接一张地分离,然后通过输送辊12c和与其压紧并被其转动的输送轮12d的传送,该记录纸P被输送到图象形成部11的感光鼓11a与转印装置11f之间,在同步的关系上,可使通过图象形成部11形成的图象(墨粉图象)的前端和记录纸P的前端相互之间被对齐。
一滑块21被装在记录纸放置部23上,该滑块21可在与记录纸P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横向滑动,存放在记录纸放置部23上的记录纸P之间的相对着的边缘可被该滑块21接合起来。
该记录纸放置部23可在其上放置许多记录纸P,且在实施例中,存放在该记录纸放置部23上的记录纸的数量可被定为约100张。此外,可存放在该记录纸放置部23上的记录纸的尺寸为3种,即,A4纸,信纸和法定尺寸。
然而,在本发明中,可设定的记录纸的数量和可放置并设定的尺寸并不仅仅限于上述张数和尺寸,可根据需要采用相适应的结构。
在图象形成部11中,带有图象信号的激光束以图象信号为基础,首先从激光扫描器13的激光束发射器13a中发射,该激光束经过一多面棱镜13b和一反射镜13c,照射到图象形成部11的感光鼓11a上,从而在该感光鼓11a的表面上形成图象。
在图象形成部11中,感光鼓11a与充电装置11b,显影装置11c和清洁装置11d作为在其上作用的处理装置被置入一框架,从而构成一处理盒11e,该处理盒11e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到整个装置的主体部分1上。从而,在上述形成图象的过程中,从激光扫描器13中发射的激光束可被照射到经充电装置11b均匀充电的感光鼓11a的表面上,从而在其上形成一静电潜象,该静电潜象可通过显影装置11c提供的墨粉被转换成可见图象(墨粉图象)。
同样,在图象形成部11中,用于将形成于感光鼓表面的墨粉图象转印到记录纸P上的转印装置11f,被布置到感光鼓11a的圆周部,用于定影转印到记录纸P上的墨粉图象的定影装置14被布置到记录纸输送路径中感光鼓11a的下游部。在附图12中,附图标记15和16表示一对放电辊。
因此,从记录纸放置部23输送的与图象形成部11同步关系的记录纸P,在经过转印装置11f将形成在感光鼓11a表面上的墨粉图象转印到该记录纸P之上后,可沿着输送导板17被输送到定影装置14,经定影装置14的定影在其上形成墨粉图象,并可经一对放电辊15通过共用放电底板19或经放电辊16通过记录纸放电板18在U形转弯路径处放电。
当在记录过程中发生卡纸现象时,具有原稿放置板8a的顶表面盖8可被打开,从而易于清除停滞在该装置内部的记录纸P。
现参考附图1至11详细描述本发明所应用的原稿输送部3的结构和操作。附图1,2A和2B是在图象读取部中的原稿输送部的主体部分的透视图。附图3是在原稿输送部中制动部的结构的透视图,附图4至6示出了在图象读取部中原稿输送部的主体部分的结构,附图7和8是一上部原稿导向装置的顶视平面图。附图9A和9B示出了在原稿输送部中压力释放杆的转变部的主体部分的结构,图10是表示分离部分的压力接触状态的截面图,附图11是分离部的压力接触和释放状态的截面图。
在附图1,2A和2B和10中,附图标记31表示一压力释放杆,该压力释放杆用作分离垫3b的压力释放装置,用于释放与一分离辊3a压力接触的分离垫3b的接触压力。上述分离辊3a和分离垫3b一起构成了一对压力接触件,且通过这些元件的作用完成分离操作。一压力释放杆31可以31b为中心旋转。同样,一初始化杆32被安装在压力释放杆31上用于以32b为中心旋转,该初始化杆32作为一杆件在与校准装置的转变相关联的操作中可旋转运动,这将在下文中描述。附图标记33表示一作为校准装置的制动件,其用于校准放置在存放板8a上的原稿S的前端。附图标记3c表示一馈送轮,附图标记3d表示馈送辊,3c和3d一起构成了馈送装置。附图标记3h表示一预压接触臂,其被布置在分离垫3b的横向相对边,和关于纸张输送方向的上游部,从而与分离辊3a接触。附图标记3j表示一分离垫支持架,用于支持分离垫3b,且其与分离垫3b可移动。
附图7所示的位置是压力释放杆31的初始位置,即,当分离垫3b在压力接触状态下的位置。如图7所示,当使用者握住操作部31c,且沿箭头a所示方向移动压力释放杆31时,会产生如图8所示的状态,即,这样一种状态与分离辊3a压力接触的分离垫3b的接触压力被释放。这时,如图8所示,由于弹簧34的作用,压力释放杆31获得一个沿箭头d所示方向的返回力。虽然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一拉簧作为弹簧34,但并不仅限于此,当然也可使用例如压缩弹簧,片簧或类似的弹簧。
附图9A和9B是沿附图7和8中的箭头IXA和IXB的方向观看的视图,参看附图9A和9B,附图9A所示的状态为压力释放杆31的初始位置,在该状态下,分离垫3b压力接触,在附图9B所示状态下,分离垫3b的压力接触已经被释放。如图9B所示,移动到一压力释放位置的压力释放杆31,受到安装在上部原稿导板6上的凸出部6a的限制,并在弹簧34的回复力的作用下被锁定在压力释放位置。当从如图9B所示的状态,上述压力释放杆31获得一沿箭头e所示方向的来自初始杆32的力,压力释放杆31可从上部原稿导板6的凸出部6a处脱离,在弹簧34的回复力的作用下,沿附图9B中箭头d所示的方向返回。
同样,从附图2A和2B中可看出,当压力释放杆31沿附图2A中的箭头a所示的方向移动时,该压力释放杆31沿附图2B中箭头b所示的方向移动,且压力释放杆31的啮合部31a的倾斜部沿附图2B中箭头c的方向抬升分离垫支持架3j的啮合部3ja,从而,分离垫3b与分离辊3a之间的压力接触被释放。尽管在此时,分离垫3b与分离辊3a之间的压力接触被释放,预压接触臂3h仍然与分离辊3a压力接触、附图11显示了分离垫3b的压力接触已经被释放的状态。当分离垫支持架3j和分离垫3b与分离辊3a相分离时,预压接触臂3h仍然与分离辊3a保持压力接触。
现参考附图3至6来描述从分离垫3b的压力释放状态进行自动初始化操作的概要。
这里,首先参考附图3简要描述制动件33的运动,该制动件用于校准原稿的前端到一校准位置和一校准释放位置,且描述使其返回到初始状态的操作(初始化操作)。
该制动件33的初始化操作是这样一个过程在完成了原稿的输送之后,通过馈送辊3d的驱动马达的反向旋转操作来降低制动件33,使该制动件33在其降低了的位置等待。结构是当驱动马达以如附图3中箭头所示的方向(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时,馈送轮3c的凸出部(释放源)3ca被校准并紧靠制动件33的凸出部33b的底部,通过馈送辊3d和馈送轮3c的滑动使制动件33返回到其初始状态(校准位置)即降低了的状态。
另一方面,制动件33移动到校准释放位置是这样一个过程馈送辊3d以初始的输送方向旋转,馈送轮3c和释放源3ca随其一起旋转,从而该馈送轮3c的凸出部3ca与制动件33的凸出部33b相接触,制动件33围绕轴33a沿如图3中的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并向上缩进(释放校准)。
从分离垫3b的压力释放状态的自动初始化操作是通过应用该制动件33的转变操作来完成的。
附图4示出了在如图8和11所示的分离垫3b的压力释放过程中的制动件33的状态。如图5所示,当原稿的输送开始时,馈送辊3d开始沿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馈送轮3c与释放源一起沿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制动件33沿箭头f所示的方向旋转。这时,制动件33末端沿箭头g所示的方向旋转并升高,从而抬高初始化杆32的臂部32a,如图6所示,制动件33的臂部33c与初始化杆32的臂部32a之间的升高与降低关系正好相反。
当原稿的读取结束时,马达向相反的方向旋转,馈送辊3d沿如图6中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从而,馈送轮3c与释放源随其一起沿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制动件33的凸出部33b沿箭头h所示的方向旋转。这时,制动件33的臂部33c沿箭头i所示的方向压下初始化杆32的臂部32a。以初始化杆32与上部原稿导板6的接触部32c作为支点,根据杠杆原理,压力释放杆31沿箭头j所示的方向被推起。如图9B所示,当推起压力释放杆31超过凸出部6a的位置时,由于弹簧34的回复力的作用,压力释放杆31可沿附图9B中箭头d所示的方向返回。
如上所述,用于分离垫3b的压力释放杆31的初始化过程(返回到初始位置)可以非常简单且低成本的结构完成。从而,可防止在原稿S的单张纸馈送完成时,分离垫3b的压力接触被压力释放杆31释放,而忘记使分离垫3b返回到其压力接触位置,也可防止例如由于忘记回位而使原稿S的输送变差而带来的不便,且该装置的可用性和质量显著提高。
此外,当压力释放杆31移动分离垫3b到压力分离位置时,该压力释放杆31被凸出部6a限制并固定,且当限制被解除时,在弹簧34的回复力的作用下自动返回到其初始位置(最初的位置),从而压力释放杆31的自动回位可被简单地并低成本地完成。同样,该压力释放杆31在等待位置(分离垫3b的压力接触位置)即初始位置几乎不受弹簧34的力,从而不会发生蠕变变形或类似现象。
此外,通过初始化杆32的转动和与其操作相关联的制动件33的转变,压力释放杆31的限制被释放,从而,分离垫3b自动返回到其压力接触位置,即,通过使用杠杆原理,一个较小的力可产生一个较大的力,从而用作自动回位的动力,使压力释放杆31自动返回其初始位置(最初位置)。
如图10所示,在图象读取部2中,当原稿S被存放在原稿放置板8a上时,压力释放杆31的操作部31c被移动到如图7和8所示的右边和左边,从而可选择多张纸输送或单张纸输送。在进行了上述选择后,原稿S被设定在原稿放置板8a上。原稿S在分离辊3a和与分离辊3a压力接触的预压接触臂3h之间被夹住。原稿S的前端达到制动件33的制动表面,即达到其初始位置(校准位置),且不能再前进。
当原稿S已经以上述方法被设定之后,原稿S的输送开始时,在多张纸输送的情况下,制动件33被带释放源的馈送轮3c释放,通过与预压接触臂3h压力接触的分离辊3a的作用,原稿S被输送到分离垫3b部。然后,通过分离辊3a和与分离辊3a压力接触的分离垫3b的作用,原稿S被分离并被一张接一张地输送。另一方面,在进行单张纸输送的情况下,分离辊3a和分离垫3b之间的压力接触预先被释放,且制动件33被带有释放源的输送轮3c释放,原稿S被与预压接触臂3h压力接触的分离辊3a输送,且到达馈送辊3d部。
原稿S被与馈送轮3c压力接触的并被拉紧的弹簧3i拉紧的馈送辊3d进一步输送到紧密接触型图象传感器4,在原稿压紧装置5压紧原稿使其与紧密接触型图象传感器4紧密接触的情况下,使原稿S被逐行输送,从而原稿S的图象信息被读取。其后,原稿S可通过由于拉紧弹簧3i的拉紧而与放电轮3e压力接触的放电辊3f,而被共用放电底板19放电。同时,原稿S被顶部原稿导板6和底部原稿导板7引导。
此外,在原稿被放电后,进行反向旋转操作,制动件33被初始化,在进行单张纸输送的情况下,同时完成用于分离垫3b的压力释放杆31的初始化。
根据本实施例,如上所述,形成这样的结构制动件33转变到校准位置和校准释放位置是通过带有释放源的馈送轮的3c的正向和反向旋转来完成的,通过压力释放杆31使分离垫3b移动到压力释放位置,在原稿的输送结束后,压力释放杆31自动返回到其初始位置(分离垫3b的压力接触位置)即与制动件33的转变相操作关联的初始位置,以便使分离垫3b返回到其压力接触位置,因此,可避免,在分离垫3b由于压力释放杆31而处在压力释放状态下,实现原稿S被单张输送后,忘记使分离垫3b返回到其压力接触位置,也可防止例如由于忘记回位而使原稿S的输送变差而带来的不便,且该装置的可用性和质量显著提高。
其它实施例在前述的实施例中,用一传真装置作为图象形成装置的例示,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所述的图象形成装置可以是其它图象形成装置,例如复印机,打印机或扫描仪,且通过在这种图象形成装置中应用本发明的纸张馈送装置,可获得一种类似的效果。
同样,在上述实施例中,例示了应用纸张馈送装置顺序馈送纸张例如原稿,使其被读取装置一张接一张地读取,且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本发明同样可被用于纸张馈送装置,来顺序地馈送纸张例如记录纸,使其一张接一张地被记录装置(图象形成装置)记录,从而可获得类似的效果。
同样,在上述实施例中,例示了一种电子成象系统作为记录系统,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同样可应用其它记录系统,例如喷墨记录系统。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通过简单且低成本的结构来避免当通过压力释放装置在释放装置的压力释放状态下完成单张纸馈送之后,忘记使分离装置返回到其压力接触位置,也可防止例如由于忘记回位而使纸张的输送变差而带来的不便,且该装置的可用性和质量显著提高。
权利要求
1.一种送纸装置,具有可在其上存放许多纸张的放置板,用于通过一对压力接触元件一张接一张地分离存放在放置板上的纸张的分离装置,用于输送所述纸张的输送装置和用于释放所述的压力接触元件的压力接触的压力释放装置,所述的送纸装置具有回位装置,用于在单张纸输送完之后,当纸张被所述的压力释放装置压力释放的一对压力接触元件输送时,作用于所述的压力释放装置从而使所述的一对压力接触元件返回到其压力接触状态。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纸装置,其中,所述的压力释放元件在一压力释放位置和一压力接触位置之间可移动,当所述的压力释放装置移动到压力释放位置时,所速的压力释放装置被限制,并且通过所述的回位装置,当所述的压力释放装置的限制被释放时,所述的压力释放装置返回到所述的压力接触位置。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纸装置,另外还具有一弹簧元件,用于使所述的压力释放装置返回到所述的压力接触位置。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纸装置,其中,当所述的压力释放装置处于所述的压力释放位置时,所述的压力释放装置的一部分与所述对压力接触元件其中之一啮合,从而使所述的压力释放装置沿压力释放的方向移动。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纸装置,其中,所述的分离装置包括一分离辊和一与其压力接触的分离垫。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送纸装置,其中,装有一预压接触元件,该元件沿送纸方向与所述的分离辊的上游侧邻接。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纸装置,其中,一旋转元件构成所述的输送装置,当纸张输送完后该装置可反向旋转,且所述的回位装置以与所述的旋转件的反向旋转操作相关联地作用于所述的压力释放装置。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送纸装置,另外包括校准装置,该装置被设计成可在校准存放在所述的放置板上的纸张的前端的位置和释放所述的与所述输送装置的旋转操作关联的校准的位置之间移动;一杆件可与所述的校准装置的移动相操作关联地绕轴旋转,所述的校准装置和所述的杆件被用作所述的回位装置。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送纸装置,其中所述的杆件以可绕轴转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的压力释放装置上。
10.一种送纸装置,具有可在其上存放许多纸张的放置板,用于通过一对压力接触元件一张接一张地分离存放在放置板上的纸张的分离装置,用于输送所述纸张的输送装置和用于释放所述对压力接触元件的压力接触的压力释放装置,所述的压力释放装置可在一压力释放位置和一压力接触位置之间移动,并被设计成可实现在所述的压力释放位置,将所述的压力接触元件的压力释放,且可使所述的压力接触元件在所述的压力接触位置相互压力接触,所述的送纸装置具有移动装置,当所述的压力释放装置处于所述的压力释放位置时,与一构成所述的输送装置的旋转件的反向旋转操作相操作关联地将所述的压力释放装置移动到所述的压力接触位置。
11.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送纸装置,其中当单张纸输送完成之后,所述的旋转件可反向旋转。
1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送纸装置,另外包括一限制元件用于在所述的压力释放位置限制所述的压力释放装置,其中,所述的移动装置包括限制释放装置,用于与所述的旋转件的反向旋转相操作关联地释放所述的压力释放装置的限制,一弹簧元件用于使所述的压力释放装置返回到所述压力接触位置。
1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送纸装置,其中所述的限制释放装置包括校准装置,该校准装置被设计成可在用于校准存放在所述的放置板上的纸张的前端的位置和用于释放所述校准的位置之间移动,还包括一杆件,该杆件可以与所述校准装置的移动相操作关联地绕轴旋转,从而推起所述的压力释放装置并从所述的限制元件处释放所述的压力释放装置。
14.一种图象读取装置,包括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送纸装置,用于输送作为原稿的纸张;和读取装置,用于读取所述的被输送的纸张上的图象。
15.一种图象形成装置,包括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送纸装置,用于输送作为记录材料的纸张;和图象形成装置,用于在所述的被输送的纸张上形成图象。
全文摘要
一种送纸装置,具有可在其上存放许多纸张的放置板,一分离装置,用于通过一对压力接触元件一张接一张地分离存放在放置板上的纸张,一输送装置,用于输送所述纸张和一压力释放装置,用于释放一对压力接触元件之间的压力接触,该送纸装置具有回位装置,用于在单张纸输送完之后,当纸张被所述的压力释放装置压力释放的一对压力接触元件输送时,作用于所述的压力释放装置,从而使所述的一对压力接触元件返回到其压力接触状态。
文档编号B65H3/52GK1284661SQ0012865
公开日2001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29日
发明者中川大午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