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撒施农药粒剂用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43326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撒施农药粒剂用瓶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适用于撒施农药粒剂的农药瓶盖。
目前施用农药粒剂的方法,主要采用手抓粒剂直接撒施的方法,这种称作手播撒的方式撒施的粒剂不均匀且存在安全隐患。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手持农药撒滴器(CN2208795Y),它由瓶体与瓶盖组成。该手持农药撒滴器的瓶口上装有一开有滴孔的滴孔盖。由于滴孔盖上孔数与孔眼大小是固定的,而固态农药例如粒剂,因其颗粒大小不等且不能变化,因此,上述手持农药撒滴器不适合于撒施固态农药例如粒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捷、安全的农药粒剂撒施工具,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农药容器例如农药瓶上的瓶盖。有此与农药瓶配套的瓶盖之后,可以手持农药瓶在农田中边走边撒施瓶中的粒剂。该瓶盖的好处在于,操作者在农田中施用粒剂时,可以均匀且便捷、安全地撒施农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农药瓶瓶盖,其特征在于,它由紧贴着的内盖(1)与外盖(2)组成,内盖(1)与外盖(2)各有孔数与孔径大小相同或不同的孔径大小为1-20毫米的小孔1-500个。小孔(3)分布采用同心圆方式。通透孔的数目与大小随着内(1)与外盖(2)相对旋转滑动而变化,以此来适合于瓶内不同粒度大小的粒剂撒施时的需要。
实际上,根据意欲施用粒剂大小的不同,例如针对所撒用的粒剂是粒度大小为5-9毫米的大粒剂、10-60目(297-1680微米)的颗粒剂和60-200目(297-74微米)的微粒剂,且考虑到粒剂的流动性,可将内盖与外盖孔内径设计为1-20毫米,小孔(3)数目根据瓶体的大小设计为5-500个,甚至更多。
本实用新型同样适合于其它固态的流动性良好的粉剂、可溶性粉剂以及液体型制剂。本实用新型不仅适合于农业上使用,而且适合在防治家居卫生害虫。
小孔(3)分布采用同心圆方式。通透孔的数目与大小随着内(1)与外盖(2)相对旋转滑动而变化,以此来适合于瓶内不同粒度大小的粒剂撒施时的需要。如果需要,还可以将本实用新型的瓶盖设计成通过内外盖的滑动而使通透孔数为0,以达到封闭瓶体的目的。
内外盖上的小孔(3)形状与分布不是关键的,只要设计成在施用时通过内外盖滑动能产生通透孔即可。例如孔的形状可以设计成圆形、椭圆形、方形、长方形等,优选为圆形、椭圆形。
同样,本实用新型的农药瓶盖大小根据意欲加盖的容器例如瓶体大小而定。
瓶盖所采用的材料亦不是关键的,可以采用各种常规用于制备瓶盖的材料,优选采用常用的塑料或金属盖,最优选采用塑料盖。
内盖(1)与外盖(2)可以采用任何已知的方式进行连接,只要能达到内盖(1)与外盖(2)相对旋转滑动且滑动时仍能保持紧贴的效果即可。
另外,在特定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内盖(1)也可以考虑设计成作为瓶体的一部分,例如作为模塑成瓶体上有较大开口的瓶盖,例如瓶盖中央有一可装药的大孔,周边有一圈小孔的形式。
一般情况下,作为分体瓶盖,本实用新型的农药瓶盖通过内盖与瓶体以例如螺口方式相连。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农药瓶盖除内盖(1)与外盖(2)之外,还可以再外加一无孔的护盖。护盖可以是与外盖一体或是分体。在与外盖一体的情况下,护盖可例如与外盖模塑成一体,并且可打开和扣紧。在与外盖分体的,外盖的外壁例如可有螺纹与护盖相接。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农药瓶盖的顶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农药瓶盖的剖面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农药瓶的细节。
权利要求1.一种撒施农药粒剂用瓶盖,其特征在于,它由紧贴着的内盖(1)与外盖(2)组成,内盖(1)与外盖(2)各有孔数与孔径大小相同或不同的孔径大小为1-20毫米的小孔(3)1-500个。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瓶盖,其特征内盖(1)与外盖(2)上的小孔(3)分布采用同心圆方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合于撒施农药粒剂用的瓶盖,其特征在于,它由紧贴着的内盖(1)与外盖(2)组成,内盖(1)与外盖(2)各有孔数与孔径大小相同或不同的孔径大小为1—10毫米的小孔(3)1—500个。小孔(3)分布采用同心圆方式。通透孔的数目与大小随着内(1)与外盖(2)相对旋转滑动而变化,以此来适合瓶内不同粒度大小的粒剂撒施时的需要。
文档编号B65D83/06GK2475698SQ0120222
公开日2002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20日
发明者李建中, 李冬梅, 邵素琴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