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向按压开启之管状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43324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侧向按压开启之管状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和气体物质之储存容器,尤其涉及一种侧向按压开启之管状容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解决传统的“棉签沾药水瓶”式的外伤及皮肤消毒方法存在的易挥发、不易储存、不易携带等显著缺点的技术方案,其产品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克服了传统产品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侧向按压开启之管状容器,包括一端密封、另一端开口且设有功能元件的管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容器有一易启阻隔结构将其内腔分隔成纵向两个部分;管状容器的密封端部与易启阻隔结构之间构成一个密闭腔室,其中同时置有气体和液体;管状容器对应于易启阻隔结构的管壁上一通孔内插入一个开启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所述管状容器之易启阻隔结构是与其同质一体的横向隔层以及遇尖锐硬质物易破裂的纵向凹入壁面。
所述被置于管状容器密闭腔室中的气体,是压力大于常压(1大气压)的氮气与净化空气之一。
所述管状容器对应于易启阻隔结构的管壁上一通孔内插入的开启元件是一尖端向内、其前部开有沟槽、后端根部设有密封垫圈的类螺栓体。
所述管状容器开口端部设有的功能元件,是直接包覆在开口端部外周之软质吸收体。
所述管状容器开口端部设有的功能元件,由其表面有四条沿轴线对称之溢流槽的圆柱芯棒和包覆在其一端外周的软质吸收体组成,其通过另一端插入管状容器开口端部而与之相连接。
所述管状容器开口端部设有的功能元件,是以插入方式连接于管状容器开口端部的毛刷。
所述管状容器开口端部设有的功能元件,是以插入方式连接于管状容器开口端部的喷雾嘴。
所述被置于管状容器密闭腔室中的气体,是压力为常压(1大气压)的氮气与净化空气之一。
所述管状容器密封端部的管壁上预设易折断周向划痕。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和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在封闭状态时及开启状态时的轴向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图4、图5、图6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开口端部设有的各功能元件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在开启状态时的轴向结构剖面示意图;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各部位名称为10—管状容器 11—密封端部 12—开口端部13—管壁上通孔14—易折断周向划痕20—易启阻隔结构的横向隔层 21—易启阻隔结构的纵向壁面30—开启元件 31—密封垫圈41—软质吸收体42—圆柱芯棒 43—溢流槽44—毛刷 45—喷雾嘴50—气体60—工作液体实施例之一请参阅
图1、图2以及图3、图4、图5、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向按压开启之管状容器,包括一端11密封、另一端12开口且设有功能元件的管状容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容器10有一易启阻隔结构将其内腔分隔成纵向两个部分;管状容器10的密封端部11与易启阻隔结构之间构成一个密闭腔室,其中同时置有气体50和液体60;管状容器10对应于易启阻隔结构的管壁上一通孔13内插入一个开启元件30。
所述管状容器之易启阻隔结构是与其同质一体的横向隔层20以及遇尖锐硬质物易破裂的纵向凹入壁面21。
所述被置于管状容器密闭腔室中的气体50,是压力大于常压(1大气压)的氮气与净化空气之一。
所述管状容器对应于易启阻隔结构的管壁上一通孔13内插入的开启元件30是一尖端向内、其前部开有沟槽、后端根部设有密封垫圈31的类螺栓体。
所述管状容器开口端部设有的功能元件,是直接包覆在开口端部12外周之软质吸收体41。
所述管状容器开口端部设有的功能元件,由其表面有四条沿轴线对称之溢流槽43的圆柱芯棒体42和包覆在其一端外周的软质吸收体41组成,其通过另一端插入管状容器开口端部而与之相连接。
所述管状容器开口端部设有的功能元件,是以插入方式连接于管状容器开口端部12的毛刷44。
所述管状容器开口端部设有的功能元件,是以插入方式连接于管状容器开口端部12的喷雾嘴45。
实施例之二请参阅图7,与实施例之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被置于管状容器密闭腔室中的气体50,是压力为常压(1大气压)的氮气与净化空气之一。
所述管状容器密封端部11的管壁上预设易折断周向划痕14。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及使用方法请参阅
图1至图7,由于管状容器10与易启阻隔结构是同质一体的,所以,固接封闭密封端口11后,内置于管状容器密闭腔室中的气体50和工作液体60被切实封闭,可安全贮存。以实施例之一为例,当从侧向按压开启元件30时,易启阻隔结构之纵向凹入壁面21被刺穿,管状容器即被开启,工作液体60在气体50的压迫下经过开启元件30前部的沟槽从密闭腔室中流出。由于开启元件30后端根部设有密封垫圈31,所以工作液体60不会从管壁通孔13处泄漏。根据不同的要求,可在管状容器的开口端部12设置不同的功能元件,图3、图4、图5、图6所示,描述了其中的一部分。当功能元件选择直接包覆在管状容器开口端部的棉体41时,为使工作液体60能快速、均匀分布于棉体41中,可在靠近端口的管壁上开有沿轴线对称的纵向条形通孔,并在包覆棉体前将端口封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二,被置于管状容器密闭腔室中的气体50是压力为常压气体,使用时,按压开启元件后,沿易折断周向划痕14折断密封端部,工作液体60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开启元件30前部的沟槽流出,其特点是可省去生产过程中的加压工序。
本实用新型中之易启阻隔结构、开启元件还可作一些不改其功能和特性的形态变化;开口端部接有的功能元件也可根据不同需要作相应的选择;为使工作液体上液面接通大气而折断管状容器密封端部的形式也可变化,此类变换以及管状容器形状的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侧向按压开启之气压式管状容器,包括一端密封、另一端开口且设有功能元件的管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容器有一易启阻隔装置将其内腔分隔成纵向两个部分;管状容器的密封端部与易启阻隔装置之间构成一个密闭腔室,其中同时置有气体和液体;管状容器对应于易启阻隔装置的管壁上一通内插入一个开启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侧向按压开启之气压式管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容器之易启阻隔装置是与其同质一体的横向隔层以及遇尖锐硬质物易破裂的纵向凹入壁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侧向按压开启之气压式管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被置于管状容器密闭腔室中的气体,是压力大于常压(1大气压)的氮气与净化空气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侧向按压开启之气压式管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容器对应于易启阻隔装置的管壁上一通内插入之开启元件是一个尖端向内、其前部开有沟槽、后端根部设有密封圈的类螺栓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侧向按压开启之气压式管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容器开口端部设有的功能元件,是直接包覆在开口端部外周之软质吸收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侧向按压开启之气压式管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容器开口端部设有的功能元件,由其表面有四条沿轴线对称之溢流槽的圆柱棒体和包覆在其一端外周的软质吸收体组成,其通过另一端插入管状容器开口端部而与之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侧向按压开启之气压式管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容器开口端部设有的功能元件,是以插入方式连接于管状容器开口端部的毛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侧向按压开启之气压式管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容器开口端部设有的功能元件,是以插入方式连接于管状容器开口端部的喷雾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侧向按压开启之气压式管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被置于管状容器密闭腔室中的气体,是压力为常压(1大气压)的氮气与净化空气之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侧向按压开启之气压式管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容器密封端部的管壁上预设有周向划痕。
专利摘要一种侧向按压开启之气压式管状容器,包括一端密封、另一端开口且设有功能元件的管状容器,管状容器两端之间的内腔中有一易启阻隔结构并与封闭端构成密闭腔室,在密闭腔室中同时置有气体和工作液体;与易启阻隔结构对应的管壁上一通孔内插入一个开启元件,按压开启元件后易启阻隔结构即被刺穿,贮存于管状容器密闭腔室中的液体通过开启元件前部沟槽从开口端部迅速流出。
文档编号B65D47/20GK2466067SQ0120222
公开日2001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20日
发明者吴振东 申请人:吴振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