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喷出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44167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体喷出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喷出泵的各种改进,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于喷出高粘度液体的泵。
背景技术
在液体喷出泵中有下压头式的泵。例如,图7中的下压头式的泵是大家熟知的,该泵具有安装盖102、泵体104、芯筒106、下压头108、排出阀109以及螺旋弹簧111。该安装盖102螺旋配合在容器体100的口颈部101外周;该泵体104通过该安装盖固定在容器体上,并在垂下下到容器体内的下端内部设置吸入阀103;该芯筒106在外周下部凸起设置配合于该泵体内的环状活塞105,在受到向上的推压的状态下可上下移动地安装在泵体内部;该下压头108安装在该芯筒上端并带有喷嘴107;该排出阀109设于上述芯筒内上部;该螺旋弹簧111常向上方推压由上述芯筒和下压头构成的上下移动构件110。通过上下移动上述上下移动构件可从吸入阀103将容器体内的液体吸到泵体104内,并且可将泵体内的液体由芯筒经排出阀109从喷嘴107前端喷出。
上下移动构件在压下状态下,上下移动构件上部外面和配合固定在泵体上端的锁定构件112螺旋配合,此时由固定于泵体下端的筒状构件113将芯筒内下端部液密地密封。
使泵体下端部缩径,在该缩径部分内面凸起设置周向多个肋条114,通过在各肋条114的上面由筒状构件113的凸缘止动下端并在上述缩径部内面嵌合弹簧的外面而安装螺旋弹簧111。
对于现有的这种泵来说,当压下上下移动构件注出液体后上下移动构件上升时,如图7所示,向泵体内抽吸的液体被蜿蜒曲折地往上吸,当收容的液体粘度高时,单位时间的吸入量少(特别是当粘度在4000cps以上时变得明显),从而存在上下移动构件返回到最上升位置耗时太长的问题。
本发明就是要消除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喷出泵,这种液体喷出泵即使收容高粘度的液体也可使上下移动构件迅速上升返回,同时由于改变现有的这种泵中极少一部分结构即可获得,所以还具有易于制造和造价低廉的优点。
除了解决以上问题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解决下述所希望解决的液体喷出泵的问题。
对于现有泵来说,存在喷出液体后残存于喷嘴内的液体从其前端滴下等问题。另外还有在残存于喷嘴内前端部的液体干燥固化的问题。该干燥固化不仅影响外观而且有可能妨碍液体的喷出操作。
本发明的第2个目的涉及对这样的现有泵的改进,在于提供一种不滴落液体而且可极力防止液体干燥的优良的液体喷出泵。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泵,这种泵由于通过改变现有泵的极少一部分结构即可制造,所以兼有易于制造和造价低廉的优点。
对于泵式的液体排出容器来说,当收容的液体粘度较高时,在刚结束液体排出时残留在喷嘴孔内的液体会从喷嘴孔前端滴落,该滴落会影响消费者对该排出容器的信赖感。
为消除这样的缺点,本发明人提出了如日本专利公报实开平1-17976号所示的液体排出容器,其中,从泵体内下部立起杆状部,将该杆状部的上部插入到形成动作构件一部分的芯筒内,压下动作构件时杆状部很长的一段插入到芯筒内,动作构件上升时杆状部从芯筒内拔出,使该芯筒内负压化,从而可将配合于该芯筒上端的下压头喷嘴内的液体吸回。
然而,在上述液体排出容器中,当动作构件上升时,从泵体下部内立起的杆状部从芯筒内拔出,由该拔出在芯筒内形成的负压化将喷嘴内的液体吸回,因此,如果动作构件压下得少则插入到芯筒内的杆部插入长度也短,从而动作构件上升产生的杆状部拔出在芯筒内形成的负压化不充分,使得该负压化产生的喷嘴内液体的吸回也不充分。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就是要克服这样的缺点。
发明的公开本发明的第一特征存在于这样一种液体喷出泵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该液体喷出泵具有安装盖2、泵体3、芯筒28、下压头30、排出阀31以及螺旋弹簧38,该安装盖2配合于容器体D颈部,该泵体3通过该安装盖固定于容器体并且在垂下到容器体内的下端部内设吸入阀9,该芯筒28从外周下部凸起设置配合于该泵体3内的环状活塞27并可上下移动,该下压头30连续地设于该芯筒上端、可沿着安装盖上方上下移动并带有喷嘴29,该排出阀31设于上述芯筒28内上部,该螺旋弹簧38常向上方推压由上述芯筒和下压头构成的上下移动构件4,通过使上下移动构件4上下移动可将容器体内的液体经吸入阀9吸到泵体3内,并可由芯筒通过排出阀31将泵体内的液体从喷嘴喷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泵体3内下端部沿泵体周向以凸出状态配置多个用于将上述螺旋弹簧38下端止动的肋条10,在该多个肋条间设置通过螺旋弹簧下端内外两侧的液体流动通道。
在这里,如果在上述肋条上面设置接受和止动上述螺旋弹簧下端的止动凹部11,则易于接合弹簧和确保通道。
另外,也可以使上述上下移动构件4具有可压下锁定的结构,同时使上述止动凹部11的内侧面和上面都开口,并设置筒状构件19,该筒状构件19从有顶的周壁20凸起设置配合固定于各止动凹部11下端部的凸缘21,同时在周壁20设置连通内外的孔口23,并且周壁20上端外周可液密地配合于处于压下锁定状态的芯筒下端内面。
另外,也可在上述筒状构件19与吸入阀9阀体18之间安装辅助弹簧26,一直在闭阀方向上推压吸入阀体18。
例如,从图1的状态将上下移动构件4的螺旋接合部分脱开,使下压头30上升,当压下上升了的下压头30时,对泵体3内加压,泵体内的液体通过芯筒28内打开排出阀31,从下压头的纵筒32部分通过喷嘴29喷出到外部。然后,当解除下压头30的推压时,在螺旋弹簧38的弹簧力作用下上下移动构件4上升,泵体3内负压化,排出阀体35相对上下移动构件4下降将阀孔闭塞。排出阀31一旦关闭,泵体3内的负压将吸入阀9打开,容器体内的液体通过吸入阀9导入到泵体3内,之后,在吸入阀体18的自重和辅助弹簧6的推压力作用下吸入阀关闭。
导入的液体通过螺旋弹簧38内外两侧上升,所以上下移动构件4上升很快。
本发明的第二特征存在于这样一种液体喷出泵中,在该液体喷出泵中,通过压下下压头226,将所安装的容器体内的液体向上吸,并从凸出到下压头226前方的喷嘴225喷出;其特征在于上述喷嘴225向前方倾斜上升,并具有排出阀241,该排出阀241由球状阀体243闭塞设于喷嘴内基端部的阀座242,该球状阀体243可前后移动地收容于喷嘴内。
在这里,液体喷出泵也可以是这样的,它具有安装盖202、泵体203、芯筒222、环状活塞223、环状辅助活塞224、下压头226、以及排出阀241,该安装盖202配合于容器体口颈部,该泵体203通过该盖固定于容器体并在垂下到容器体内的下端部内设吸入阀209,该芯筒222在受到向上的推压的状态下可在该泵体内中央部上下移动,该环状活塞223以其外周面可滑动地配合于上述泵体203内面并可让液体流过内周面下部地连接于芯筒222外面下部,该环状辅助活塞224可上下移动规定幅度地配合于上述芯筒外周下部,同时以其外周面可滑动地配合在上述环状活塞内面,并可开闭设于芯筒周壁的透孔229,该下压头226连续地设于上述芯筒上端,可沿安装盖上方上下移动并带有喷嘴225,该排出阀241的球状阀体243可前后移动地收容于喷嘴内并可闭塞设于向上述下压头226前方凸出的喷嘴225内基端部的阀座242,通过压下上述下压头可将泵体内的液体经开口的透孔229导入芯筒内并经排出阀241从喷嘴225喷出,下压头226上升时通过上述泵体内的负压化将容器体内的液体经吸入阀209吸到泵体内;其特征在于仅当上述芯筒处于最上升位置时才能由辅助活塞224闭塞透孔229。
也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当上述芯筒222处于最上升位置、上述透孔229处于闭塞状态时,上述辅助活塞224可相对泵体203止动,而且在压下下压头226将透孔229打开后可以解除止动。
当脱开上下移动构件204的螺旋配合部分使下压头226上升时,最终辅助活塞224上面止动于内筒215a的向下台阶部233,并且辅助活塞224的止动凸条232越过内筒的止动凸条234并与其接合,随后,仅有芯筒上升直到辅助活塞224下面紧密接触芯筒的向上台阶部230。此时,辅助活塞224相对于芯筒下降,芯筒在透孔229闭塞的状态下停止。
从该状态压下下压头226时,在液压作用下辅助活塞224相对芯筒222上升并将透孔229打开,但由各止动凸条232、234的相互接合使辅助活塞224停止在最上部位置,由此使透孔确实地打开,接着,在芯筒的向下台阶部231接触辅助活塞上面后各止动凸条的接合才得以解除,芯筒222与辅助活塞224一起下降。此时,泵体203内的液体流过透孔229,从芯筒222打开排出阀241通过喷嘴225喷出到外部。另一方面,排出阀体243被液压推出到止动凸起244顶端部。
一旦解除下压头226的推压,螺旋弹簧220的弹簧力使上下移动构件204上升,同时由泵体203内的负压化使排出阀体243沿阀座方向移动将阀门关闭。在该排出阀241关闭之前,芯筒222内的液体通过透孔229流回到泵体203内,与此相应喷嘴内的液体流回到芯筒内。在此期间,吸入阀209不打开。当排出阀241关闭时,吸入阀209打开,容器体内的液体导入到泵体203内,直到上下移动构件204到达最上升位置。
在芯筒222的最上升位置恢复到闭塞透孔229的状态。
下面,参照


与本发明第二特征相关的实施例。
图8~图11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中标号201表示液体喷出泵。该泵201具有安装盖202、泵体203以及上下移动构件204。
安装盖202用于将泵体203固定于容器体205,它通过从螺旋配合于容器体口颈部206外周的周壁207上端缘延伸设置向内凸缘状的顶壁208而构成。
泵体203通过上述安装盖202固定于容器体205,其下端部垂下到容器体内,并且在内部下端部设有吸入阀209。
在本实施例中,泵体203从圆筒状周壁210外周上部凸起设置向外的凸缘211,从在底壁212中央开口的孔口周缘部凸起设置向内侧下方倾斜的凸缘状阀座213,从底壁212下面周缘向下方凸起设置配合筒部214。在该配合筒部214配合吸管的上端,该吸管的下部垂下到容器体内下端部。
在周壁210上端部配合固定用于在压下状态下锁定上下移动构件204的锁定构件215。该锁定构件215通过从环形板状的顶板垂直设置配合筒部和从该顶板内周缘垂直设置内筒215a而构成,该配合筒部通过凹凸接合装置配合于泵体203上端外周,该内筒215a配合于泵体203内周。内筒215a与泵体203上端内面通过纵凸条相互间的接合等来阻止转动,另外,在内筒215a内周上部设有用于与上下移动构件螺旋配合的螺纹。
在容器体口颈部206上面通过密封圈216放置上述向外的凸缘211,并由螺旋配合于口颈部外周的安装盖202的顶壁208与容器体口颈部206上面夹持凸缘211。
吸入阀209设有可上下移动规定幅度的吸入阀构件,该吸入阀构件以其下面紧密接触在上述阀座213上从而将阀座213内周缘部的阀孔闭塞。
在本实施例中,设有吸入阀构件217,该吸入阀构件217的下面周缘部为锥状,以便与上述阀座213上面紧密接触,并且该吸入阀构件217呈下端面开口的圆筒状。该构件217在其外周下部凸起设置周向多个矩形板状的止动凸起218,另一方面,在泵体203的周壁210内周下端部凸起设置周向多个矩形板状的板肋219,在该板肋219上面止动用于向上推压上下移动构件204的螺旋弹簧220下端面,上述凸起218可在到接触螺旋弹簧220下面的位置间上下移动。图中标号221表示在吸入阀构件217外周上部沿周向设置的多个肋条。
上下移我件204具有芯筒222、环状活塞223、辅助活塞224、以及带喷嘴225的下压头226等。
芯筒222可在受到向上的推压的状态下在上述泵体203内中央部上下移动,在本实施例中,为下端面闭塞的圆筒状,并且从外周下部凸起设置向外的凸缘227。
环状活塞223以其外周面液密而且可滑动地配合于上述泵体203内面,并可让流体流过地将其内周面下部与芯筒222外面下部连成一体,从而可与芯筒一体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从圆筒状基部223a外周上下分别凸起设置向上的裙状上部滑动部223b和向下裙状下部滑动部223c,将各滑动部液密而且可滑动地压紧配合在泵体内周面,从上述芯筒222的凸缘227上面外周缘沿周向设置多个向外侧斜上方立起的连接杆228,将其各顶端分别与环状活塞223基部223a内面下部连成一体。
辅助活塞224可上下移动规定幅度地配合于上述芯筒222外周下部,同时以其外周缘可滑动地配合于环状活塞223内面,而且可开闭设于芯筒周壁部的透孔229。
在本实施例中,将从圆筒状基部224a内周上端部凸起设置的向上裙状内侧滑动部224b液密地而且可滑动地配合于芯筒222外周面,同时将从基部224a外周下部凸起设置的向下裙状外侧滑动部224c液密而且可滑动地配合于上述环状活塞223基部223a内周面。从基部224a内周下部向下方垂直设置筒状阀片224d,同时从基部外周上部凸起设置圆筒状的止动筒部224e。
另一方面,在芯筒222外周下部规定位置设置向上台阶部230,在该台阶部230上方规定位置设置向下台阶部231,从而可以在上述筒状阀片224d下面与上述向上台阶部230上面紧密接触的状态到上述内侧滑动部224b与上述向下台阶部231下面接触的状态间上下移动。
另外,在上述向上台阶部230及向下台阶部231之间的芯筒周壁部下方设置透孔229。
当从上升位置压下上下移动构件204时,在液压(在初次使用泵体内无液体的泵的场合为空气压)的作用下辅助活塞224相对于芯筒222上升将透孔229打开;另一方面,当上下移动构件204上升时,上述内筒215a下端缘接触并止动辅助活塞224的止动筒224e上面,而当芯筒222进一步上升时,筒状阀片224e下面与向上台阶部232紧密接触将透孔229闭塞。
在本实施例中,当芯筒处于最上升位置而将上述透孔229闭塞时,上述辅助活塞224可相对泵体203止动,并且在压下下压头226将透孔229打开后可解除止动。
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止动筒部224e的外周上端部设止动凸条232,另一方面,在上述锁定构件215内筒215a内周下端部规定位置设置向下的台阶部233,并在该台阶部233下方设置与上述止动凸条232接合的止动凸条234,当芯筒上升时,止动筒部224e上面接触开止动于上述台阶部233下面,并且各接合凸条232、234相互接合,芯筒222进一步上升时筒状阀片224d下端接触上述向上台阶部230上面,从而将透孔229闭塞。当从这一状态压下下压头时,各止动凸条相互的接合可使辅助活塞224最初确实地止动于内筒215a,因此,将透孔229确实地打开,接着,通过总筒222的向下台阶部231与内侧滑动部224b上面接触,将各接合凸条相互的接合脱开,辅助活塞224与芯筒222一起下降。
此时,辅助活塞224还起到隔断设于泵体203的用于导入外部气体的透孔235的作用。该透孔235设于泵体周壁部上部,当上下移动构件204上升时从芯筒222与内筒215a之间经该透孔235将外部气体导入负压化的容器体内,当芯筒222处于最上升位置时,辅助活塞224的止动筒部224e上端缘气密地接触于上述内筒215a下端缘,隔断容器体内外。
下压头226连接于芯筒222上端并可沿着安装盖202上方上下移动。在本实施例中,下压头226具有从顶壁周缘垂直设置周壁的、下端面开口的圆筒状壳体236,通过将从该壳体236顶壁下面中央垂直设置的纵筒237下端部配合于芯筒222外周上端而固定于芯筒222。另外,使基端部在纵筒237上部前面开口的横筒238贯通壳体周壁并向其前方凸出,由该横筒238和配合固定于该横筒前端的弯曲筒状构件239形成喷嘴225。喷嘴225除前端外的整体向前方倾斜上升,前端向下方倾斜下降。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进一步防止液体滴漏。
在从壳体236向下方凸出的纵237外周设螺纹,当压下上下移动构件204时与上述锁定构件215的螺纹配合,从而可在压下状态下将上下移动构件204锁定。此时,纵筒237外周下端部液密地配合于设于锁定构件215a内面的向下裙状的环状凸片240内周。
在上述喷嘴225内设有排出阀241。设排出阀241由球状阀体243闭塞设于喷嘴225内基端部的阀座242,该球状阀体243可前后移动地收容于喷嘴225内。
在本实施例中,在喷嘴基端部形成向内凸缘状的阀座242,并在构成喷嘴225前端部的上述弯曲筒状构件239的、在横筒238内配合的部分设置周向多个切槽,从而在喷嘴内面前端部沿周向凸起设置止动凸起244,该止动凸起244可让液体流过地将阀体243止动。
在本实施例中,从芯筒下面一体地凸起设置多个弹簧片245、当上下移动构件204的螺纹与上述内筒215a的螺纹配合从而在压下状态下相对泵体锁定上下移动构件204时,上述各弹簧片245压紧接触在吸入阀构件217的顶壁上面。通过这样的结构,可确实地压下吸入阀构件217,在运送时等确实地将吸入阀闭塞。
上述各构件适当选用合成树脂、金属以及特别是合成橡胶等有弹性的材料形成。
本发明的泵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泵的具体结构可作多种选择,只要是下压头式的这种泵即可。
如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泵,由于喷嘴向前方倾斜上升,并设有排出阀,该排出阀的球状阀体可闭塞设于喷嘴内基端部的阀座而且可前后移动地收容于喷嘴内,所以由液压推到前方的阀体很少会因其自重马上恢复到将阀座闭塞的状态,大体上沿液流前后移动。因此,如果从阀座可前后移动的距离大,则流回的量也大,从而可很好地防止液体滴漏,防止液体的干燥固化。
另外,由于改变现有品极少一部分结构即可制造,所以兼有易于制造和造价低廉的优点。
本发明的泵具有环状活塞、辅助活塞以及排出阀,该环状活塞将外周面可滑动地配合于泵体内面并且将内周面下部可让液体通过地连接于芯筒外面下部,该辅助活塞可上下移动规定幅度地配合于芯筒外周下部,同时将其外周面可滑动地配合于环状活塞内面,并可开闭设于芯筒周壁部的透孔,该排出阀由球状阀体闭塞设于喷嘴内基端部的阀座并将该阀体可前后移动地收容于喷嘴内;压下下压头时将泵体内的液体经打开的透孔导入到芯筒内,并经排出阀从喷嘴喷出,当下压头上升时由泵体内的负压化通过吸入阀将容器体内的液体吸到泵体内,并且仅在芯筒的最上升位置才能由辅助活塞闭塞透孔。因此,当压下下压头喷出液体后下压头上升时,在排出阀关闭之前芯筒内的液体经上述透孔流回到泵体内,与此相应喷嘴内的液体流回到芯筒内,从而可很好地防止液体从喷嘴前端滴漏,极力防止液体的干燥固化。
由于设有在泵体内周滑动的环状活塞和开闭透孔的辅助活塞,所以可使兼做芯筒上下移动导向部的环状活塞的壁厚牢固,使芯筒的上下移动稳定,并提高耐久性。
由于当芯筒处于最上升位置时辅助活塞将透孔闭塞,所以在使用时即使误将容器弄倒也可极力防止从喷嘴前端滴漏液体。
在上述芯筒222处于最上升位置而将上述透孔229闭塞的状态下,上述辅助活塞224可相对泵体203止动,而且在压下下压头226打开透孔229后可解除止动,对于这样构成的液体喷出泵来说,在最初安装于容器体而在泵体内存在空气的场合,可消除在压下下压头时空气压不能使辅助活塞相对芯筒上升的问题。
在本发明中,液体喷出泵也可以是这样的,它具有安装盖302、泵体303、芯筒323、下压头325以及排出阀326,该安装盖302配合于容器体口颈部,该泵体303通过该安装盖固定于容器体并在垂下到容器体内的下端部内设置吸入阀309,该芯筒323从外周下部凸起设置配合于该泵体303内的环状活塞322并可在受到向上的推压的状态下上下移动,该下压头325凸起设置于该芯筒323上端,可在安装盖302上方上下移动,并带有喷嘴324,该排出阀326设有可在液压作用下上下移动的阀体331并由该阀体331闭塞设于上述芯筒323内上部的阀孔,通过上下移动由上述芯筒323及下压头325构成的上下移动构件304,可将容器体内的液体经吸入阀309吸入到泵体303内,并将泵体303内的液体由芯筒323经排出阀326从喷嘴324喷出;其特征在于当上述喷嘴324内的容积为Va、排出阀体331可上下移动部分的流动通道内的容积为Vb、排出阀体331的体积为Vc时,限定排出阀体331上下移动的幅度使得Vb-Vc等于或大于Va。
在这里,上述吸入阀309也可以具有由弹性构件316常向闭塞阀孔的方向推压的阀体317。
上述吸入阀309也可以由带狭缝336的圆顶状阀板337构成,该阀板337以其下端周围配合固定在上述泵体303内下端部并可闭塞泵体303下端开口。
上述吸入阀309也可由下端面开口的空心圆锥台状基体339与弹性筒341构成,该基体339以其下端周围配合固定于上述泵体303内下端部并可闭塞泵体303下端开口,该弹性筒341可液密地闭塞设于该基体339周壁的孔口340并不能脱出地紧密配合于基体周壁外周。
该液体喷出泵安装在收容有粘性的液体的容器体305上加以使用。例如,当从图12的状态脱开上下移动构件304的螺旋配合部分使下压头325上升然后压下上升了的下压头325时,泵体303内被加压,泵体303内的液全流过芯筒323内打开排出阀326然后由下压头的纵筒328部分通过喷嘴324喷出到外部。此时,排出阀体331由液体推到止动杆333下面。当解除下压头325的推压时,在螺旋弹簧330的弹簧力的作用下,上下移动构件304上升,泵体303内负压化,排出阀体331相对上下移动构件304下降将阀孔闭塞。在此期间纵筒328内的液体流回到泵体303内,与此相应喷嘴324内的液体流回到纵筒328内。当排出阀326关闭时,由泵体303内的负压打开吸入阀309,将容器体内的液体经吸入阀309导入到泵体303内,在此之后,吸入阀关闭。
本发明还提供这样的液体喷出泵,它具有安装盖402、泵体403、芯筒422、环状活塞423、辅助活塞424以及下压头426,该安装盖402配合于容器体口颈部,该泵体403通过该安装盖固定于容器体并在垂下到容器体内的下端部内设吸入阀409,该芯筒422可在受到向上的推压的状态下沿该泵体内中央部上下移动并设有排出阀427,该排出阀427由阀体439闭塞设于内部上部的阀孔而且该阀体439可在液压作用下上下移动,该环状活塞423的外周面可滑动地配合于上述泵体403内面并且其内周面下部可让液体流过地连接于芯筒422外面下部,该辅助活塞424可上下移动规定幅度地配合于上述芯筒外周下部,其外周面可滑动地配合于上述环状活塞内面,而且可开闭设于芯筒周壁的透孔431,该下压头426连续地设置于上述芯筒上端、可沿安装盖上方上下移动并带有喷嘴425,压下上述下压头时可经打开的透孔431将泵体内的液体导入到芯筒内,并经排出阀427从喷嘴425喷出,当下压头426上升时通过上述泵体内的负压化将容器体内的液体经吸入阀409吸到泵体内;其特征在于仅在上述芯筒的最上升位置能够用辅助活塞424闭塞透孔431。
在这里,当上述喷嘴425内的容积为Va、排出阀体439可上下移动部分的流动通道内的容积为Vb、排出阀体439的体积为Vc时,也可以限定排出阀体439上下移动的幅度使得Vb-Vc等于或大于Va。
也可以常向闭阀方向推压构成上述吸入阀409的吸入阀构件417。
也可以相对于芯筒422常向上方推区上述辅助活塞424,并且仅当芯筒422处于最上升位置时才能由辅助活塞424闭塞透孔431。
也可以在上述芯筒422处于最上升位置将上述透孔闭塞的状态下,相对泵体403将上述辅助活塞424止动,并且可在压下下压头426将透孔431打开后解除止动。
该液体喷出泵安装在收容有粘性的液体的容器体405上加以使用。例如,当从图20的状态脱开上下移动构件404的螺旋配合部分而使下压头426上升时,最终辅助活塞424上面止动于内筒415a下面仅芯筒422上升,并一直上升到辅助活塞424下面紧密接触芯筒的向上台阶部432上面为止。此时,辅助活塞424相对于芯筒422下降,在闭塞透孔431的状态下芯筒422停止。
从该状态压下下压头426时,在液压作用下辅助活塞424相对芯筒422上升将透孔431打开,并且使泵体403内的液体流过打开的透孔431、从芯筒422打开排出阀427然后通过喷嘴425喷出到外部。此时排出阀体439被液压推到止动板441下面。
当解除下压头426的推压时,螺旋弹簧420的弹簧力使上下移动构件404上升,并且泵体403内的负压化使排出阀体439相对上下移动构件404下降而将阀门关闭。在该排出阀427关闭之前芯筒422内的液体经透孔431流回泵体403内,与此相应排出阀体439上下移动的流动通道内的液体流回到排出阀上游的芯筒422内,进而喷嘴425内的液体流回到上述流动通道内。在此期间吸入阀409不打开。当排出阀427关闭时,吸入阀409打开将容器体内的液体导入到泵体403内,直到上下移动构件404到达最上升位置为止。
在芯筒422的最上升位置透孔431恢复到闭塞透孔431的状态。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滴漏液体并可防止液体干燥固化的优良的液体喷出泵,它具有安装盖502、泵体503、芯筒521、下压头523以及排出阀524,该安装盖502配合于容器体口颈部,该泵体503通过该安装盖固定于容器体上并在垂下到容器体内的下端部内设吸入阀510,该芯筒521从外周下部凸起设置配合于该泵体内的环状活塞520并可在受到向上的推压的状态下上下移动,该下压头523凸起设置于该芯筒上端、可沿安装盖502上方上下移动并带有喷嘴522,该排出阀524具有阀体530并且该阀体530置于设置在上述芯筒内上部的阀座529上闭塞阀孔,通过上下移动由上述芯筒及下压头构成的上下移动构件504,可经吸入阀将容器体内的液体吸到泵体内,并将泵体内的液体由芯筒经排出阀从喷嘴喷出;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杆状构件505,该杆状构件505的下端部可让液体流过地固定于上述泵体内下端,同时其上端部凸起设置于芯筒内,当上述上下移动构件504处于最上升位置时杆状构件顶端位于排出阀阀座529下方,压下上下移动构件时杆状构件顶端凸出到阀座529上方并在周围留有间隙,当上下移动构件504上升时排出阀下游的液体经上述间隙流回到排出阀上游。
上述吸入阀也可以是具有阀体519的吸入阀510a,该阀体519常在闭塞阀孔的方向上受到弹性构件539的推压。
上述吸入阀也可以是具有吸入阀体519b的吸入阀510b,该吸入阀体519b的重量为排出阀体530的2倍以上。
例如,当从图31的状态压下下压头523时,对泵体503内加压,泵体503内的液体流过芯筒521内打开排出阀524由下压头523的纵筒526部分通过喷嘴522喷出到外部。此时,排出阀体530被泵体503内的液压和/或杆状构件505顶端推到止动杆531下面。当解除对下压头523的推压时,螺旋弹簧528的弹簧力使上下移动构件504上升,泵体503内负压化,排出阀体530相对上下移动构件504下降从而闭塞阀孔,然而,在杆状构件505顶端降到阀座529下方之前阀体530不会关闭,因此,在此期间纵筒526内的液体确实地流回到泵体503内,与此相应喷嘴522内的液体流回到纵筒526内。
当排出阀524关闭时泵体503内的负压将吸入阀510打开,容器体内的液体经吸入阀510导入到泵体503内,此后吸入阀关闭。
虽然已是优良的装置,但由于液体流回的速度和量受到限制,所以还有改进的余地,以更好地防止液体滴漏。
为此本发明提供可很好地防止液体滴漏和防止液体干燥固化的液体喷出泵,它具有安装盖602、泵体603、吸入阀构件605、芯筒622、环状活塞623以及下压头625,该安装盖602配合于容器体口颈部,该泵体603通过该安装盖固定于容器体并将其下端部垂下到容器体内,该吸入阀构件605以其下面紧密接触于设于该泵体内下部的阀座613上形成吸入阀617并且为可上下移动规定幅度地向上立起的杆状,该芯筒622从内周下端凸起设置内周缘液密地而且可滑动地配合在该构件605外周的环状密封部627并且在受到向上推压的状态下可上下移动,该环状活塞623可上下移动规定幅度地配合于上述芯筒外周下端部,同时外周缘可滑动地配合于泵体内面,而且可开闭设于芯筒下端部的透孔631,该下压头625连续地设于上述芯筒622上端,可沿安装盖602上方上下移动并带有喷嘴624,压下上述下压头将泵体603内的液体经打开了的透孔631导入到芯筒内,并从喷嘴喷出,当下压头625上升时透孔631闭塞,并且上述泵体内的负压化将容器体内的液体吸到泵体内;其特征在于设有排出阀626,该排出阀626的可在液压作用下上下移动的阀体637闭塞设于上述芯筒内上部的阀孔,并且在上述吸入阀构件605外周设有用于让液体流回的纵槽640。
另外,当上述喷嘴624内的容积为Va、排出阀体637可上下移动部分的流动通道内的容积为Vb、排出阀体637的体积为Vc时,也可以限定排出阀体637上下移动的幅度使Vb-Vc等于或大于Va。
上述吸入阀构件605也可以由弹性构件641常向阀孔闭塞方向推压。
该液体喷出泵安装在收容有粘性的液体的容器体606上使用。例如,从图35的状态脱开上下移动构件604的螺旋配合部分使下压头625上升然后压下上升的下压头625时,对泵体603内加压、泵体603内的液体流过由压下环状活塞623而打开的透孔631,由芯筒622打开排出阀626通过喷嘴624喷出到外部。泵体603内的液体也经吸入阀构件605的纵槽640流入芯筒622内。此时,排出阀体637由液压推到止动杆639下面。
当解除下压头625的推压时,螺旋弹簧620的弹簧力使上下移动构件604上升,并且环状活塞623相对芯筒622下降将透孔631闭塞,泵体603内的负压化使排出阀体637闭塞阀孔从而关闭排出阀626。在此期间,排出阀体637上下移动部分的流动通道内的液体流回到阀座638上游的芯筒622,与此相应喷嘴624内的液体流回上述流动通道内。芯筒622内的液体通过吸入阀构件605的纵槽640流回到泵体603内。另一方面,泵体603内的负压化打开吸入阀617,容器体内的液体经吸入阀617导入到泵体603内。排出阀626关闭后容器体内的液体经吸入阀617导入到泵体603内,一直到上下移动构件604到达最上升位置为止。
本发明提供不滴漏液体并可防止液体干燥固化的优良的液体喷出泵,它具有安装盖702、泵体703、芯筒717、环状活塞718、以及下压头720,该安装盖702配合于容器体口颈部,泵体703通过该安装盖固定于容器体并且在垂直下到容器体内的下端部内设吸入阀714,芯筒717在受到向上的推压的状态下可沿该泵体内中央部上下移动、设有排出阀721并且下端面闭塞,该排出阀721用在液压作用下可上下移动的阀体722闭塞设于芯筒内部上部的阀孔,该环状活塞718可上下移动规定幅度地配合于该芯筒外周下端部,其外周缘可滑动地配合于泵体内面,而且可开闭设于芯筒下端部的透孔728,该下压头720连续设于上述芯筒上端,可沿安装盖上方上下移动,并且带有喷嘴719,通过压下上述下压头可将泵体内的液体经打开的透孔728导入到芯筒内,并经排出阀721从喷嘴719喷出,当下压头720上升时由上述泵体内的负压化将容器体内的液体经吸入阀714吸到泵体内;其特征在于常向上方相对于芯筒推压上述环状活塞718,并且仅在芯筒的最上升位置能够闭塞透孔728。
当上述喷嘴719内的容积为Va、排出阀体722可上下移动部分的流动通道内的容积为Vb、排出阀体722的体积为Vc时,也可以限定排出阀体722上下移动的幅度使得Vb-Vc等于或大于Va。
该液体喷出泵安装在收容有粘性的液体的容器体705上加以使用。例如,从图42的状态脱开上下移动构件704的螺旋配合部分使下压头720上升然后将上升了的下压头720压下时,对泵体703内加压,泵体703内的液体流过打开的透孔728、从芯筒717打开排出阀721通过喷嘴719喷出到外部。此时,排出阀体722被液压推到止动板736下面。
当解除下压头720的推压时,螺旋弹簧727的弹簧力使排出阀体722相对上下移动构件704下降将阀孔闭塞,从而关闭排出阀721。在此期间排出阀体722上下移动的流动通道内的液体流回到阀座上游的芯筒717内,与此相应喷嘴719内的液体流回到上述流动通道内。芯筒717内的液体通过透孔728流回到泵体703内。另一方面,泵体703内的负压化将吸入阀714打开,容器体内的液体经吸入阀714导入到泵体703内。
在排出阀721关闭后容器体内的液体经吸入阀714导入泵体703内,直到芯筒717到达最上位置为止。在芯筒717的最上升位置环状活塞718止动手锁定构件712内筒712a下面,环状活塞718克服螺旋弹簧730的推压相对下降,将透孔728闭塞。
本发明提供不滴漏液体而且可防止液体干燥固化的优良的液体喷出泵,它具有安装盖802、泵体803、芯筒820、环状活塞821、以及下压头823,该安装盖802配合于容器体口颈部,该泵体803通过该安装盖固定于容器体并在垂下到容器体内的下端部内设吸入阀814,该芯筒820在受到向上的的推压的状态下可沿该泵体内中央部上下移动并设有由在液压作用下可上下移动的阀体826闭塞设于内部上部的阀孔的排出阀824,该环状活塞821可上下移动规定幅度地配合于该芯筒外周下部,同时以其外周缘可滑动地配合于泵体内面,而且可开闭设于芯筒周壁的透孔836,该下压头823连续地设于上述芯筒上端,可沿安装盖上方上下移动,并带有喷嘴822,通过压下下压头将泵体内的液体经透孔836导入到芯筒内,并经排出阀824从喷嘴822喷出,当下压头823上升时上述泵体内的负压化将容器体内的液体经吸入阀814吸入到泵体内;其特征在于在芯筒下端部设有从上述芯筒内向泵体内单向地连通的逆止阀825。
当上述喷嘴822内的容积为Va、排出阀体826可上下移动部分的流动通道内的容积为Vb、排出阀体826的体积为Vc时,也可以限定排出阀体826上下移动的幅度使Vb-Vc等于或大于Va。
液体喷出泵也可以是这样的,上述逆止阀825通过多个杆状弹性部833一体而且可上下移动地支承阀板832,该阀板832用于闭塞设于芯筒底壁部的阀孔下面,该多个杆状弹性部833从配合固定于芯筒下端的筒状基部831内面凸起设置;上述吸入阀814是这样的阀通过多个杆状弹性部817一体而且可上下移动地支承阀板815,该阀板815用于闭塞设于泵体内下端部的阀孔上面,该多个杆状弹性部817从配合固定于泵体内下端部的筒状基部816内面一体地凸起设置;而且,逆止阀825开阀所需要的压力小于吸入阀814开阀所需的压力。
液体喷出泵也可以采用权利要求27所述那样的结构,并分别设置将各阀板上下移动的幅度限定于上述逆止阀板832下方规定位置及上述吸入阀板815上方规定位置的止动凸起845、846。
该液体喷出泵安装在收容有粘性的液体的容器体805上使用。例如,从图47的状态上下移动构件804的螺旋配合部分使下压头823上升时,环状活塞821相对芯筒820下降,在闭塞透孔836的状态下上升到最上升位置。在芯筒820的最上升位置环状活塞821止动于锁定构件812的内筒812a下面。
从该状态压下上升了的下压头823时,环状活塞821相对芯筒820上升将透孔836打开,并且向泵体803内加压,通过向泵体803内打开的透孔836,从芯筒820打开排出阀824通过喷嘴822喷出到外部。此时排出阀体826由液压向上推到止动板844下面。
当解除下压头823的推压时,螺旋弹簧830的弹簧力使上下移动构件804上升,并再次关闭透孔836,由泵体803内的负压化打开逆止阀825使芯筒820内的液体流回到泵体内,并且排出阀体826相对上下移动构件804下降。在排出阀关闭之前芯筒820内的液体经逆止阀825流回泵体803内,与此相应排出阀826上下移动的流动通道内的液体流回到排出阀上游的芯筒820内,进而喷嘴822内的液体流回上述流动通道内。
排出阀体826到达阀座843关闭排出阀824时,逆止阀825也关闭,吸入阀814打开将容器体内的液体导入到泵体803内(随着逆止阀825和吸入阀814开阀所需压力的不同而有一些差异,逆止阀825与吸入阀824有可能同时打开),直到上下移动构件804到达最上升位置。
本发明的第三特征存在于这样的泵式液体排出容器,从配合于容器体口颈部外面的安装筒902向容器体内垂直下泵体903,该泵体903在底部内面有吸入阀907,从该泵体内向上方推压地立起带喷嘴的动作构件930,由该动作构件的上下移动将容器体内的液体吸入到泵体内,而且将该泵体内的液体从动作构件上端的下压头931所带的喷嘴934喷出;其中,上述泵体内底部的吸入阀907由自闭阀形成,该自闭阀由阀体911弹性地闭塞阀孔910,动作构件930由上述下压头931、芯筒935、下构件940以及筒状活塞950形成,该芯筒935将其上端部固定于该下压头,其筒部936垂下到泵体903内,从该筒部936下端通过向外的凸缘937垂下小直径泵体938,该下构件940在杆状部942下端设大直径的底板状部943,该杆状部942将其上端固定地垂入到上述筒部936内并在外面沿纵向设置流动通道形成槽941,该筒状活塞950可在芯筒的向外凸缘937与底板状部943之间上下移动地将其内筒部951配合在上述杆状部外面,该筒状活塞形成由凸缘连接的三重筒状,其外筒部953和中筒部952的上部分别水密地配合于泵体内壁面和小直径泵体938内壁面,而且中筒部上部内与流动通道形成槽941连通,另外由中筒部952下端部与底板状部943外周部形成排出阀944,并且使筒状活塞950对泵体903内壁面的摩擦力大于对杆状部942与小直径泵体938的摩擦力。
当动作构件930处于上升状态时筒状活塞950相对下构件940处于下降位置,从排出阀944闭塞的状态压下下压头931时,芯筒935和下构件940相对于将外筒部953压紧接触在泵体903内壁面的筒状活塞950下降,通过该下降打开排出阀944,芯筒935的小直径泵体938下端接触筒状活塞950,从而使筒状活塞950也一起下降,泵体内的液体流过芯筒内从喷嘴934喷出。
当从动作构件下降状态释放下压头931时,螺旋弹簧925先推动芯筒935和下构件940上升,此时筒状活塞950停止不动,在排出阀944闭塞后,筒状活塞950也一起上升,在该上升期间吸入阀打开将液内吸入到泵体内。
从动作构件930的下降状态,通过使动作构件上升,如图59所示,在排出阀944闭塞之前的期间使芯筒935和下构件940相对于停止不动的筒状活塞950上升,并且筒状活塞950的中筒部952上部水密地压紧接触在小直径泵体938内壁面,所以从筒状活塞950下端到芯筒935上端的液体流出部分内的容量增大。由于在排出阀944关闭之前吸入阀907处于闭塞状态,所以喷嘴孔933内的液体被以上述容量增大的量吸回到芯筒内。
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为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局部剖切侧视图。
图2为用于说明同一实施例的动作构件压下状态的局部剖切侧视图。
图3为用于说明同一实施例的动作构件上升状态的局部剖切侧视图。
图4为同一实施例在动作构件处于最上升位置时的局部剖切侧视图。
图5为同一实施例沿图1中A-A线的横断面视图。
图6为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局部剖切侧视图。
图7为示出现有泵的局部剖切侧视图。
图8为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9同一实施例当下压头处于最上升位置时的说明剖视图。
图10为同一实施例在压下下压头时的说明剖视图。
图11为同一实施例在下压头上升时的说明剖视图。
图12为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3为同一实施例的下压头部分的说明图。
图14为用于说明同一实施例的液体喷出的说明图。
图15为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纵断面视图。
图16为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纵断面视图。
图17为示出同一实施例的吸入阀构件和固定筒的主体图。
图18为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纵断面视图。
图19为用于说明同一实施例的吸入阀结构的说明图。
图20为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1为同一实施例的下压头部分的说明图。
图22为同一实施例在下压头处于最上升位置时的说明剖视图。
图23为同一实施例在压下下压头时的说明剖视图。
图24为同一实施例在下压头上升时的说明剖视图。
图25为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6为同一实施例当下压头处于最上升位置时的说明剖视图。
图27为同一实施例在压下下压头时的说明剖视图。
图28为同一实施例在下压头上升时的说明剖视图。
图29为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剖示图。
图30为同一实施例在下压头处于最上升位置时的说明剖视图。
图31为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2为用于说明同一实施例的液体喷出的说明图。
图33为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纵断面视图。
图34为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纵断面视图。
图35为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6为同一实施例的下压头部分的说明图。
图37为同一实施例在压下下压头时的说明剖视图。
图38为同一实施例在下压头上升时的说明剖视图。
图39为同一实施例在下压头处于最上升位置时的说明剖视图。
图40为同一实施例的吸入阀构件的横断面视图。
图41为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2为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3为同一实施例的下压头部分的说明图。
图44为同一实施例在压下下压头时的说明剖视图。
图45为同一实施例在下压头上升时的说明剖视图。
图46为同一实施例在下压头处于最上升位置时的说明剖视图。
图47为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8为示出同一实施例的吸入阀体的立体图。
图49为示出同一实施例的逆止阀的立体图。
图50为同一实施例的下压头部分的说明图。
图51为同一实施例在下压头处于最上升位置时的说明剖视图。
图52为同一实施例在压下下压头时的说明剖视图。
图53为同一实施例在下压头上升时的说明剖视图。
图54为同一实施例在下压头进一步上升时的说明剖视图。
图55为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6为示出同一实施例的螺旋弹簧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57为本发明的容器的半剖视图。
图58为在压下动作构件的状态下的半剖视图。
图59为从图58的状态使动作构件稍微上升的状态下的半剖视图。
图60为用于本发明的吸入阀构件的俯视图。
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以下参照

与本发明第1特征有关的实施例。
图1~图5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图中标号1表示液体喷出泵。该泵1具有安装盖2、泵体3以及上下移动构件4。
安装盖2用于将泵体3固定于容器体5,它通过从螺旋配合于容器体口颈部6外周的周壁7上端缘向内伸出凸缘状的顶壁8而形成。
泵体3通过上述安装盖2固定于容器体5,并在向下垂入到容器体内的下端部内设置吸入阀9。
在泵体3内的下端部沿周向凸起设置多个肋条10,在各肋条的上面内侧分别设置止动凹部11,该止动凹部11形成为内侧面和上面开口的阶梯状。
在本实施例中,泵体3从外周上部向外凸起设置凸缘12,从下端向下方一体延伸地设置配合筒部13。在该配合筒部13配合吸管(未示出)的上端,该吸管下部垂下到容器体内下端部。
在上端部配合固定有锁定构件14,该锁定构件14用于在压下状态下将上下移动构件4锁定。该锁定构件14的通过凹凸接合装置配合于泵体3上端外周的配合筒部从顶壁下面垂直设置,配合于泵体3内上部的内筒15从顶壁内周缘垂直设置。内筒15与泵体3上端内面通过纵凸条相互间的接合来阻止转动,另外,在内筒15内周沿周向设有用于与上下移动构件螺旋接合的螺纹。
在容器体口颈部6上面通过密封圈16置放上述向外的凸缘12,并由螺旋接合于口颈部外周的安装盖2的顶壁8与容器体口颈部6上面夹持凸缘12。
吸入阀9的球状阀体18置放在凸起设置于泵体3内下端部的阀座17上。
在本实施例中,泵体3内下部装有筒状构件19。该筒状构件19在圆筒状的周壁20外周下端缘沿圆周设置凸缘21,在周壁20内上部设置顶壁22,在顶壁下方的周壁20穿过设置孔口23。从顶壁22下方的周壁20内面相距规定间隔地设置延伸到中心的三片辐射式壁24,在各辐射式壁24下面分别穿过设置切口部25。将上述凸缘21配合在设于泵体3的各肋条10的上述止动凹部11下端部,从而固定筒状构件19。
在筒状构件19的上述各切口部25内配合螺旋状的辅助弹簧26的上端,将该辅助弹簧26的下端紧靠在吸入阀9阀体18上面将其止动,从而常沿闭阀方向推压该阀体18。该辅助弹簧26比起后述的用于向上推压上下移动构件的螺旋弹簧其弹簧力小,其强度为由上下移动构件的上升在泵体内形成的负压可以开启阀门的程度。通过该辅助弹簧26可防止大气温度的上升等使容器体内空气膨胀从而导致液体漏出。
上下移动构件4具有芯筒28和下压头30,并在芯筒28内上部设有排出阀31。该芯筒28从外周下部凸起设置配合于上述泵体内的环状活塞27,并在受到向上的推压的状态下可在泵体3内上下移动;该下压头30配合在该芯筒28的上端,带有喷嘴29。
在本实施例中,下压头30具有周壁从顶壁周缘垂直设置、下端面开口的圆筒状壳体,通过将从该壳体顶壁下面中央垂直设置的纵筒32的下端配合于芯筒28外周上端而固定于芯筒28。横筒33贯通壳体周壁向其前方凸出,其基端部在纵筒32上部前面开口,该横筒33作为喷嘴29。喷嘴29的基端部向前方倾斜上升,其前端向下方倾斜下降。
在从壳体向下方凸出的纵筒32外周设有螺纹,可在按下上下移动构件4时与上述锁定构件14的螺纹进行螺旋接合,将上移动构件4在压下状态下锁定。此时,芯筒28内周下端液密地配合于上述筒状构件周壁20外周上部。纵筒32的外周下端部液密地配合于设在锁定构件14内筒15下部的缩径部34内面。
排出阀31由阀体35闭塞设于芯筒28内上部的阀孔,该阀体35可由液压上下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芯筒28内上部凸起设置阀座36在其中心形成阀孔,在阀座36上放置球状阀体35将阀孔闭塞,从而构成排出阀31。阀体35可在到与止动板37下面接触的位置间上下移动,该止动板37从上述壳体顶壁垂直设置。
上述上下移动构件4由螺旋弹簧38始终向上推压。在本实施例中,螺旋弹簧38的上端配合止动于芯筒28下端面,下端止动于配合固定在上述止动凹部11上的凸缘21上面,如图3所示,形成液体可流过该弹簧38下端内外两侧的液体流动通道50。
图6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没有筒状构件19,螺旋弹簧38的下端直接配合止动于各肋条10的止动凹部11下端。在各肋条10内面凸起设置有限制吸入阀阀体18上升的凸部39。其它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所以采用同样的标号。
在上述实施例中,设于各肋条10的止动凹部11构成为在内侧面和上部开口的止动凹部11,而在没有筒状构件19的场合,即使是仅在上面开口的切槽状凹部也行,简要地说,只要是液体可通过螺旋弹簧38下端的内外两侧的结构即可。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上述各构件适当地选用合成树脂、金属以及特别是合成橡胶等有弹性的材料构成。
对于如上说明的本发明的泵来说,由于其结构可使液体流过将上下移动构件常向上方推压的螺旋弹簧下端内外两侧,所以通过吸入阀流入泵体内的液体特别是能够笔直地沿着弹簧外侧上升,从而迅速上升到泵体上部,其结果,不存在上下移动构件上升缓慢等问题,可以迅速地操作上下移动构件。特别是在会明显阻碍上下移动构件的动作的、粘度高达4000cps以上的液体收容喷出场合,也能对上下移动构件进行良好的操作。
另外,由于通过改变这种现有泵的极少一部分结构即可形成,所以还兼有制造容易和成本低廉的优点。
在液体喷出泵中,采用可将上述上下移动构件4压下后锁住的结构,将上述止动凹部11构成为在内侧面和上面开口的止动凹部11,从有顶周壁20下端外周凸起设置配合固定在各止动凹部11下端部的凸缘21,在周壁20穿过设置连通内外的孔口23,周壁20上端外周可液密地配合于处于压下锁住状态的芯筒下端内面;对于该液体喷出泵来说,由于在上下移动构件处于压下锁住状态时芯筒下端部被液密地闭塞,所以即使误将容器倒下也能防止液体的漏出,而且可迅速地操作上下移动构件。
对于在上述筒状构件19与吸入阀9阀体18之间设置辅助弹簧26、常在闭阀方向上推压吸入阀体18的液体喷出泵来说,除上述效果外,即使安装着泵的容器体内的空气由于外部气体温度上升等而膨胀,吸入阀也不打开,因此不会引起液体的漏出。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
图12和图13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图中标号301示出液体喷出泵。该泵301具有安装盖302、泵体303、上下移动构件304。
安装盖302将泵体303固定于容器体305,从螺旋配合于容器体口颈部306外周的周壁307上端缘向内延伸设置凸缘状的顶壁308。
泵体303通过上述安装盖302固定于容器体305,并在垂下到容器体内的下端部内设吸入阀309。
在本实施例中,泵体303从圆筒状周壁310外周上部设置向外的凸缘311,从在底壁312中央开口的孔口周缘部向下方设置配合筒部313。在该配合筒部313配合吸管(图中未示出)的上端,吸管下部垂下到容器体内下端部。在周壁310上端部配合固定用于在压下状态下锁住上下移动构件304的锁定构件314。该锁定构件314从借助于凹凸接合装置配合在泵体303上端外周的配合筒部上缘延伸设置向内的凸缘,并从该凸缘内周缘部垂直设置配合在泵体303内上部的内筒314a。内筒314a与泵体303上端内面通过纵向凸条相互间的配合等来阻止转动。在内筒314a内周设置用于与上下移动构件螺旋接合的螺纹。
在容器口颈部306上面通过密封圈315置放上述向外的凸缘311,由螺旋配合在口颈部外周的安装盖302的顶壁308与容器体口颈部306上面夹持凸缘311。
本实施例中的吸入阀309具有由弹性构件316常向闭塞阀孔的方向推压的阀体317。
在本实施例中,从下端面开口的圆筒状固定筒318的周壁下端外周凸起设置凸缘,将该凸缘配合固定于上述泵体底壁312和周壁310下端部,从该固定筒318顶壁内面中央一体地凸起设置作为弹性构件316的波纹板状弹簧316a,在该板簧316a下端部向下一体地垂直设置炮弹形的阀体317a,将该阀体317a压紧接触在从泵体底壁312中央的孔口周缘凸起设置的阀座319上。在上述固定筒318的周壁穿过设置周向多个纵切槽320,使筒内外的液体可以流过,并使通过吸入阀吸上来的液体可通过该切槽320导入到泵体303内。从固定筒318上面周缘部立起设置密封筒321,该密封筒321在压下锁住上下移动构件304的状态下与其芯筒下端内面液密地配合。
上下移动构件304具有芯筒323与带喷嘴324的下压头325,在芯筒323内上部设有排出阀326;该芯筒323从外周下部凸起设有配合于上述泵体内的环状活塞322,并在受到向上的推压的状态下可在泵体303内上下移动;该下压头325配合在该芯筒323上端。
在本实施例中,下压头325具有从顶壁周缘垂直设置周壁的、下端开口的圆筒状壳体327,通过将从该壳体327顶壁下面中央垂直设置的纵筒328下端配合于芯筒323外周上端从而固定于芯筒323。使基端部在纵筒328上部前面开口的横筒329贯通壳体周壁向前方凸出,将该横筒329作为喷嘴324。喷嘴324的基端部向前方倾斜上升,前端向下方倾斜下降。通过这样的结构可进一步防止液体的滴漏。
在从壳体327向下方凸出的纵筒328外周设置螺纹,在压下上下移动构件304时与上述锁定构件314的螺纹进行螺旋配合,从而可在压下状态下锁住上下移动构件304。此时,芯筒323内周下端部液密地配合于上述密封筒321外周。纵筒328的外周下端液密地配合在设于锁定构件314内筒314a下部的缩径部内面。
在上述环状活塞322的安装基部下面与上述固定筒318凸缘上面之间设置螺旋弹簧330,常向上方推压上下移动构件。
排出阀326的、闭塞设于芯筒323内上部的阀孔的阀体331可由液压上下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芯筒323内上部凸起设置向内侧倾斜下降的凸缘状阀座332在其中心形成阀孔,在阀座332上放置由球阀体构成的阀体331将阀孔闭塞,从而构成排出阀326。阀体331可在到与止动杆333下面接触的位置间上下移动,该止动杆333从上述壳体327的顶壁垂直设置。
在本发明中,在喷嘴长度和内径、芯筒和下压头纵筒的内径以及排出阀体的体积等与现有品相同的场合,使排出阀体331上下移动的幅度比现有品按规定量大幅度地增大,从而防止液体从喷嘴滴漏等。
当上述喷324内的容积为Va,排出阀体331可上下移动部内的液体流动通道内的容积为Vb,排出阀体331的体积为Vc时,限定排出阀331的上下移动幅度使Vb-Vc等于或大于Va。根据这一限制而得到的排出阀体331的实际上下移动幅度随喷嘴长度和内径以及芯筒323的内径等的不同而不同,但比现有的这种泵大,大约为5mm~30mm。特别是最好为10mm以上的幅度。
本发明的泵用于喷出高粘度的液体,例如使用具有大约为500cps~8000cps的粘度的液体。在使用这样高粘度液体的场合,由液压推上的排出阀体331很少会由其自重马上落下到阀座332上,虽然会因液体的粘度、阀体重量等的不同而产生一些差异,但大体上沿着液流上下移动。因此,在液体流速与阀体的移动速度之间不产生明显误差。
通过按照上述条件设定排出阀体331的上下移动幅度,压下上下移动构件304注出液体后,当上下移动构件304上升时纵筒328内的液体反向流回到负压化的泵体303内,进而喷嘴324内的液体反向流回到纵筒328内。此时,由于Vb-Vc等于或大小Va,喷嘴内的液体基本上反向流回到纵筒内,从而防止液体从喷嘴滴漏或液体干燥固化。
图15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吸入阀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球状的吸入阀体317b代替上述实施例中的炮弹形阀体,在从上述固定筒318顶壁内面中央垂直设置的棒状凸起334外周上配合作为弹性构件316的螺旋弹簧316b的上端部,将该螺旋弹簧316b的下端压紧接触在上述阀体317b上面。从固定筒顶壁面凸起设置杆状凸起335,用以代替上述密封筒321,在反抗弹簧压下上下移动构件304时,芯筒内周面液密地配合在该凸起335外周。其它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相同。
图16和图17示出另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吸入阀309是用带狭缝336的圆顶形阀板337构成,该圆顶形阀板337以其下端周围配合固定在上述泵体303内下端部,闭塞泵体303下端开口。
在本实施例中,准备阀构件338,该阀构件338通过从图16和图17所示那样的圆顶状阀板337下端缘向侧延伸设置凸缘以及设置横穿圆顶状阀板337中央部的狭缝336来构成,另一方面,准备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固定筒318,在固定筒318的凸缘下面与泵体底壁312之间夹持凸缘将阀构件338固定。
泵体303内负压化时,由液压打开狭缝336,将容器体内的液体导入泵体303内,而当对泵体303内加压时,狭缝336不打开,从而将泵体303内与容器体内隔离开。
其它结构与上述图12所示实施例相同。
图18和图19示出另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由下端面开口的空心圆锥台状基体339和弹性筒341构成吸入阀309,该基体339以其下端周围配合固定在泵体303内下端部将泵体303下端开口闭塞,该弹性筒341将穿过设置在该基体339周壁上的孔口340液密地闭塞并不能脱开地紧密配合在基体周壁外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吸入阀309由基体339和弹性筒341构成。该基体339为下端面开口的空心圆锥台状并从外周下端部和上端部分别凸起设置凸缘342、343;该弹性筒341为上下端面都开口的空心圆锥台状。当反抗弹簧力压下并锁住上下移动构件304时,芯筒323下端缘在弹性筒341外面进行密封。
其它的结构与上述图12所示实施例相同。
上述各构件适当地选择使用合成树脂、金属以及特别是合成橡胶等有弹性的材料形成。
在图12和图15所示实施例的吸入阀309中,由于阀体317在阀孔闭塞方向上常受到推压,所以可以确实防止在关闭上述排出阀体331之前将吸入阀309打开。
在图16所示实施例中,由于阀板337为圆顶状,所以压下上下移动构件304时,在其内部中心方向上施加压力,狭缝336处于关闭状态;另一方面,由于上下移动构件304上升时泵体303内负压化,在阀板337上从中心辐射状地施加力,反抗阀板337的弹簧力打开狭缝336。
在图18所示实施例中,同样地在泵体303内加压的状态下从弹性筒341外侧加压,由弹性筒341闭塞孔口340;在泵体内为负压的状态下来自各孔口340的液体推压扩张弹性筒341,从与基体339的周壁间的间隙导入到泵体303。
在上述图16和图18的各实施例的任一场合,与图12的实施例也一样,与仅在阀座上放置球阀体的吸入阀相比需要更大的开口压力,为此可确实防止在排出阀关闭之前打开吸入阀309。
在如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泵中,当喷嘴内的容积为Va,排出阀体可上下移动部分的流道内的容积为Vb,排出阀体的体积为Vc时,由于限制了排出阀体的上下移动幅度使得Vb-Vc等于或大于V,所以如果采用本发明的泵喷出具有粘性的液体,则在压下上下移动构件喷出液体后上下移动构件上升时,在排出阀关闭之前大体为存在于喷嘴内的量的下压头纵筒内的液体反向流回泵体内,与此相随,喷嘴内的液体流回到下压头的纵筒内,喷嘴内的液体大体排走,所以可消除液体从喷嘴前端的滴漏。另外,由于喷嘴内的液体基本上流回到下压头的纵筒内,所以不会出现液体干燥固化的问题。
在权利要求9~11所述的发明中,由于可使来自排出阀阀孔的规定量的液体流回到泵体从而确实防止在排出阀关闭之前打开吸入阀,所以可进一步确实地使喷嘴内的液体流回到下压头纵筒内,这样,就可更好地防止液体的干燥固化。另外,由于通过改变现有品的极少一部分结构即可制造,所以兼有制造容易和制造成本低廉的双重优点。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
图20~图24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中标号401表示液体喷出泵。该泵401具有安装盖402、泵体403以及上下移动构件404。
安装盖402用于将泵体403固定在容器体405上,它通过从螺旋配合在容器体口颈部406外周的周壁407上端缘延伸设置向内的凸缘状顶壁408而构成。
泵体403通过上述安装盖402固定在容器体405,同时下端部垂下到容器体内,并在内部下端部设吸入阀409。
在本实施例中,泵体403从圆筒状周壁410外周上部凸起设置向外的凸缘411,从在底壁412中央开口的孔口周缘部凸起设置向内侧下方倾斜的凸缘状阀座413,并且从底壁412下面周缘向下方凸起设置配合筒部414。在该配合筒部414配合吸管(未图示)的上端,吸管下部垂下到容器体内下端部。
在周壁410上端部配合固定锁定构件415,该锁定构件415用于在压下状态下锁住上下移动构件404。该锁定构件415通过从环形板状的顶板垂直设置配合筒部并从该顶板内周缘垂直设置内筒415a而构成,该配合筒部通过凹凸接合装置配合在泵体403上端外周,该内筒415a配合于泵体403内周上端部。内筒415a与泵体403上端内面通过纵凸条相互的接合来阻止转动,另外,在内筒415a内周上部设置用于与上下移动构件螺旋配合的螺纹。
通过密封圈416将上述向外的凸缘411设置在容器口颈部406上面,并由螺旋配合在口颈部外周的安装盖402的顶壁408与容器体口颈部406上面夹持凸缘411。
吸入阀409通过设置可上下移动规定幅度的吸入阀构件而构成,设吸入阀构件以其下面紧密接触在上述阀座413上将阀座413内周缘部的阀孔闭塞。
在本实施例中,设有吸入阀构件417。该吸入阀构件417为下端面开口的圆筒状,其下面周缘部为可与上述阀座413上面紧密接触的锥状。该构件417在其外周下端部具有周向多个矩形板状止动凸起418,在泵体403周壁410内周下端部凸起设置有周向多个矩形板状的板肋419,在该板肋419上面将用于向上方推压上下移动构件404的螺旋弹簧420下端面止动,上述各止动凸起418可上下移动直到与螺旋弹簧420下面接触。图中标号421表示在吸入阀构件417外周上部设置的周向上的多个肋条。
上下移动构件404具有芯筒422、环状活塞423、辅助活塞424以及带喷嘴425的下压头426。
芯筒422可在受到向上的推压的状态下在上述泵体403内中央部上下移动,并且为下端面闭塞的筒状,其上设有排出阀427,该排出阀427可由在液压作用下上下移动的阀体闭塞设于内部上部的阀孔。
在本实施例中,芯筒为闭塞下端面的圆筒状,而且,从外周下端部向外侧凸起设置有凸缘428,从该凸缘428外周缘与泵体内面隔开一定间隙地垂直设置垂下壁429。
环状活塞423液密而且可滑动地以其外周面配合于上述泵体403内面,可让液体流过地将其内周面下部一体地连接于芯筒422外面下部,从而可与芯筒一体地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从圆筒状的基部423a外周上下分别凸起设置向上裙状的上部滑动部423b以及向下裙状的下部滑动部423c,将各滑动部液密而且可滑动地压紧配合在泵体内周面,并从上述芯筒422凸缘428上面外周缘沿周向立起设置多个向外侧斜上方立起的连接杆430,将其各顶端分别与环状活塞423的基部423a内面下部一体地连接。
辅助活塞424可上下移动规定幅度地配合在上述芯筒422外周下部,其外周缘可滑动地配合在环状活塞423内面,而且可开闭穿过设置芯筒周壁部上的透孔431。
在本实施例中,将从圆筒状基部424a内周上端部凸起设置的向上裙状的内侧滑动部424b液密而且可滑动地配合在芯筒422外周面,将从基部424a外周下部凸起设置的向下裙状的外侧滑动部424c液密地而且可滑动地配合在上述环状活塞423的基部423a内周面。从基部424a内周下部向下方垂直设置筒状阀片424d,从基部外周上部凸起设置断面为倒L形的止动筒部424e。
另一方面,在芯筒422外周下部规定位置设定向上的台阶部432,在该台阶部432上方规定位置设置向下台阶部433,使其可在上述筒状阀片424d下面与上述向上台阶部432上面紧密接触的状态与上述内侧滑动部424b接触上述向下台阶部433下面的状态之间上下移动。
另外,在上述向上台阶部432和向下台阶部433间的芯筒周壁部下方穿过设置透孔431。
从上升位置压下上下移动构件404时,辅助活塞424在液压(在最初使用泵体内无液体的场合为空气压)作用下相对于芯筒422上升,透孔431打开;另一方面,上下移动构件404上升时,上述内筒415a下端缘接触辅助活塞424的止动筒部424e上面将其止动;当芯筒422进一步上升时,筒状阀体424d下面紧密地接触在向上台阶部432,将透孔431闭塞。
该辅助活塞424还起到隔断设于泵体403的、用于导入外部气体的透孔434的作用。透孔434设于泵体周壁部上部,当上下移动构件404上升时,该透孔434从芯筒422与内筒415a之间将外部气体导入到负压化的容器体内,当芯筒422处于最上升位置时,辅助活塞424的止动筒部424e上端缘气密地接触于上述内筒415a下端缘,将容器体内外隔断。
下压头426连续地设置在芯筒422上端,可沿着安装盖402上方上下移动。在本实施例中,下压头426具有从顶壁周缘垂直设置周壁的下端开口圆筒状的壳体435,通过将从该壳体435顶壁下面中央垂直设置的纵筒436下端部配合于芯筒外周上端而固定于芯筒422。横筒437的基端部在纵筒436上部前面开口,该横筒437贯通壳体周壁向其前方凸出,并作为喷嘴425。喷嘴425的基端部向前方倾斜上升,前端向下方倾斜下降。通过这样的结构可进一步防止液体滴漏。
在从壳体435向下方凸出的纵筒436外周设置螺纹,当压下上下移动构件404时,与上述锁定构件415的螺纹进行螺旋配合,可在压下状态下将上下移动构件404锁住。此时,从芯筒422凸起设置的上述垂下壁429外面液密地配合于设于泵体周壁下部的缩径部内面,纵筒436的外周下端部液密地配合于锁定构件415内筒415a内面设置的向下裙状环状凸片438内周,芯筒422下端部接触在上述吸入阀构件417上面。
排出阀427由阀体439闭塞设于芯筒422内上部的阀孔,该阀体439可在液压作用下上下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芯筒422内上部凸起设置向内倾斜下降的凸缘状阀座440在其中心形成阀孔,在阀座440上置放球状的阀体439将阀孔闭塞,由此构成排出阀427。阀体439可在到接触止动板441下面的位置间上下移动,该止动板441从上述壳体435的顶壁垂直设置。
本发明的泵用于喷出高粘性的液体,例如用于喷出粘度约为500cps-15000cps的液体。在使用这样高的粘度的液体的场合,由液压推上的排出阀体439很少会因其自重而马上落下到阀座440上,虽然随着液体粘度、阀体重量等的不同而有一些差别,但大体上沿着液流上下移动。因此,在液体流速和阀体移动速度间不会产生明显误差。
在本实施例中,当上述喷嘴425内的容积为Va、排出阀体439可上下移动部分的液体流动通道内的容积为Vb、排出阀体439的体积为Vc时,限制排出阀体439上下移动的幅度使得Vb-Vc等于或大于Va。根据这一限制的排出阀体439的实际上下移动幅度虽然随着喷嘴的长度和内径以及芯筒422的内径等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大约为5mm~30mm,比将球阀置于阀座上构成的现有阀大。特别是最好为10mm以上的幅度。
压下上下移动构件404注出液体后,当上下移动构件404上升时,芯筒422内的液体通过透孔431流回到负压化的泵体403内,另外,排出阀体439上下移动的流体通道内的液体流回到排出阀427上游的芯筒422内,喷嘴425内的液体流回到上述流体通道内。此时,由于Vb-Vc等于或大于Va,所以喷嘴内的液体大体上流回到纵筒内。
图25~图28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用弹性构件常向阀孔闭塞方向推压吸入阀构件417。
按照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中设作为弹性构件的螺旋弹簧442,其中,在上述各板肋419上面与螺旋弹簧420下面之间配合固定其上端的水平螺旋状部,并使从水平螺旋状部内周缘延伸的圆筒状部沿着上述各板肋419内面向下方垂下,其下面止动于吸入阀构件417的各止动凸起418上面。
在本实施例中,常将辅助活塞424相对于芯筒422向上方推压。为此设有螺旋弹簧443,该螺旋弹簧443的上端部止动于辅助活塞424的上述基部424a下面,其上端部止动于上述各连接杆430与芯筒外面之间。该弹簧443的结构是这样的,与将上述芯筒422向上方推压的螺旋弹簧420相比其弹簧力弱,当芯筒422上升、辅助活塞424的止动筒部424e上面止动于上述内筒415a下面时,芯筒422进一步上升直到辅助活塞424的筒状阀片424d下面紧密接触向上台阶部432上面为止,因此,仅在芯筒422的最上升位置处透孔431被闭塞。
其它结构与上述图20的实施例相同。
图29和图30示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在芯筒处于最高位置将上述透孔431闭塞的状态下,上述辅助活塞424可相对泵体403止动,而且在压下下压头426打开透孔431后可解除该止动。
本实施例以上述图20的实施例为基础,但止动筒部的断面不是倒L形,而是形成为圆筒状,在其外周上端部设置止动凸条444,另一方面,在上述锁定构件415的内筒415a内周下端部设置向下的台阶部445,并在该台阶部445下方设置与上述止动凸条444接合的止动凸条446,当芯筒422上升时止动筒部424e上面接触止动于上述台阶部445下面,而且各凸条444、446相互接合,当芯筒422进一步上升、筒状阀片424d下端与上述向上台阶部432上面接触时,将透孔431闭塞。从该状态压下下压头时,辅助活塞424通过各止动凸条相互的接合在刚开始时确实地止动于内筒415a,因此,透孔431确实地打开;接着,通过芯筒422的向下台阶部433接触止动内侧滑动部424b上面,将各接合凸条相互的接合解除,辅助活塞424与芯筒一道下降。
在本实施例中,从芯筒下面一体地设置多个弹簧片447,当上下移动构件404的螺纹与上述内筒415a的螺纹配合、在压下状态下相对于泵体锁住上下移动构件404时,上述各弹簧片447压紧接触在吸入阀构件417的顶壁上面。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可确实地压下吸入阀构件417,在运送时等将吸入阀确实地闭塞。
上述各构件适当地选择使用合成树脂、金属、以及特别是合成橡胶等有弹性的材料形成。
如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泵具有环状活塞和辅助活塞。该环状活塞以其外周面可滑动地配合在泵体内面,并且其内周面下部可让液体通过地连接于芯筒外面下部;该辅助活塞可上下移动规定幅度地配合于芯筒外周下部,同时其外周面可滑动地配合在环状活塞内面,而且可开闭穿设在芯筒周壁部的透孔。通过压下下压头将泵体内的液体经打开的透孔导入到芯筒内,并通过排出阀从喷嘴喷出;下压头上升时通过泵体内的负压化将容器体内的液体经吸入阀吸到泵体内。另外,仅当芯筒处于最上升位置时才有可能由辅助活塞闭塞透孔。因此,如果将本发明的泵用于喷出有粘性的液体,则当压下下压头喷出液体后下压头上升时,在排出阀关闭之前的期间芯筒内的液体经上述透孔流回到泵体内,与此相随,排出阀体上下移动的流体通道内的液体流回到芯筒内,进而喷嘴内的液体流回到上述流体通道内。因此,可以消除液体从喷嘴前端的滴漏,可极力防止液体的干燥固化。
由于设有在泵体内周滑动的环状活塞和开闭透孔的辅助活塞,所以可将兼做芯筒上下移动导向件的环状活塞形成为壁厚结实的构件,使芯筒稳定地上下移动,同时提高其耐久性。
由于通过改变现有品中极少一部分结构即可进行制造,所以兼有容易制造和制造费用低廉的优点。
使用时即使误将容器弄倒,由于在芯筒的最上升位置辅助活塞闭塞透孔,所以也可极力防止液体从喷嘴前端漏出。当喷嘴内的容积为Va,排出阀体可上下移动部分的流动通道内的容积为Vb、排出阀体的体积为Vc时,由于限制排出阀体上下移动的幅度使得Vb-Vc等于或大于Va,所以喷嘴内基本上全部的液体都流回到排出阀上下移动的流动通道内,从而可确实防止液体的滴漏,防止液体的干燥固化。
另外,可以确实防止在排出阀关闭之前打开吸入阀,因而可进一步确实保证芯筒内规定量的液体流回,进一步确实防止液体滴漏,防止液体的干燥固化。
当最初安装在容器体上、在泵体内还存在有空气的场合,可以确实消除压下下压头时在空气压作用下辅助活塞相对于芯筒总体上不上升的问题。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
图31和图32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图中标号501表示液体喷出泵。该泵501具有安装盖502、泵体503、上下移动构件504以及杆状构件505。
安装盖502用于将泵体503固定于容器体506,从螺旋配合于容器体口颈部507外周的周壁508上端缘延伸设置有向内的凸缘状顶壁509。
泵体503通过安装盖502固定于容器体506,并且在垂下到容器体内的下端部内设有吸入阀510。
在本实施例中,泵体503从圆筒状周壁511外周上部凸起设置向外的凸缘512,从在底壁513中央开口的孔口周缘部向下方凸起设置配合筒部514。在该配合筒部514配合吸管515的上端,该吸管515的下部垂下到容器体内下端部。在周壁511上端部配合固定用于在压下状态下锁定上下移动构件504的锁定构件516。该锁定构件516从环形板状的顶板内面垂直设置通过凹凸接合装置配合在泵体503上端外周的配合筒部,从该顶板内周缘部垂直设置配合在泵体503内上部的内筒516a。在内筒516a内周设置用于螺旋配合上下移动构件的螺纹。
在容器体口颈部507上面通过密封圈517置放上述向外的凸缘512,并由安装盖502的顶壁509与容器体口颈部上面夹持凸缘512。
吸入阀510通过在凸缘状的阀座518上放置球状的阀体519而构成,设阀座518凸起设置在上述配合筒部514内上端部并向内侧倾斜下降。
上下移动构件504具有芯筒521和带喷嘴522的下压头523,在芯筒521内上部设有排出阀524;该芯筒521从外周下部凸起设置有配合在上述泵体内的环状活塞520并且在受到向上的推压的状态下可在泵体503内上下移动,该下压头523配合在该芯筒521上端。
在本实施例中,下压头523具有从顶壁周缘垂直设置周壁的、下端面开口的圆筒状壳体525,将从该壳体525顶壁下面中央垂直设置的纵筒526下端配合于芯筒521外周上端,从而固定于芯筒521。将基端部在纵筒526上部前面开口的横筒527贯通壳体周壁向其前方凸出,将该横筒527作为喷嘴522。喷嘴522的基端部向前方倾斜上升,前端向下方倾斜下降。采用这样的结构,可进一步防止液体的滴漏。
在从壳体525向下方凸出的纵筒526外周设有螺纹,在压下上下移动构件504时与上述锁定构件516的螺纹配合,从而可在压下状态下锁定上下移动构件504。
在上述环状活塞520的安装基部下面与杆状构件505的后述凸缘上面之间设置螺旋弹簧528,常向上方推压上下移动构件。
通过在芯筒521内上部凸起设置向内侧倾斜下降的凸缘状阀座529在其中心形成阀孔,在阀座529上放置球状的阀体530将阀孔闭塞,从而构成排出阀524。而且,阀体530可在到接触止动杆531下面的位置之间上下移动,该止动杆531从上述壳体525的顶壁垂直设置。
杆状构件505的下端部可让液体通过地固定于泵体503内下端部,上端部凸起设置于芯筒521内使泵体503和芯筒521内的流体通道变窄,使液体顺利喷出。
在本发明中,当上下移动构件504处于最上升位置时杆状构件505的顶端位于排出阀的阀座529下方,座下上下移动构件504时杆状构件505顶端凸出到阀座529上方并与周围之间留有间隙,上下移动构件504上升时排出阀524下游的液体通过上述间隙流回到排出阀上游。
在本实施例中,杆状构件505具有收容于泵体504内下部的、下端面开口的圆筒状安装基部532,从该基部532外周下缘部凸起设置的凸缘533配合固定于泵体周壁内面下端部,从基部532顶板上面向上方立起设置进入到芯筒521内的杆状部534。通过将杆状部534的顶端部形成为缩径部534a,可将其插穿该阀孔内并且在周围留有液体可流过的间隙。当上下移动构件504在螺旋弹簧528的向上推压力作用下处于最上升位置时,其顶端位于阀座529下方,排出阀可维持关闭状态;当压下上下移动构件504时,其缩颈部534a凸出到阀座529上方并在周围留有间隙。
此时,只要杆状构件505的凸出部分存在阀体530就不会关闭阀门,因此,即使上下移动构件504上升泵体503内负压化,在杆状构件顶端移动到阀座529下方之前也不会关闭阀门。在此期间纵筒内的液体流回到芯筒521内,进而喷嘴522内的液体流回到纵筒526内。
缩径部534a向阀座529上方凸出的幅度可以适当地选择,但喷嘴长度和内径、芯筒和下压头纵筒的体积等与现有品相同时排出阀体530上下移动的幅度最好选定得比现有品明显大。特别是当设定的凸出幅度使得排出阀体530上下移动的排出阀下游流动通道内的容积减去阀体530的体积和凸出到阀座529上方的缩径部534a的体积后的量等于或大于喷嘴522内的容积时,喷嘴内的液体基本上流回到纵筒内,可很好地防止液体滴漏。具体的凸出幅度虽然随喷嘴的长度和内径、芯筒的内径等的不同而有差异,但应从大约5mm~30mm的范围内选择。
芯筒521内下端部设置的环状凸部535内周面可滑动地配合在杆状部534外周,使上下移动构件504可稳定地上下移动而不出现横向偏斜,另一方面,在缩径部534a以外的杆状部534外周设置有在周向上的多个纵凹槽536,通过上述各凹槽536将泵体503内和芯筒521内连通。
在上述安装基部532的周壁穿过设置有在周向上的多个孔口537从而将基部532内外连通,从基部532顶板下面中央垂直设有限制吸入阀510阀体519上下移动的止动杆538。
图44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该实施例中包括有一吸入阀510a,该吸入阀510a具有由弹性构件常向阀孔闭塞的方向推压的阀体519。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弹性构件的螺旋弹簧539的弹簧力弱,其上端部配合于上述止动杆538外周,其下端压紧接触在阀体519上面。其它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相同。
图34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它包括有吸入阀510b,该吸入阀510b具有重量为排出阀体530两倍以上的吸入阀体519a。其它结构与上述图31的实施例相同。
上述各构件主要采用合成树脂形成,根据需要可适当选用金属以及特别是合成橡胶等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
在图33所示实施例的吸入阀510a中,由于阀体519常受到将阀孔闭塞的方向上的推压,所以可确实防止在上述排出阀体524关闭之前打开及入阀510。其结果,在排出阀524关闭之前吸入阀510不打开,下压头纵筒526内的液体可确实流回到排出阀524上游,进而喷嘴522内的液体流回到纵筒526内。
在图34所示实施例的吸入阀510b中,其阀体519b的重量为排出阀524的阀体530的2倍以上,同样,可确实防止在排出阀524关闭之前打开吸入阀510。
如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泵,设有杆状构件,该杆状构件的下端部可让液体流过地固定于泵体内下端,上端部凸出设置在芯筒内部,当上下移动构件处于最上升位置时杆状构件顶端位于排出阀阀座的下方,压下上下移动构件时杆状构件顶端凸出到阀座上方并在周围留有间隙,当上下移动构件上升时排出阀下游的液体通过上述间隙回到排出阀上游。因此,压下上下移动构件喷出液体时可由杆状构件顶端将排出阀体确实地向上推到规定位置,而当压下的上下移动构件上升使泵体内负压化时,排出阀体不会马上闭塞阀孔,至少在杆状构件顶端退到阀座下方之前不会闭阀,因而排出阀下游的液体可确实地流回到排出阀上游的芯筒内,与此相随,喷嘴内的液体流回到下压头的纵筒内,所以可消除液体从喷嘴前端滴漏。
另外,由于喷嘴内的液体流回到下压头纵筒内,所以即使用于喷出高粘性的液体,也不会发生液体干燥固化的问题。
如上所述,由于可由杆状构件顶端控制排出阀体上下移动的时间,所以不论液体有无粘性都可防止液体滴漏。
由于通过改变现有品极少一部分结构即可制造,所以兼有易于制造和制造费用低廉的优点。
由于可在规定量的液体从排出阀的阀孔流回到排出阀上游的芯筒内后确实防止在排出阀关闭之前开启吸入阀,所以可进一步确实地使喷嘴内的液体流回到下压头纵筒内,从而更好地防止液体滴漏以及防止液体干燥固化。
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
图35~图40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中标号601表示液体喷出泵。该泵601具有安装盖602、泵体603、上下移动构件604以及吸入阀构件605。
安装盖602用于将泵体603固定于容器体606,它从螺旋配合于容器体口颈部607外周的周壁608上端缘延伸设置内向凸缘状的顶壁609。
泵体603通过上述安装盖602固定于容器体606,并且下端部垂下到容器体内。
在本实施例中,泵体603从圆筒状周壁610外周上部凸起设置向外的凸缘611,从在底壁612中央开口的孔口周缘部凸起设置向内侧下方倾斜的凸缘状阀座613,并且从底壁612下面周缘向下方凸起设置配合筒部614配合吸管(未图示)的上端,该吸管的下部垂下到容器体内下端部。
在周壁610上端部配合固定用于在压下状态下锁定上下移动构件604的锁定构件615。该锁定构件615从环形板状的顶板内面垂直设置通过凹凸接合装置配合在泵体603上端外周的配合筒部,从该顶板内周缘垂直设置配合于泵体603内周上端的内筒615a。内筒615a与泵体603上端内面通过纵凸条相互的接合阻止转动,在内筒615a内周设置用于螺旋配合上下移动构件的螺纹。
在容器体口颈部607上面通过密封圈616放置上述向外的凸缘611,用螺旋配合于口颈部外周的安装盖602顶壁609与容器体口颈部607上面夹持凸缘611。
吸入阀构件605以其下面紧密接触在泵体603内下部的上述阀座613上形成吸入阀617,并形成可上下移动规定幅度的向上立起的杆状。
在本实施例中,设有吸入阀构件605,该吸入阀构件605的下面周缘部形成为可与上述阀座613上面紧密接触的锥状,下半部是空心的。该构件605在其外周下端凸起设置周向上的多个矩形板状止动凸起618,另一方面,在凸起设于泵体603周壁610内周下端部的周向多个矩形板状板肋619上面将用于向上方推压上下移动构件604的螺旋弹簧620下端面止动,该构件605可上下移动直到上述各止动凸起618与螺旋弹簧620接触。图中标号621表示设在吸入阀构件605外周下部的周向多个肋条。
上下移动构件604具有芯筒622、环状活塞623、带喷嘴624的下压头625以及排出阀626等。
芯筒622在向上受到推压的状态下可上下移动,并且从内周下端部凸出设有环状密封部627,该环状密封部627的内周缘配合在上述吸入阀构件605外周且能液密地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芯筒622为上下端面开口的圆筒状,从内周下端缘凸起设有向内侧倾斜上升的向上裙状环形密封部627,其内周缘部配合在上述吸入阀构件605外周。从外周下端部向外方凸起设置凸缘628,并从该凸缘628外周缘与泵体内面留有间隙地垂直设置垂下壁629。在垂下壁629外面上部凸起设置周向多个凸起630。各凸起630的外周面与泵体内面有很小的间隙,从而在芯筒622上下移动时产生横向偏斜的场合起到修正其轨道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芯筒622由两个构件构成。
在上述凸缘628下面使上述螺旋弹簧620的上面接触止动,常向上方推压上下移动构件604。
环形活塞623可上下移动规定幅度地配合在上述芯筒22外周下端部,同时外周缘可滑动地配合于泵体内面,而且可开闭穿过设置在芯筒622下端部的透孔631。
在本实施例中,从圆筒状的基部623a外周面凸起设置上方向外侧凸出的、断面为圆弧板状的外侧滑动产623b,同时从基部623a内周面凸起设置向上方倾斜上升的向上裙状内侧滑动部623c,构成环形活塞623。另一方面,在芯筒622外周的上述向外凸缘628上方规定位置形成向下的台阶部632,在该台阶部632与向外的凸缘628之间的芯筒穿设透孔631。
环状活塞623的外侧滑动部623b液密而且可滑动地配合于泵体603内面,同时内侧滑动部液密而且可滑动地配合于芯筒622外周,而且环状活塞623可相对于芯筒622以从基部623a上面接触上述台阶部632下面的位置到基部623a下面接触上述凸缘628上面的位置的规定幅度,上下移动地配合于芯筒622。当上下移动构件604上升时,基部623a下端液密地接触在凸缘628上面将透孔631闭塞;当压下上下移动构件604时液压将环状活塞623相对于芯筒622推向上方,打开透孔631。当上下移动构件604处于最上升位置时,其基部623a上端接触止动于上述锁定构件615的内筒615a下面。
下压头625连续地设于芯筒622上端,可沿安装盖602上方上下移动。在本实施例中,下压头625具有从顶壁周缘垂直设置周壁的、下端面开口的筒状壳体633,通过将从该壳体633的顶壁下面中央垂直设置的纵筒634下部配合于芯筒622外周上端而固定于芯筒622。将基端部在纵筒634上部前面开口的横筒635贯穿壳体周壁向前方凸出,将该横筒635作为喷嘴624。喷嘴624的基端部向前方倾斜上升,前端向下方倾斜下降。通过这样的结构可防止液体滴漏。
在从壳体633向下方凸出的纵筒634外周设螺纹,当压下上下移动构件604时与上述锁定构件615的螺纹进行螺旋配合,在压下状态下可将上下移动构件604锁定。此时,从芯筒622凸起设置的上述垂下壁629外面液密地配合在设于泵体周壁610下部的缩径部内面。纵筒634的外周下端部液密地配合在设于锁定构件615内筒615a内面的向下裙状环状凸片636内周。
排出阀626的阀体637可闭塞设于芯筒622内上部的阀孔,在液压作用下阀体637可上下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芯筒622内上部凸起设置向内侧倾斜下降的凸缘状阀座638在其中心形成阀孔,在阀座638上放置球状阀体637将阀孔闭塞,构成排出阀626。阀体637可在直到与止动杆639下面接触的位置间上下移动,该止动杆639从上述壳体633顶壁垂直设置。
本发明的泵用于喷出高粘性的液体,例如用于喷出粘度大约为500cps~15000cps的液体。在使用这样的高粘性液体的场合,由液压推到上面的排出阀体637很少会因自重马上落下到阀座638上,虽然随着液体的粘度、阀体重量等的不同而产生一些差异,但大体上随着液流上下移动。因此,液体流速与阀体的移动速度之间不会产生大的误差。
在本实施例中,当上述喷嘴624内的容积为Va、排出阀体637可上下移动部分的液体流动通道内的容积为Vb、排出阀体637的体积为Vc时,限定排出阀体637上下移动的幅度使Vb-Vc等于或大于Va。按照这一限定的排出阀体637的实际上下移动幅度虽然随着喷嘴的长度和内径、芯筒622内径等的不同而有些差异,但大约为5mm~30mm,比将球阀置于阀座上构成的现有阀门大。现有的这种阀大约为1~4mm,是在打开阀门时足以让液体通过阀孔的最小间隙。最好采用10mm以上的幅度。
在本发明中,在吸入阀构件605外周设置有液体流回时用的纵槽640。该纵槽640用于在上下移动构件604上升时使芯筒内的液体流回到泵体603内,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0所示,在前后设有一对横断面为矩形的纵槽640。该纵槽640如图35所示,在压下锁定上下移动构件604的状态下,环状密封部627位于纵槽640下方,如图39所示,当上下移动构件604处于最上升位置的场合该环形密封部627位于纵槽640上方。纵槽640的横断面结构不限于上述情形,可以适当地选择,其数目也不限于2个,可以适当选择。
压下上下移动构件604注出液体后,当上下移动构件604上升时,芯筒622内的液体经纵槽640流回到负压化的泵体603内,排出阀体637上下移动的流动通道内的液体流回到排出阀626上游的芯筒622内,进而,喷嘴624内的液体流回到上述流动通道内。此时,如果Vb-Vc等于或大于Va,则喷嘴内的液体基本上流回到上述流动通道内。
图41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弹性构件641常向闭阀方向推压吸入阀构件605。按照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中设置作为弹性构件的螺旋弹簧641,并将其上端的螺旋状部配合固定于上述各板肋619上面与螺旋弹簧620下面之间,同时使从螺旋状部内周缘延伸设置的圆筒状部沿上述各板肋619内面向下方垂下,使其下面止动于吸入阀构件605各止动凸起618上面。其它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相同。
按照图41所示的实施例,由于常向阀孔闭塞的方向推压吸入阀构件605,所以当上下移动构件604上升时,在最初的、排出阀626关闭之前的期间,由弹性构件641的推压关闭吸入阀617,在排出阀626关闭后泵体603内的负压在使吸入阀构件605向上移动的方向上产生大的效果,因此在排出阀626关闭后打开吸入阀617。
上述各构件适当选用合成树脂、金属以及特别是合成橡胶等有弹性的材料形成。
如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泵,设置有以阀体闭塞设于芯筒内上部的阀孔的排出阀,该阀体由液压上下移动,同时在吸入阀构件外周设有液体流回时用的纵槽,所以如将本发明的泵用于喷出有粘性的液体,则当压下下压头喷出液体后下压头上升时,芯筒内的液体在排出阀关闭之前经上述纵槽流回到泵体内,与此相随,排出阀体上下移动的流动通道内的液体流回到排出阀上游的芯筒内,进而喷嘴内的液体流回到上述流动通道内,从而可消除液体从喷嘴前端的滴漏,极力防止液体的干燥固化。
喷嘴内的液体向排出阀体上下移动的流动通道内的反向流动直接由泵体内的负压化引起,与现有技术中杆状吸入阀构件的相对下降导致芯筒内容积增加从而形成反向流动的情形相比,单位时间的反向流量要多(这是由于泵体的直径大于杆状吸入阀构件的直径的缘故),所以与现有的这种泵相比,可以快速地使足够量的喷嘴内的液体反向流动。
另外,由于通过改动现有品中极少一部分的结构即可制造,所以兼有易于制造和制造费用低廉的两重优点。
当喷嘴内的容积为Va、排出阀体可上下移动部分的流动通道内容积Vb、排出阀体的体积为Vc时,如果限定排出阀体上下移动的幅度使Vb-Vc等于或大于Va,则喷嘴内的液体基本上全部流回到排出阀体上下移动的流动通道内,从而可进一步确定防止液体滴漏,防止液体的干燥固化。
由于可使规定量的液体从排出阀的阀孔流回排出阀上游的芯筒内并在排出阀关闭之前确实地关闭吸入阀,所以可以确实使喷嘴内的液体流回到上述流动通道内,从而可以更好地防止液体滴漏和液体的干燥固化。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
图42~图46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中标号701表示液体喷出泵。该泵701具有安装盖702、泵体703、上下移动构件704。
安装盖702用于将泵体703固定于容器体705上,它通过从周壁707上端缘延伸设置向内的凸缘状顶壁708构成,该周壁707螺旋配合于容器体口颈部706外周。
泵体703通过上述安装盖702固定于容器体705,而且下端部垂下到容器体内。
在本实施例中,泵体703为上下端面开口的圆筒状,下部以三个台阶减小直径,从外周上部凸起向外的凸缘709,在内部下端部凸起向内侧下方倾斜的凸缘状阀座710。阀座710下方构成用于吸管配合的配合筒部711,在该配合筒部711配合吸管(未图示)的上端,吸管下部垂下到容器体内下端部。
在上端部配合固定在压下状态锁定上下移动构件704的锁定构件712。该锁定构件712从环形板状顶板垂直设置通过凹凸接合装置配合于泵体703上端外周的配合筒部,从该顶板内周缘垂直设置配合于泵体703内周上端部的内筒712a。内筒712a与泵体703上端内面通过纵凸条相互的接合等阻止转动,另外,在内筒712a内周上部设置用于与上下移动构件螺旋配合的螺纹。
在容器体口颈部706上面通过密封圈713放置上述向外的凸缘709,用螺旋配合于口颈外周的安装盖702的顶壁708和容器体口颈部706上面夹持凸缘709。
在泵体703内下部设有吸入阀714。该吸入阀714由上述阀座710和放置在该阀座710上的球状阀体715构成,在阀座710周围的周壁部分凸起设置有周向多个止动肋条716,由各止动肋条716上端部内侧面的凸部止动阀体715使其不致脱出到比这更向上的上方,限定其上下移动的幅度。
上下移动构件704具有芯筒717、环状活塞718、带喷嘴719的下压头720以及排出阀721。
芯筒717可在受到向上的推压的状态下在上述泵体703内中央部上下移动,其下端面封闭,在内部上部具有排出阀721。该排出阀721通过可由液压上下移动的阀体722闭塞设在芯筒内部上部的阀孔。
在本实施例中,芯筒717为下端面闭塞的圆筒状,从外周下端部凸起设置向外侧的缘723,从该凸缘723外周缘垂直设置垂下壁724并与泵体内面留有间隙。在垂下壁724外面上部凸起设置周向多个板状凸起725。各凸起725的外周面与泵体内面留有很小的间隙,在芯筒717的上下移动产生横向偏斜的场合起到修正其轨道的作用。另外,从芯筒底壁内面中央部垂直设置杆状凸起726,其下端垂下到泵体703的上述止动肋条716上端部位置,在吸入阀体715卡在各止动肋条716上端凸部间的场合起到将其推下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芯筒717由两个构件构成。
在上述凸缘723下面与在上述止动肋条716上端面部分的泵体703内面形成的向上台阶部之间设置螺旋弹簧727,常向上方推压芯筒717。
环状活塞718可上下移动一定幅度地配合在上述芯筒717外周下端部,同时以其外周缘可滑动地配合在泵体内面,而且可开闭设置在芯筒717下端部的透孔728。
在本实施例中,从圆筒状的基部718a外周面凸起设置上下凸出到外侧的、断面为圆弧板状的外侧滑动部718b, 同时从基部718a内周面凸起设置向上方倾斜上升的向上裙状内侧滑动部718c,从而构成环状活塞718。另一方面,在芯筒717外周的上述向外凸缘723上方规定位置形成向下的台阶部729,在该台阶部729与向外凸缘723之间的芯筒周壁部分设置透孔728。
将外侧滑动部718b液密而且可滑动地配合在泵体703内面,同时将内侧滑动部液密而且可滑动地配合在芯筒717外周,另外,可相对上下移动规定幅度地配合于芯筒717,该规定幅度从基部718a上面接触上述台阶部729下面的位置到基部718a下面接触上述凸缘723上面的位置。
在本发明中,相对芯筒717常向上方推压该环状活塞718,并且仅当芯筒处于最上升位置时才能闭塞透孔728。
在本实施例中,在芯筒717的上述各凸起725上面与环状活塞718外侧滑动部718b和基部718a的连接根部下面之间设置螺旋弹簧730,上述基部718a上面常处于与上述台阶部729下面接触的状态,因此,一直通过透孔728将泵体内与芯筒内连通。该螺旋弹簧730选用弹簧力小于将芯筒717向上方推压的螺旋弹簧727的螺旋弹簧,当将芯筒717推到上方时,环状活塞718的基部718a上端接触止动于上述锁定构件712内筒712a下面,另一方面,芯筒717进一步上升到达基部718a下面与凸缘723上面紧密接触的位置而止动,因此,在芯筒最上升位置透孔728处于闭塞状态。
图中标号737为设于泵体的用于导入外部气体的透孔,当上下移动构件上升时从芯筒717与内筒712a之间经该透孔737将外部气体导入负压化的容器体内,当芯筒在最上升位置时由环状活塞隔断。
下压头720连续地设于芯筒717上端并可沿安装盖702上方上下移动。在本实施例中,下压头720具有从顶壁周缘垂直设置周壁的、下端面开口的圆筒状壳体731,通过将从壳体731的顶壁下面中央垂直设置的纵筒732下部配合于芯筒717外周上端而固定于芯筒717。基端部在纵筒732上部前面开口的横筒733贯通壳体周壁向其前方凸出,该横筒733作为喷嘴719。喷嘴719的基端部向前方倾斜上升,前端向下方倾斜下降。采用这样的结构,可防止液体滴漏。
在从壳体731向下方凸出的纵筒732外周设置螺纹,当压下上下移动构件704时可与上述锁定构件712的螺纹进行螺纹配合,在压下状态下将上下移动构件704锁定。此时,从芯筒717凸起设置的上述垂直下壁724外面液密地配合在设于泵体周壁下部的缩径部内面。纵筒732的外周下端部液密地配合在设于锁定构件712内筒712a内面的向下裙状环状凸片734内周。
排出阀721由阀体722闭塞设于芯筒717内上部的阀孔,该阀体722可在液压作用下上下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芯筒717内上部凸起设置倾斜加工的凸缘状阀座735在其中心形成阀孔,在阀座735上放置球状的阀体722将阀孔闭塞,由此构成排出阀721。阀体722可在到与止动板736下面接触的位置之间上下移动,该止动板从上述壳体731顶壁垂直设置。
本发明的泵用于喷出高粘性的液体,例如用于喷出粘度大约为500cps~15000cps的液体。在使用这样高粘度液体的场合,由液压推到上面的排出阀体722很少会因其自重而马上落下到阀座735上,虽然随着液体的粘度、阀体重量等的不同而存在一些差异,但大体上沿着液流上下移动。因此,液体流速与阀体移动速度之间不会产生大的误差。
在本实施例中,当上述喷嘴719内的容积为Va、排出阀体722可上下移动部分的液体流动通道内的容积为Vb、排出阀体722的体积为Vc时,限定排出阀体722上下移动的幅度使得Vb-Vc等于或大于Va。根据这一限定的排出阀体722的实际上下移动幅度虽然随着喷嘴的长度和内径、芯筒717的内径等的不同而有差异,但大约为5mm~30mm比起将球阀置于阀座上构成的现有阀门来说要大。特别是最好为10mm以上的幅度。
在压下上下移动构件704注出液体后,当上下移动构件704上升时芯筒717内的液体经透孔728流回到负压化的泵体703内,而排出阀体722上下移动的流动通道内的液体流回到排出阀721上游的芯筒717内,进而喷嘴719内的液体流回到上述流动通道内。此时,如Vb-Vc,等于或大于Va,则喷嘴内的液体基本上流回到上述流动通道内。
上述各构件适当选择合成树脂、金属以及特别是合成橡胶等有弹性的材料形成。
如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泵,由于相对于芯筒常向上方推压环状活塞,同时仅当芯筒处于最上升位置时才能闭塞透孔,因此,如将本发明的泵用于喷出有粘性的液体,则当压下下压头喷出液体后下压头上升时,在排出阀关闭之前芯筒内的液体经上述透孔流回到泵体内,与此相随,排出阀体上下移动的流动通道内的液体流回到芯筒内,进而喷嘴内的液体流回到上述流动通道内,因此,可以消除液体从喷嘴前端的滴漏,可以极力防止液体的干燥固化。
而且与现有技术一样,由于芯筒处于最上升位置时环状活塞将透孔闭塞,所以即使在使用时误将容器弄倒也可极力防止液体从喷嘴前端漏出。
由于通过改变现有品的极少一部分结构即可制造,所以兼有易于制造和造价低的双重优点。
当喷嘴内的容积为Va、排出阀体可上下移动部分的流动通道内的容积为Vb、排出阀体的体积为Vc时,如果限定排出阀体上下移动的幅度使得Vb-Vc等于或大于Va,则喷嘴内的液体基本上全部流回到排出阀上下移动的流动通道内,所以可更好地防止液体滴漏,防止液体的干燥固化。
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
图47~图54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中标号801表示液体喷出泵。该泵801具有安装盖802、泵体803、上下移动构件804。
安装盖802用于将泵体803固定于容器体805,通过从螺旋配合于容器体口颈部806外周的周壁807上端缘延伸设置向内凸缘状的顶壁808而构成。
泵体803通过上述安装盖802固定在容器体805,同时其下端部垂直下到容器体内。
在本实施例中,泵体803为上下端面开口的圆筒状,下部经两个台阶缩径,从外周上部凸起设置向外的凸缘809,同时在内部下端部延伸设置向内凸缘状的底部810,在其中央部穿过设置阀孔。另外,将底壁810下方构成为用于配合吸管的配合筒部811,吸管(未图示)的上端配合于该配合筒部811,其下部垂下到容器体内下端部。
在上端部配合固定用于在压下状态下锁定上下移动构件804的锁定构件812。该锁定构件812从环形板状顶板垂直设置通过凹凸接合装置配合于泵体803上端外周的配合筒部,从该顶板内周缘垂直设置配合于泵体803内周上端部的内筒812a。内筒812a与泵体803上端内面通过纵凸条相互的接合等阻止转动,并且在内筒812a内周上却设有用于与上下移动构件螺旋配合的螺纹。
在容器体口颈部806上面通过密封圈813置放上述向外的凸缘809,同时将安装盖802螺旋配合于口颈部外周,由其顶壁808与容器口颈部806上面夹持凸缘809。
在泵体803内下部设有吸入阀814。该吸入阀814由多个杆状弹性部817一体而且可上下移动地支承阀板815,该阀板815用于闭塞设置于上述底部810的阀孔上面,该杆状弹性部817从配合固定于泵体803内下端的筒状基部816内面凸起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8所示,先准备吸入阀构件818,该吸入阀构件818在三处等间隔地设置杆状弹性部817,该杆状弹性部817从短圆筒状基部816内面下部向中心延伸后沿基部内面以圆弧状延伸再向中心延伸并将其前端与基部中央的圆板状阀板815外面连接成一体。然后,将该阀构件818的筒状基部816配合固定于泵体周壁下端部同时用阀板815液密地闭塞上述阀孔上面,构成吸入阀814。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从阀板815上面一体地凸起设置圆柱状的杆部819,接触并支承后述的逆止阀的阀板下面。
上下移动构件804具有芯筒820、环状活塞821,带喷嘴822的下压头823,以及排出阀824。
芯筒820在受到向上的推压的状态下可沿上述泵体803内中央部上下移动,在内部上部设有排出阀824,在下端部设有逆止阀825。该排出阀824由阀体826将设于芯筒内部上部的阀孔闭塞,该阀体826可在液压作用下上下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芯筒820为由逆止阀825闭塞下端面的圆筒状,从外周下部向外方凸起设置凸缘827,同时从该凸缘827外周缘垂直设置垂下壁828并与泵体内面空开间隙。在垂下壁828外面上部凸起设置周向多个板状凸起829。各凸起829的外周面与泵体内面空开很小的间隙,在芯筒820的上下移动出现横向偏斜的场合起到修正其轨道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芯筒820由两个构件构成。
另外,在上述凸缘827下面与上述筒状基部816上面之间设置螺旋弹簧830,常向上方推压芯筒820。
上述逆止阀825单向地从芯筒820内向泵体803内连通,它设于芯筒820下端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9所示,准备逆止阀构件834,该逆止阀构件834在三处等间隔地设置杆状弹性部833,该杆状弹性部833从短圆筒状基部831内面沿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向中心延伸后沿基部831内面以圆弧状延伸,再向中心延伸并将其前端与基部中央的圆板状阀板832外面连成一体。另一方面,在芯筒820下端部延伸设置底壁835,在其中央部设置向下方垂下的短筒状阀孔,将底壁835下方的周壁作为配合筒部。将上述阀构件834的筒状基部831配合固定于配合筒部内面,同时由阀板832液密地闭塞阀孔下面,构成逆止阀825。
该逆止阀825通过例如形成细杆状弹性部833等方法构成,使得可用比上述吸入阀824弱的力开阀。
环状活塞821可以上下移动一定幅度地配合于上述芯筒820外周下部,同时以外周缘可滑动地配合在泵体内面,并且可关闭设置在芯筒周壁部下部的透孔836。
在本实施例中,从圆筒状的基部821a外周面凸起设置上下向外方凸出的、断面为圆弧板状的外侧滑动部821b,同时从基部821a内周面凸起设置向上方倾斜上升的向上裙状内侧滑动部821c,从而构成环状活塞821。另一方面,在芯筒820外周的上述向外凸缘827上方规定位置形成向下的台阶部837,在该台阶部837与向外凸缘827之间的芯筒周壁部分设置透孔836。
将上述外侧滑动部821b液密而且可滑动地配合于泵体803内面,同时将内侧滑动部821c液密而且可滑动地配合于芯筒820外周,另外,可相对上下移动规定幅度地配合在芯筒820上,该规定幅度从基部821a上面与上述台阶部837下面接触的位置到基部821a下面与上述凸缘827上面接触的位置。
压下上下移动构件804时环状活塞821相对芯筒820上升将透孔836打开,泵体803内与芯筒820内连通,而当上下移动构件804上升时,则相对下降将透孔836关闭。
该环状活塞821在其最上升位置起到隔断设于泵体803的用于导入外部气体的透孔838的作用。该透孔838设于泵体周壁部上部,当上下移动构件804上升时从芯筒820与内筒812a之间经该透孔838将外部气体导入到负压化的容器体内,当芯筒820处于最上升位置时,环状活塞821的基部821a上端部与上述内筒812a下端缘气密地接触,隔断容器体内外。
下压头823连续地设于芯筒820上端并可沿安装盖802上方上下移动。在本实施例中,下压头823具有从顶壁周缘垂直设置周壁的、下端面开口的圆筒状壳体839,通过将从该壳体839顶壁下面中央垂直设置的纵筒840下端部配合在芯筒820外周上端而固定于芯筒820。基端部在纵筒840上部前面开口的横筒841贯通壳体周壁向其前方凸出,该横筒841作为喷嘴822。喷嘴822的基端部向前方倾斜上升,前端向下方倾斜下降。采用这样的结构可防止液体滴漏。
在从壳体839向下方凸出的纵筒840外周设置螺纹,当压下上下移动构件804时与上述锁定构件812的螺纹配合,在压下状态下可锁定上下移动构件804。此时,从芯筒820凸起设置的上述垂直下壁828外面液密地配合于设在泵体周壁下部的缩径部内面,纵筒840外周下端部液密地配合于设在锁定构件812内筒812a内面的向下裙状的环状凸片内周,吸入阀814的上述杆部819上面接触在逆止阀825的阀板832下面。
排出阀824由阀体826闭塞设于芯筒820内上部的阀孔,该阀体826可由液压上下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芯筒820内上部凸起设置向内侧倾斜下降的凸缘状阀座843在其中心形成阀孔,在阀座843上放置球状阀体826将阀孔闭塞,从而构成排出阀824。阀体826可在到与止动板844下面接触的位置间上下移动,该止动板844从上述壳体839顶壁垂直设置。
本发明的泵用于喷出高粘性的液体,例如用于喷出粘度约为500cps~15000cps的液体。在使用这样高粘性的液体的场合,由液压推到上面的排出阀826很少会因其自重马上落回到阀座843上,虽然随着液体的粘度、阀体重量等的不同而有一些差异,但大体上沿着液流上下移动。因此,液体流速与阀体的移动速度之间不会出现大的误差。
在本实施例中,当上述喷嘴822内的容积为Va、排出阀体826可上下移动部分的液体流动通道内的容积为Vb、排出阀体826的体积为Vc时,限定排出阀体826上下移动的幅度使得Vb-Vc等于或大于Va。按照这一限定的排出阀体826的实际上下移动幅度虽然随着喷嘴的长度和内径、芯筒的内径等的不同而有差异,但大约为5mm~30mm,比将球阀置于阀座上构成的现有阀要大。特别是最好为10mm以上的幅度。
压下上下移动构件804注出液体后,当上下移动构件804上升时逆止阀825打开,芯筒820内的液体流回到负压化的泵体803内,而排出阀体826上下移动的流动通道内的液体流回到排出阀824上游的芯筒820内,进而喷嘴822内的液体流回到上述流动通道内。此时,如Vb-Vc等于或大于Va则喷嘴内的液体大体上流回到上述流动通道内。
图55和图56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在逆止阀板833下方规定位置以及吸入阀板815上方规定位置分别凸起设置用于限定各阀板上下移动幅度的止动凸起845、846。
在本实施例中,在芯筒820与吸入阀构件818的筒状基部816之间设置螺旋弹簧,该螺旋弹簧的上端如图56所示那样为水平螺旋状并且凸起设置在与逆止阀板832空开规定间的下方位置,该部分作为止动凸起845。另外,螺旋弹簧的下端同样为水平螺旋状,并且凸起设置在与吸入阀板815空开规定间隔的上方位置,该部分作为止动凸起846。
在本实施例中,没有吸入阀板815上面的上述杆部,而是使用与逆止阀体834同样形状的吸入阀体818。逆止阀825与上述实施例一样,由比吸入阀814弱的力开阀。
上述各构件适当选用合成树脂、金属以及特别是合成橡胶等有弹性的材料形成。
如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泵,设有可由在液压作用下上下移动的阀体闭塞设于芯筒内部上部阀孔的排出阀,同时在芯筒下端部设有从芯筒内到泵体内单向连通的逆止阀,因此,如果将本发明的泵用于喷出有粘性的液体,则当压下下压头喷出液体后下压头又上升时,在排出阀关闭之前芯筒内的液体经逆止阀流回到泵体内,与此相随,排出阀体上下移动的流动通道内的液体流回到芯筒内,进而喷嘴内的液体流回上述流动通道内,因而可消除液体从喷嘴前端的滴漏,可极力防止液体的干燥固化。
而且与现有技术一样,使用时即使误将容器弄倒也有环状活塞将透孔闭塞,所以可极力防止液体从喷嘴前端漏出。
另外,由于通过改变现有品极少一部分结构即可制造,所以兼有易于制造和造价低廉的优点。
当喷嘴内的容积为Va、排出阀体可上下移动部分的流动通道内的容积为Vb、排出阀体的体积为Vc时,由于限定排出阀体上下移动的幅度使Vb-Vc等于或大于Va,所以喷嘴内的液体基本上全部流回排出阀体上下移动的流动通道内,从而可进一步确实防止液体滴漏,防止液体的干燥固化。
由于可在排出阀关闭之前确实防止打开吸入阀,所以可进一步确实使芯筒内规定量的液体流回,进一步确实防止液体滴漏和液体的干燥固化。
由于防止了逆止阀和吸入阀的各阀板作超过必要以上的上下移动,所以可进一步提高逆止阀构件和吸入阀构件的耐久性。
下面说明与本发明的第三特征相关的实施例。
标号901为立起有口颈部的容器体。
在上述口颈部外面螺旋配合安装筒902,在安装筒上端设有向内凸缘902a。
标号903为向容器体内垂直设置的泵体,设于泵体上端的向外凸缘904通过接合于上述向内凸缘902a下面而配合在安装筒的上端部内面,泵体903通过密封圈905放置在容器体口部顶面,由该口部顶面与安装简的向内凸缘夹持。从向外凸缘904内周部立起螺纹管配合筒906,在泵体底部内面有吸入阀907,将泵体下端作为吸管配合筒908,吸管909从该筒内垂下。
上述吸入阀907形成为由阀体911弹性闭塞阀孔910的自闭阀。在图示例中,在泵体底部内面设有向内凸缘912,在该凸缘外周部与内周部的中间部上面设置凹槽913,克服弹性作用将从阀构件914外周垂下的短筒配合在该凹槽内。阀构件以闭塞短筒上面的上壁中央部作为阀体911,将该阀体外周部置于上述向内凸缘912的内周部上面闭塞其凸缘孔形成的阀孔910,在阀体外周部与上述短筒上端内面之间的上壁部分如图60所示那样设置多个孔915,这些孔间的上壁部分作为多个弹性脚片916…。该吸入阀仅在后述的排出阀保持闭塞状态而动作构件上升、泵体内负压化时打开,也可采用其它结构,只要是这样设置的就行。
标号920为配合在上述螺纹管配合筒906内的螺纹管构件,它具有不能转动地与上述配合筒906内面侧配合的阴螺纹筒921,由该筒与从顶板垂下的止动筒922夹持上述螺纹管配合筒906。
从上述泵体903内由螺旋弹簧925上推使动作构件930立起。该动作构件由下压头、芯筒、下构件、筒状活塞形成。
下压头931从顶壁垂下芯筒配合筒932,而且喷嘴933基端在该芯筒配合筒中间部内面开口,喷嘴934向外侧上方稍微倾斜地凸出,并且该喷嘴的前端部向外侧下方弯曲,芯筒配合筒下部作为阳螺纹筒932a可与上述阴螺纹筒921内面螺旋配合。
芯筒935将其筒部936上部配合固定在上述芯筒配合筒932下部内,从筒部下端通过外凸缘937垂下小直径泵体938。筒部插穿上述螺纹管的阴螺纹筒91,从泵体903内向上方立起。
下构件940将上部配合固定在上述芯筒的筒部936下部内,在外面沿纵向设置流动通道形成槽941,在杆状部942下端设置大直径的底板状部943,杆状部的横断面为十字形状。在图示例中,底板状部943的上端部外周通过向上的台阶部形成为小外径部943a,由该小外径部与后述的筒状活塞的中筒部下端形成排出阀944。从底板状外周、中央部、中间部分别垂直设置外筒945、压杆946、中筒947、压下动作构件930将上述阳螺纹筒配合固定于阴螺纹筒921时,压杆下端接触阀体911上面强制地闭塞吸入阀907,另外,中筒947下端推压阀构件的上端外周部。在外筒外面设置多个接合部948并使前端接近泵体内壁面,从而防止下构件940下部横向偏斜。在外筒945与中筒947之间配合螺旋弹簧925上部,而且将该弹簧下端压紧接触在向内凸缘912外周部上向上推压动作构件930。
筒状活塞950形成由凸缘连接的三重筒状,其内筒部951、中筒部952的上部外面、外筒部953外面分别可滑动地配合在下构件的杆状部942外面、小直径泵体938内面、泵体903内壁面。中筒952下端当杆状部942相对筒状活塞950上升时水密地配合在上述底板状部943的小外径部943a外面,关闭它们形成的排出阀944,由动作构件930的上升将该底板状部943下方的泵体室内负压化。在中筒部952上半部与外筒部953的上半部之间设置适当数目的接合片954,通过小直径泵体938下端接触该接合片上端面确定筒状活塞950相对小直径泵体938的上限。中筒部952上部内与流动通道形成槽941连通。
筒状活塞950相对于芯筒935和下构件940的行程及小直径泵体938的内径等可根据要从喷嘴孔内返回的液体量加以确定,以防止液体从刚结束液体排出的喷嘴前端落下。
本发明具有上述结构,其中,下构件940的杆状部942上部固定在芯筒935的筒部内,该下构件940在下端具有大直径的底板状部943并且在外面沿纵向设有流动通道形成槽941,在该杆状部外面可自由上下移动地配合筒状活塞950,从上述芯筒的筒部下端通过向外凸缘907垂下小直径泵体938,在该小直径泵体938内水密地配合该筒状活塞的中筒部952上部,由于该中筒部的上部内与上述流动通道形成槽941连通,并且由于上述底板状部943的外周部与上述中筒部952的下端部形成排出阀944,所以,比起压下动作构件时从筒状活塞950下端到芯筒935上端的液体流出通道部分内的容量,动作构件上升使筒状活塞中筒部952下端部接触下构件940底板状部943外周部从而闭塞它们形成的排出阀944时的上述流体流出通道部分内的容量增大,又由于在排出阀944闭塞之前吸入阀907保持闭塞状态,所以上述容量增大产生的负压化使喷嘴孔内的液体吸回到芯筒内,由此可防止液体从喷嘴前端滴下。由于上述液体流出通道部分内的容量增减,是通过其中筒部952上部配合于芯筒小直径泵体938内壁面的筒状活塞950在上下方向上的滑动来进行的,所以如上述第2个现有例那样,即使不向下方深处压下动作构件,仅需压下筒状活塞相对于芯筒的行程那么一段距离,即可产生将喷嘴孔内液体吸回的效果。
本发明的液体喷出泵由上述那样的改进,可以很好地用于喷出以液体化妆品等为代表的各种液体,具有高的利用价值。
权利要求
1.一种液体喷出泵,其结构使得可通过压下下压头(26)将所安装的容器体内的液体向上吸,并从凸出到下压头(26)前方的喷嘴(25)喷出;其特征在于上述喷嘴(25)向前方倾斜上升,并且有排出阀(241),该排出阀(41)由球状阀体243闭塞设于喷嘴内基端部的阀座(242),该球状阀体(243)可前后移动地收容于喷嘴内。
2.一种液体喷出泵,它具有安装盖(202)、泵体(203)、芯筒(222)、环状活塞(223)、环状辅助活塞(224)、下压头(226)、以及排出阀(241),该安装盖(202)配合于容器体口颈部,该泵(203)通过该盖固定于容器体并在垂下到容器体内的下端部内设吸入阀(209),该芯筒(222)在受到向上的推压的状态下可在该泵体内中央部上下移动,该环状活塞(223)以其外周面可滑动地配合于上述泵体(203)内面并可让液体流过内周面下部地连接于芯筒(222)外面下部,该环状辅助活塞(224)可上下移动规定幅度地配合于上述芯筒外周下部,同时以其外周面可滑动地配合在上述环状活塞内面,并可开闭设于芯筒周壁的透孔(229),该下压头(226)连续地设于上述芯筒上端,可沿安装盖上方上下移动并带有喷嘴(225),该排出阀(241)的球状阀体(243)可前后移动地收容于喷嘴内并可闭塞设于向上述下压头(226)前方凸出的喷嘴(225)内基端部的阀座(242),通过压下上述下压头可将泵体内的液体经开口的透孔(229)导入芯筒内并经排出阀(241)从喷嘴(225)喷出,下压头(226)上升时通过上述泵体内的负压化将容器体内的液体经吸入阀(209)吸到泵体内;其特征在于仅当上述芯筒处于最上升位置时才能由辅助活塞(224)闭塞透孔(229)。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喷出泵,其特征在于当芯筒处于最上升位置而将上述透孔(229)闭塞时,上述辅助活塞(224)可相对泵体(203)止动,并且在压下下压头(226)将透孔(229)打开后可解除止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液体喷出泵通过上下移动上下移动构件(4),将容器体内的液体经吸入阀(9)吸到泵体(3)内,并将泵体内的液体由芯筒(28)经排出阀(31)从喷嘴(29)喷出;其中,在泵体内下端部凸起设置周向多个肋条(10),并在各肋条上面内侧分别设置止动凹部(11),在各止动凹部(11)将用于向上方推压上述上下移动构件(4)的螺旋弹簧(38)的下端止动,从而使液体可流过该弹簧的下端内外两侧。
文档编号B67D7/58GK1378882SQ0211993
公开日2002年1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1995年1月27日
发明者嶋田伸治, 桑原和仁, 岸隆生, 阿部孝之, 远藤修三, 古原裕嗣, 野泽孝光 申请人: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