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可伸缩拖车的集装箱底架加强方法

文档序号:4346191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适用于可伸缩拖车的集装箱底架加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装箱,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可伸缩拖车(extendable chassis)的集装箱底架的加强方法。
背景技术
大部分集装箱的长度尺寸规格是标准的,最为常用的有40英尺和20英尺ISO标准集装箱。相应地,用于运输集装箱的拖车长度一般是40英尺。
但近年来,相继出现了长度规格为45英尺、48英尺、53英尺的集装箱。运输这些非ISO箱的拖车,长度必须超过40英尺而成为专用拖车。这样,运输公司必须配备的拖车品种会增加。而且,由于拖车之间不能通用,不同箱种的运量也不均衡,从而使运输公司的拖车出现使用的不均衡。为了提高拖车的适用范围和通用性,在美洲和欧洲市场,出现了一种长度可调整的拖车,如图2a、2b所示。当收到最小时,可装运40英尺和20英尺集装箱。当拉到最长时,可以装运45英尺、48英尺或53英尺集装箱。这种可伸缩拖车,相对于固定长度的拖车,由于使用更灵活而受到广泛欢迎。但同时,也为集装箱在拖车上装运的安全性带来了隐患。
正如图2a和图2b所示,可伸缩的拖车的底架设有可伸缩结构4。用于运输超标准长度集装箱时,将底架伸长以使集装箱的全长得到支撑。但是这种拖车伸长后,其伸缩段4有一部分的支承面低于其它部分,这样就使放在其上的集装箱,其相应部分的底横梁得不到支撑。对于ISO集装箱而言,部分或全部底横梁得不到支撑,并不影响正常和安全运输。而对于48英尺和53英尺内陆集装箱,由于追求大的内容积,而使集装箱底横梁比ISO箱的弱的多。因此,在运输和装载货物时,其底横粱必须支撑在拖车的纵向大梁9上。显然,这种集装箱在可伸缩拖车上装载货物时,由于在一段很长(比如5英尺)的范围内没有支撑,集装箱的底架存在变形的可能性,严重影响集装箱的使用安全和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装箱底架的加强方法,使集装箱能适用于可伸缩拖车,提高集装箱在可伸缩拖车上装卸货物时的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这样解决的一种适于可伸缩拖车(extendable chassis)的集装箱底架的加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架的长度范围内设一个局部加强部分;所述局部加强部分,至少包含三根连续的底横梁。
根据本发明,可采用如下方式实现底架的局部加强在需局部加强部分采用较其它部分更密的底横梁排列密度。
根据本发明,也可采用如下方式实现底架的局部加强在所述需局部加强部分设置不少于两根将该部分位置的底横梁连为一体的纵梁,所述的纵梁分布于集装箱底架的两底侧梁之间。所述的纵梁可与至少一根底横梁交叉连接。纵梁也可连接于相邻的两根底横梁之间,同一根底横梁两侧的纵梁呈交错方式排列。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局部加强部分的纵梁的截面形状可以为下面所示的任意一种C型、I型、L型、Ω型。
根据本发明,还采用如下方式实现底架的局部加强在需局部加强部分采用较其它部分材料强度更高的底横梁。
根据本发明,还可采用如下方式实现底架的局部加强在需局部加强部分采用较其它部分截面形心水平轴的截面惯性矩更大的底横梁。如局部加强部分的底横梁的截面形状可以为下面所示的任意一种C型、I型、L型、Ω型。
实施本发明提供的集装箱底架加强方法,能加强集装箱底架对应于拖车伸缩部分的强度,适用于长度可伸缩的集装箱拖车,能提高集装箱底架抗破坏的能力,延长集装箱的使用寿命。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加长型非标准集装箱底架结构示意图;图2a和图2b为可伸缩集装箱拖车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集装箱底架加强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集装箱底架加强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为以纵梁加强的第二种连接形式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a、6b、6c、6d、和6e分别为局部加强部分的底横梁和起加强作用的纵梁的几种可选择的截面形状。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如图3所示为在需局部加强部分采用较其它部分更密的底横梁的方式实现集装箱底架局部加强的一个实例。该集装箱底架,包括位于纵向两侧的底侧梁5和垂直连接于所述两底侧梁之间的一组相互平行的底横梁6;所述集装箱底架内,设有一个局部加强部分7。本实施例中,局部加强部分7为底横梁排列密度较其它部分更密的部分。这样通过局部增密底横梁的排列,集装箱的自重和成本增加不多,但由于使关键部位的强度得到了加强,增加了其使用安全性,也可延长使用寿命。使用时,这个局部加强部分正好位于拖车的伸缩部位之上。
实施例2图4为本发明集装箱底架加强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局部加强部分的结构为,在该部分设有将该部分位置的底横梁连为一体的纵梁8,所述的纵梁8分布于两底侧梁5之间。纵梁8一般不少于两根,本实施例为三根。本实施例中,纵梁8与中间一根底横梁6交叉连接,纵梁8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底横梁的侧部连接。
纵梁8与底横梁6的连接方式也可以采用图5所示的方式,即每根纵梁8连接于相邻的两根底横梁6之间,同一根底横梁两侧的纵梁呈交错方式排列。
实施例3如图6所示,本发明集装箱底架中的局部加强部分,也可以通过对该部分底横梁6采用适当截面形状和截面面积的来加大底横梁截面形心水平轴的截面惯性矩,从而提高该部分底横梁6的抗弯强度,底横梁6的截面形状如可以为下面所示的任意一种C型、I型、L型、Ω型。纵梁8也可以采用上面所列举的截面形状。
实施例4本发明的目的也可以通过在需局部加强部分,使用高强度材料的底横梁,使该处底横梁的材质较其它部分的底横梁的强度更高来实现。如底架主体部分如果应用Q235(GB700-88),局部加强部分的底横梁可以采用16Mn(GB1591-88)等材质强度高的钢材。起局部加强作用的纵梁,也可采用这种强度更高的钢材。
权利要求
1.一种适于可伸缩拖车(extendable chassis)的集装箱底架的加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架的长度范围内设一个局部加强部分;所述局部加强部分,至少包含三根连续的底横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局部加强部分的底横梁上表面,与相邻的其他底横梁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装箱底架加强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方式实现底架的局部加强在需局部加强部分采用较其它部分更密的底横梁排列密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装箱底架加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需局部加强部分设置不少于两根将该部分位置的底横梁连为一体的纵梁,所述的纵梁分布于集装箱底架的两底侧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底架加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梁与至少一根底横梁交叉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底架加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根纵梁连接于相邻的两根底横梁之间,同一根底横梁两侧的纵梁呈交错方式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底架加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局部加强部分的纵梁的截面形状可以为下面所示的任意一种C型、I型、L型、Ω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装箱底架加强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方式实现底架的局部加强在需局部加强部分采用较其它部分材料强度更高的底横梁。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装箱底架加强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方式实现底架的局部加强在需局部加强部分采用较其它部分截面形心水平轴的截面惯性矩更大的底横梁。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底架加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局部加强部分的底横梁的截面形状可以为下面所示的任意一种C型、I型、L型、Ω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集装箱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集装箱底架的加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架的长度范围内设一个局部加强部分;所述局部加强部分,至少包含三根连续的底横梁。局部加强的具体方法有在需局部加强部分采用较其它部分更密的底横梁排列密度、在所述需局部加强部分设置不少于两根将该部分位置的底横梁连为一体的纵梁、在需局部加强部分采用较其它部分材料强度更高的底横梁、在需局部加强部分采用较其它部分截面形心水平轴的截面惯性矩更大的底横梁等方案。本发明方法使集装箱能适用于可伸缩拖车,提高集装箱在可伸缩拖车上装卸货物时的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65D90/12GK1493508SQ0213506
公开日2004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28日
发明者孔河清 申请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