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容器的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1364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食品容器的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物,尤其涉及一种食品容器的密封结构。
参阅


图1所示,现有的一种食品容器1,其本体11内装有流质食品12,其本体11上用胶膜或铝箔13密封。这种结构确实可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流质食品12的渗漏,可是,当消费者撕开胶膜或铝箔13后,无法再次对不能一次使用完的食品继续保鲜,这是最大的缺点。
参阅图2所示,现有的另一种食品容器2,其本体21上方设有一个真空成型的盖体22,利用盖体22周缘的扣边221套合在本体21的凸缘211而定位。这种食品容器2适合于非液体或非流质的食品,对于液状或流质状食品23,因其密封性较差,容易发生渗漏情况;若将周缘的扣边221和凸缘211的结合面进行加热密封,虽可防止流体食品的渗漏,但消费者需要打开时则非常不方便,甚至需要用剪刀或刀子割开,致使盖体22受到破坏,无法再继续密封保鲜。
参阅图3、图4所示,为美国专利第6056138号“TRIPLE SEAL CONTAINER”的食品容器3的结构示意图,其本体31上方设有一个真空成型的盖体32,利用其周缘的门形体321套合在本体31的凸缘311,并利用其周缘的门形体321底边定位。这种食品容器3的扣合方式,虽然可以避免图2所示结构,需在结合处加热密封的不方便问题,但是其在使用时,仍然存在如下的缺点1、盖体32的卡勾322是倒扣在凸缘311底边,当要打开盖体32时,使用者必须用手指去扳开卡勾322,这样不仅手指有疼痛感且有时会碰伤,因此不是很实用。2、虽然利用卡勾322可以增加盖体32与本体31定位的稳固性,达到盖体32容易从本体31上脱落的目的,但是密封程度会受到影响,因为盖体32与本体31的结合面33为平面接触,而真空成型的容器厚度都很薄,且张力或强度尚不足以使两者紧密贴合而密封,故,本体31内部的流体35会在本体31倾倒时,由结合面33的间隙34处泄漏出来而流至外部,无法达到密封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食品容器的密封结构,包括本体、盖体,盖体盖合于本体上;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本体口缘处设有凸唇,该凸唇至少设有一条横边及一条纵边,横边上设有向下凹的第一凹环槽,纵边上设有向外侧凹的第二凹环槽;所述盖体口缘处设有凸唇,该凸唇设有与本体凸唇横边和纵边相对应的横边和纵边,该横边上相对于本体的第一凹环槽设有一个能与其套合的第一凸环肋,该纵边相对于本体第二凹环槽设有一个能与其顶抵卡合的第二凸环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食品容器的密封结构,其中本体和盖体的凸唇外侧边,在相对应位置向外水平延伸设有一个以上的凸耳。
图2是现有另一种食品容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US6056138号专利容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结构组合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5所示结构的剖视图。
图8是图6所示结构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结构的组合后堆叠示意图。
图示说明现有技术部分1容器、11本体、12流质食品、13铝箔、2容器、21本体、211凸缘、22盖体、221扣边、23流质食品、3容器、31本体、311凸缘、32盖体、321门形体、322卡勾、33结合面、34间隙、35流体;本实用新型A容器、B容器、B’容器、4本体、41凸唇、411横边、412纵边、413第一凹环槽、414第二凹环槽、5盖体、51凸唇、511横边、512纵边、513第一凸环肋、514第二凸环肋、52凸耳、6结合面、7间隙。
使用时,盖体5以垂直方向置入本体4,第一凸环肋513套合在本体4的第一凹环槽413上,第二凸环肋514紧迫卡入第二凹环槽414内,形成如图8所示的密封状态;由于第一凸环肋513呈垂直的X方向,而第二凸环肋514呈水平的Y方向,使两者形成相互顶抵牵制状态,使盖体5的凸唇51密合在本体4的凸唇41的内侧缘;这时,如果没有外力作用,盖体5通过本身的弹性张力以及X和Y方向的相互卡制作用力,使横边511及纵边512完全贴合在本体凸唇41的横边411与纵边412上;这样本体4内部的流质食品43就不容易经由两者的结合面6流出;故,本实用新型利用两道纵横且凹凸相互顶抵的密封结构,达到确保良好密封性能,防止流质食品43渗漏,保持容器A内部食品新鲜的效果。
再者,前述相对应设有的第一、第二凹环槽413、414以及第一、第二凸环肋513、514最好是设成半圆弧形状,这样,不仅可以增进本体4和盖体5的凸唇41、51的结合强度,且圆弧曲线使得盖体5密合在本体4时,只要用手轻压,即可使第二凸环肋514滑入第二凹环槽414内,然后再利用本身弹性张力撑开,顶在第二凹环槽414内。
参阅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本体4和盖体5的凸唇41、51外侧边的相对位置处,向外水平延伸设有一个以上的凸耳42、52;又如图8所示,盖体5的凸耳52与本体4的凸耳42设有一凸唇高度的间隙7,因此,如图9所示,当需要开启盖体5时,使用者可用一只手抓住本体4的凸耳42,另一只手抓住盖体5的凸耳52向上轻轻用力,盖体5的凸唇51外侧就会掀起,并带动第二凸环肋514脱离本体4的第二凹环槽414;所以,使用者无须借助任何工具,仅用手即可将蜜封在本体4上的盖体5开启。
参阅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盖体5使用后不会被撕裂或破损,当容器A本体4内的食品尚未使用完时,盖体5可以再次重复套入在本体4而密封,以确保食品继续密封保鲜。
本实用新型合理地运用本体4与盖体5两者的凸唇41、51在横边与纵边一体成型且相互配合的凹环槽和凸环肋,确实可以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使用时非常方便,并可以重复密合使用。这种密封结构,可以使用在
图10所示的方形盒状食品容器B,或其他桶状、杯状的食品容器上,故不再赘述。
参阅
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食品容器的密封结构B密封组合后,在堆叠时,可以利用设在本体4底缘的凹面43套在另一个食品容器B’的盖体5上表缘的凸起面53,以达到定位,使得众多食品容器堆叠时,不容易滑落;这种结构也适用于圆形食品容器A,故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利用本体与盖体两者的凸唇在横边与纵边一体成型且相互配合的凹环槽和凸环肋,形成两道相互垂直且彼此顶抵卡制的密合结构,不需加热压合,就可确实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2、使用时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仅用手轻轻用力,即可迅速开启或密封,非常方便。3、盖体可以重复密合使用,且密封保鲜效果理想。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食品容器的密封结构,包括本体、盖体,盖体盖合于本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口缘处设有凸唇,该凸唇至少设有一条横边及一条纵边,横边上设有向下凹的第一凹环槽,纵边上设有向外侧凹的第二凹环槽;所述盖体口缘处设有凸唇,该凸唇设有与本体凸唇横边和纵边相对应的横边和纵边,该横边上相对于本体的第一凹环槽设有一个能与其套合的第一凸环肋,该纵边相对于本体第二凹环槽设有一个能与其顶抵卡合的第二凸环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容器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和盖体的凸唇外侧边,在相对应位置向外水平延伸设有一个以上的凸耳。
专利摘要一种食品容器的密封结构,包括本体、盖体,本体口缘处设有凸唇,该凸唇至少设有一条横边及一条纵边,横边上设有向下凹的第一凹环槽,纵边上设有向外侧凹的第二凹环槽,盖体口缘处设有凸唇,该凸唇设有与本体凸唇横边和纵边相对应的横边和纵边,该横边上相对于本体的第一凹环槽设有一个能与其套合的第一凸环肋,该纵边相对于本体第二凹环槽设有一个能与其顶抵卡合的第二凸环肋,其在真空成型或射出成型的容器本体和盖体的口缘结合处之间设有横边和纵边,而且设有两道相互配合的凹环槽和凸环肋,使其达到纵横相互顶抵卡制密封的良好效果,盖体可以重复使用,使用效果理想。
文档编号B65D45/02GK2563116SQ0223960
公开日2003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5日
发明者周信宏 申请人:周信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