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容器密封盖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1365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容器密封盖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器的封口机构,特别是一种改进的容器密封盖体。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在容器密封盖体内顶面与气密内衬垫片之间的夹层空间中设置可预录广告词的语音晶片和一薄膜电池,同时还设置一可储存商品代码和产品序号的无线高频防伪晶片。
基于以上的结构,当密封盖体利用常用的方式气密封盖于容器开口时,由于封口内部的真空吸力而使内衬垫片向下微曲,语音晶片和固设在内衬垫片中央的薄膜电池与盖体内端面分离。当使用者旋开密封盖体后,封口内部真空消失,内衬垫片恢复水平状态,盖体内端面触控薄膜电池和语音晶片播放广告词等语音。而无线高频防伪晶片中的有关信息则可利用电脑终端机和无线读码机提取,以便于制造商和销售商识别真伪并进行相应的控管。


图1是本实用新型改进的容器密封盖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改进的容器密封盖体的组合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气密封口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拆封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防伪辨识的操作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防伪辨识的框图。
本实施例中无线高频防伪晶片142(RFID IC)为市售产品,型号为SMART0026。
如图3、图4所示,当本实用新型采用现有的封口方法气密锁固于容器开口时,容器封口内部的真空吸力迫使本体10内部的内衬垫片11的中央形成向下微曲状态,以保持该内衬垫片11与本体10内端面101中央端侧适当分离,从而令内衬垫片11中央固设的薄膜电池13和晶片模块14与内端面101分离。当使用者将本体10旋开拆封后,由于容器内真空消失,内衬垫片11回复水平位置,薄膜电池13和晶片模块14随之上升而压触本体10内端面101,从而触控语音晶片141播放广告词等预录语音。
如图5所示,制造商和销售商可利用一组电脑终端机30和无线读码机40进行防伪识别和质量控管。电脑终端机30设有资料提取程式31和资料处理库32,在发给授权厂商后可通过提供者网际网络N提供唯一编码。无线读码机40则可采用RS232或RS485介面分别连接至电脑终端机30并包括一发射模块41和接收模块42,两模块可组成一个单元。由于无线高频防伪晶片142被封装于本体10内部,其牢固性勿庸置疑,可防脱落、防假冒;同时,由于RS232资料提取程式31和资料处理库32是可编程式,其编码是唯一的,故可有效实现防伪辨识。在配合终端机使用中,由于无线高频防伪晶片142包括用于存储识别码、密码和流水号的储存装置142A和伺服器位址142B、识别码142C和监认程式142D,故可方便生产时的质量管控和日后的跟踪服务。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容器密封盖体,其本体内设有用于气密封合于容器开口端的内衬垫片,内衬垫片与本体内端面间形成夹层空间;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夹层空间内平设一薄膜电池和一晶片模块,晶片模块设有可预录广告词的语音晶片和无线高频防伪晶片,无线高频防伪晶片设有可存储商品代码和产品序号的储存装置。
专利摘要改进的容器密封盖体的本体内设有用于气密封合于容器开口端的内衬垫片,内衬垫片与本体内端面间形成一夹层空间。夹层空间内平设有薄膜电池和晶片模具,晶片模块设有可预录广告词等语音的语音晶片和无线高频防伪晶片;无线高频防伪晶片并设有可储存商品代码和产品序号的储存装置。当使用者将盖体旋开拆封后,容器内真空消失并触控薄膜电池和语音晶片播放预录的广告词等语音;制造商和销售商可利用一组电脑终端机和无线读码机进行防伪辨识和质量管控。
文档编号B65D77/24GK2564498SQ0223960
公开日2003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5日
发明者赖俊鹏 申请人:赖俊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