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除尘耐磨导溜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70570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除尘耐磨导溜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煤电厂输煤皮带转运点防除尘技术领域——防除尘耐磨导溜槽。
燃煤电厂输煤皮带转运点防止粉尘外逸,通常是将转运点用导溜槽罩起来。煤流从上一段皮带落入下一段皮带时,部分空气会被煤流裹住而带入下段皮带的导溜槽内,这部分空气也叫诱导风。其数量之多少与输煤量、煤块大小、落差、碎煤机的鼓风作用等多种因素有关。进入导溜槽内的诱导风有两种排出方式一种是用风机抽走,抽出的空气中含有粉尘,需经除尘器净化后排出室外,这种方式导溜槽内呈负压,所以叫负压防除尘;另一种是在导溜槽内净化空气,常用的方法是喷水喷雾,荷电除尘,旋风分离等,净化后的空气,从煤流出口或导溜槽四周与输煤皮带接触的不严密处逸出,直接排向室内,这种方式导溜槽内呈微正压,所以叫正压防除尘。这两种方式如设计得当,都能达到肉眼看不见粉尘外逸的程度。但导溜槽内除尘,无论采用何种技术,都不可能达到100%的净化效率,因此总有一些不可见的“飘尘”不断排向室内,使室内“飘尘”严重超标,而这部分“飘尘”,特别是其中5微米以下的“吸入性粉尘”,恰恰是对人身危害最大的,小于5微米的粉尘,会深入肺泡中,除0.4微米左右的一部分能在呼气时排出之外,绝大部分都滞溜在肺泡中形成纤维组织,导致呼吸机能障碍等各种疾病,矽肺就是其中之一。有人研究矽肺死者肺中尘粒的百分比发现1.6微米以下的占86%,3.2微米以下的占100%,所以发达国家已禁止使用正压防除尘的方法。而国内采用导溜槽内喷水正压防尘的电厂还不在少数,主要原因是人们有“眼不见为净”的传统思想,对“不可见粉尘”的危害认识不足,其次是负压防除尘设计的不当,效果不佳,电厂不得不采用比较简单的喷水法。其实喷水不仅解决不了室内细粉尘超标的问题,对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也是不利的。每喷入1kg水锅炉就要损失将近2500KJ的热量,有时还会影响制粉系统的干燥出力或导致原煤仓棚煤等。所以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寻求负压防除尘的合理设计,逐步淘汰正压防除尘。
实践证明一般的输煤皮带转运点,只要把抽风量降低下来,导溜槽内气流的水平流速降到接近皮带运行速度就不会往外喷粉。但有的转运点,如碎煤机下,诱导风量较大,过分降低抽风量,导溜槽内会出现正压,不但前端冒粉,四周不严密的地方都往外漏粉。此时,必须设法减少诱导风量,而后再相应地减少抽风量,使抽风量既不少于诱导风,又能保证导溜槽内水平流速不过高,才能避免粉尘外逸。
人为减少诱导风的方法很多,电厂常见的是在落煤管上加锁气器或缓冲档板,这不是最好方法,因其经不住每小时几百吨乃至上千吨原煤的撞砸,日久功能大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材料选择及其结构设计更趋完善、改善使用环境、维护量少、经济耐用的“防除尘耐磨导溜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防除尘耐磨导溜槽”是由双层罩区、单层罩区、杂物分离集尘罩、吸尘风量调节阀、刚玉陶瓷片、密封群板相互连接而组成。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的技术相比有如下积极效果其一,不存在砸坏的问题。其二,不但能把诱导风降下来,使抽风量降到传统值的四分之一,抽出空气中的含尘浓度也能降到常规值的数十分之一。从而大大减少了风机、除尘器的容量及耗电量和装备投资,也使煤量损失降低到最少程度,降低了发电成本。其三,由于本实用新型与原煤接触部分选用镶嵌“刚玉陶瓷片”耐磨材料,其它部分涂刷防腐漆,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维护量。其四,集尘罩入口设杂物过滤网,即起到有效集尘的作用,又能在此处分离掉原煤中所带来的塑料及编织物,杜绝因其吸入管路引起除尘系统阻塞。其五,设吸尘风量调节阀,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风量,确保除尘效果,节省能源。
本实用新型“防除尘耐磨导溜槽”的具体结构由实施例和附


图1附图2附图3给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运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层罩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单层罩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内层板 2—外层板 3—上盖板 4—刚玉陶瓷片5—阻流帘 6—杂物分离集尘罩 7—吸尘风量调节阀8—密封群板a—输煤皮带运行方向 b—落煤点 c—落煤管 d—双层罩区e—单层罩区 f—含尘气流出口 g—吸尘管路 n—理想的含尘气流入口流速 i—运行时导溜槽前端呈微负压区,不冒粉尘。
m—原煤 w—托辊
以下结合附
图1附图2附图3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防除尘耐磨导溜槽”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
实施例“防除尘耐磨导溜槽”是由(1)内层板(2)外层板(3)上盖板(4)刚玉陶瓷片(5)阻流帘(6)杂物分离集尘罩(7)吸尘风量调节阀(8)密封群板相互连接而组成。由内层板(1)外层板(2)上盖板(3)阻流帘(5)相互连接而组成了双层罩区和单层罩区,内层板(1)外层板(2)内下侧镶嵌刚玉陶瓷片(4),单层罩区上部设置杂物分离集尘罩(6)和吸尘风量调节阀(7),双层罩区和单层罩区之间设置阻流帘(5),外层板(2)的外侧设置密封群板(8)。
工作状态下,抽双层罩阴影区内的诱导风尘,见附图2,诱导风尘流出双层罩后急剧扩容,见附图3,由于设有一定扩容区,诱导风尘的水平流速在单层罩区内得到理想地降低,这样粉尘气流才能顺利地进入杂物分离集尘罩(6),使导溜槽头部及其周边形成负压区,粉尘无外泄,即既无可见粉尘也无不可见粉尘逸出,进入杂物分离集尘罩(6)的粉尘并经吸尘风量调节阀(7)及吸尘管路通过除尘器净化达标后排往室外。
双层罩区夹缝内的诱导风尘是由煤流冲击皮带,皮带运行抖动,并经阻流帘(5)的阻尼和煤层的过滤而进入双层罩区夹缝内的,因双层罩夹缝内是负压区,。这样不但能把诱导风降下来,而且抽风量及其所抽空气中的含尘浓度也能大大降低,因只抽双层罩区夹缝内的诱导风尘,通过除尘器净化后排往室外易达标。减少了风机、除尘器的容量及耗电量和装备投资,也使煤量损失降低到最少程度,降低了发电成本。
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新颖,是电厂为了保护环境,减少大气污染,使其室内外环保达标,确保职工的身心健康,争创文明一流单位的理想选择装备。
权利要求1.一种防除尘耐磨导溜槽,由(1)内层板(2)外层板(3)上盖板(4)刚玉陶瓷片(5)阻流帘(6)杂物分离集尘罩(7)吸尘风量调节阀(8)密封群板相互连接而组成,其特征是由内层板(1)外层板(2)上盖板(3)阻流帘(5)相互连接而组成了双层罩区和单层罩区,内层板(1)外层板(2)内下侧镶嵌刚玉陶瓷片(4),单层罩区上部设置杂物分离集尘罩(6)和吸尘风量调节阀(7),双层罩区和单层罩区之间设置阻流帘(5),外层板(2)的外侧设置密封群板(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煤电厂输煤皮带转运点防除尘技术领域——防除尘耐磨导溜槽。是由双层罩区、单层罩区、杂物分离集尘罩、吸尘风量调节阀、刚玉陶瓷片、密封群板相互连接而组成。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新颖,减少了风机、除尘器的容量及耗电量和装备投资,也使煤量损失降低到最少程度,降低了发电成本。是电厂为了保护环境,减少大气污染,使其室内外环保达标,确保职工的身心健康,争创文明一流单位的理想选择装备。
文档编号B65G69/18GK2630204SQ0322721
公开日2004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26日
发明者付晓敏, 付治现 申请人:付晓敏, 付治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