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板起重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2552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甲板起重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甲板起重机,其包括:固定支柱,其作为甲板起重机的基座而被固定安装于船舶的甲板;回旋支柱,其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柱的上方;悬臂,其从所述回旋支柱向侧方伸出,所述回旋支柱内置有液压马达以及与该液压马达相连的液压流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液压流路的回程流路上设有冷却装置。由此,通过在液压流路的回程流路上设置冷却装置,从而能够利用冷却装置对做功之后的变成高温的工作油进行冷却,防止工作油由于高温挥发而导致缺油,从而减小设备损伤的可能性。
【专利说明】甲板起重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甲板起重机,尤其涉及一种甲板起重机中的空冷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船舶运输领域,一般采用起重机将船舶上的货物卸到港口,或者将货物从港口装载到船舶上。起重机一般有两种,其一是港口上的起重机,其二是安装在船舶上的甲板起重机。甲板起重机通常两个为一组,在甲板上相对配置。目前,尤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港口起重机还不是很普及,因此当运输货物到这些地区时,甲板起重机就能灵活应对,所以甲板起重机的应用更广泛。
[0003]甲板起重机通常安装在船舶甲板上,一般包括如下部分:固定支柱,其作为甲板起重机的基座而被固定安装于船舶的甲板;回旋支柱,其安装在固定支柱的上方,并内置液压马达等机械设备,回旋支柱相对于下方的固定支柱能够回旋,且在回旋支柱的前方设有操作室;悬臂,其从回旋支柱向操作室的方向伸出,悬臂上卷绕有绳索,绳索前端连接有吊钩。
[0004]甲板起重机能够进行如下三种动作:第一是绳索的卷上、卷下,第二是悬臂的俯仰,第三是回旋支柱的回旋。所谓绳索的卷上是指悬臂不动,利用液压系统的力通过绳索使货物上升,所谓绳索的卷下是指悬臂不动,利用液压系统的力通过绳索使货物下降,所谓悬臂的俯仰进一步包括“俯”和“仰”两种动作,俯动作是指悬臂俯冲,仰动作是指悬臂仰起,所谓回旋支柱的回旋是指回旋支柱相对于下方的固定支柱转动,带动货物回旋移动。
[0005]如上所述,一般在回旋支柱内置一些机械设备,这些机械设备包括绞车、油罐、电动机、液压泵、液压马达、控制阀、油冷却器、油过滤器等等。其中,液压泵、液压马达等通过工作油来进行作业,因此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导致工作油变成高温,因此就需要有冷却装置对工作油进行冷却。
[0006]另外,由于温度高,会导致工作油的挥发,而且一旦缺油,会给液压泵施加负压,从而存在损伤设备的可能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甲板起重机,其能够对工作油有效地进行冷却,从而降低设备损伤的可能性。
[0008]本实用新型的第I方面提供一种甲板起重机,其包括:固定支柱,其作为甲板起重机的基座而被固定安装于船舶的甲板;回旋支柱,其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柱的上方;悬臂,其从所述回旋支柱向侧方伸出,所述回旋支柱内置有液压马达以及与该液压马达相连的液压流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液压流路的回程流路上设有冷却装置。
[0009]更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2方面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基础上,
[0010]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吸气口部和油冷却器。
[0011]更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3方面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基础上,
[0012]所述油冷却器内置于所述回旋支柱,在所述回旋支柱的与所述油冷却器对置的侧壁上设置所述吸气口部。
[0013]更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4方面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基础上,
[0014]在所述吸气口部的靠近所述回旋支柱内部的一侧设有罩。
[0015]更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5方面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基础上,
[0016]所述油冷却器包括散热器、风扇及电动机。
[0017]更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6方面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基础上,
[0018]在所述吸气口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从所述吸气口部的表面壁向该表面壁的内侧朝向斜下方延伸设置,且与水平面形成第一角度。
[0019]更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7方面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基础上,
[0020]所述罩由第一壁、第二壁和第三壁构成,
[0021]所述第一壁以与水平面呈第二角度的方式与所述吸气口部的表面壁连接且向斜上方延伸,
[0022]所述第二壁与所述第一壁连续,且从所述第一壁的端部以与水平面呈第三角度的方式向斜上方延伸,
[0023]所述第三壁与所述第二壁连续,且从所述第二壁的端部以大致铅垂的方式向上方延伸。
[0024]更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8方面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基础上,
[0025]所述第一角度是35?55°。
[0026]更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9方面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基础上,
[0027]所述第二角度是2?5°,所述第三角度是45?60°。
[0028]技术效果
[0029]根据上述第I方面,可以通过管线顺次连接液压马达、所述控制阀、油过滤器而构成液压流路的回程流路,且在液压流路的回程流路上设有冷却装置。由此,能够利用冷却装置对做功之后的变成高温的工作油进行冷却,防止工作油由于高温挥发而导致缺油,从而减小设备损伤的可能性。
[0030]根据上述第2?3方面,由于冷却装置包括吸气口部和油冷却器,所述油冷却器内置于回旋支柱,在回旋支柱的与油冷却器对置的侧壁上设置所述吸气口部,通过形成这种结构,利用有效的空间能够设置冷却装置,实现高效的冷却。
[0031]根据上述第4?5方面,可以在吸气口部的靠近回旋支柱内部的一侧设置罩,利用该罩,能够挡住海水,让溅入的海水流到外面,防止其侵入回旋支柱,同时还可让空气进入回旋支柱以进行冷却。
[0032]根据上述第6方面,由于在吸气口部设有挡板,挡板从吸气口部的表面壁向该表面壁的内侧朝向斜下方延伸设置,且与水平面形成第一角度,由此,有利于从吸气口部吸入空气,而不让海水溅入。
[0033]根据上述第7方面,由于罩由第一壁、第二壁和第三壁构成,且第一壁、第二壁和第三壁构成了具有两个折角部的罩,通过形成这种结构,即使有海水溅到吸气口部,也会顺着罩流下并流到外部。
[0034]根据上述第8?9方面,使第一角度成为35?55°、使第二角度成为2?5°、使第三角度成为45?60°,通过形成上述这样的角度范围,可以在吸气与挡住海水侵入这两者之间取得平衡。

【附图说明】

[0035]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甲板起重机的概略示意图。
[0036]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甲板起重机中的回旋支柱部分的透视立体图。
[0037]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装置的油冷却器的示意图。
[0038]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装置的吸气口部的主视图。
[0039]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装置的吸气口部的侧视剖面图。
[0040]图中:
[0041]1-固定支柱
[0042]2-回旋支柱
[0043]3-悬臂
[0044]4-操作室
[0045]5-回旋轮
[0046]6-吸气口部
[0047]61-罩
[0048]62-表面壁
[0049]63-挡板
[0050]611-第一壁
[0051]612-第二壁
[0052]613-第三壁
[0053]7-油冷却器
[0054]71-散热器
[0055]72-风扇
[0056]73-电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57]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部分结构进行详细地说明。为了说明上的方便,对于各附图中对应的部分采用相同符号,并且,对于重复部分省略了进一步的说明。
[0058]尤其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说明,下述的“上”、“下”、“前”、“后”均以图1的操作室中的驾驶员的视角为基准,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设置方位的限定。
[0059]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甲板起重机的概略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甲板起重机中的回旋支柱部分的透视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装置的油冷却器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装置的吸气口部的主视图,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装置的吸气口部的侧视剖面图。
[0060]如图1所示,甲板起重机(英文缩写为DC)主要由如下部分构成:固定支柱1,其作为甲板起重机的基座而被固定安装于船舶的甲板;回旋支柱2,其安装在固定支柱I的上方,并内置液压马达等机械设备,回旋支柱2相对于下方的固定支柱I能够回旋,且在回旋支柱2的前方设有操作室4 ;悬臂3,其从回旋支柱2向操作室4的前方伸出,悬臂3上卷绕有绳索,绳索前端连接有吊钩。
[0061]由于甲板起重机通常需要进行回旋支柱2的回旋动作,此处,所谓回旋支柱2的回旋动作是指回旋支柱2相对于下方的固定支柱I转动,从而带动货物回旋移动。为了实现这种回旋动作,通常在回旋支柱2与固定支柱I之间设置回旋轮5。
[0062]为了实现甲板起重机的上述各种动作,通常利用工作油的液压来进行作业。因此,甲板起重机工作时会产生热量,导致工作油变成高温,因此就需要有冷却装置对工作油进行冷却。另外,由于温度高,会导致工作油的挥发,而且一旦缺油,会给液压泵施加负压,从而存在损伤设备的可能性。
[0063]通常,如果想要对工作油进行冷却,可以考虑采用水冷或者空冷的方式,但是由于船舶在海上航行,且海水具有腐蚀性,因此实际上很难采用水冷方式,因此甲板起重机的冷却装置考虑采用空冷装置。
[0064]具体地说,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液压流路的回程流路上设置冷却装置。虽未图示,但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流路的一例,可以如下设置:启动液压泵从油罐中吸取工作油,工作油从油罐流出并流向液压泵,从液压泵流出的工作油通过控制阀流向液压马达,由此构成液压流路的去程流路,接着,工作油在液压马达处做功后,流回控制阀,从控制阀流出的工作液被油冷却器冷却,然后流向油过滤器,通过过滤去掉杂质,干净的工作油再次流入液压泵,用于下一次的做功,其中,从液压马达流出并流回液压泵的这一流路构成液压流路的回程流路,通过在该回程流路上设置冷却装置,可以有效地对工作油进行冷却,减小设备损伤的可能性。
[0065]上面是从液压流路的角度对冷却装置的位置进行了说明,下面,说明冷却装置在甲板起重机中的具体的设置位置。如图2所示,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甲板起重机中的回旋支柱部分的立体图,在回旋支柱中,除了液压泵、液压马达等设备外,如上所述,还内置有油冷却器7,同时,由于采用空冷,所以在回旋支柱2的与油冷却器7相对置的侧壁设置吸气口部6,由吸气口部6和油冷却器7构成本实用新型中的冷却装置。
[0066]如图3所示,冷却装置中的油冷却器7包括:散热器71,其被固定在回旋支柱2内,且其中流通工作油;电动机73,其与吸气口部6对置;以及风扇72,其设置在电动机73和散热器71之间。在进行冷却时,通过未图示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工作油的油温,在油温达到一定值时,启动电动机73,通过电动机73带动风扇72旋转,从吸气口部6吸入空气,空气从吸气口部6被吸入后,顺次通过风扇72、散热器71,将散热器71中流通的工作油冷却,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被排出到回旋支柱2外。
[0067]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甲板起重机设置在船舶上,而船舶在海上航行,由于海浪或大风等,会存在溅起的海水从吸气口部6侵入回旋支柱2的情况。为了防止这种不良情况,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4、5所示,首先,在吸气口部6设有挡板63,挡板63从吸气口部6的大致铅垂的表面壁62向表面壁62的内侧朝向斜下方延伸设置,且与水平面形成第一角度α,通过形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入空气,而不让海水溅入。
[0068]另外,在吸气口部6的靠近回旋支柱2内部的一侧设有罩61,具体地说,在吸气口部6的表面壁62的内侧(靠近回旋支柱2内部的一侧)设置罩61,这样,万一海水派入,也可以用罩61挡住海水,让溅入的海水流到外面,防止其侵入回旋支柱2,同时,还可让空气进入回旋支柱2以进行冷却。
[0069]而且,罩61由第一壁611、第二壁612和第三壁613构成。第一壁611以与水平面呈第二角度β的方式与吸气口部6的表面壁62连接且向斜上方延伸,第二壁612与第一壁611连续,且从第一壁611的端部以与水平面呈第三角度γ的方式向斜上方延伸,第三壁613与第二壁612连续,且从第二壁612的端部以大致铅垂的方式向上方延伸。即,第一壁611、第二壁612和第三壁613构成了具有两个折角部的罩61。通过形成这种结构,即使有海水溅到吸气口部6,也会顺着罩61流下并流到外部。
[0070]另外,优选的是,第一角度α是35?55°,第二角度β是2?5°,第三角度γ是45?60°。通过形成上述这样的角度范围,可以在吸气与挡住海水侵入这两者之间取得平衡。
[0071]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参照附图对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充分记载,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了解各种变形或变更。不言而喻,不仅各实施方式能够相互组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且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特征也能够相互组合,这些变形或变更只要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限定的范围,均应被涵盖于其中。
[0072]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液压流路,且例示了在控制阀与油过滤器之间设置冷却装置的例子。但不限于此,只要是在液压流路中的回程流路上设置冷却装置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甲板起重机,其包括:固定支柱(I),其作为甲板起重机的基座而被固定安装于船舶的甲板;回旋支柱(2),其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柱(I)的上方;悬臂(3),其从所述回旋支柱⑵向侧方伸出, 所述回旋支柱(2)内置有液压马达以及与该液压马达相连的液压流路,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液压流路的回程流路上设有冷却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板起重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吸气口部(6)和油冷却器(7)。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甲板起重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冷却器(7)内置于所述回旋支柱(2),在所述回旋支柱(2)的与所述油冷却器(7)对置的侧壁上设置所述吸气口部(6)。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甲板起重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吸气口部出)的靠近所述回旋支柱(2)内部的一侧设有罩(61)。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甲板起重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冷却器(7)包括散热器(71)、风扇(72)及电动机(73) ο6.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甲板起重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吸气口部(6)设有挡板(63),所述挡板¢3)从所述吸气口部(6)的表面壁(62)向该表面壁(62)的内侧朝向斜下方延伸设置,且与水平面形成第一角度。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甲板起重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61)由第一壁(611)、第二壁(612)和第三壁(613)构成, 所述第一壁¢11)以与水平面呈第二角度的方式与所述吸气口部¢)的表面壁(62)连接且向斜上方延伸, 所述第二壁(612)与所述第一壁(611)连续,且从所述第一壁(611)的端部以与水平面呈第三角度的方式向斜上方延伸, 所述第三壁(613)与所述第二壁(612)连续,且从所述第二壁(612)的端部以大致铅垂的方式向上方延伸。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甲板起重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角度是35?55°。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甲板起重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角度是2?5°,所述第三角度是45?60°。
【文档编号】B66C23-52GK204297977SQ201420681610
【发明者】山田亮太郎, 黑田哲郎, 城山祥宏 [申请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