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纸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03562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供纸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纸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设有载置板的供纸盒的结构,在该载置板上可装载纸等记录媒体。
背景技术
在例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印刷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在图像形成处理部形成的图像转印在记录纸等记录媒体上,能得到记录输出。
例如,以打印机场合为例进行说明,感光体作为潜像载置体,在该感光体上形成静电潜像,通过显影装置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进行可视像处理,通过供纸装置输出记录媒体,上述可视像转印在该记录媒体上。因此,在图像形成装置中,设有供纸装置,在该供纸装置中设有供纸盒,可装载纸等记录媒体,输出所收纳的记录媒体。
关于供纸盒,有相对图像形成装置各尺寸能替换的结构,或者预先对应于各尺寸将若干种供纸盒装在图像形成装置内的结构。但是,在上述能替换结构中,上述替换作业会引起图像形成处理时间变长;在上述若干种供纸盒结构中,预先准备不怎么使用尺寸的供纸盒,将会引起购入成本和运行成本的上升等。
在供纸盒中设有用于载置记录媒体的载置板,以及用于检测载置板上记录媒体残量的残量检测机构等。另外,供纸辊位于载置板上部位置,作为输出部件。推压上述载置板的沿记录媒体输出方向的前侧,使得最上位的记录媒体与上述供纸辊相接。
作为用于检测媒体残量的残量检测机构,可以列举例如日本特开2000-118792号公报(以下简记为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装置。该装置设有被所载置媒体上面推动的检测测头,以及当媒体用尽时被载置板推动的检测测头,根据各检测测头的摆动位置检知媒体是否用尽(参照该文献第0013段落)。
上述供纸盒大多以树脂成形为上方开放的箱形,但是,装在内部的载置板或残量检测机构因媒体尺寸或厚度等因素,相同规格的很少,即,载置板大小,推压力等因媒体尺寸或厚度等因素而变化。
另一方面,关于残量检测机构,测头等直接受媒体或载置板的移动而动作,上述测头部件结构因供纸装置构成不同而异,因此,有时不能将供纸盒制作成通用样式。尤其,如专利文献1中所示,在朝上推压载置板的推压机构配置在供纸盒内的构成中,由于不能变更测头相对侧的载置板的推上量及压力,因此,需要专用部件。结果,各图像形成装置必须准备专用的供纸盒,导致成本上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解决上述先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供纸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即使图像形成装置样式不同,也能原封不动地使用该供纸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能抑制成本上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方案(1)一种供纸装置,包括供纸盒,载置记录媒体;记录媒体输出部件,输出载置在上述供纸盒中的记录媒体;其中,上述供纸盒包括盒本体部,设有载置板,记录媒体载置在上述载置板上;记录媒体运送用导向组件部,可安装在上述盒本体部,该记录媒体运送用导向组件部设有上升部件,使得上述载置板朝着上述记录媒体输出部件上升;升降驱动部件,与上述上升部件相连接,能设定上述载置板的升降状态。
(2)在上述(1)的供纸装置中,在上述供纸盒设置到供纸装置中时,上述升降驱动部件使得上述载置板上升到一预定位置。
(3)在上述(1)或(2)的供纸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载置板根据载置在该载置板上的记录媒体数量作升降摆动;上述供纸装置进一步包括记录媒体用尽检测部件,设置在与载置板的摆动端相邻的位置,与载置在上述载置板上的记录媒体相接,可在记录媒体厚度方向移动;至少一个通过部,形成在载置板的摆动端,与上述记录媒体用尽检测部件对向,当记录媒体载置在载置板上时,该至少一个通过部经记录媒体与上述记录媒体用尽检测部件对向;当记录媒体用尽检测部件落入上述至少一个通过部时,检测到记录媒体用尽状态。
(4)在上述(3)的供纸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记录媒体输出部件设置在记录媒体宽度方向中央位置,上述记录媒体宽度方向相当于与记录媒体输出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上述至少一个通过部包括两个通过部,上述两个通过部形成在载置板的摆动端位置,在记录媒体的宽度方向,位于上述记录媒体输出部件的两侧。
(5)在上述(1)或(2)的供纸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载置板根据载置在该载置板上的记录媒体数量作升降摆动;上述供纸装置进一步包括残量检测装置,可与载置板的摆动端的升降动作连动产生位移;检测装置,根据上述残量检测装置位移的位置,输出残量检测装置的位置检测信号;上述检测装置分等级地检测上述残量检测装置位移位置,能以若干等级检测载置在载置板上的记录媒体残量。
(6)在上述(5)的供纸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残量检测装置可绕支点摆动,在载置板的摆动端侧具有摆动端,在摆动支点位置设有执行元件;上述执行元件可遮断上述检测装置的若干光路;当检测到通过上述执行元件遮断若干光路时,上述检测装置可识别载置在载置板上的记录媒体残量。
(7)在上述(5)的供纸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供纸装置进一步包括残量检测辅助部件,其设置在上述载置板的宽度方向侧部,上述载置板宽度方向相当于与记录媒体输出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上述设置有残量检测辅助部件的上述载置板宽度方向侧部靠近载置板的摆动端;上述残量检测辅助部件夹持上述载置板宽度方向侧部,当根据载置在载置板上的记录媒体残量,载置板摆动端位置变更时,上述残量检测辅助部件与残量检测装置一起摆动,限制上述载置板的摆动量,防止载置板移动过量。
(8)在上述(1)或(2)的供纸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记录媒体运送用导向组件部包括定位部,上述记录媒体运送用导向组件部与盒本体部通过利用至少某一方的弹性力在该定位部嵌合。
(9)在上述(3)的供纸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供纸装置进一步包括残量检测装置,可与载置板的摆动端的升降动作连动产生位移;检测装置,根据上述残量检测装置位移的位置,输出残量检测装置的位置检测信号;上述检测装置分等级地检测上述残量检测装置位移位置,能以若干等级检测载置在载置板上的记录媒体残量。
(10)在上述(9)的供纸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供纸盒进一步包括后端限制部件,用于限定记录媒体沿供给方向的后端;盒伸缩部,由盒本体部支承,滑动到盒伸长位置或盒收缩位置,设有移动通道部件,形成上述后端限制部件的移动通道,移动上述后端限制部件,以限定记录媒体的后端;辅助部件,当盒伸缩部处于盒伸长位置时,可安装该辅助部件,以便盒伸缩部的移动通道部件形成上述后端限制部件的移动通道,在上述盒伸缩部与盒本体部之间,延长上述后端限制部件的移动通道长度,当盒伸缩部处于盒收缩位置时,卸下该辅助部件;其中,即使当上述后端限制部件的移动通道长度被变更时,当没有记录媒体载置在载置板上时,上述记录媒体用尽检测部件和残量检测装置相对载置板的各位置关系相同。
(11)在上述(10)的供纸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盒伸缩部的移动通道部件包括导轨,上述后端限制部件设置于该导轨上以便移动;上述辅助部件包括辅助导轨,当辅助导轨被安装到上述盒伸缩部的移动通道部件上时,上述盒伸缩部的移动通道部件的导轨得到延长。
(12)在上述(11)的供纸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当供纸盒处于盒伸长状态时,安装上述辅助导轨,沿着记录媒体供给方向,上述辅助导轨一端与上述盒伸缩部的移动通道部件的导轨一端相连接,在辅助导轨另一端,连接盒本体部。
(13)在上述(10)的供纸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盒伸缩部的移动通道部件包括滑动导向部件,用于支承上述后端限制部件,以便移动,在该滑动导向部件的在盒本体部侧的端部,可安装防止脱落部件,当上述辅助部件没有安装到上述盒伸缩部的移动通道部件上时,防止上述后端限制部件从上述滑动导向部件脱落。
(14)在上述(13)的供纸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盒伸缩部的移动通道部件的滑动导向部件的端部与横跨该滑动导向部件的防止脱落部件的端部嵌合。
(15)在上述(10)的供纸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盒伸缩部包括加强部件,其横跨上述盒伸缩部的移动通道部件延伸,沿着该加强部件延伸方向,在两端与上述盒伸缩部一体化,防止盒伸缩部在与伸缩方向成直角的方向扩开。
(16)在上述(10)的供纸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盒本体部包括保持部和表示部,上述保持部将上述盒伸缩部保持在伸缩位置,上述表示部能识别保持状态以及保持解除状态,上述保持状态是指盒伸缩部由盒本体部保持,上述保持解除状态是指盒伸缩部从由盒本体部保持状态得到解除。
(17)在上述(16)的供纸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盒伸缩部包括嵌合部件,盒本体部的保持部件包括锁定部件,该锁定部件与上述盒伸缩部的嵌合部件嵌合,或卸离上述盒伸缩部的嵌合部件,上述表示部能根据上述盒伸缩部的嵌合部件与盒本体部的锁定部件的嵌合状态识别保持状态以及保持解除状态,上述保持状态是指盒伸缩部由盒本体部保持,上述保持解除状态是指盒伸缩部从由盒本体部保持状态得到解除。
(1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上述(1)-(17)中任一个所述的供纸装置。
(19)在上述(18)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上述供纸装置设置于图像形成处理部下方,可设置多个供纸盒。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按照上述本发明(1),(2)的供纸装置,记录媒体运送用导向组件部可安装在上述盒本体部,且在记录媒体运送用导向组件部设有升降驱动部件,能设定载置板的升降状态,因此,能根据不同的载置板型式,仅仅更换记录媒体运送用导向组件部,就能驱动载置板升降,输出记录媒体。这样,不需要准备与载置板型式一致的供纸盒,不需要制作许多种类的供纸盒,能防止制造成本及部件管理成本上升。即使为了与盒本体内载置板型式相对应更换载置板升降驱动部件场合,也可以在盒本体的安装工序中进行设定,没有必要变更安装盒本体侧的机构。
按照上述本发明(3),(4)的供纸装置,当记录媒体用尽检测部件落入至少一个通过部时,能检测到记录媒体用尽状态,因此,不需直接监视载置板上的记录媒体,通过上述简单结构就能可靠地检测记录媒体用尽状态。这样,即使没有使用光传感器等特殊的监视设备,也能通过廉价结构正确地判断记录媒体用尽状态。
按照上述本发明(5),(6),(9)的供纸装置,设有与载置板的升降动作连动、可位移的残量检测装置,分等级地检测残量检测装置位移位置,能以若干等级检测载置在载置板上的记录媒体残量。这样,与仅仅警报全量消耗完场合不同,用户易确认记录媒体余量程度,提高操作性。
按照上述本发明(7)的供纸装置,残量检测辅助部件夹持载置板上下各面,当根据载置在载置板上的记录媒体残量,载置板摆动端位置变更时,上述残量检测辅助部件与残量检测装置一起摆动,限制上述载置板的摆动量,防止载置板移动过量。这样,能防止载置板弹起,能防止载置板与周边部件的冲撞等。
按照上述本发明(8)的供纸装置,记录媒体运送用导向组件部包括定位部,记录媒体运送用导向组件部与盒本体部通过利用至少某一方的弹性力在该定位部嵌合,因此,与安装同时,通过定位即使得盒本体与外装部的位置关系很合适,能决定残量检测装置和记录媒体用尽检测部件的配置位置。这样,能减少组装及定位所要的工时数。
按照上述本发明(10)的供纸装置,设有辅助部件,当盒伸缩部处于盒伸长位置时,可安装该辅助部件,以便盒伸缩部的移动通道部件形成后端限制部件的移动通道,在盒伸缩部与盒本体部之间,延长后端限制部件的移动通道长度。即使当后端限制部件的移动通道长度被变更时,记录媒体用尽检测部件和残量检测装置相对载置板或载置板上的记录媒体的对向关系总是相同,因此,不必变更配置在盒本体部的载置板以及盒伸缩部的构成,能与所载置的记录媒体相对应。这样,能通用作为供纸盒的主要部分的盒本体部以及盒伸缩部的构成。
按照上述本发明(11),(12)的供纸装置,辅助导轨一端与盒伸缩部的移动通道部件的导轨一端相连接,辅助导轨另一端连接盒本体部,因此,能阻止盒本体侧的收缩移动。这样,处于伸长状态的供纸盒不会因不小心使得伸长状态变化,能稳定地输出记录媒体。
按照上述本发明(13),(14)的供纸装置,盒伸缩部的移动通道部件包括滑动导向部件,用于支承后端限制部件,以便移动,在该滑动导向部件的在盒本体部侧的端部,可安装防止脱落部件,当上述辅助部件没有安装到上述盒伸缩部的移动通道部件上时,防止上述后端限制部件从上述滑动导向部件脱落。盒伸缩部的移动通道部件的滑动导向部件的端部与横跨该滑动导向部件的防止脱落部件的端部嵌合。因此,能限定后端限制部件的移动限界位置,同时,不会发生导轨扭曲,能防止因盒伸缩部的扭曲变形妨害后端限制部件的移动。这样,后端限制部件与记录媒体后端的对向相接关系很合适,能防止输出记录媒体时的回返,能得到良好的输出状态。
按照上述本发明(15)的供纸装置,盒伸缩部包括加强部件,其横跨盒伸缩部的移动通道部件延伸,沿着该加强部件延伸方向,在两端与盒伸缩部一体化,防止盒伸缩部在与伸缩方向成直角的方向扩开,因此,即使在盒伸缩部的局部存在切口等,也能加强该切口前端部,能防止扩开而引起的扭曲。这样,与上述防止脱落部件一起,能防止导轨端部侧的扩开变形,能防止后端限制部件脱落,且能平滑地移动。
按照上述本发明(16),(17)的供纸装置,盒本体部包括保持部和表示部,保持部将盒伸缩部保持在伸缩位置,表示部能识别保持状态以及保持解除状态,尤其在本发明(16)的供纸装置中,保持部为可装卸的结构,因此,能防止处于保持状态时不小心设定保持解除状态。这样,能根据用户需要设定盒伸缩部的伸缩状态,能防止误操作。
按照上述本发明(18),(19)的图像形成装置,使用上述本发明的供纸装置,不需要按各记录媒体尺寸准备供纸盒,能收纳作为输出对象尺寸的记录媒体,且在不同记录媒体尺寸状态下能防止输出不良事态。


图1是模式地表示装有本发明实施例的供纸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一例;图2是用于本发明实施例的供纸装置的供纸盒的构成图;图3A是图2所示供纸盒的斜视图,图3B是系合部37的放大图;图4表示设在端挡板导向部的防止脱落部件的安装结构;图5表示图4所示防止脱落部件安装着的状态;
图6表示从图4所示端挡板导向部接出的辅助导轨构成图;图7是图2所示供纸盒的底面图;图8表示按压开关的构成说明图;图9A表示按压开关18的传动元件A,B,C,D,图9B表示传动元件A,B,C,D的接通/断开状态与装载在供纸盒1中的记录媒体尺寸之间关系;图10是设在图2所示供纸盒底面上的加强部件图;图11是图2所示供纸盒的运送导向部与外装部的构成斜视图;图12表示配置在供纸盒内的载置板的上升机构说明图,其中,图12A表示安装供纸盒前的阶段,图12B表示安装过程;图13A是用于说明图2所示供纸盒的纸端检测部及残量检测部的构成图,图13B是光断路器说明图;图14是用于说明图13A所示残量检测部的部件作用的模式图;图15是图2所示供纸盒的变型例;图16是图15所示供纸盒的收缩状态图;图17是图15所示供纸盒的伸长状态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图1是模式地表示装有本发明实施例的供纸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一例,图示的图像形成装置采用串列式,是可形成多色图像的彩色打印机,并列设置若干感光体作为潜像载置体,在其上可形成与色分解对应的色的图像,在各感光体上形成的色调剂像重叠转印在中间转印体上,再将该叠合图像一下子转印在记录纸或转印纸等媒体上。在本发明中,图像形成装置并不局限于图1所示打印机,不用说,也适用于彩色复印机,传真机,印刷机等图像形成装置。
在图1中,彩色打印机100在其纵向的中央位置设有图像形成部100A,在该图像形成部100A下方配置供纸部100B,在该图像形成部100A上方配置原稿扫描部100C,上述原稿扫描部100C设有原稿载置台100C1。
在图像形成部100A,配置中间转印带102,该中间转印带102在水平方向具有伸展面,在中间转印带102的上面,设有用于形成彩色图像的机构,上述色是指与分色的色具有补色关系的色。
在图像形成部100A,沿着中间转印带102的伸展面,并列配置可载置图像的感光体103B,103Y,103C,103M,上述图像通过具有补色关系的色的色调剂(黑,黄,青,品红)形成,在以下说明中,当涉及对全部感光体来说为共同内容场合,用符号103表示感光体。
各感光体103B,103Y,103C,103M分别由可朝相同方向例如在图1中为逆时钟方向回转的鼓构成,在各感光体周边分别配置在回转过程中用于实行图像形成处理的充电装置104,写入装置105,显影装置106,一次转印装置107,清洁装置108。在图1中,为方便起见,仅对感光体103B周围的各装置标以符号。
从包括各感光体的成像组件将可视像顺序转印在中间转印带102上,该中间转印带102相当于一次转印部,卷绕在若干辊102A-102C上,在与感光体相对着的位置,该中间转印带102与感光体朝相同方向移动,在辊102A与102B之间形成伸展面,而在辊102C处相对设置二次转印装置109,在上述辊102C与二次转印装置109之间,夹持中间转印带102。图1中,符号110表示中间转印带102的清洁装置。
二次转印装置109包括转印带109C,该转印带109C卷绕在充电驱动辊109A及从动辊109B上,在转印带109C与中间转印带102相接触的二次转印位置,转印带109C与中间转印带102朝相同方向移动。通过充电驱动辊109A使得转印带109C带电,一边静电吸附记录纸一边运送记录纸,在该过程中,将叠合在中间转印带102上的多色图像一次性地转印到记录纸上,或者将载置在中间转印带102上的单一色图像转印到记录纸上。
供纸部100B能供给记录纸或转印纸等记录媒体,从供纸部100B将记录媒体供给到上述二次转印位置。
供纸部100B包括若干供纸盒100B1,若干运送辊100B2,定位辊100B3。上述若干运送辊100B2配置在从若干供纸盒100B1输出的媒体运送通道中,上述定位辊100B3位于上述二次转印位置前方。
在本实施例中,在供纸部100B,除了上述从供纸盒100B1输出的媒体运送通道之外,还设有能将没有收纳在上述供纸盒100B1内的记录媒体种类供给到上述二次转印位置的结构,该结构包括手工供纸盘100A1以及输出辊100A2,上述手工供纸盘100A1设在上述图像形成部100A的壳体壁面局部上,能收纳该手工供纸盘100A1使其呈立起状态,图1中所示为其工作状态。
在从供纸盒100B1到定位辊100B3的媒体运送通道中途,从上述手工供纸盘100A1输出的媒体运送通道合流,无论从哪条运送通道运送来的媒体都由定位辊100B3设定运送时间。
写入装置105对原稿扫描部100C的原稿载置台100C1上的原稿进行扫描,得到图像信息,或者根据来自计算机(没有图示)的图像信息控制写入光,在上述感光体103B,103Y,103C,103M上形成根据上述图像信息的静电潜像。
在原稿扫描部100C设有扫描器100C2,对原稿载置台100C1上的原稿进行曝光扫描,在上述原稿载置台100C1的上面,配置自动原稿供给装置100C3。自动原稿供给装置100C3能翻转输出到原稿载置台100C1上的原稿,能对原稿的表面及背面进行扫描。
通过显影装置106对上述写入装置105形成的感光体103B,103Y,103C,103M上的静电潜像进行可视像处理,一次转印在中间转印带102上。将各色色调剂像叠合转印在上述中间转印带102上,再通过二次转印装置109,相对记录媒体一下子地进行二次转印。
经二次转印的记录媒体通过定影装置111对载置在记录媒体上的未定影图像进行定影。定影装置111设有带定影机构,其包括定影带及与该定影带相对相接的加压辊,通过加热辊加热定影带,设有定影带和加压辊的相接区域,与其他例如辊定影方式相比,能扩展记录媒体的加热区域。
通过定影装置的记录媒体可以由配置在定影装置111后方的运送通道切换爪112切换运送方向,能选择将记录媒体送向排纸盘113,或将记录媒体送向翻转运送通道RP。
在上述这种结构的彩色打印机100中,通过对载置在上述原稿载置台100C1上的原稿进行曝光扫描,或者根据来自计算机的图像信息,在上述均一带电的感光体103上形成静电潜像,通过显影装置106对上述静电潜像进行可视像处理后,将色调剂像一次转印在中间转印带102上。
转印在上述中间转印带102上的色调剂像为单色图像场合,就将其转印到从供纸部101B输出的媒体上,上述色调剂像为多色图像场合,就反复一次转印,在上述中间转印带102上形成叠合图像,然后,将该叠合图像一下子地二次转印在记录媒体上。经二次转印的记录媒体通过定影装置111对载置在记录媒体上的未定影图像进行定影后,通过运送通道切换爪112能选择将记录媒体送向排纸盘113,或将记录媒体送向翻转运送通道RP,再次通过定位辊100B3供给。
图2和图3表示设在供纸部100B的供纸盒1(相当于图1中符号100B1表示的部件)的构成图。
如图2所示,供纸盒1主要包括盒伸缩部1A,盒本体部2,运送导向部3,以及外装部4。
图3A表示供纸盒1伸长到某尺寸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不使供纸盒1伸缩,与记录媒体尺寸相对应。
如图3A所示,盒本体部2设有一对侧挡板5,小齿轮6,载置板7,作为分离机构的摩擦垫8。
侧挡板5包括设在一体上的齿条,小齿轮6与该齿条啮合,通过该小齿轮6,一对侧挡板5朝相反方向移动,能滑动到与载置的记录媒体的宽度相对应的位置,通过限制记录媒体的宽度方向端缘位置,防止记录媒体歪斜。
在图3A中,支点部2A形成在盒本体部2上,载置板7嵌合到上述支点部2A中,通过弹簧9能使得支点部2A的相反侧的端部上升,这样,能使载置的媒体上升,使得媒体与配置在本体上的供纸辊10压接。
在载置板7上粘接摩擦垫,该摩擦垫使用由橡胶等构成。
在图2中,盒伸缩部1A局部插嵌在盒本体部2中,安装成能滑动,使得供纸盒1能伸缩,在底面外侧表面设有防止脱离爪11(参照图3A),在盒本体部2的底部形成槽,通过将上述防止脱离爪11插嵌在上述槽中,在最大伸长时,不会脱离盒本体部2。
如图3A和图3B所示,盒伸缩部1A由盒本体部2保持在伸长位置或收缩位置。设有用于将盒伸缩部1A保持在滑动位置的结构,该结构包括锁定部37以及槽部32,上述锁定部37设在盒本体部2的盒伸缩部1A侧的端部内面,上述槽部32设在盒伸缩部1A的壁部内面。在上述锁定部37上设有能相对盒伸缩部1A侧的槽部32进退的突起部件37A,通过使得上述突起部件37A进入盒伸缩部1A侧的槽部32,能将盒伸缩部1A保持在滑动位置。在盒本体部2的壁部上设有缝隙(没有图示),以便上述突起部件能相对槽部32进退。
在上述锁定部37上设有的突起部件37A是操作者进行操作的部件,突起部件37A与表示部38形成为一体,在锁定部37表面设有标记,表示与该突起部件的进退位置相对应的突起部件的保持位置以及保持解除位置。操作者通过识别上述表示内容,能确认盒伸缩部1A的状态,能根据操作者意向,使得盒伸缩部1A滑动,不会发生因不小心使其滑动。
当没有必要使得盒伸缩部1A滑动,即固定尺寸场合,可以配置覆盖部件,以代替突起部件,用于覆盖上述锁定部37的表示部。这样,操作者易识别供纸盒1以固定尺寸为对象。
如图2和图3所示,在盒伸缩部1A上设有端挡板导向部13,其位于与伸缩方向成直角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即在记录媒体宽度方向中央,沿伸缩方向延伸,作为记录媒体后端限制部件的端挡板31的底部嵌合在其上,使得该端挡板31能滑动。
如图3和图4所示,端挡板导向部13在媒体的与伸缩方向成直角方向的中央部,设有长槽部13B,设在上述端挡板31底面上的销(没有图示)贯穿该长槽部内,移动时起着滑动导向部的功能。
在图4中,在端挡板导向部13的长槽部13B两侧,设有导轨部13R,13R1,上述端挡板31底面能载置在其上移动,在该导轨部的一方13R1,设有齿条,该齿条可与设在端挡板导向部13侧的系止部件(没有图示)相啮合。因此,当上述端挡板31移动到限制媒体后端的位置后,通过使得上述系止部件与导轨部13R1的齿条相啮合,能将上述端挡板31保持在该限制位置。
端挡板导向部13的延伸长度预先规定为所定长度,最大收缩场合,能嵌入形成在盒本体部2的底部的切口内。
如上所述,端挡板导向部13在其长槽部13B的两侧设有导轨部13R,13R1,能嵌合上述端挡板31的底面。端挡板导向部13的端部,即嵌入到盒本体部2切口内一侧的端部,在导轨部间呈开放状。因此,在该端部设有用于不使导轨部之间扩开的结构,即,在端挡板导向部13的可位于盒本体部2切口内的端部上面设有系止孔13A,并设置防止脱落部件33,其横跨导轨架设着,能使得上述防止脱落部件33嵌合到上述系止孔13A中。
图5表示图4所示防止脱落部件33嵌合到系止孔13A中的状态。
当拉出盒伸缩部1A,使得上述端挡板导向部13的端部脱离盒本体部2切口端缘,在这种状态下,防止脱落部件33防止上述端挡板31脱离上述端挡板导向部13的端部,同时,当上述端挡板导向部13的导轨端部以切口的内缘尺寸以下的尺寸形成场合,通过保持其与内缘尺寸之间的尺寸差,不会不小心扩开,能阻止上述端挡板31脱离上述导轨。
如上所述,端挡板导向部13的延伸长度预先规定为所定长度,当盒伸缩部1A滑动到最大限度场合,在盒本体部2的切口2B(参照图2)内,与端挡板导向部13的端部之间产生间隙,在本实施例中,能将辅助导轨12(参照图3A)装入该间隙中,这样,能变更盒本体2的长度。
辅助导轨12是用于延长长度的部件,图6表示从图4所示端挡板导向部接出的辅助导轨构成图,端挡板导向部13包括上述端挡板31的移动用导轨,在与该导轨连续的位置,在上述切口内产生间隙,上述辅助导轨12设置为相对上述间隙可装卸,能延长上述端挡板31的移动行程的长度。这样,即使当盒伸缩部1A处于最大限度的伸长状态时,上述端挡板的移动行程通过上述辅助导轨12得到延长,因此,即使当盒伸缩部1A处于最大限度的伸长状态时,也能移动到以下的位置用于限制最大收缩时收纳的小尺寸媒体的后端缘的位置。在直到上述位置的范围内,能任意移动。
辅助导轨12的位于盒本体部2的切口2B(参照图2)内的端部配置为与切口内缘相接的状态,这样,如图3A所示,辅助导轨12完全进入盒本体部2的切口2B内部,能限制盒伸缩部1A因不小心沿收缩方向移动。
图7是图2所示盒本体部2的底面图,用于表示供纸盒1中的记录媒体尺寸检测机构,在该盒本体部2的底面,设有尺寸检测板14,作为尺寸检测机构,其可绕作为摆动支点的销15进行摆动,上述销15设在盒本体部2的记录媒体输出方向端。
尺寸检测板14的与摆动支点相反侧的摆动端部位于盒伸缩部1A的后端,相当于媒体输出方向的另一端,在到达该端部的中途,设有导向槽16,上述与端挡板31的底部成为一体的滑动销17嵌合在该导向槽16中。
参照图3A和图7,导向槽16被设定为一定的形状,通过该形状,能与滑动销17的移动相对应,使得尺寸检测板14摆动,凸轮部14A设在尺寸检测板14的端部,尺寸检测板14的摆动状态由上述按压开关18判断。即,按压开关18设有传动元件,其与上述凸轮部14A的阶梯状形状相配合,通过与上述凸轮部14A的形状相匹配的传动元件动作,检测与端挡板31位置相对应的尺寸检测板14的摆动位置,能判断记录媒体尺寸。
图8表示按压开关的构成说明图,尺寸检测板14的摆动通过形成在尺寸检测板14的摆动侧端部上的凸轮部14A以及配置在供纸部100B的按压开关18进行识别,在供纸盒1的背面侧,沿着供纸盒1的安装方向,上述按压开关18面对尺寸检测板14。按压开关18作为本发明的尺寸检测部件,由凸轮部14A使其动作。
图中符号A,B,C,D表示按压开关18的传动元件(actuator),其与凸轮部14A的阶梯状形状相配合,根据凸轮部14A相对按压开关18的位置,由于凸轮部14A的动作,传动元件A,B,C,D的组合发生变化。因此,尺寸检测板14的摆动位置可以根据传动元件A,B,C,D的组合进行识别,这样,能检测端挡板31的位置,从而能识别装载在供纸盒1中的记录媒体的尺寸。
图9A表示按压开关18的传动元件A,B,C,D,图9B表示传动元件A,B,C,D的接通/断开状态与装载在供纸盒1中的记录媒体尺寸之间关系。传动元件A,B,C,D的接通/断开状态根据尺寸检测板14的凸轮部14A的位置变化,根据图9B中所示的传动元件A,B,C,D的接通/断开状态确定装载在供纸盒1中的记录媒体尺寸。
在本实施例中,当凸轮部14A在推压按压开关18时会受到来自按压开关18的反作用力,尺寸检测板14的凸轮部14A因上述反作用力发生挠曲或倾斜,于是,凸轮部14A推压按压开关18的力减小,从而导致检测尺寸检测板14摆动位置发生故障或误检测。为了防止发生上述不良状况,如图7所示,在盒伸缩部1A的后侧面设置导向部19作为防止倾斜部件,其形成为与尺寸检测板14的摆动动作一致的圆弧形状,能与尺寸检测板14的凸轮部14A背面相接。于是,当凸轮部14A推压按压开关18时,能防止尺寸检测板14的凸轮部14A因上述反作用力而发生朝尺寸检测板14的摆动支点侧的挠曲或倾斜。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盒伸缩部1A的后侧面设置导向部19作为防止倾斜部件,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该导向部19也可以形成在尺寸检测板14的接近凸轮部14A的局部,这样,导向部19被设置在盒伸缩部1A的后侧面与凸轮部14A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尺寸检测板14检测记录媒体尺寸,沿着盒伸缩部1A的伸缩方向,尺寸检测板14具有摆动半径,因此,在与上述伸缩方向成直角的方向,尺寸检测板14所占有的空间小,而摆动量大,当检测记录媒体尺寸时能良好地进行区别。这样,在记录媒体的宽度方向,尺寸检测部件所占有的空间小,能减小供纸盒的宽度方向尺寸。
再有,在本实施例中,按压开关设在作为伸缩方向一端的供纸盒安装方向里侧,尺寸检测板14的凸轮部14A与上述按压开关配置为对向。与沿安装方向的直角方向设置按压开关等传感器部场合不同,凸轮部必然能配置为与按压开关对向,因此,尺寸检测板14的凸轮部14A与上述按压开关的对向相接关系稳定。
如图10所示,在盒伸缩部1A上可以设置用于防止在记录媒体的宽度方向扩开的加强部件20。
设置该加强部件20的理由如下在盒伸缩部1A,端挡板导向部件13使用导轨,导轨之间呈导向槽,因此,在记录媒体的宽度方向,即与伸缩方向成直角的方向,局部成为开口,也就是说,在局部不是连续的底面。因此,若用树脂形成盒伸缩部1A,则端挡板导向部件13的末端部呈开放状态,导致在媒体宽度方向扩开,或因强度不足而发生晃荡等不良状况。于是,为了解消上述这些不良状况,设置加强部件20,该加强部件20沿着与伸缩方向成直角的记录媒体宽度方向横跨端挡板导向部件13,防止沿着与伸缩方向成直角的记录媒体宽度方向扩开,确保位置精度,防止形状变化。
加强部件20可以使用刚性大的金属板部件,定位销(没有图示)设在长度方向两端,使得上述定位销嵌合到设在盒伸缩部1A上的定位孔(没有图示)中,以定位状态固定,与盒伸缩部1A一体化。
加强部件20与盒伸缩部1A底面之间具有间隙,上述尺寸检测板14插入上述间隙内,这样,加强部件20可以作为上述尺寸检测板14的在上下方向的导向部使用。
图11是图2所示供纸盒的运送导向部3与外装部4的构成斜视图。运送导向部3与外装部4成为一体,构成记录媒体运送用导向组件部。在上述记录媒体运送用导向组件部中,输出记录媒体时,上述运送导向部3作为导向部,用于将记录媒体导向设在彩色打印机100内的运送通道,即图1中设置供纸辊100B2的位置。在上述运送导向部3上设有许多肋21,其沿着与记录媒体的输出方向成直角的方向延伸。
运送导向部3与外装部4一起,一体地支承在盒本体部2上,使用安装用定位部作为支承结构,其由定位销22及定位孔23构成,上述定位销22设在盒本体部2的记录媒体输出侧的侧壁上,上述定位孔23设在运送导向部3上,与上述定位销22相对应。
将运送导向部3与外装部4构成的记录媒体运送用导向组件部安装在盒本体部2上场合,利用盒本体部2的记录媒体输出侧的侧壁的可挠性即利用弹性力将定位销22朝着运送导向部3的定位孔23位置插入,使得定位销22与定位孔23嵌合。
另外,在运送导向部3上设有销25,在外装部4上设有孔26,通过上述销25与孔26的嵌合,运送导向部3与外装部4成为一体化。
通过将定位销22压入定位孔23,能保持不发生位置偏移的状态,因此,能维持成为从供纸盒输出的记录媒体的运送通道的间隙尺寸。
设有运送导向部3及外装部4的记录媒体运送用导向组件部,相对盒本体部2,仅仅通过变更设在运送导向部3的作为安装固定部使用的定位孔23的结构,就能使其适合设在盒本体部2侧的定位销22。即,仅仅通过设定运送导向部3侧的定位孔23的内径,使其适合设在盒本体部2侧的定位销22直径,不需要变更盒本体部2侧的结构,就能将运送导向部3及外装部4合适地安装到盒本体部2上。这样,装载在彩色打印机100中的供纸盒型式发生变更场合,不需要变更盒本体部2的结构,仅仅变更运送导向部3侧的定位孔23的型式,就能构成所要求型式的供纸盒。结果,不需要因型式变更准备相应的供纸盒,仅仅对现有的盒本体部2更换运送导向部3,就能与型式变更相对应,与制造准备新的供纸盒场合相比,能抑制成本上升。
在上述实施例中,运送导向部3和外装部4组装成一体,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预先将运送导向部3和外装部4一体成形。
如图11所示,在运送导向部3上设有杆24,构成载置板7的升降驱动部件(参照图3A)。
在记录媒体的宽度方向两侧,在运送导向部3上设有该杆24的摆动支点,使得上述杆24可摆动,设有弹簧9作为弹性部件,该弹簧9的一端挂在上述杆24的摆动端上。
图12表示配置在供纸盒内的载置板的上升机构说明图,其中,图12A表示安装供纸盒前的阶段,图12B表示安装供纸盒过程中各部件的状态。
通过杆24的上升,使得载置板7的摆动端上升,当供纸盒1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中时,即在设定为能从载置板7输出记录媒体的状态下,与该动作连动,通过设在彩色打印机本体侧的导向部件120,使得杆24朝上方摆动,与该杆24连动,载置板7的摆动端上升,能够使得载置板7朝着与设在彩色打印机本体侧的供纸辊10压接的方向摆动。因此,载置在载置板7上的最上面记录媒体与供纸辊10压接,通过供纸辊10的回转,输出记录媒体。
如图12A所示,当供纸盒开始插入彩色打印机本体内时,杆24的摆动端越上设在彩色打印机本体侧的上升导向部120。
当供纸盒开始进入彩色打印机本体内,则如图12B所示,随着杆24摆动端越上上述上升导向部120,杆24朝着图中箭头R方向摆动,由于弹簧9的牵引,使得载置板7的摆动端按图中箭头U方向摆动上升。
在本实施例中,设定弹簧9的牵引力,当记录媒体没有载置在载置板7上场合,该牵引力能使得载置板7与供纸辊10压接。
当供纸盒1从彩色打印机本体拉出时,杆24下降,彩色打印机本体侧的上升导向部120与杆24脱离,这样,载置板7也下降,解除供纸辊10与记录媒体的压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杆24的上升是由设在彩色打印机本体侧的上升导向部120得到的,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其他机构得到,例如,将杆24的摆动支点侧形成曲柄状,在设定为能从载置板7输出记录媒体状态的时刻,与该时刻一致,通过设在运送导向部3上的操作部,使得摆动支点侧回转所定角度,并在该位置停止,当摆动支点侧回转时,使得杆24的摆动端上升。
在上述实施例中,杆24设置在运送导向部3,当希望将供纸盒使用在不同的彩色打印机本体中时,必须变更记录媒体与供纸辊10的相接压力或相接时间等场合,可以仅仅变更运送导向部3以及与该运送导向部3一体化的外装部4,进行对应,不会影响盒本体部2。
再有,根据这种结构,即使想变更运送通道的形状时,也可以仅仅变更运送导向部3,没有必要变更供纸盒1的其他部分的构成。
下面说明外装部4的结构,如图11所示,定位销25设置在运送导向部3的左右侧面即记录媒体的宽度方向两侧面,定位孔26设在外装部4的左右侧壁上,利用树脂弹性,使得定位销25与定位孔26嵌合,能使得位置精度良好。这样,当供纸盒1装到彩色打印机本体中时,彩色打印机本体与供纸盒之间的阶梯差或间隙等能按所希望的实现。再有,根据这种结构,将供纸盒1装到其他彩色打印机本体中时,想改变外观形状或色彩等场合,或者变更供纸盒的型式等场合,不必变更运送导向部3的结构型式,可以仅仅变更外装部4,其他部分可以使用通用品。再有,如上所述,运送导向部3可以与外装部4形成为一体,设置定位部,当将供纸盒1装到彩色打印机本体中时,该定位部用于对供纸盒1与彩色打印机本体进行定位,例如,在彩色打印机本体上形成突出部件,在运送导向部3上形成槽,使得上述突出部件被夹入到上述运送导向部3上的槽中,限制供纸盒的姿势。
在本实施例中,在供纸盒1上设置记录媒体用尽检测部,其能检测载置在载置板7上的记录媒体是否用尽。
图13A是用于说明图2所示供纸盒的记录媒体用尽检测部及残量检测部的构成图,图13B是光断路器说明图。
如图13A所示,符号26P表示作为记录媒体用尽检测传感器的测头,其设置在彩色打印机本体侧,在载置板7的摆动端的与上述测头26P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切口部27,用于落入上述测头26P。
上述切口部27设在两处,沿着运送方向中心线,位于对称位置,这样,因使用的彩色打印机本体构成不同,或供纸盒1配置条件不同等,不管上述测头26P在右侧或左侧,上述切口部27都能对应,能使用包括通用的盒本体部2及盒伸缩部1A的供纸盒。
在本实施例中,除了检测记录媒体是否用尽,还设有用于检测载置板7上的记录媒体残量的结构。符号28表示作为残量检测装置的测头,下面简记为“残量检测测头”。
残量检测测头28是摆动部件,以支轴28A为摆动支点,该摆动支点设在彩色打印机本体侧,使得其摆动端与载置板7的摆动端相对应。在残量检测测头28的摆动支轴28A,设有两叉状的执行元件28B,根据摆动位置,能遮断光断路器的光路,例如,如图13B所示,设置两个光断路器29,根据执行元件28B全部遮断光路或使光路透过,或执行元件遮断某个光路而使另一个光路透过的检测状态,能以四个等级进行残量检测。
如图13A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用于检测载置板7摆动位置的结构,使用残量检测辅助测头30,其与残量检测测头28的摆动端相接,传递载置板7的上升位置。
在供纸盒本体部2的端部设有孔,残量检测辅助测头30可回转地轴支在该孔中,上述残量检测辅助测头30具有摆动端,上述摆动端成为检测端,其形状能夹入载置板7,与载置板7的上下面呈对向的状态,上述残量检测辅助测头30以自重载置在载置板7上。因此,载置板7朝上或朝下场合,上述残量检测辅助测头30也作上下移动,根据该残量检测辅助测头30的位置,使得彩色打印机本体侧的残量检测测头28摆动位置变化,这样,能通过残量检测测头28检测残量。
上述残量检测辅助测头30还安装在相反侧,根据使用该供纸盒的彩色打印机本体的状况,残量检测装置不管在右侧还是左侧,都能对应,能使用通用的供纸盒。
如图14所示,作为上述残量检测辅助测头30的形状,摆动端可以设为夹入载置板7,该摆动端设有系止片30A,其从摆动端朝回转支点侧向着载置板7上面突出,能与载置板7上面相接,载置板7摆动时,能限定摆动上限位置。即,在图14中,载置板7与残量检测辅助测头30摆动方向相反,即载置板7以逆时钟方向回转,残量检测辅助测头30以顺时钟方向回转,载置板7上升,载置板7的上下各面与残量检测辅助测头30的上下各内面相接,图中,虚线表示载置板7上升时的状态,F1,F2表示相接处。在该状态下,载置板7若再上升,载置板7的上下各面受到残量检测辅助测头30的上下各内面限制,因此,在该虚线所示上升位置停止。这样,能防止因弹簧9而上升的载置板7的摆动端摆动超过盒本体部2的壁部高度,不会发生急剧的弹起。
在本实施例的上述构成中,通过盒伸缩部1A的伸缩状态,能与收纳在供纸盒1中媒体的尺寸相对应。尤其,当处于收缩状态时,端挡板导向部13的端部成为多少与盒本体部2的切口端缘脱离的状态,即使是这种场合,通过在端挡板导向部13的端部架设防止脱落部件33,也能防止端挡板31不小心脱落,当在伸长状态时,在端挡板导向部13的端部与盒本体部2的切口端缘内面之间的间隙中,安装辅助导轨12,能增大端挡板31的移动行程。这样,即使在供纸盒1伸长时,因端挡板31能限制记录媒体后端,记录媒体尺寸小场合,也能使用相同的供纸盒1。
另一方面,收纳在供纸盒1中的记录媒体载置在载置板7上,其残量以及是否用尽的检测通过测头等检测部件进行,上述检测部件位于运送导向部3侧以及与其对应的图像形成装置侧,因此,没有必要变更盒伸缩部1A,盒本体部2,端挡板31,加强部件320的型式,这样,能通用收纳不同尺寸媒体时的盒主要部份的构成。
下面说明另一实施例。
图15是图2所示供纸盒的变型例,表示需要伸缩操作的供纸盒50的场合,这种场合的供纸盒50的主要部分是盒伸缩部1B,盒本体部2,外装部4A。外装部4A与图2所示运送导向部3构成为一体。在图15中,与上述图2实施例中所示部件相同者使用相同符号。
图15所示供纸盒50是使得图2所示运送导向部3与外装部4A构成为一体,与图2所示场合相同,能使得盒伸缩部1B相对盒本体部2收缩(图16所示状态)或伸长(图17所示状态),通过使得锁定部件37的突起部件进入盒伸缩部1B侧的槽部32,能保持收缩位置或伸长位置。
在图15所示结构中,当盒伸缩部1B相对盒本体部2收缩场合,所收纳的记录媒体尺寸设定为A4尺寸,伸长场合,能收纳比A4尺寸大的例如公文纸尺寸的记录媒体。
在如图17所示伸长场合,与图2所示构成场合不同,不使用辅助导轨12,因此,盒伸缩部1B的端挡板导向部13的端部脱离盒本体部2的切口2B的端缘,形成间隙SA。在该状态下,在盒伸缩部1B的端挡板导向部13的端部,防止脱落部件33横跨导轨,维持防止端挡板31脱落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图15所示结构中,与图2所示场合不同,没有设置尺寸检测板14。而在外装部4A设有尺寸设定盘34,用于代替上述尺寸检测板14。
尺寸设定盘34为圆盘状,在该圆盘状外周面上刻有A4等记录媒体尺寸,用手工回转该圆盘,可以变更尺寸表示。
在尺寸设定盘34上,在其轴向端面设有凸轮部35,设置按压开关与该凸轮部35相接,这样,回转上述尺寸设定盘34,则凸轮部35相对按压开关的对应关系变化,能检测尺寸。
在外装部4A上设有系止片36,在盒本体部2侧设有系合部,上述系止片36以及系合部是使得外装部4A与盒本体部2成为一体化的部件,上述系止片36由可挠片构成,该可挠片基端固定在外装部4A侧,摆动端设置系止辊36A。
在盒本体部2侧设有系合部(没有图示),其由凹凸部构成,外装部4A相对盒本体部2安装,系止片36暂时挠曲变形,上到凸部后,进入凹部,成为能防止脱离状态,实现一体化。
在上述构成中,在安装到彩色打印机本体中的型式中,伸缩场合或者不伸缩场合,供纸盒1中的盒伸缩部1B,盒本体部2,以及与运送导向部3成为一体的外装部4A都可以通用,根据伸缩状态,仅仅只要使得盒伸缩部1B相对盒本体部2伸缩就行。
上面参照

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以作种种变更,它们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供纸装置,包括供纸盒,载置记录媒体;记录媒体输出部件,输出载置在上述供纸盒中的记录媒体;其中,上述供纸盒包括盒本体部,设有载置板,记录媒体载置在上述载置板上;记录媒体运送用导向组件部,可安装在上述盒本体部,该记录媒体运送用导向组件部设有上升部件,使得上述载置板朝着上述记录媒体输出部件上升;升降驱动部件,与上述上升部件相连接,能设定上述载置板的升降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供纸盒设置到供纸装置中时,上述升降驱动部件使得上述载置板上升到一预定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载置板根据载置在该载置板上的记录媒体数量作升降摆动;上述供纸装置进一步包括记录媒体用尽检测部件,设置在与载置板的摆动端相邻的位置,与载置在上述载置板上的记录媒体相接,可在记录媒体厚度方向移动;至少一个通过部,形成在载置板的摆动端,与上述记录媒体用尽检测部件对向,当记录媒体载置在载置板上时,该至少一个通过部经记录媒体与上述记录媒体用尽检测部件对向;当记录媒体用尽检测部件落入上述至少一个通过部时,检测到记录媒体用尽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记录媒体输出部件设置在记录媒体宽度方向中央位置,上述记录媒体宽度方向相当于与记录媒体输出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上述至少一个通过部包括两个通过部,上述两个通过部形成在载置板的摆动端位置,在记录媒体的宽度方向,位于上述记录媒体输出部件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载置板根据载置在该载置板上的记录媒体数量作升降摆动;上述供纸装置进一步包括残量检测装置,可与载置板的摆动端的升降动作连动产生位移;检测装置,根据上述残量检测装置位移的位置,输出残量检测装置的位置检测信号;上述检测装置分等级地检测上述残量检测装置位移位置,能以若干等级检测载置在载置板上的记录媒体残量。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残量检测装置可绕支点摆动,在载置板的摆动端侧具有摆动端,在摆动支点位置设有执行元件;上述执行元件可遮断上述检测装置的若干光路;当检测到通过上述执行元件遮断若干光路时,上述检测装置可识别载置在载置板上的记录媒体残量。
7.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供纸装置进一步包括残量检测辅助部件,其设置在上述载置板的宽度方向侧部,上述载置板宽度方向相当于与记录媒体输出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上述设置有残量检测辅助部件的上述载置板宽度方向侧部靠近载置板的摆动端;上述残量检测辅助部件夹持上述载置板宽度方向侧部,当根据载置在载置板上的记录媒体残量,载置板摆动端位置变更时,上述残量检测辅助部件与残量检测装置一起摆动,限制上述载置板的摆动量,防止载置板移动过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记录媒体运送用导向组件部包括定位部,上述记录媒体运送用导向组件部与盒本体部通过利用至少某一方的弹性力在该定位部嵌合。
9.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供纸装置进一步包括残量检测装置,可与载置板的摆动端的升降动作连动产生位移;检测装置,根据上述残量检测装置位移的位置,输出残量检测装置的位置检测信号;上述检测装置分等级地检测上述残量检测装置位移位置,能以若干等级检测载置在载置板上的记录媒体残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供纸盒进一步包括后端限制部件,用于限定记录媒体沿供给方向的后端;盒伸缩部,由盒本体部支承,滑动到盒伸长位置或盒收缩位置,设有移动通道部件,形成上述后端限制部件的移动通道,移动上述后端限制部件,以限定记录媒体的后端;辅助部件,当盒伸缩部处于盒伸长位置时,可安装该辅助部件,以便盒伸缩部的移动通道部件形成上述后端限制部件的移动通道,在上述盒伸缩部与盒本体部之间,延长上述后端限制部件的移动通道长度,当盒伸缩部处于盒收缩位置时,卸下该辅助部件;其中,即使当上述后端限制部件的移动通道长度被变更时,当没有记录媒体载置在载置板上时,上述记录媒体用尽检测部件和残量检测装置相对载置板的各位置关系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盒伸缩部的移动通道部件包括导轨,上述后端限制部件设置于该导轨上以便移动;上述辅助部件包括辅助导轨,当辅助导轨被安装到上述盒伸缩部的移动通道部件上时,上述盒伸缩部的移动通道部件的导轨得到延长。
12.根据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供纸盒处于盒伸长状态时,安装上述辅助导轨,沿着记录媒体供给方向,上述辅助导轨一端与上述盒伸缩部的移动通道部件的导轨一端相连接,在辅助导轨另一端,连接盒本体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盒伸缩部的移动通道部件包括滑动导向部件,用于支承上述后端限制部件,以便移动,在该滑动导向部件的在盒本体部侧的端部,可安装防止脱落部件,当上述辅助部件没有安装到上述盒伸缩部的移动通道部件上时,防止上述后端限制部件从上述滑动导向部件脱落。
14.根据权利要求13中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盒伸缩部的移动通道部件的滑动导向部件的端部与横跨该滑动导向部件的防止脱落部件的端部嵌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盒伸缩部包括加强部件,其横跨上述盒伸缩部的移动通道部件延伸,沿着该加强部件延伸方向,在两端与上述盒伸缩部一体化,防止盒伸缩部在与伸缩方向成直角的方向扩开。
16.根据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盒本体部包括保持部和表示部,上述保持部将上述盒伸缩部保持在伸缩位置,上述表示部能识别保持状态以及保持解除状态,上述保持状态是指盒伸缩部由盒本体部保持,上述保持解除状态是指盒伸缩部从由盒本体部保持状态得到解除。
17.根据权利要求16中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盒伸缩部包括嵌合部件,盒本体部的保持部件包括锁定部件,该锁定部件与上述盒伸缩部的嵌合部件嵌合,或卸离上述盒伸缩部的嵌合部件,上述表示部能根据上述盒伸缩部的嵌合部件与盒本体部的锁定部件的嵌合状态识别保持状态以及保持解除状态,上述保持状态是指盒伸缩部由盒本体部保持,上述保持解除状态是指盒伸缩部从由盒本体部保持状态得到解除。
1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上述权利要求1-17中任一个所述的供纸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供纸装置设置于图像形成处理部下方,可设置多个供纸盒。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供纸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供纸装置包括供纸盒,记录媒体载置在载置板7上,通过输出部件10输出记录媒体。该供纸装置设有盒本体部2以及记录媒体运送导向部,上述盒本体部配置上述载置板7,上述记录媒体运送导向部可安装在盒本体部2上。在上述记录媒体运送导向部设有上升部件9和升降驱动部件24,上述上升部件9使得载置板7朝着记录媒体输出部件10上升,上述升降驱动部件24与上升部件9相连接,能设定载置板7的升降状态。即使各图像形成装置样式不同场合,也能使用供纸装置主要部分的构成,能抑制成本上升。
文档编号B65H7/04GK1534394SQ20041003198
公开日2004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31日
发明者高桥俊明, 内田量之, 山田满, 頼本卫, 之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