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放置汽车的存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7685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放置汽车的存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放置汽车的存取装置,特别是涉及既可用于运输小汽车又可当停车库用的存取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商品车运输业的发展,商品车运输是一个巨大的市场。随着汽车市场由卖方转向买方,客户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轿车、卡车、轻客和吉普车等车型的“零公里销售”这一销售形式在汽车销售商中已被广泛采用。
在现有技术中,从汽车生产厂出品的汽车,从其出厂至最终到真正消费者手中这一过程,包括运输过程,该汽车会经过多次驾驶,而不能实现真正的“零公里销售”,更不用说汽车在运输过程中是否遇到剐蹭或者其他伤害。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目前大多采用集装箱化运输商品车的方式。作为一种标准化的先进运输方式,集装箱化运输运用到商品车上,将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采用集装箱化的运输,汽车生产厂商可以在自己的厂里进行对产品交货之前的全面检查。汽车在装箱的时候,使用的是自动装置,不用人力,一次性到位,从而避免在目的地的销售市场和汽车成交之前,对汽车质量全面检查而花费过多的人力和物力,此举又可以节约了大笔费用。
目前,普遍采用一种双层轿车运输车进行商品车的集装箱化运输。这种专用双层轿车运输车通常由牵引车和专用半挂车两部分组成,采用上、下两层搭载的模式。在结构上,有采用上、下层椅架固定式结构的,也有采用上、下层活动式结构的。后者运用液压装置,能按使用要求进行收、放的动作,即让上层轿车在下限位置安放好后被缓缓升起,然后再让下层轿车通过并就位。
但是,上述的运输结构其结构和操作都较为复杂,不够灵活,并且需要特殊的集装箱,而这种特殊的集装箱除了结构复杂、装卸汽车麻烦、造价昂贵之外,还因不能回收造成更多的费用。
另外,随着公路和汽车的高速发展,小汽车已进入千家成户,停车难已成为城市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向空中发展,立体停车是世界大城市解快停车问题的通用方法。现在普遍的是采用立体停车库来缓解这种大城市的停车压力,但是,这些立体停车库需要设置在固定的专门位置,而不能在具有停车条件的路边或者其他位置设置,仍受到选址的限制,并且多具有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放置汽车的存取装置,可用于车辆的运输,实现汽车的“零公里销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约了成本,并且同时满足了商品车集装箱化运输的要求,既可吊装至滚装船实现大批量运输,也可吊装至运输车上运输而实现单个运输和门对门服务,使得运输效率及速度都大为提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放置汽车的存取装置,可用于路边或其他非专门停车库的车辆的停放,作为一个“活动停车库”,既可节省路面资源和空间,也可充当临时停车库使用,缓解城市停车难的压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放置汽车的存取装置,其特点在于,该存放装置包括一个由至少二根立柱限定的空间;用于停放车辆的第一活动板体,具有一被限定在该空间内的第一停放位置和一被一伸缩装置驱动至该空间外的第二停放位置;用于停放车辆的第二活动板体,具有一被限定在该第一板体的第一停放位置之上的第一停放位置和一被一升降装置驱动至该空间外的第二停放位置。
上述的存取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空间的第一侧部作为该第一和第二活动板体的通道。
上述的存取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立柱上或立柱之间设置有底梁。
上述的存取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伸缩装置设置在底梁或立柱底部上。
上述的存取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升降装置设置有一支撑装置,具有两个支撑杆,分别以预定间隔铰接在该第二活动板体以及底梁之间;第二活动板体驱动装置,设置在立柱上,并顶住该第二活动板体;
一卷扬机,设置于该空间的一预定位置上,其钢丝绳固定在该第二板体或其中一个支撑杆上。
上述的存取装置,其特点在于,该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平行设置。
上述的存取装置,其特点在于,该钢丝绳上还设置有一重量杆。
上述的存取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存取装置还设置有一用于支承该第二活动板体的托架,设置在该空间的一预定位置上。
上述的存取装置,其特点在于,该第二活动板体在靠近中部的位置上设置有凸台,其凸出的高度小于汽车底盘的高度。
上述的存取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立柱上或立柱之间还设置有顶梁。
上述的存取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底梁和/或顶梁上还设置有用于吊装和/或定位的角件。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存取装置,可真正实现汽车的“零公里销售”,进而实现商品车的集装箱化运输。并且通过将本发明的存取装置设置在马路边上,可以作为“活动的临时车库”使用,进一步节省道路资源,尽可能多的停放车辆,从而缓解城市的停车难的难题。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1为本发明的两根立柱限定一存取空间的存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A~2D为本发明的两根立柱的存取装置的第一活动板体和第二活动板体的移动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四根立柱限定一存取空间的存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第二活动板体均处于第一停放位置;图4为图3的存取装置的侧视图;图5为本发明的存取装置的第一活动板体(下层车位板)推出至空间外第二停放位置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存取装置的第二活动板体(上层车位板)通过升降装置向外推出空间外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存取装置的第一活动板体(上层车位板)降落至空间外第二停放位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A~2D所示,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放置汽车的存取装置,该存取装置包括一空间20,其由两根相对设置的立柱10限定;一第一活动板体30,用于停放汽车90,并具有一被限定在该空间20内的第一停放位置301(如图2A所示)和一被一伸缩装置50驱动至该空间20外的第二停放位置302(如图2B所示);一第二活动板体40,也用于停放汽车90,也同样具有一被限定在该第一活动板体30的第一停放位置301之上的第一停放位置401(如图2A所示)和一被一升降装置60驱动至该空间20外的第二停放位置402(如图2D所示)。该空间20的一侧21,作为该第一活动板体30和第二活动板体40进出的通道。
如图2A~2D所示,在每个立柱10上,还可设置有底梁11和顶梁12,在顶梁12两端还设置有用于吊装的角件121,在底梁11两端还设置有用于定位的角件111,用以在该存取装置吊装在半挂车等运输车辆后与运输车辆固定。
如图2A所示,该伸缩装置50可设置在底梁11或立柱10上,用于伸缩驱动该第一活动板体30在第一停放位置301和第二停放位置302之间转换。一般来说,该伸缩驱动装置可包括一伸缩驱动机构503,设置于立柱10的底梁11上,伸缩驱动该第一活动板体收进空间内或移出空间外;及一动力驱动机构501,提供伸缩驱动机构503驱动所需的动力,其可设置于空间内一预定位置,如设置在靠近空间20第二侧部22的底梁11上,当然,也可设置在立柱10上。该伸缩装置50可为一液压伸缩油缸或气缸,该液压伸缩油缸或气缸具有一伸缩的推动部件,与该第一活动板体30相接触,并通过液压伸缩油缸或气缸的驱动该推动部件的伸缩,进而推动该第一活动板体30在第一停放位置301和第二停放位置302间移动。显而易见的,本发明中的伸缩装置50可为其他结构形式或组成的伸缩装置,只要其可实现移动所述第一活动板体30的移出和收进即可,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例如,还可设置在底梁11上设置供带有滑轮的第一活动板体30滑行的轨道,从而可减少伸缩装置的驱动动力。
该升降装置60可包括一支撑装置601,其具有两个支撑杆,第一支撑杆6011和第二支撑杆6012,分别以预定间隔铰接在该第二活动板体40和底梁11之间,优选的,该第一支撑杆6011和第二支撑杆6012在第二活动板体40上的铰接点之间的距离基本上等于该第一支撑杆6011和第二支撑杆6012在底梁11上的铰接点之间的距离,即平行设置,保证该支撑装置601在支撑过程中保持平行四边形结构;一第二活动板体驱动装置602,设置在立柱10上,如图2A所示,设置在立柱10上对应于该第二活动板体40的第一停放位置401的中间位置处,并顶住该第二活动板体40,在驱动该第二活动板体40动作时,给该第二活动板体40施加一足够大的推力,使其可移出至空间外第二停放位置402;一卷扬机603,设置于该空间20的一预定位置,例如,如图2A所示,设置于该立柱10的中间部位,或者也可以设置在立柱10顶部或者顶梁12上,该卷扬机603的钢丝绳6031固定在其中一根支撑杆6011(如图2C所示)上,当然也可固定在第二活动板体40(如图3所示)上,通过该钢丝绳6031的收放,配合该支撑装置601在第二活动板体40的移动过程中的支撑,可升降该第二活动板体40在第一停放位置401和第二停放位置402之间转换。
在本实施例中,该立柱10可以为具有一定宽度的立柱,以满足整个存取装置的强度的要求。并且,为了满足强度的要求,在顶梁12和立柱10之间,底梁11和立柱10之间还可设置加强结构80,如为一加强板。如图2A所示,在该空间的预定位置上,如在立柱10上,还可设置有用于支承上层的第二活动板体40的托架70,此时该第二活动板体40处于第一停放位置401。而该第二活动板体驱动装置602可进一步设置在该托架70的支承面上。
如图2A、2B所示,其示出了第一活动板体30由第一停放位置301移出至空间外的第二停放位置302的整个过程,该第一活动板体30由伸缩装置50伸缩驱动,从如图2A所示的第一停放位置301移至如图2B所示的第二停放位置302;如图2A、2C、2D所示,其示出了第二活动板体40由第一停放位置401移出至空间外第二停放位置402的过程,该第二活动板体40由升降装置60升降,从如图2A所示的第一停放位置401经如图2C的移动轨迹移至如图2D所示的第二停放位置402。
在本发明中,该空间还可以由两根以上的立柱限定,例如如图3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其示出了由四根立柱10限定一空间20的示意图,同样,将该空间20的第一侧部21作为该第一活动板体30和第二活动板体40进出的通道。在立柱10之间设置有底梁11和顶梁12。在该四根立柱10与顶梁12交接的顶部位置设置角件121,用于吊装该存取装置。在该四根立柱10与底梁11交接的底部位置设置角件111,用于定位。
在本实施例中,该伸缩驱动装置50的结构基本上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结构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3所示,该升降装置60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结构也基本类似,也包括有支撑装置601、第二活动板体驱动装置602和卷扬机603,其差别在于,该钢丝绳6031是固定在该第二活动板体40上,该卷扬机603设置于空间20内靠近第二侧部22的顶部位置,其可设置于顶梁12上,也可设置于立柱10上。并且,如图3所示,设置于空间20内靠近第二侧部22一侧上的部分托架70,其朝空间20内延伸一预定长度,以保证该第二活动板体40处于第一停放位置401时,该托架70外侧边缘支承该第二活动板体40的一侧边缘。
较佳的,在本发明中,钢丝绳6031上还设置有一自重体6033,如为一自重杆6033,该自重杆的长度根据实际需要而决定,用以在第二活动板体40降落在第二停放位置401后,在自重杆6033的自重下,钢丝绳6031继续放出,直至自重杆6033平放到位,该钢丝绳6031不会挡住汽车90的行走。当然,该自重体6033还可为其他可达到同样效果的结构形式,同样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同样的,在图5~图7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第一活动板体30和第二活动板体40在第一停放位置301、401和第二停放位置302、402之间转换的过程,其转换过程基本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转换过程相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本发明中,该第二活动板体40还可根据所装载运输的汽车90的顶部而设置一凸台404,该凸台404凸出的高度不高于装载在上层的汽车的底盘的高度。并且,该凸台404两端还可为一倾斜平面,与车轮形状适配。通过设置该凸台404,可进一步节省空间。
同样,为了满足不同运输需要和节约成本等需求,可通过设置多根立柱10,分隔出多个如上述结构的存取空间20,例如,设置多层(2层以上)的存取空间,或者设置多个横向的并列的存取空间(2层存取结构,每层存在多个并列的存取空间)等,这些同样应该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以及,为了配合道路使用条件对运输车的限制规定,即不准超宽、超长和超高,其主要是因为超长关系到保持前后车距,影响到转弯半径,超宽关系到车道通行时所需保持的安全距离,并受桥宽的限制,超高关系到不得碰损电车架空线、涵洞和隧道顶部。因此,可设置该存取装置的高度、横向宽度和纵深长度等满足相关规定。当然,也可根据不同要求而设置该存取装置的高度、横向宽度和纵深长度等,即使其超出有关规定的长度或者高度,只要运输时避免经历该限定即可,即避免在运输过程中经过狭窄道路或者涵洞、桥梁、隧道、电车架空线等即可。
本发明的存取装置除了可用于放置汽车来实现集装箱化的运输外,还可放在路边或其他非专用停车库位置,作为一活动的停车库用。并且,在作为停车库使用时,优选的,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活动板体30和第二活动板体40的第二停放位置302、402可重合。当然,该第二停放位置302、402也可不重合,如第二活动板体40的第二停放位置402位于该第一活动板体30的第二停放位置302外,通过此设计即可实现第一活动板体30和第二活动板体40同时位于第二停放位置302、402,可同时存放或取出车辆。或者,该第二活动板体40的第二停放位置402位于其他空间20外任意位置,这些都可通过调整支撑装置的支撑杆和卷扬机等机构来实现,由于其原理与上述位置重合的实施例相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中,通过在汽车从汽车制造厂出厂时即可利用汽车的自动夹取装置,而将汽车机械搬运装载至该存取装置上,以进行全面检查或运输等工作,进而即可实现汽车的“零公里销售”。
下面将结合图5~图7,以本发明的双层结构的存取装置为例,说明使用本发明的存取装置存取车辆的方法(1)设置一如图3所示结构存取装置,其由四根立柱共同限定一存取空间,还具有一第一活动板体和一第二活动板体;(2)如图5所示,通过伸缩装置驱动第一活动板体移出至空间外第二停放位置,存取车辆在该第一活动板体上;(3)如图6所示,将该第一活动板体收回至空间内的第一停放位置;
(4)如图6所示,通过第二活动板体驱动装置驱动第二活动板体移动,并通过卷扬机的钢丝绳的放出和支撑装置的支撑,以图中所示轨迹,移动该第二活动板体至空间外;(5)如图7所示,该第二活动板体移至第二停放位置后,存取车辆在该第二活动板体上;(6)通过钢丝绳的收卷,配合支撑装置的支撑作用,收回该第二活动板体至空间内的第一停放位置,此时存取装置状态如图3所示。
在本发明中,既可如上所述先移动第一活动板体30(下层板体)至第二停放位置302存取车辆后而收回至第一停放位置301,再移动第二活动板体40(上层板体)至第二停放位置402存取车辆后而收回至第一停放位置401;也可先移动第二活动板体40(上层板体)至第二停放位置402存取车辆后而收回至第一停放位置401,再移动移动第一活动板体30(下层板体)至第二停放位置302存取车辆后而收回至第一停放位置301;或者同时移动第一活动板体30和第二活动板体40,这种同时移动的情况又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移动该第一活动板体30至第二停放位置302,移动第二活动板体40至空间外,但未开始降落,而是由支撑装置601(或者与托架70一起共同作用)支撑在该第一活动板体30上方,此时先在第一活动板体30存取车辆后收回至第一停放位置301,然后降落该第二活动板体40位于第二停放位置402,在该第二活动板体40上存取车辆并收回至第一停放位置401,这种情况常用于该第一活动板体30和第二活动板体40的第二停放位置302、402重合的情形;另一种情况是,同时移动该第一活动板体30至第二停放位置302和移动并降落该第二活动板体40至第二停放位置402,此时可同时在第一活动板体30和第二活动板体40上存取车辆,然后再收回到第一停放位置301、401,常用于该第二活动板体40的第二停放位置402位于该第一活动板体30的第二停放位置302外的情形,即可同时在该第一活动板体30和第二活动板体40上存取车辆。
显然,在存取车辆的过程中,该第一活动板体30和第二活动板体40的移动和存取次序是任意的,只要对其升降装置和驱动装置进行适应性的改变,即可满足不同的存取需求。
另外,在运输过程中,为了防止海运或陆运中汽车完好安全,还可通过一锁紧装置在汽车装好到位后将汽车锁紧。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存取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并且,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存取装置,可在销售之前的整个运输过程中,可以不用驾驶汽车即可完成吊装运输,从而实现“零公里销售”。而且,本发明的存取装置也可以作为车库使用,其操作简单、实用。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放置汽车的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存放装置包括一个由至少二根立柱限定的空间;用于停放车辆的第一活动板体,具有一被限定在该空间内的第一停放位置和一被一伸缩装置驱动至该空间外的第二停放位置;用于停放车辆的第二活动板体,具有一被限定在该第一板体的第一停放位置之上的第一停放位置和一被一升降装置驱动至该空间外的第二停放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的第一侧部作为该第一和第二活动板体的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或立柱之间设置有底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设置在底梁或立柱底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设置有一支撑装置,具有两个支撑杆,分别以预定间隔铰接在该第二活动板体以及底梁之间;第二活动板体驱动装置,设置在立柱上,并顶住该第二活动板体;一卷扬机,设置于该空间的一预定位置上,其钢丝绳固定在该第二板体或其中一个支撑杆上。
6.根据权利要求5述的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平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钢丝绳上还设置有一重量杆。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取装置还设置有一用于支承该第二活动板体的托架,设置在该空间的一预定位置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活动板体在靠近中部的位置上设置有凸台,其凸出的高度小于汽车底盘的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或立柱之间还设置有顶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梁和/或顶梁上还设置有用于吊装和/或定位的角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放置汽车的存取装置,既可用于运输汽车,也可以当车库使用,该存放装置包括一个由至少二根立柱限定的空间;用于停放车辆的第一活动板体,具有一被限定在该空间内的第一停放位置和一被一伸缩装置驱动至该空间外的第二停放位置;用于停放车辆的第二活动板体,具有一被限定在该第一板体的第一停放位置之上的第一停放位置和一被一升降装置驱动至该空间外的第二停放位置。本实用新型的存取装置可实现汽车的“零公里销售”,满足商品车集装箱化运输的要求,并可方便的设置在路边或者其他非专用停车库位置作为“活动的停车库”使用,缓解城市停车难的压力。
文档编号B65D88/00GK2737728SQ20042000934
公开日2005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3日
发明者周远大 申请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