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7072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装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包装目标产品的包装箱及其包装方法。
背景技术
产品被包装在包装箱里传送。在传送产品的过程中,如果包装箱从传送装置上掉下来,包装箱将受到撞击。从而,包装箱变形,产品损坏。特别是,如果包装箱的一角受到撞击,可能的是包装箱不能吸收撞击,会严重损坏包装箱内的产品。然而,很难完全消除包装箱掉下来的意外。从而,用于在箱子掉下时减少箱子内产品损坏的包装盒和包装方法得到发展。
按照惯例,如图1所示,易损件如电子配件或类似件被包在减震器如气泡纸内并放于箱子主体内。在现有技术里,为了减少在掉下意外发生时对包装箱内产品的撞击,需要增加用于包裹产品的减震器的数量。
结合以上描述,日本专利申请(JP-A-昭60-045166)披露了用于在箱子主体和产品之间或包装箱和气泡纸之间放置软垫材料的技术,以减少对产品的撞击。可是,增加的气泡纸和软垫材料在运输后引起很大浪费。特别是,不可能将气泡纸再生作为资源并且浪费对自然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而且,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平11-227750)披露了使用一种包装箱,其中软垫材料用纸制成,而不用任何由树脂如气泡纸制成的软垫材料。可是,在很多情况下,这种包装箱用于包装特殊形状的目标产品。在这样的包装箱里,包装的目标物体受限于具有特殊尺寸和形状的产品。
而且,登记的日本实用新型3048485披露的包装箱里,纸制的软垫结构复杂,并在装配时浪费许多时间。
而且,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平2-139369)披露了另一种常规的包装方法,其中在箱子主体和所包装的产品之间充满气泡纸和减震器,而没有任何缝隙。因此,装入其中的产品容易受运输过程中震动的影响。从而,不适合对震动的影响敏感的产品。
而且,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P2001-130640A)中,已知了一种包装箱,其中容纳产品的包装箱内部不是完全充满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装箱和包装方法,其中箱主体内的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易受到震动和撞击的影响。
而且,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装箱和包装方法,其中箱主体内的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易受到意外掉下的影响。
而且,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对自然环境负担较少的包装箱和包装方法。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包装箱包括一个箱子主体;和一个内板,其上至少用一条固定带固定包装物体。内板放在箱主体内并保持水平方向。
这里,内板可包括一主板,在其上固定包装物体;一组沿主板的第一端彼此相对弯曲伸出的第一板;一组沿主板的第二端彼此相对弯曲伸出的第二板。要求的是,包装物体固定在主板的中心,使得包装物体不会与箱主体的内壁接触。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板分开第一间隙,第二板分开第二间隙。而且,要求的是,第一固定带通过属于第一端的每组第一板之间第一间隙捆住包装物体,第二固定带通过属于第二端的每组第二板之间第二间隙捆住包装物体。
而且,箱主体可具有长方体,主板可以是长方形。第一板向上弯曲,第二板向下弯曲。
在这种情况下,要求的是,第一板的伸出长度和第二板的伸出长度之和基本上等于箱主体的内高度。而且,要求的是,第一板的伸出长度基本上等于第二板的伸出长度,使得主板保持在箱主体的中间位置。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通过将包装物体固定在内板上,将第一板向上弯曲,将第二板向下弯曲;以及将内板放在箱主体内以使内板保持在水平方向,实现了将包装物体包装在包装箱中的方法。内板包括一主板,其上固定包装物体;一组沿主板的第一端彼此相对弯曲伸出的第一板;一组沿主板的第二端彼此相对弯曲伸出的第二板。
这里,实现将包装物体固定在主板中心的固定,使得包装物体不会与箱主体的内壁接触。
而且,第一板的伸出长度可基本上等于第二板的伸出长度,使得主板保持在箱主体的中间位置。
而且,第一板分开第一间隙,第二板分开第二间隙,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固定带通过属于第一端的每组第一板之间第一间隙捆住包装物体,第二固定带通过属于第二端的每组第二板之间第二间隙捆住包装物体,将包装物体捆住,可实现所述固定。


图1是表示现有包装箱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包装箱的内底板的展开图;图3是表示所包装的目标产品固定在内底板上的状态的示意图;图4A到图4C是表示所包装的目标产品固定在主板上的状态的示意图;图5是表示在本实施例中内底板装到箱主体内时的状态的示意图;图6是表示所包装的目标产品用固定带固定在主板上时部分内底板的示意图;和图7是表示所包装的目标产品用固定带3固定在主板上时部分内底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包装箱。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包装箱的内底板1的展开图。参照图2,所述内底板1由一个近似长方形的主板1a组成,在内底板1的中心部分设有所包装的目标产品。两组的两个第一高度调节板1b分别与主板1a彼此相对的长边在长边的端部相连接。两组的两个第二高度调节板1c分别与主板1a邻近长边的短边在短边的端部相连接。第一高度调节板1b具有相同的形状,第二高度调节板1c具有相同的形状。在每组第一高度调节板1b之间设有第一间隙。而且,在每组第二高度调节板1c之间设有第二间隙。尽管在上述描述中,所述高度调节板与上述主板件相连接,但是还可从一个板件上裁剪出所述的内底板1,而具有以上形状。
图3是表示所包装的目标产品4固定在内底板1上的状态的示意图。参照图3,所包装的目标产品4固定在展开状态下的内底板上。所包装的目标产品4放在主板件1a上,使得所包装的目标产品4的重心和主板1a的重心重叠在几乎相同的位置上。而且,所包装的目标产品4这样放置,使得所包装的目标产品4的长边基本平行于主板1a的长边。放置在主板1a上的包装的目标物体4用第一和第二固定带3系紧并固定在主板1a上。第一和第二固定带3的宽度分别近似等于第一和第二间隙的宽度。第一固定带3以穿过第一间隙的方式环绕主板1a至少一周,以系紧所包装的目标产品4。同样,第二固定带3以穿过第一间隙的方式环绕主板1a至少一周,以系紧所包装的目标产品4。
图4A到图4C是表示所包装的目标产品4固定在主板1a上的状态的示意图。如顶视4A所示,所包装的目标产品4用第一和第二固定带3固定在主板1a上。两组的两个第一高度调节板1b在主板1a的长边从高度方向上折弯大约90度。另一方面,两组的两个第二高度调节板1c在主板件1a的短边内从高度方向下折弯大约90度。
图5是表示内底板1装到箱主体2内时的状态的示意图。参照图5,本实施例的包装箱由内底板1和箱主体2组成。内底板1由硬纸如波纹纸制成。箱主体2是一个由硬纸如波纹纸制成的箱子,并具有一开口。而且,箱主体2有口盖2c,用来关闭开口。上面放有所包装的目标产品4的内底板1从开口放入箱主体2中。然后,用口盖2c关闭开口,并将包装箱装到分配的运输工具或类似物上分送出去。从这个观点看,要求箱主体2具有长方体外形,并遵守配送行业定义的标准。
从而,箱主体2的内表面2b与内底板1的第一和第二高度调节板1b和1c的侧面相接触,以支撑内底板1。第二高度调节板1c的末端部分与箱体2的内底面2a接触,以支撑内底板1。而且,第一高度调节板1b的末端部分与箱主体2的口盖2c的内表面接触,以将内底板1支撑在箱体内。而且,内底板1的高度基本上等于第一高度调节板的高度t1和第二高度调节板的高度t2之和。这个和略小于箱主体2的内高度T。
这样,由于第二高度调节板1c具有相同的高度,因而内底板1的主板1a在箱体2内近似保持水平方向。当第一高度调节板1b具有相同的高度并且第一高度调节板1b和第二高度调节板1c具有相同的高度时,内底板1的主板1a沿水平方向保持在箱体2内高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
另外,第一间隙的宽度和第二间隙的宽度可彼此相等。要求的是,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形成方式使内底板1的结构上的强度不被破坏。每个间隙的宽度基于如下参数确定主板1a长边的长度、主板1a短边的长度、所包装目标物体4的高度、所包装目标物体4长边的长度、所包装目标物体4短边的长度、所包装目标物体4的重量等。
图6是表示所包装的目标产品4用固定带3固定在主板1a上时部分内底板1的放大视图。由于固定带3的拉伸在第一方向产生力F1,第二方向产生力F2。产生的力F1和F2对所包装目标物体4产生合力F3,从而将所包装目标物体4固定在内底板1的主板1a上。
要求固定带3是具有自粘性的膜状带,如FITLAP(由ShinetsuKogyo有限公司制造,注册商标,目录册的注明日期是2002年7月10日,条目编号#50),使得放在主板1a上的所包装目标物体4只用包装材料固定。通过自粘性的固定带3,不用在所包装目标物体4上抹粘合成分,就可将所包装目标物体4固定在主板1a上。从而,可保护所包装目标物体4不受固定带3的粘性成分而造成的损坏。
通过使用具有伸长性以及自粘性的固定带3,所包装目标产品可牢固地固定住。而且,要求固定带3用自粘性和伸缩性并且可再生作为资源的材料制造。因此,不需使用额外的固定材料,就可包装所包装目标产品4,从而减少成本。而且,因为避免了资源浪费并且减少了用完的废物,从而减轻了对自然环境的负担。
内底板1装在箱主体2内并被支撑在箱主体2的内表面上。所包装目标产品4不直接与箱主体2接触。在箱主体底表面2a,箱主体侧壁表面2b,口盖2c和所包装目标产品4之间有空间。当包装箱外施加的撞击使包装箱变形时,存在的空间减少了对所包装目标产品4的不利影响。
图7是表示所包装的目标产品4用固定带3固定在主板1a上时内底板1的示意图。参照图7,装在箱主体2中的内底板1的主板1a和箱主体的底面2a间有一段距离,所包装目标产品固定在所述主板1a上。因为内底板1受箱主体2支撑,因而所包装目标产品4受到抵抗强烈撞击的保护。另外,距离该箱主体底面2a的距离吸收搬运过程中包装箱受到的微弱震动。从而,极大地改善了精密仪器、电子元件等在搬运过程中易受微弱震动影响的物品的损坏。
本实施例的包装箱并不要求限定所包装目标产品4的形状。所包装目标产品4在纵向长度1、横向长度w和高度t2的尺寸分别足以放到内底板1的主板1a上。大多数能放入箱主体2的所包装目标产品都可包装。而且,当所包装目标产品具有非常特殊的形状时,本实施例的包装箱通过使用若干包装材料并布置它的外形能充分地对应产品。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包装箱,不必用包裹所包装目标产品的气泡纸和填在箱主体和所述产品之间的软垫材料。与现有包装方法相比,所述包装箱能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量,尤其是不能再生的包装材料,并能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而且,在内底板的主板和箱主体内的底面之间有一段距离,在所述主板上放有所包装的目标物体。这样内底板的主板在运输过程中吸收震动和撞击。特别是,所述包装箱能减少运输过程中易受连续的轻微的震动影响的、诸如精密仪器、电子元件的产品的问题。
而且,所包装目标物体和箱主体内壁相分离。从而,即使由于箱主体掉下来,包装箱的角受到撞击,所述产品也能受到保护。
另外,可能提供一种比使用纸制软垫的现有包装箱结构上更简单的包装箱。从而,可减少包装所需的时间并能节约包装箱的制造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包装箱,包括箱主体;和内板,其上用至少一根固定带固定包装物体,其中,所述内板装在所述箱主体内并保持水平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箱,其中,所述内板包括其上固定包装物体的主板;一组第一板,它们从所述主板的彼此相对的第一端弯曲伸出;一组第二板,它们从所述主板的彼此相对的第二端弯曲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箱,其中,所述包装物体固定在所述主板的中心,使得所述包装物体不与所述箱主体的内壁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包装箱,其中,所述第一板以第一间隙分开,所述第二板以第二间隙分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箱,其中,所述包装物体通过第一固定带穿过第一端的每组第一板之间的所述第一间隙捆扎,并且所述包装物体通过第二固定带穿过第二端的每组第二板之间的所述第二间隙捆扎。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装箱,其中,所述箱主体具有长方体外形,所述主板是长方形,所述第一板向上弯曲,而所述第二板向下弯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箱,其中,第一板的伸出长度与第二板的伸出长度之和基本上等于所述箱主体的内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装箱,其中,所述第一板的伸出长度基本上等于所述第二板的伸出长度,使得所述主板保持在所述箱主体的中间位置。
9.一种将包装物体包装在包装箱里的包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包装物体固定在内板上;其中所述内板包括主板,所述主板上固定有包装物体;一组第一板,它们从所述主板的彼此相对的每个第一端弯曲伸出;一组第二板,它们从所述主板的彼此相对的每个第二端弯曲伸出;向上弯曲所述第一板并向下弯曲所述第二板;和将所述内板装入所述箱主体中,使所述内板保持在水平方向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包装方法,其中,所述固定步骤包括将所述包装物体固定在主板件的中心,使得所述包装物体不与箱主体的内壁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包装方法,其中,第一板的伸出长度与第二板的伸出长度之和基本上等于所述箱主体的内高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包装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板的伸出长度基本上等于所述第二板的伸出长度,使得所述主板件保持在所述箱主体的中间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9到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包装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板以第一间隙分开,所述第二板以第二间隙分开,所述固定步骤包括用穿过第一端的每组第一板之间的所述第一间隙的第一固定带捆扎包装物体;和用穿过第二端的每组第二板之间的所述第二间隙的第二固定带捆扎所述包装物体。
全文摘要
一种包装箱,包括箱主体;内板,其上用至少一根固定带固定包装物体。该内板装在箱主体内并保持水平方向。内板可包括固定有包装物体的主板;一组第一板,它们从主板的每个第一端彼此相对的弯曲伸出;一组第二板,它们从主板的每个第二端彼此相对的弯曲伸出。要求包装物体固定在主板的中心,使得包装物体不与箱主体的内壁接触。
文档编号B65D81/07GK1764579SQ200480008249
公开日2006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24日
发明者工藤悟, 清原信吉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