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面的穿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9318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胎面的穿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胎面的穿刺装置,当作为轮胎半成品的胎面在挤压工序中以一定的长度被切断后,在供给成型工序之前,所述装置利用如锥子等手段穿刺胎面,以排出该胎面内部的空气。
背景技术
在制造轮胎时,在挤压机中挤压出的作为半成品的胎面在成品轮胎中形成与地面接触的橡胶部分。在通常的挤压机中被挤压、通过冷却装置被冷却的胎面按照一定的长度被切断后,通过输送工具被输送到作为后续工序的成型工序。也就是,如图4所示,被输送到输送带式输送装置101的胎面103通过切割刀具102被切断成一定的长度后,通过测重机输送带式输送装置104确认重量,然后移到另一输送带式输送装置105,以利用输送工具进行装载。
在现有技术中,如上所述,对胎面103用挤压机进行挤压,并按照一定的长度进行切断,然后,将其提供给作为下一工序的成型工序。将该胎面附着至在成型工序的滚筒上制造成一个圆形的作为另一半成品的带束层上。此时,在胎面中央部位的空气不能完全排出,这会使成品轮胎产生次品。
为了防止产生次品,在现有技术中也进行所谓穿刺(Pricking)的作业。即,工作人员用锥子贯穿切断供给的胎面中央部位,排出空气。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对上述的穿刺作业是用手工方式进行的,这不仅导致作业进度缓慢,不能实现均匀的作业,而且不能省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胎面的穿刺装置,能够自动进行对按照一定长度切断供给的胎面进行空气排出的穿刺作业,能够实现省力作业,并能够消除因成品轮胎的未排出空气导致的次品的产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胎面的穿刺装置利用穿刺钉以一定的间隔对在输送带式输送装置上由切割刀具以一定长度切断而供给的胎面进行穿孔,其中,所述穿刺钉与各个穿刺齿轮连接,所述穿刺齿轮与通过电动机的V形带转动的驱动齿轮啮合,设置有所述穿刺齿轮和驱动齿轮的齿轮箱沿着支承架的导向杆通过上升和下降用气缸上升和下降,在与所述支承架的下段部相间隔地设置的挤压板上设置有挤压气缸,所述支承架通过前进和后退用气缸沿着直线运动方向导轨进行前进和后退。


图1为在作为轮胎半成品的胎面的排出工序中适用本发明的状态图;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截面图;图3为图2中的穿刺钉的动力传递部的俯视图;图4为现有的胎面排出工序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设置在胎面输送带式输送装置1上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为在图1中表示本发明的结构的截面图,图3为对穿刺钉传递动力的驱动部的俯视图。
本发明的胎面的穿刺装置利用穿刺钉5以一定的间隔对在输送带式输送装置1上由切割刀具2按照一定长度切断而供给的胎面3进行穿孔4。其中,穿刺钉5通过夹盘7与各个穿刺齿轮6连接。穿刺齿轮6与通过电动机8的V形带9转动的驱动齿轮10啮合。设置有穿刺齿轮6和驱动齿轮10的齿轮箱11沿着支承架13的导向杆14通过上升和下降用气缸12上升和下降。在与支承架13的下段部相间隔地设置的挤压板15上设置有挤压气缸16。支承架13通过前进和后退用气缸17沿着直线运动方向的导轨18进行前进和后退。
其中,如图3所示,与设置在所述齿轮箱11内的驱动齿轮10相啮合的穿刺齿轮6通过正齿轮19啮合而连接。
另外,在所述输送带式输送装置1上转动的槽辊20通过辊驱动用链齿轮21由另外的驱动力转动,同时输送被穿刺的胎面3。
接着,对本发明的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在通过输送带式输送装置1输送通过公知的挤压机(图中未示出)被挤压并经过冷却的胎面3时,通过切割刀具2被切割为一定的长度,并沿着图1的箭头方向移动的胎面3的前端部分将到达上升和下降用气缸12的位置。
这时,使挤压板15上升和下降的挤压气缸16下降,用该挤压板15对胎面3进行挤压。
然后,处于操作中的上升和下降用气缸12和电动机8使穿刺钉5动作。此时,支承架13整体通过上升和下降用气缸12的作用而下降,且设置有穿刺钉5的齿轮箱11也沿着导向杆14下降。这些穿刺钉5对位于输送带式输送装置1的槽辊20的胎面3进行穿孔4,帮助排出空气。
此时,如图3所示,对胎面3进行穿孔的穿刺钉5通过与接受电动机8传递动力的驱动齿轮10相啮合的穿刺齿轮6同时地旋转,并在胎面3上穿刺出孔4。
被穿孔4的胎面3前进并移动到下一个工序中,而新输入的胎面3按照如上所述的方式通过穿刺钉5自动被穿刺出孔4。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胎面的穿刺装置自动地进行穿刺作业来将空气从被挤压的胎面排出,能够实现省力化和自动化作业,由此能够防止轮胎次品的产生,并能够提高生产性。
权利要求
1.一种胎面的穿刺装置,利用穿刺钉(5)以一定的间隔对在输送带式输送装置(1)上由切割刀具(2)以一定长度切断而供给的胎面(3)进行穿孔(4),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钉(5)通过夹盘(7)与各个穿刺齿轮(6)连接,所述穿刺齿轮(6)与通过电动机(8)的V形带(9)转动的驱动齿轮(10)啮合,设置有所述穿刺齿轮(6)和驱动齿轮(10)的齿轮箱(11)沿着支承架(13)的导向杆(14)可通过上升和下降用气缸(12)上升和下降,在与所述支承架(13)的下段部相间隔地设置的挤压板(15)上设置有挤压气缸(16),所述支承架(13)通过前进和后退用气缸(17)沿着直线运动方向导轨(18)前进和后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胎面的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与设置在所述齿轮箱(11)内的驱动齿轮(10)相啮合的穿刺齿轮(6)通过正齿轮(19)啮合而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胎面的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送带式输送装置(1)上转动的槽辊(20)通过辊驱动用链齿轮(21)由另外的驱动力转动,同时输送被穿刺的胎面(3)。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胎面的穿刺装置,利用穿刺钉(5)以一定的间隔对胎面(3)进行穿孔(4),其中,穿刺钉通过夹盘(7)与各个穿刺齿轮(6)连接,穿刺齿轮与通过电动机(8)的V形带(9)转动的驱动齿轮(10)啮合,设置有穿刺齿轮和驱动齿轮的齿轮箱(11)沿着支承架(13)的导向杆(14)通过上升和下降用气缸(12)上升和下降,在与支承架的下段部相间隔地设置的挤压板(15)上设置有挤压气缸(16),所述支承架通过前进和后退用气缸(17)沿着直线运动方向导轨(18)进行前进和后退。由此,能够使对胎面进行空气排出的穿刺作业自动进行,实现省力的作业,并能够消除因成品轮胎的未排出空气导致的次品的产生。
文档编号B65H20/02GK1799825SQ200510131920
公开日2006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7日
发明者李载赫, 严圭敏 申请人:韩国轮胎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