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86692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贴标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贴标机。
本发明涉及手工操作的贴标机,用于粘贴具有一个或多个标题的 标签,该标题比如为贴有所述标签的产品的标志或产品的价格。
特别地,本发明适用于仓库和/或任何商业活动中,比如百货商店、 超市、商店和/或类似场所,在这些场所需要粘贴各种类型的商业和/ 或信息标志。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存在手工操作的包括承重结构的贴标机,其中设有用
于供送载标带(label holder tape )的装置。所述载标带被恰当地在承 重结构中引导至贴标签的区域,在此,由所述带承载的每个标签被从 带上取下,并被粘贴到所涉及的包装或产品的相应表面。
为了允许载标带在承重结构中前进,已知的贴标机设有恰当的促 动装置,该促动装置将带向粘贴区域的下游拉动,使它朝向放下带的 无标签的区域前进。
所述贴标机还设有用于停止和/或中断带的装置,以粘贴每个标 签,而不会不希望地拖曳带。特别地,在用于供送带的装置与粘贴标 签的区域之间,已知的贴标机包括一系列机构,这些机构连续地将载 标带压紧到位于承重结构之内的抵接面上。以此方式,当借助于朝向 目标表面的压力与标签机在其上平移的联合动作,已部分从载标带上 分离的标签位于目标表面上时,载标带被保持在固定位置,允许待粘 贴标签的完全分离。已知的贴标机还包括通常由可移动部件构成的控 制装置,该部件具有适当的抓握器,该抓握器被可操作地连接到促动 装置,以便将由带承载的标签彼此接连地送到粘贴区域。特别地,当手工操作控制装置时,控制装置与促动装置之间的配合强烈地驱动着 载标带,该带克服由止动装置施加的阻力,并如上所述向前行进。
在该结构内部还设有打印元件,该打印元件能够在粘贴区域的上 游,根据预设的图案在每个标签上沉积预定量的墨,由此得到上述商 业和/或信息标志。
尽管已知的贴标机能够在所涉及产品的包装和/或表面打印并满 意地粘贴标签,但申请人已注意到,主要在止动装置的操作和磨损方 面、在打印装置的一个或多个部件的更换和/或维护方面、以及在标签 和/或载标带的磨损方面,它们并非没有缺陷。
特别地,已注意到,从长远来看,载标带上的止动装置在相应的 抵接面上恒定和连续的压力将导致所述装置的部件校准方面的严重问 题,以及机械部件在摩擦或滚压关系方面的过度磨损,需要经常的干 预来维修和/或更换止动装置的一个或多个零件。
该问题还对载标带的总体状况以及标签本身造成影响,使标签在 结构上受损,呈现出不雅的外观,并且/或者更糟,呈现出不规则的打 印表面,所用墨水不准确地沉积于其上,导致不期望的缺陷。
还应注意到,在接触已知贴标机承载结构的内部区域方面的难度, 以及在更换打印装置某些部件,比如常备的墨辊等部件方面的难度, 都需要强烈的维修活动,同时需要维护人员相当多的手工技巧,他们 必须利用特殊的器械和工具来接触到墨辊,以便从该结构中取出,并 用另一墨辊来代替。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基本目的是克服以往技术的缺陷。
特别地,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获得一种贴标机,所述贴标机设有 自动调节的制动系统,即能够根据带的前进或停止来控制带相对于相 应抵靠面的压力。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贴标机,其打印装置的部件的更换 易于实施。最后,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保证标签和载标带的结构完整性,同 时保证由打印装置实现的打印质量。
上述技术任务和指定目的大体上通过一种贴标机实现,所述贴标 机包括以下描述和要求保护的特征。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贴标机优选的、但并不唯一的实施例的详述, 更多的特性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提供所述
描述,它是仅以非限制性描述的方式来提供的,其中 图l是根据本发明的贴标机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2是前图中贴标机的另一示意性剖面图,显示为打开状态; 图3表示前图中贴标机的第一细节部,显示为透视分解图; 图4为前图中细节部的前透^L图; 图5为图3和图4中细节部的后透^L图6表示图1和图2中贴标机的第二细节部,显示为透视分解图; 图7示出了贴标机的第三细节部,显示为透视分解图; 图8是图7中细节部的部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见附图,标记l整体地表示根据本发明的贴标机。
如图l和图2中所示,贴标机l包括具有手柄3的基本上封闭的 结构2,该手柄3优选地覆盖有共同才莫制的(co-moulded)橡胶外壳 2b,其位于后部,用于手动接合贴标机。
在结构2内部,在大致中央的区域,设有用于供送带5的部件4, 该带5设有大量的标签6 (其中一个示意性地示于图1中),这些标签 将被印刷并被附着到相应的包装、标签和/或产品的外表面上。
如图1和图2中所示,供送部件4优选地包括供送轮7,该供送 轮7枢转地接合到结构2上,以便绕相应的转轴"X"旋转。
优选地,供送轮7以这样的方式可拆卸地接合到结构2上,使得
9当供送轮7完全为空时,可将它从结构2上取下。
如图2中所示,供送轮7优选地可通过位于所述结构的下部的恰 当的进入开口 8来插入或取出,并通过以下描述的贴标机的其它部件 来恰当地保持封闭。
为了至少在供送部件4与至少一个标签6的粘贴区域9之间引导 带5,结构2设有恰当的引导装置,该装置根据预定的路线限定了所 述带5的前进路径。
如图1中所示,引导装置将带5从供送部件4引导至粘贴区域9, 该粘贴区域9优选地位于贴标机1的结构2下方靠近其前部10的位置。 贴标机还至少包括装置11,用于促动可操作地位于结构2之内的带5。 促动装置11可在非工作状态与工作状态之间移动,在非工作状态下带 5并不运动,保持在预定的位置,而在工作状态下,促动装置ll促使 带5沿着由引导装置限定的前进路线运动,从而将带5的至少一个标 签6送到粘贴区域9。
再次参照图1和图2,贴标机还包括部件12,用于止动可操作地 位于结构2之内的带5。止动部件12能够在止动状态与松开状态之间 移动,在止动状态下,该止动部件阻止带5的促动,将带5压靠在与 结构本身相关的抵接面13上,而在松开状态下,带5压在抵接面13 的压力依照某数值下降,以致带5沿上述前进路线自由地前进。
为了操作促动装置11和止动装置12,贴标机包括至少一个可操 作地与结构2相关联的控制装置14,其优选地位于手柄3下方。控制 装置14可操作地连接到止动装置12,并连接到促动装置ll,从而将 至少一个位于带5上的标签6送到粘贴区域9。
更特别地,控制装置14包括控制杠杆15,该控制杠杆15在结构 2的后部区域铰接到贴标机1的结构2上,以便绕相应的转轴"Y"摆动。 控制杠杆15在手柄3的下方具有抓握部分16,该抓握部分16的形状 符合人机功效学设计,以便于和易于其手动抓握。控制杠杆15在结构 2内部广泛地延伸,其具有位于止动装置12附近的第一控制部分17 和位于促动装置11附近的第二控制部分18。优选地,至少一个反推弹性部件19,优选为螺旋弹簧19a,可操 作地置于控制装置14的抓握部分与结构2的手柄3之间,从而将后者 保持在预定位置。
优选地,控制装置14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 第一位置时,止动部件12处于止动状态且促动装置11处于非工作状 态(图1),而在第二位置时,止动部件12处于松开状态且促动装置 ll处于工作状态,即处于拉动带5的状态,该带5从相应供送轮7上 解开。
更详细地,控制装置14从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的运动是通过手动 按压控制杠杆15的抓握部分16而发生的,从而控制杠杆15绕转轴"Y" 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抓握部分16靠近手柄3,压紧螺旋弹簧19a,且 相应的控制部分17、 19移动,导致相对于止动部件12和促动装置11 的状态变化,该止动部件12减小其在带5上的载荷,该促动装置11 沿着前进路线驱动带5。
相反地,如果抓握部分16靠近手柄3的手动动作被中止,则控制 装置14倾向于返回到起始位置,即完全从手柄3上取下,绕转轴"Y,, 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参照图1-5,特别地参照图3-5,详细地说,上述止动部件12 包括第一部件20,该第一部件20优选地由塑性材料制成,借助于铰 链枢轴21可枢转地接合到结构2上,该枢轴21限定了相应的转轴"Z", 该转轴"Z"大致平行于供送轮7和控制杠杆15各自的转轴"X"和"Y"。 在与铰链枢轴21相对的部位,第一部件20具有优选为金属的小接合 件22,该接合件22优选地通过共同模制配合到相应的支座23中。接 合件盘22可操作地连接到控制装置14的第一控制部分17,从而它在 第一与第二状态之间的运动导致止动装置12在止动状态与松开状态 之间的促动。
再次参照图3-5,止动部件12包括优选为金属的第二部件24, 该第二部件24借助于铰链枢轴21以这样的方式可枢转地接合到结构 2上,以便绕转轴"Z,,旋转。优选地,第二部件24具有倾斜部分25,该倾斜部分25接合带5,从而在止动装置12处于止动状态时将带5 阻止在接触面13上,并在止动装置12处于松开状态时允许带本身沿 着前进路线前进。
止动部件12包括至少一个置于第一与第二部件20、 24之间的弹 性连接件26,用于将它们连接起来,同时允许绕转轴"Z"的相对转动。 弹性连接件26、第一与第二部件20、 24、控制装置14以及抵接面13 上的带5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在止动状态下由弹性连接件26在第二 部件24施加相对于抵接面13的推力。换句话说,当控制装置14处于 第一位置时,控制杠杆15的第一部分17利用反向弹簧19a的作用, 将止动部件12的第一部件20的接合件盘22向上推动。实际上,控制 杠杆15的第一控制部分17具有成形螺钉17a,其成形头部17b直接 接合到接合件盘22,该接合件盘22位于止动部件12上与第二部件24 相对的第一部件20的端部。
连接在枢轴21上的第一部件20倾向于逆时针转动(图1 - 3和图 5),张紧弹性部件26,这导致第二部件24绕轴线"Z"逆时针转动。然 而,第二部件24的转动受到反推表面13的反推,其本身转化成一个 推力,该推力等于由弹性部件26作用在第二部件24和反推表面13 上的力。自然地,将带5推向反推表面13的推力导致带5被阻挡。
相反地,如果控制装置14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则控制杠 杆15的第一控制部分17不再推压金属盘22,使得弹性部件26卸载, 释放带5,从而带5能够滑动。
再次参照图3-5,止动装置12包括两个弹性部件26,优选为牵 引緩冲弹簧26a,该弹簧可操作地置于第 一部件20的各个连结部分20a 与第二部件24相应的接合部分24a之间,两者相互靠近。
止动装置12还包括辅助弹性部件27,优选为扭转弹簧27a,该弹 簧可操作地置于第一部件20的抵接部分20b (图4)与第二部件24 的抵接面24b (图5)之间,该抵接面相对于反推表面13大致相对地 定向。辅助弹性部件27与弹性部件26配合,以便在止动装置12处于 止动状态时增强第二部件24推向反推表面13的推动作用,并在控制
12装置14处于第二位置时,确保带5的张紧,以便在粘贴区域9处使标 签从带上正确的分离。
参照图1、 2,并特别地参照图7、 8,促动装置11包括至少一个 驱动辊28,该驱动辊28沿着所述带5的前进路线可枢转地接合到结 构2上,并位于标签6粘贴区域9的下游。驱动辊28部分地限定了带 5的前进路线,并可根据预定的旋转角来促动旋转,从而根据相应的 预定前进方式来促使带5前进。
驱动辊28优选地连接到控制装置14上,从而当止动部件12处于 松开状态时,驱动辊28绕相应的转轴"W"促动旋转,该转轴"W"大体 上平4亍于转轴"X"、 "Y,,和"Z"。
现在来更详细地描述促动装置11的结构,驱动辊28具有多个位 于其两侧平面28a上的促动突起29,该突起由促动部件30可操作地 接合,该促动部件30置于驱动辊28与控制装置14的控制杠杆15的 第二控制部分18之间。促动部件30在控制装置14的作用下,相继地 作用在每个促动突起29上,从而绕相应的转轴"W"沿顺时针并根据预 定的转角以恒定的节距来转动驱动辊28。
更详细地,促动部件30优选地由棘爪31构成,该棘爪31在其端 部铰接到介于驱动辊28与控制装置14的抓握部分16之间的结构2 上。
当控制装置14在弹簧19a的作用下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 时,棘爪31绊住驱动辊28的促动突起29,实现绕轴线"W"的步进转 动。在控制装置14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的过程中,为了防止驱 动辊28的任何反向转动,驱动辊28设有多个锁紧突起32 (图8),该 锁紧突起32通过相应的锁紧部件33可操作地接合。特别地,锁紧突 起32沿周向布置在驱动辊28内部,且它们可通过两个环形凹部34 来触及。锁紧部件33构成设有两个弹性舌片的单向棘爪机构,该弹性 舌片插入锁紧突起32的轮廓上。
在中央环形凹部35侧面的圆柱面上,驱动辊28具有一系列凹槽 36,该凹槽36能够接合到位于带5上的相应缝隙内(未示出)。
13在驱动辊28的圆柱面的外周设有拱形的弹性带引导装置37,该 引导装置37在其端部可拆卸地安装到结构2上,并能够保持带5压紧 在驱动辊28上。
特别地,弹性带引导装置37具有利用两个销钉37b铰接到结构2 上的第一端37a,以及利用杆37d铰接到结构2上的第二端37c,该杆 37d接合在带引导装置自身结构上布置的相应铰链孔37e之内。带引 导装置37优选地借助于两个薄层部分37f而制成具有弹性,其能够转 动,这是因为它们通过开孔37e铰接在杆37d上,从而保证了带5的 固定和前进定向。
如图2中所示,抵接面13和促动装置11均由结构2的一部分2a 支撑,能够绕铰接轴线"K"旋转,该铰接轴线与促动部件30的铰接轴 线一致。如图2中所示,结构2的一部分2a的移开限定了上述进入开 口 8,所述进入开口 8用于将供送带5的轮7插入和/或取出。
再次参照图1和图2,特别地参照图6,贴标机1包括可操作地与 结构2相关联的打印装置38,用于根据预设的图案向至少一个标签6 上沉积预定量的墨。打印装置38能够在控制装置14操作时,在静止 状态(图1)与打印状态之间运动,所述静止状态与控制装置14的第 一位置相一致,其中打印部件38远离带5,而所述打印状态与控制装 置14的第二位置相一致,其中打印部件38作用在带5的相应标签上。
优选地,打印部件38包括至少一个可操作地与结构2相关联的支 撑部件或支撑臂39,所述支撑臂具有自由端40,该自由端40优选地 设有两个支撑突起41。打印部件38还包括至少一个墨辊42,该墨辊 42可拆卸地在支撑突起41之间接合到支撑部件39上。
由图1和图2可见,打印部件38还设有供送墨水43的装置,用 于将墨提供给墨辊42,该装置在此仅被提及,因为它们并不代表本发 明的主题。
优选地,打印部件38包括至少一个能够可操作地置于支撑部件 39与墨辊42之间的接合装置44 (图6),以允许其与墨辊42 —起可 拆卸地接合到支撑部件39。换句话说,接合装置44使墨辊42能够接合到支撑部件39或从支撑部件39上取下,而不与墨辊42的圆柱面相 接触。
优选地,接合装置44具有卡扣式接合部45,用于将墨辊42接合 到支撑部件39上。
再次参照图6,接合装置44包括大致呈"U"形的辊保持架结构46, 该辊保持架结构46具有两个侧部46a以及置于侧部46a之间的中央连 接部分46b,每个侧部设有相应的支座47,用于墨辊42的相应纵向枢 轴48的枢转接合。
接合装置44还包括两个弹性连接部件49,各自可操作地从外面 接合到辊保持架结构46的相应侧部46a。每个弹性连接部件49可在 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第一位置处连接部件49离开辊 保持架结构46相应的侧部46a,而在第二位置处连接部件49靠近辊 保持架结构46的相应侧部46a。每个弹性连接部件49在相对于辊保 持架结构46相应侧部46a的相对侧具有至少一个连结突起50以及至 少一个顶推边缘52,该连结突起50适于接合至少一个相应的连结支 座51,该连结支座51布置在支撑部件39的相应支撑突起41内部, 所述连结突起50通过该顶推边缘52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当 辊保持架结构46接合在支撑部件39的支撑突起41之间时,与相应的 连结支座51相接合。
如图1、 2和6中所示,贴标机优选地包括至少一个门53,该门 53具有铰接在结构2上的第一端53a以及与第一端53a相对的第二端 53b,所述第二端设有至少一个部件54,用于将门53锁定到所述结构 上。门53能够在闭合位置(图1)与打开位置(图2)之间绕着在第 一端53a处限定的铰接轴"Q"转动,在该闭合位置处结构2被门53封 闭,而在所述打开位置处门53至少部分地被从结构2上取下。
优选地,墨辊42的支撑部件39在与其自由端40相对的一侧被铰 接到门53的第二端53b上。根据所述连接,当门53处于封闭位置时, 支撑部件39位于结构2之内,并且当门53处于打开位置时,它至少 部分地位于,优选地完全位于结构2之外(图2),以便于触及墨辊42。如图6中所示,在铰接轴线"Q,,处还枢转地接合有施加辊55,借 助于该施加辊55能够将离开相应粘贴区域的标签按压到其下的表面 上。
本发明解决了以往技术中遇到的问题,并实现了所提出的目标。 首先,本发明的主题能够在结构上保护止动部件的部件以及由供
送带承载的标签。
特别地,止动系统的制动或锁紧动作相对于控制装置所处的位置
能够自动调节,该止动系统防止了止动部件承受过量的导致快速结构
磨损的摩擦。
还应考虑到,如上所述用于接合墨辊的装置的布置,连同用于打 开和取出所述墨辊的系统(就象上述铰接在打印装置支撑部件上的门 那样)一起,便于墨辊的任何维护、清洗和/或更换操作,而不必接触 到其肮脏零件,即不必截取涂有墨水以供打印标签的表面。
1权利要求
1、一种贴标机(1),其包括-结构(2);-与所述结构(2)相关联的至少一个部件(4),用于供送设有多个标签(6)的带(5);-与所述结构(2)相关联的引导装置,用于至少在所述供送部件(4)与粘贴区域(9)之间驱动所述带(5),所述区域(9)被限定在所述结构(2)中,用于粘贴至少一个标签(6),所述引导装置限定所述带(5)的前进路线;-用于促动位于所述结构(2)中的所述带(5)的至少一个促动装置(11),所述促动装置(11)可在非操作状态与操作状态之间运动,在所述非操作状态下,所述带(5)保持在预定的位置,在所述操作状态下,所述促动装置(11)沿着所述前进路线促动所述带(5),从而将所述带的至少一个标签(6)带到所述粘贴区域(9);-用于止动所述带(5)的至少一个止动装置(12),所述带(5)可操作地位于所述结构(2)中,所述止动装置(12)能够在止动位置与松开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止动位置,所述止动装置阻止所述带(5)的促动,将所述带(5)压靠在与所述结构(2)相关联的抵接面(13)上,在所述松开位置,所述带(5)压靠在所述抵接面(13)上的压力减小,所述带(5)沿所述前进路线自由地前进;-至少一个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结构(2)上的打印装置(38),用于根据预设的图案在由所述带(5)承载的至少一个标签(6)上沉积预定量的墨,所述打印装置(38)包括至少一个可操作地与所述结构(2)相关联的支撑部件(39)、可拆卸地接合到所述支撑部件(39)上的墨辊(42)以及至少一个可操作地且整体地接合到所述墨辊(42)上的接合装置(44),从而能够使其在所述支撑部件(39)上可拆卸地接合;-至少一个控制装置(14),所述控制装置(14)可操作地与所述结构(2)相关联,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止动装置(12)和促动装置(11)上,从而将位于所述带(5)上的至少一个标签(6)送到所述粘贴区域(9),所述控制装置(14)还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打印装置(38)上,以便在标签(6)上打印所述图案,并将所述标签送到所述粘贴区域(9),所述控制装置(14)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促动装置(11)处于非操作状态,所述打印装置(38)处于静止状态,所述止动部件(12)处于止动状态,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促动装置(11)处于操作状态,所述打印装置(38)处于打印状态,所述止动部件(12)处于松开状态。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标机,其中所述止动装置(12)包括- 第 一部件(20 ),所述第 一部件(20 )可枢转地接合到所述结 构(2)上,从而绕转轴(Z)旋转,所述第一部件(20)可操作地连 接到所述控制装置(14)上,从而所述控制装置(14)在第一与第二 状态之间的运动确定所述止动装置(12)在止动状态与松开状态之间 的促动;- 第二部件(24),所述第二部件(24)可枢转地接合到所述结 构(2)上,从而绕所述转轴(Z)旋转,所述第二部件(24)接合所 述带(5),从而在所述止动装置(12)处于止动状态时将所述带(5) 锁定在所述抵接面(13)上,并在所述止动装置(12)处于松开状态 时允许所述带(5)沿着所述前进路线前进;- 至少一个弹性连接件(26 ),所述弹性连接件(26 )置于所述 第一与第二部件(20、 24)之间,以将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20、 24) 连接起来,同时允许绕所述转轴(Z)的相对转动,当所述止动装置 (12)处于止动状态时,所述弹性连接件(26)将所述第二部件(24) 推靠在所述抵接面(13)上。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标机,其中所述止动装置(12)包括两 个弹性部件(26),优选为牵引緩沖弹簧(26a),其可操作地置于所述 第一部件(20)的相应连结部分(20a)与所述第二部件(24)的相应 接合部分(24a)之间,两者相互靠近。
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贴标机,其中所述止动装置(12)还 包括辅助弹性部件(27),优选为扭转弹簧(27a),其可操作地置于所 述第一部件(20)的抵接部分(20b)与所述第二部件(24)的抵接面 (24b)之间,所述抵接面定向成与所述反向表面(13)相对,所述辅 助弹性部件(27)与所述至少一个弹性部件(26)配合,以便在所述 止动装置(12)处于止动状态时增强所述第二部件(24)向所述反推 表面(13)的推动作用。
5、 如上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所述的贴标机,其中所述控制装置 (14)包括至少一个推力部分,所述推力部分直接接合到与所述第二部 件(24)相对的、所述止动装置(12)的所述第一部件(20)的一端, 所述推力部分在所述控制装置(14)处于第一状态时将所述止动部件 (12)保持在止动状态,在所述控刮装置(14)处于第二状态时允许压 靠在所述抵接面(13)上的压力减小。
6、 如上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所述的贴标机,其中所述促动装置 (11)包括至少一个驱动辊(28),所述驱动辊(28)沿着所述带(5) 的所述前进路线可枢转地接合到所述结构(2)上,并位于所述至少一 个标签(6)的所迷粘贴区域(9)的下游,所述驱动辊(28)部分地 限定所述带(5)的所述前进路线,并能够根据预定的旋转角来促动旋 转,从而根据相应的预定前进方式来推进所述带(5)。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贴标机,其中所述控制装置(14)可操作 地连接到所述驱动辊(28)上,从而当所述止动部件(12)处于松开 状态时,促动所述驱动辊(28)绕相应的转轴(W)旋转。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标机,其中所述驱动辊(28)包括- 多个促动突起(29),所述促动突起(29)由促动部件(30) 可操作地接合,所述促动部件(30)置于所述驱动辊(28)与所述控 制装置(14)之间,所述促动部件(30)在所述控制装置(14)的作 用下,相继地作用在每个促动突起(29)上,从而使所述驱动辊(28) 绕相应的转轴(W)并根据预定的转角旋转;- 多个锁紧突起(32),所述锁紧突起(32)由相应的锁紧部件从而防止沿与由促动部件(30)施加给所述驱动 辊(28)的转动方向相反的转动。
9、 如上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所述的贴标机,其中在静止状态下所 述打印装置(28)与所述带(5)分离开,在打印状态下打印装置作用 在所述带(5)的相应标签(6)上。
10、 如上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所述的贴标机,其中所述接合装置 (44)具有卡扣式接合部(45),用于将所述墨辊(42)接合到所述支 撑部件(39)上。
11、 如上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所述的贴标机,其中所述接合装置 (44 )包括大致呈"U"形的辊保持架结构(46 ),所述辊保持架结构(46 ) 包括两个侧部(46a)以及置于所述侧部(46a)之间的中央连接部分 (46b ),每个所述侧部(46a H殳有相应的支座(47 ),用于所述墨辊(42 ) 的相应纵向枢轴(48)的枢转接合。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贴标机,其中所述接合装置(44)还包 括两个弹性连接部件(49 ),该弹性连接部件各自可操作地接合到所迷 >辊保持架结构(46 )的相应侧部(46a )的外部,每个弹性连接部件(49 ) 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其中在第一位置处,所述连接部 件(49)与所述辊保持架结构(46)的相应侧部(46a)分离,在第二 位置处,所述连接部件(49)靠近所述辊保持架结构(46)的相应侧 部(46a)。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贴标机,其中每个弹性连接部件(49) 在所述辊保持架结构(46)的相应侧部(46a)的相对部分处具有至少 一个连结突起(50)以及至少一个顶推边缘(52),所述连结突起(50) 适于接合至少一个相应的连结支座(51 ),所述连结支座(51)位于所 述支撑部件(39)的相应支撑突起(41)的内部,由此相应的弹性连 接部件(49)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当所述辊保持架结构(46) 接合在所述支撑部件(39)的两个支撑突起(41)之间时,所述连结 突起(50)与相应的连结支座(51)相接合。
14、 如上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所述的贴标机,包括至少一个门(53),所述门(53)具有铰接在所述结构(2)上的第一端(53a)以 及与所述第一端(53a)相对的第二端(53b),所述第二端(53b)设 有至少一个部件(54),用于将所述门(53)锁定到所述结构(2)上, 所述门(53)能够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绕着限定在所述第一端 (53a)中的铰链轴(Q)转动,在所述闭合位置处,所述结构(2)被 所述门(53)封闭,在所述打开位置处,所述门(53)被从所述结构 (2)上部分地移走,其至少一个内部区域可从外面接触到。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贴标机,其中所述墨辊(42)的所述支 撑部件(39)在与其自由端(40)相对的一侧铰接到所述门(53)的 第二端(53b)上,当所述门(53)处于封闭位置时,所述支撑部件(39) 位于所述结构(2)之内,当所述门(53)处于打开位置时,所述支撑 部件至少部分地位于,优选地完全位于所述结构(2)之外,以便于触 及所述墨辊。
16、 如上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所述的贴标机,包括弹性带引导装 置(37),所述弹性带引导装置(37)在其自身端部可拆卸地安装到所 述结构(2)上,以保持所述带(5)被压在所述驱动辊(28)上,所 述弹性带引导装置(37 )具有通过两个枢轴(37b )铰接到所述结构(2 ) 上的第一端(37a),以及通过杆(37d)铰接到所述结构(2)上的第 二端(37c),所述杆(37d)接合在相应铰链孔(37e)之内,所述铰 链孔(37e)形成在所述带引导装置以及两个薄层部分(37f)上,所 述薄层部分(37f)部分地形成其结构。
全文摘要
一种贴标机,包括载有标签(6)的带(5)的自动调节止动部件(12)。在需要将标签粘贴到目标表面上时,所述止动部件能够将所述带(5)压靠在抵接面(13)上,而在控制装置(14)作用下所述带(5)被启动前进时,它将释放所述带(5)。所述贴标机还包括打印装置(38),所述打印装置(38)的墨辊(42)被连接到一装置(44),所述装置(44)可使其容易且方便地配合到相应的支撑臂(39)上。所述支撑臂又优选地连接到一个进入贴标机内部区域的门(53),所述门的开启导致支撑臂(39)的离开以及墨辊(42)的暴露。
文档编号B65C11/02GK101663205SQ200780052875
公开日2010年3月3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8日
发明者乔吉奥·阿里纳 申请人:奥恩数据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