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袋以及出口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96772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装袋以及出口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出口部件密封在薄膜之间的包装袋以及适宜用于该包装袋 的出口部件。
本申请基于2007年6月5日向日本申请的2007-149188号专利申请主张 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为了便于从包装袋取出容置物,人们使用在包装袋的上部设置了出口部 件(spout部件)的带有出口部件的包装袋。若出口部件露于包装袋的外侧, 则出口部件存在与外部气体或尘埃相接触而被污染的隐患,因此有了将出口 部件密封在薄膜之间的包装袋(参照专利文献l)。就该文献记载的带有注出 构件的包装袋而言,为了取出容置物,首先撕开包装袋而显露注出构件,然 后用手切断出口的薄壁部而使之成为出口 (参照专利文献l的0024段落)。
专利文献1:特开平10-305850号公报
.

发明内容
但是,当打开出口时,若需要用手指接触出口部件,则在开封包装袋时 会存在包装袋表面的污物转移到手指,或相反地手指上的污物转移到包装袋 的隐患,因此有必要注意包装袋表面的污物而进行开封,并且应当以一连串 的动作迅速开封包装袋和打开出口 。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出口部件密封 设在薄膜之间,且能够以一连串的动作迅速开封包装袋和打开出口的包装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出口部件包括固定附着在袋体的基部、从
所述基部向上方凸出的筒部、通过可切断的薄壁部封住所述筒部的前端的封
口部,而所述出口部件设置在构成袋体的两片薄膜之间,所述出口部件的基
部通过第一密封部固定附着在所述两片薄膜上,所述第一密封部由所述两片 薄膜的内面与所述基部的外面相密封而构成;所述出口部件的筒部及封口部以被所述两片薄膜夹持的状态容置在由第二密封部和所述第一密封部包围而 构成的密封室的内部,其中所述第二密封部为在所述筒部及所述封口部的周
围由所述两片薄膜的内面相密封而构成;所述密封室通过沿着开封辅助线撕
开所述两片薄膜来被开封,其中对于所述开封辅助线,其两端位于所述第二
密封部内,且可沿着所述第一密封部进行开封;从所述出口部件的封口部的 左右两侧中的至少一侧延伸出的开封辅助板设置在所述开封辅助线的上方, 并且在所述开封辅助板与所述开封辅助线之间"i殳有通过将所述两片薄膜的内 面相密封而用于加强夹持的夹持补强密封部。
在本发明的包装袋中,从所述出口部件的封口部向左右两侧延伸出的开 封辅助板设置在所述开封辅助线的上方,并且在所述开封辅助板与所述开封 辅助线之间,所述夹持补强密封部分别设在所述出口部件的左右两侧,左右 两侧的所述夹持补强密封部之间的间隔小于所述开封辅助板左右方向的宽 度。
在本发明的包装袋中,沿着所述第一密封部开封所述密封室的一部分之 后,在将所述出口部件的所述封口部夹持在所述两片薄膜之间的状态下,扭 转所述开封辅助板而切断所述薄壁部,以开封所述筒部,接着,在将所述封 口部夹持在所述两片薄膜之间的状态下,撕开所述两片薄膜的剩余部分,以 将所述封口部从包装袋本体分离。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出口部件,该出口部件包括固定附着在包装体的 基部、从所述基部向上凸出的筒部、通过可切断的薄壁部封住所述筒部的前 端的封口部,其中所述封口部具有向斜下方延伸的板状的开封辅助板。
所述开封辅助板可以以所述筒部为对称轴左右对称而设置。
所述开封辅助板可以通过可切断的薄壁部连接于所述筒部。
根据本发明的包装袋,当开封密封在薄膜之间的出口部件时,可以在不 直接接触出口部件的情况下容易地进行开封,因此能够确保卫生。另外,在 开封后,当去除薄膜中的用于夹持出口部件的部分时,由于开封辅助板被夹 持补强密封部挂住,因此出口部件的封口部不会脱落。
根据本发明的出口部件,即使出口部件密封在薄膜之间,也能够不直接 接触出口部件而容易地进行开封。


图1为示出本发明包装袋的一种实施例的图,其中(a)是正面图,(b) 是中央纵剖面图。
图2为示出图1所示包装袋的要部的放大正面图。
图3为图2的沿A-A线剖面图。
图4为图2的沿B-B线剖面图。
图5为示出图1所示包装袋的开封状态的正面图。
图6为模式性地示出本发明包装袋的另 一实施例的要部的图。
图7为模式性地示出本发明包装袋的又一实施例的要部的图。
图8为示出涉及本发明变形例的包装袋的要部的放大正面图。
图9为图8的沿C-C线剖面图。
图IO为示出图8所示包装袋的开封状态的正面图。
主要符号说明
dl:夹持补强密封部之间的间隔d2:开封辅助版的左右方向宽度
10:包装袋(带有出口部件的包装袋)11、21:袋体
lla、21a: —侧的侧边密封部llb、 21b:另一侧的侧边密封部12:主体薄膜(两片薄膜)13、23:收纳室
14、24:出口部件14a、24a:基部
14b、24b:筒部14c、24c:封口部
14d、24d:薄壁部14e、24e:开封辅助板
14h:环状凸条15、25:密封室
15a、25a:第一密封部15b、25b:第二密封部
16、26:开封辅助线17、27、 27A:夹持补强密封部
18:补强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最佳的实施例,参照

本发明。
图1 图5为示出本发明包装袋的一种实施例的图,其中图1 (a)是正面 图,图1 (b)是中央纵剖面图,图2是示出要部的放大正面图,图3是图2 的沿A-A线剖面图,图4是图2的沿B-B线剖面图,图5是示出开封状态的 正面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包装袋IO在由薄膜构成的袋体11的内部密封 有出口部件14。就本实施例而言,袋体11是由平面形状相同的两片主体薄
膜12、12构成的平面袋。该袋体11的两侧边缘部形成有侧边密封部11a、llb, 袋体11的下部开口形成有未密封的填充口 llc。就该填充口 llc而言,在收 纳室13中填充容置物之后,对主体薄膜12、 12进行密封而形成底部密封部 11d(参照图5),以此对填充口 llc进行封口。另外,虽然没有图示,但也可 以在袋体ll的下部设置底部薄膜而构成立式袋(standing pouch )。
而且,如果在侧边密封部lla、 lib的袋体11外缘部设置l~2mm的未密 封部,则袋体的侧边部会变柔软,从而在取出容置物时即便徒手操作也不会 伤及手指。
构成袋体11的薄膜是在以往所使用的将例如由双轴延伸聚丙烯、双轴延 伸聚酰胺、双轴延伸聚酯等构成的薄膜作为基材薄膜,在这种基材薄膜上将 低密度聚乙烯、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丙烯等聚烯 烃系列的树脂作为密封层进行层压的层压体。制造层压薄膜的方法可以例举 干式复合法、挤压复合法、共挤法等。为了提高粘结强度,在基材薄膜层与 密封层之间可以设置粘结剂或锚固剂。此时,为了提高包装袋的强度,可用 多层基材薄膜进行层压。或者,为了提高对气体或紫外线或水蒸气的阻隔性, 也可以用铝箔等金属箔、金属蒸镀层、以及陶瓷等无机物蒸镀层、乙烯-乙烯 醇共聚物薄膜等进行层压。
为了提高袋体11水平方向的易撕裂性,优选使用聚烯烃或尼龙等单轴拉 伸薄膜,或使用将混合有如尼龙6和MXD6 (聚己二酰间苯二曱胺)等芳香 族尼龙的树脂薄膜拉伸而得到的易撕裂性尼龙薄膜,这样能够在任意位置以 直线状撕开而可以体现易撕裂性。
另外,作为确保水平方向易撕裂性的手段,可以在所述基材薄膜穿设针 孔,之后层压密封层或其他层,或者也可以利用激光等在主体薄膜的表面形 成半切口槽。
袋体11的尺寸并无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设计成高度为100 500mm左 右、宽度为70 300mm左右、容置物的填充量为100~5000g左右。
出口部件14至少包括固定附着在袋体11的基部14a、从该基部14a向 上方凸出的筒部14b、通过可切断的薄壁部14d封住筒部14b的前端的封口 部14c。出口部件14布置在两片主体薄膜12、 12之间,基部14a通过第一密封部15a固定附着在主体薄膜12,其中所述第一密封部15a由主体薄膜12 的内面与基部14a的外面相密封而构成。而且,出口部件14的筒部14b以及 封口部14c的周围设有主体薄膜12的内面相密封而构成的第二密封部15b, 筒部14b以及封口部14c容置在由第二密封部15b与第一密封部15a包围而 构成的密封室15的内部。在袋体11,位于第一密封部15a下侧的部分是用于 收纳容置物的收纳室13,密封室15通过第一密封部15a与收纳室13相隔开。
如图2及图3所示,出口部件14的封口部14c形成有向左右两侧延伸的 一对开封辅助^反14e、 14e。在本实施例中,开^]"辅助4反14e为/人封口部14c 的用于封住筒部14b的前端的部分开始朝斜下方延伸出的板状部件,开封辅 助板14e从筒部14b的前端侧向着基部14a而形成。而且,开封辅助板14e 以筒部14b为对称轴左右对称设置。因此,可以从左右任意侧同样进行开封, 无需选择开封方向。
而且,如图8及图9所示,对于本发明的筒部14b,优选通过可切断的 薄壁部18a设置与开封辅助板14e、 14e相连接的补强连接片18,这样可以防 止意外的开封。
另外,就本发明而言,将开封辅助板14e延伸至封口部14c的左右侧中 至少一侧也无妨,此时,只要是设有开封辅助板14e的一侧,后述的夹持补 强密封部17只需设在筒部14b的左右侧中的任意一侧即可。
如图3及图4所示,出口部件14的内部设有与收纳室13相连通的注出 孔14f,当收纳室13里填充有容置物而流通时,有必要密封注出孔14f。因此, 出口部件14的筒部14b的前端被封口部14c封口 。对于该封口部14c,在出 口部件14的筒部14b的前端周围形成薄壁部14d,才艮据薄壁部14d的切断形 成注出孔14f的开口 14g。此时,封口部14c位于薄壁部14d的上侧,如图5 所示,在出口部件14开封的状态下,封口部14c与开封辅助斧反14e —同^f皮去 除。而且,如图8及图9所示,当设有补强连接片18时,由于补强连接片 18与筒部14b通过薄壁部18a相连接,因此若开封出口部件14,则如图10 所示,通过切断该薄壁部18a,封口部14c与开封辅助才反14e以及补强连接片 18 —同被去除。
注出孔14f在筒部前端的内径基于容置物的粘度等适当设定,当其内径 为3mm 5iran范围时,容置物的粘度应当为100 10000mPa s,最好为 500 5000mPa s。若在筒部14b的外面设置环状的凸条14h,则向筒部14b连接管状物而 使用时,可以防止管状物的脱落。
本实施例中,出口部件14的基部14a呈沿着第一密封部15a左右扩张的 形状(即舟形),从而对主体薄膜12内面的密封变得容易而可靠。
出口部件14例如可以通过利用热塑性树脂注塑成型等方法而构成。所述 热塑性树脂可以例举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另外,即便出口部件14由聚 烯烃等缺乏阻隔性的材质形成,但由于和薄膜12的阻隔性包装材料相组合, 因此可以确保包装袋整体的阻隔性。
主体薄膜12在构成密封室15的部分设有开封辅助线16。开封辅助线16 可以由针孔等构成,但为了密封室15的内部不与外部空气相通,优选地由半 切口槽构成为好。而且,当沿着开封辅助线16撕开主体薄膜12、 12时,如 图5所示,袋体11中覆盖出口部件14的部分(以下,称之为"出口部件覆 盖部",具体来讲是位于开封辅助线16上侧的部分)15A被去除而开封密封 室15。开封辅助板14e、 14e设置在开封辅助线16的上方,当开封时,出口 部件14的封口部14c与出口部件覆盖部15A —同^皮去除。
开封辅助线16的两端16a的位置都位于第二密封部15b内。本实施例中, 开封辅助线16的延长线上设有切口 16b。切口 16b可以通过对两片主体薄膜 12、 12沿厚度方向贯通打穿等方式而形成。为了撕开切口 16b时产生的撕开 线与开封辅助线16相连,开封辅助线16的各端部16a形成为V字形。就切 口 16b而言,在图2的示例中为I形切口 , ^旦也可以采用V形等切口。切口 与开封辅助线相连也无妨,但如本实施例中,若切口与开封辅助线相分离, 则可以防止例如输送包装袋的过程中,由于切口受外力而导致开封辅助线也 被破坏的情况发生。
另外,在开封辅助板14e与开封辅助线16之间,设有由两片主体薄膜 12、 12的内面相互密封而构成的夹持补强密封部17、 17,该夹持补强密封部 17、 17分别设在出口部件14的左右两侧。夹持补强密封部17、 17用于使密 封室15内部的开封辅助板14e周围的间隙变窄,从而当开封后(参照图5), 出口部件覆盖部15A从袋体11分离时,能够防止封口部14c从出口部件覆盖 部15A脱落。在此,为了可靠地挂住开封辅助板14e,如图2所示,将左右 侧的夹持补强密封部17、 17之间的间隔dl优选地设为短于开封辅助板14e、 14e之间左右方向的宽度d2。当开封本实施例的包装袋10时,从密封室15的一端撕开开封辅助线16 的一部分,从而将密封室15沿着第一密封部15a开封一部分。之后,在将出 口部件14的封口部14c夹持在两片薄膜12、 12之间的状态下,^丑转开封辅 助板14e而切断筒部14b前端的薄壁部14d,以此开封筒部14b。接着,在将 封口部14c夹持在两片薄膜之间的状态下,沿着开封辅助线16撕开两片薄膜 12、 12的剩余部分,从而将出口部件覆盖部15A从作为袋体11的剩余部分 的包装袋本体(收纳室13侧的部分)分离。借此,在打开开封辅助线16的 同时,也打开出口部件14的筒部14b。在开^J"时,例如用 一只手4氐住出口部 件覆盖部15A,另一只手捏握第一密封部15a的同时抵住袋体11的收纳室13 而捏握住包装袋10。
开封后,由于开封辅助板14e被夹持补强密封部17挂住,因此出口部件 14的封口部14c不会从出口部件覆盖部15A脱落。据此,能够通过一连串的 动作迅速完成开封包装袋和打开出口。而且,无需接触出口部件14,从袋体 11的出口部件覆盖部15A上面捏住开封辅助板14e而可以去除封口部14c, 因此能够确保卫生。并且,封口部14c与出口部件覆盖部15A不会分离,因 此垃圾不易散落而容易废弃。
出口部件覆盖部15A的大小优选设计为当沿着开封辅助线16撕开薄膜 12时,从薄膜12的上面例如在手掌中握持开封辅助板14e时指尖大概能够达 到开封辅助线16的端部16a (例如从几厘米到十几厘米)。为了确保袋体11 的收纳室13的容积,如图1所示,出口部件覆盖部15A的宽度(图1中左 右方向的尺寸)可以设计为小于收纳室13的宽度。
开封后,当容置物为例如管饲肠内营养剂或管饲肠内流食时,如图5及 图10所示,出口部件14的筒部14b以去除封口部14c的状态成为注出口 , 并在该注出口连接管状物等(未图示)而可以向外部引出容置物。而且,由 于在筒部14b的外面设有用于固定管状物的环状的凸条14h,因此在引出时 可以防止管状物脱落或偏移。并且,当容置物为其他物品时,无需连接管状 物等,可以从注出口前端的开口 14g向外部引出容置物。
以上,基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非局限在上述 的实施例。图6及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变形例。图l所示的实施例中,开封 辅助板14e以及夹持补强密封部17大致呈圓滑状,但也可以如图6所示,开 封辅助板24e以及夹持补强密封部27从正面观察时略呈多角形状。而且,如图l及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夹持补强密封部17、 27呈与第二密封部15b、 25b相连接的形状,但如图7所示,夹持补强密封部27A也可以从第二密封 部25b分离。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以适用于食品、药品、日用品、产业用材料等各种物品的收纳, 尤其可以适用于希望避免受外部污染的容置物的收纳。
权利要求
1、一种包装袋,包括构成袋体的两片薄膜、布置在所述两片薄膜之间的出口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部件包括固定附着在所述袋体的基部、从所述基部向上方凸出的筒部、通过可切断的薄壁部封住所述筒部的前端的封口部;所述基部通过第一密封部固定附着在所述两片薄膜,所述第一密封部由所述两片薄膜的内面与所述基部的外面相密封而构成;所述筒部及所述封口部以被所述两片薄膜夹持的状态容置在由第二密封部和所述第一密封部包围而构成的密封室的内部,其中所述第二密封部为在所述筒部及所述封口部的周围由所述两片薄膜的内面相密封而构成;所述密封室通过沿着开封辅助线撕开所述两片薄膜来被开封,其中对于所述开封辅助线,其两端位于所述第二密封部内,且可沿着所述第一密封部进行开封;从所述封口部的左右两侧中的至少一侧延伸出的开封辅助板设置在所述开封辅助线的上方,并且在所述开封辅助板与所述开封辅助线之间设有通过将所述两片薄膜的内面相密封而用于加强夹持的夹持补强密封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封口部向左右两侧 延伸出的开封辅助板设置在所述开封辅助线的上方,并且在所述开封辅助板 与所述开封辅助线之间,所述夹持补强密封部分别设在所述出口部件的左右 两侧,左右两侧的所述夹持补强密封部之间的间隔小于所述开封辅助板左右 方向的宽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第一密封部 开封所述密封室的一部分之后,在将所述封口部夹持在所述两片薄膜之间的 状态下,扭转所述开封辅助板而切断所述薄壁部,以开封所述筒部,接着在 将所述封口部夹持在所述两片薄膜之间的状态下,撕开所述两片薄膜的剩余的部分,以将所述封口部与覆盖所述出口部件的出口部件覆盖部一同从包装 袋本体分离。
4、 一种出口部件,包括固定附着在包装体的基部、从所述基部向上凸出 的筒部、通过可切断的薄壁部封住所述筒部的前端的封口部、开封辅助板, 其中所述开封辅助^反由所述封口部向斜下方延伸而形成。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口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封辅助板以所述筒部为对称轴左右对称而设置。
6、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出口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封辅助板通 过可切断的薄壁部连接于所述筒部。
7、 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出口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 部在其外面设有用于固定管状物的环状的凸条。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出口部件(14)包括固定附着在袋体(11)的基部(14a)、从基部(14a)向上方凸出的筒部(14b)、通过可切断的薄壁部(14d)封住筒部(14b)的前端的封口部(14c),所述出口部件(14)设置在构成袋体(11)的两片薄膜之间,容置有筒部(14b)及封口部(14c)的密封室(15)通过沿着开封辅助线(16)撕开两片薄膜来能够开封,对于封口部(14c)而言,至少在左右两侧中的一侧延伸的开封辅助板(14e)设置在开封辅助线(16)的上方,开封辅助板(14e)与开封辅助线(16)之间设有通过将两片薄膜的内面相密封而用于加强夹持的夹持补强密封部(17)。根据本发明的包装袋,在构成包装袋的薄膜之间密封有出口部件,因此通过一连串的动作可迅速开封包装袋和打开注出口。
文档编号B65D33/36GK101687573SQ200880018599
公开日2010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5日
发明者小国盛稔, 小山贵广, 小野松太郎, 桥本润一, 森敏彦, 武田安弘, 高田康治, 鹫田贤司 申请人:森永乳业株式会社;藤森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