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流体压出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29425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半流体压出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所有半流体,尤其是作为商业出售的日用瓶装半流体。
背景技术
目前,日用半流体产品采用的包装方式一般为软瓶装和硬瓶装两种包装方式,所 用材料大多为软塑料、玻璃、硬塑料。大多无辅助设施,有辅助设施的效果不佳。软瓶装 的使用方法多数是直接挤压瓶身达到挤出的结果,硬瓶装的使用方法多数是用手指挖取或 用挤压设备从直入瓶底的胶管中提出。使用软瓶包装方式的半流体在无法挤出或很难挤出 时内部仍有大量剩余,使用硬瓶包装方式的半流体在挤压设备无法压出时瓶壁及瓶底也仍 有大量剩余,造成使用麻烦、不卫生以及丢弃时包装内仍有未使用完的半流体存在,造成浪 费。
发明内容为了避免因使用软瓶包装方式的半流体在无法挤出或很难挤出时内部仍有大量 剩余,和使用硬瓶包装方式的半流体在挤压设备无法压出时瓶壁及瓶底仍有大量剩余所造 成的使用麻烦,以及丢弃时包装内仍有未使用完的半流体存在,造成浪费,本实用新型提供 一种半流体压出瓶,该瓶能适用于所有半流体,能对半流体进行完全地压出,避免浪费,并 且瓶体便于回收,使用方便、简单、卫生、美观。本实用新型-半流体压出瓶,零部件压力瓶盖、固定卡环、空气流通控制活塞、橡 皮环1、橡皮环2、空气流通控制环、弹簧、空气流通管、推进环、瓶身、半流体、出口瓶盖,依 次排列,其特征是将空气流通控制活塞安置在空气流通控制环底部为空气流通控制活塞 预留的固定工作空间中,把橡皮环1、橡皮环2分别安放在空气流通控制环上的两处凹槽 内。将弹簧依照空气流通管底部为弹簧预留的凹槽位置插入至空气流通管底部,并将固定 卡环套至在弹簧顶部。将空气流通管顶部与空气流通控制环底部相连,把压力瓶盖套至在 空气流通控制环上,并使压力瓶盖与固定卡环扣合。将出口瓶盖与瓶身拧紧,把半流体注入 瓶身达预定位置,将推进环安置在瓶身中的预留位置,把上述步骤组合完成的部件插入到 瓶身相应的位置处。施加给压力瓶盖一个压力,导致压力瓶盖内部空气被压缩,压强的增大使得橡皮 环1、橡皮环2紧紧贴住压力瓶盖内壁使空气不被泄露,只能从空气流通控制环的空隙中进 入空气流通管,通过空气流通管进入瓶身,一定体积的空气进入瓶身就会导致相同体积的 半流体在推进环的推动下从瓶身的出口处溢出。当手指松开,固定卡环及压力瓶盖受到弹 簧向上的弹力回到原位,在这个过程中,已被压入瓶身中的空气也预倒流到压力瓶盖内部, 会产生一个推力,会使空气流通控制活塞向上运动至空气流通控制环内部为空气流通控制 活塞预留的固定工作空间的顶部,封闭空气流通管与压力瓶盖联通的通道,阻止空气倒流。 同时,外界空气从瓶身的开口处经固定卡环下方的缝隙进入,再经橡皮环1、橡皮环2与空 气流通控制环及压力瓶盖周围空隙进入压力瓶盖内部,使压力瓶盖内再次充满新的空气。本实用新型特征是由空气做介质,挤压空气,空气推动推进环,推进环推动半流体。推进环 与瓶身内壁形状相同。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案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说明书附图中包含了 4幅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静止状态下的正剖面构造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下的正剖面构造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立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侧剖立面图。就
图1中所示al压力瓶盖,a2固定卡环,a3空气流通控制活塞,a4橡皮环1,a5 橡皮环2,a6空气流通控制环,a7弹簧,a8空气流通管,a9推进环,alO瓶身,all半流体, al2出口瓶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一、安装1.将空气流通控制活塞(a3)安置在空气流通控制环(a6)底部为空气流通控制活 塞(a3)预留的固定工作空间中,把橡皮环l(a4)、橡皮环2(a5)分别安放在空气流通控制环 (a6)上的两处凹槽内(如图3所示)。2.将弹簧(a7)依照空气流通管(a8)底部为弹簧 (a7)预留的凹槽位置插入至空气流通管(a8)底部,并将固定卡环(a2)套至在弹簧(a7)顶 部。3.将空气流通管(a8)顶部与空气流通控制环(a6)底部相连,把压力瓶盖(al)套至在 空气流通控制环(a6)上,并使压力瓶盖(al)与固定卡环(a2)扣合。4.将出口瓶盖(al2) 与瓶身(alO)拧紧,把半流体(all)注入瓶身(alO)达预定位置,将推进环(a9)安置在瓶身 (alO)中的预留位置,把上述1.2. 3.步组合完成的部件插入到瓶身(alO)相应的位置处。此时为安装完成状态,实际效果应与图4相同。二、使用1.单手握瓶身(alO),大拇指放置压力瓶盖(al)上并向下按动,此时空气随按动 的幅度向下挤压促使半流体(all)受到压力从瓶身(alO)的出口中溢出。此时为使用中状态,实际效果应与图2相同。2.因受到手指作用于压力瓶盖(al)压力,推进环(a9)会向瓶身(alO)的出口位 置运动。同时,也将推动半流体(all)从瓶身(alO)的出口处溢出,直至推进环(a9)运动 至瓶身(alO)的出口位置,与出口相嵌合,将半流体(all)完全的推出。此时为完全使用状态。三、原理1.当大拇指向下按动压力瓶盖(al)时,压力瓶盖(al)内部空气被压缩,压强的增 大使得橡皮环1 (a4)、橡皮环2 (a5)紧紧贴住压力瓶盖(al)内壁使空气不被泄露,只能从空 气流通控制环(a6)的空隙中进入空气流通管(a8),通过空气流通管(a8)进入瓶身(alO), 一定体积的空气进入瓶身(alO)就会导致相同体积的半流体(all)在推进环(a9)的推动 下从瓶身(alO)的出口处溢出。
4[0023]参照图2。2.当手指松开,固定卡环(a2)及压力瓶盖(al)受到弹簧(a7)向上的弹力回到 原位,在这个过程中,已被压入瓶身(alO)中的空气也预倒流到压力瓶盖(al)内部,会产生 一个推力,会使空气流通控制活塞(a3)向上运动至空气流通控制环(a6)内部为空气流通 控制活塞(a3)预留的固定工作空间的顶部,封闭空气流通管(a8)与压力瓶盖(al)联通的 通道,阻止空气倒流。同时,外界空气从瓶身(alO)的开口处经固定卡环(a2)下方的缝隙 (如图3中所示的a2)进入,再经橡皮环l(a4)、橡皮环2(a5)与空气流通控制环(a6)及压 力瓶盖(al)周围空隙进入压力瓶盖(al)内部,使压力瓶盖(al)内再次充满新的空气。参照
图1。
权利要求一种半流体压出瓶,零部件压力瓶盖、固定卡环、空气流通控制活塞、橡皮环(1)、橡皮环(2)、空气流通控制环、弹簧、空气流通管、推进环、瓶身、半流体、出口瓶盖,依次排列,其特征是将空气流通控制活塞安置在空气流通控制环底部为空气流通控制活塞预留的固定工作空间中,把橡皮环(1)、橡皮环(2)分别安放住空气流通控制环上的两处凹槽内,将弹簧依照空气流通管底部为弹簧预留的凹槽位置插入至空气流通管底部,并将固定卡环套至在弹簧顶部,将空气流通管顶部与空气流通控制环底部相连,把压力瓶盖套至在空气流通控制环上,并使压力瓶盖与固定卡环扣合,将出口瓶盖与瓶身拧紧,把半流体注入瓶身达预定位置,将推进环安置在瓶身中的预留位置,把上述步骤组合完成的部件插入到瓶身相应的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流体压出瓶,其特征是由空气做介质,挤压空气,空气推 动推进环,推进环推动半流体,推进环与瓶身内壁形状相同。
专利摘要一种能够将半流体完全地压出、避免浪费、便于回收、使用方便、简单、卫生的半流体压出瓶。它是用手指施加给压力瓶盖一个向下的力量时,会使空气随按动的幅度向下挤压,促使半流体受到压力从瓶身的出口中溢出。并且,装置在瓶身内的推进环在结合该瓶压力设备的作用下,能完全的将瓶内物体向瓶口推动。目前,半流体产品的包装效果不佳。使用到很难挤出时仍有大量剩余,造成使用麻烦,以及丢弃时包装内仍有未使用完的产品存在,造成浪费。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上述的使用麻烦以及造成的浪费。
文档编号B65D83/76GK201665372SQ200920151050
公开日2010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30日
发明者禄祯杰 申请人:禄祯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