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地卧式罐罐体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20318阅读:7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埋地卧式罐罐体托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罐体安装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埋地卧式罐罐体托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储存对水有污染的易燃和不易燃液体的储罐往往采用埋地卧式存放 方式,这样可以避免因为储罐暴露而造成突发的变形损坏或意外燃烧爆炸的迁延连带损 失。埋地卧式圆筒形储罐在安装时,通常采用先在安装坑内打制混凝土基础,同时预埋抗浮 带螺栓;养护期后,用砖在基础上砌筑罐枕;最后,将储罐坐落在罐枕之上,将抗浮带套在 罐体上,依靠预埋螺栓紧固罐体的工艺。但是由于各地施工条件以及存储单位或场所自身 条件的限制,这样的安装结构,一则工序多,工期长,储罐在没有安装好前需要严格注意滚 动引发的安全问题和罐体漆膜的保护等问题。二则用砖砌筑的罐枕也会破坏漆膜的完整 性。因为对现代储罐而言,漆膜已经成为抗腐蚀的重要手段和屏障。储罐自身的重量(通常 在2-10t左右)使就位操作时难免磕碰漆膜,原有的现场施工不能保证漆膜不发生破损。另外,储罐出厂时,没有便于运输的稳定装置。由于储罐的特殊形式以及重量较大 (通常在2-10t左右),运输中必须加以固定。由于司机的经验不同,采用的固定方法不一, 并且支撑材料多因陋就简,随意性大,往往出现罐体在车厢内移动的现象,造成行车安全隐 患,同时,导致罐体防护漆膜损坏,影响产品寿命。所以设计一种同时方便储罐运输的托架 是非常紧迫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的埋地卧式储罐的安装结构工序多,工期长,没有统一且方便运输 的罐体托架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简单方便,工序少工期短,可以 直接安装罐体的埋地卧式罐罐体托架。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埋地卧式罐罐体托架, 它包括主梁,衍梁,罐枕;所述主梁与衍梁均为条状,衍梁固定在主梁上,二者相互交叉;所 述罐枕位于衍梁上,罐枕的数量为1个或1个以上,优选2个。每个罐枕上设有两个枕托,两个枕托对称分布位于衍梁上主梁与衍梁连接点的两 边。主梁为连接衍梁的主体也是承受罐体重量的主体,所述主梁为纵向排列,所述主 梁与衍梁交叉的角度优选为90度。所述衍梁为2条以上,衍梁与衍梁相互平行。所述罐枕中枕托的宽度与高度为罐体安装在托架上时,恰好能够座落于主梁上。还包括衬垫,所述衬垫位于罐枕顶端及主梁之上。优选罐枕数量为2个,每个枕托的高度都相同,位于两端的衍梁上,每对枕托对称 位于主梁与衍梁连接点的两边。还包括预埋网,所述预埋网为网状,与主梁和衍梁相连接。[0013]所述预埋网为1层或1层以上。每层预埋网的数量与主梁和衍梁在平面上分隔的 空间数量一致,一般为双数,如1条主梁和3条衍梁将空间分为4块,所以当预埋网为1层 时,数量为4块;1条主梁和4条衍梁将平面空间分为6块,所以预埋网为6块。还包括框板,所述框板为条状数量为2条,位于衍梁两端,使得衍梁和框板形成一 个封闭的长方形结构。还包括抗浮带,抗浮带通过焊接或螺纹连接固定在框板侧边。所述的主梁和衍梁可以是纵切面为长方形的长条状,也可以为纵切面为工字型,T 字形,口字形等适合连接的条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埋地卧式罐罐体托架设有主梁,衍梁,罐枕,衍梁固定在主梁上,二者相互 交叉,形成托架的主体,罐枕数量为2个以上,罐枕的枕托分别位于衍梁上主梁与衍梁连接 点的两边,这样,就可以将罐体放置在由主梁与罐枕形成的凹槽内,并使罐体固定在此空间 内,在运输和安装时,就有了很好的安全保障。还包括预埋网,预埋网为网状,与主梁和衍梁以及框板相连接,形成一个平面的结 构,在安装时浇筑混凝土,预埋网使得托架整体更好的与混凝土结合,这样的结构更加牢 固安全。还包括框板,所述框板为条状,位于衍梁两端将主梁和衍梁形成的托架主体更好 的固定成为一个整体,使得整体结构牢固稳定。还包括衬垫,衬垫结构为橡胶或其他弹性垫片,保证罐体安装在托架上后与托架 连接更紧密,同时也保证在运输或其他状况时罐体与托架不会发生刚性冲撞,更进一步地 保证了漆膜的完整性和罐体不会发生滚动的安全性。由于托架是预先设计和制造好的,规格统一,便于运送和安装,同时也方便以后的 维护和管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工序少工时短,安装效率高,降低了罐体在运送 到目的地后安装前的存储风险,现场安装时,先按照安装的方位和距离,将带有托架的罐体 置于坑底夯实的土地基础之上,然后直接在托架上浇注混凝土,将混凝土没过托架,利用托 架上的预埋网充当钢筋补强。既稳定了罐体和抗浮带,使罐体、抗浮带和混凝土的基础浇注 为一体,又节省了安装时间和施工费用。并且,本实用新型便于运输途中固定。减少运输中 的安全隐患。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侧面半剖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请参阅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埋地卧式罐罐体托架的实施例,[0029]一种埋地卧式罐罐体托架,它包括主梁1,衍梁2,罐枕4 ;所述主梁1与衍梁2均 为条状,衍梁2固定在主梁1上,二者相互交叉;所述罐枕4位于衍梁2上,罐枕4的数量2 个。每个罐枕4上设有两个枕托8,两个枕托8对称分布位于衍梁2上主梁1与衍梁2 连接点的两边。主梁1为连接衍梁2的主体也是承受罐体重量的主体,所述主梁1为纵向排列,所 述主梁1与衍梁2交叉的角度为90度。1上。
所述衍梁4条,衍梁2与衍梁2相互平行。所述罐枕4中枕托8的宽度与高度为罐体安装在托架上时,恰好能够座落于主梁还包括衬垫5,所述衬垫5位于罐枕4上枕托8的顶端及主梁1之上。 罐枕4数量为2个,每个枕托8的高度都相同,位于两端的衍梁2上,每对枕托8 对称位于主梁1与衍梁2连接点的两边。还包括预埋网3,所述预埋网3为网状,与主梁1和衍梁2相连接。所述预埋网3为1层或1层以上。每层预埋网3的数量与主梁1和衍梁2在平面 上分隔的空间数量一致,为6块。还包括框板6,所述框板6为条状数量为2条,位于衍梁2两端,使得衍梁2和框板 6形成一个封闭的长方形结构。还包括抗浮带7,抗浮带7通过焊接或螺纹连接固定在框板6侧边。所述的主梁1和衍梁2为纵切面为工字型的条状结构。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的一种,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埋地卧式罐罐体托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梁,衍梁,罐枕;所述主梁与衍梁 均为条状,衍梁固定在主梁上,二者相互交叉;所述罐枕位于衍梁上,罐枕的数量为1个或1 个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地卧式罐罐体托架,其特征在于,罐枕的数量为2个,每个 罐枕上设有两个枕托,两个枕托对称分布位于衍梁上主梁与衍梁连接点的两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埋地卧式罐罐体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罐枕中枕托的宽度 与高度为罐体安装在托架上时,恰好能够座落于主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埋地卧式罐罐体托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衬垫,所述衬垫位 于罐枕枕托顶端及主梁之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埋地卧式罐罐体托架,其特征在于,优选罐枕数量为2个,每 个枕托的高度都相同,位于两端的衍梁上,每对枕托对称位于主梁与衍梁连接点的两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地卧式罐罐体托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埋网,所述预埋 网为网状,与主梁和衍梁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埋地卧式罐罐体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网为1层或1层 以上,每层预埋网的数量与主梁和衍梁在平面上分隔的空间数量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地卧式罐罐体托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框板,所述框板为 条状数量为2条,位于衍梁两端,使得衍梁和框板形成一个封闭的长方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地卧式罐罐体托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抗浮带,抗浮带通 过焊接或螺纹连接固定在框板侧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地卧式罐罐体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为纵向排列, 所述衍梁为2条以上,衍梁与衍梁相互平行,所述主梁与衍梁交叉的角度为90度;所述的主 梁和衍梁为纵切面为长方形的长条状,或,纵切面为工字型、T字形、口字形的条状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埋地卧式罐罐体托架,涉及罐体安装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埋地卧式安装结构工序多,工期长,没有统一且方便运输的罐体托架的不足,提供一种埋地卧式罐罐体托架,它包括主梁,衍梁,罐枕;所述主梁与衍梁均为条状,衍梁固定在主梁上,二者相互交叉;所述罐枕位于衍梁上,罐枕的数量为1个或1个以上,枕托分别位于衍梁上主梁与衍梁连接点的两边。本实用新型安装简单方便,工序少、工期短,可以直接安装罐体,并方便运输,适宜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B65D90/20GK201825456SQ20102054958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30日
发明者冷成冰 申请人:冷成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