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拉伤的防伪安全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29075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拉伤的防伪安全瓶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酒类包装领域,具体地说涉及防拉伤的防伪安全瓶盖。
背景技术
背景技术中白酒类铝塑结合盖,内部为三个组件,上片靠侧面外径线与透明嘴内径定位,这种内包式结构容易出现拉伤,造成污染,同时上片与透明嘴结合在一起不稳定、 容易脱落,透明嘴与内塞定位不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防拉伤的防伪安全瓶盖,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瓶盖易拉伤、易脱落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防拉伤的防伪安全瓶盖,包括铝外套、嵌在铝外套内的上片、透明嘴、内塞,内塞安装在酒瓶口内,其三层片与酒瓶口内径紧密接触,上片上设凸缘,凸缘下端面外侧有一向上的斜面与透明嘴的斜面相对应,上片下端面设内扣,内扣与透明嘴的上外径相对应,上片的内平面与透明嘴的上平面对应,上片的外径与透明嘴的内径对应,透明嘴的凸面与内塞的凹槽对应,透明嘴的下端面与内塞的加强筋上端面对应;内塞的内下口处设有玻璃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上片下端面的内扣扣住透明嘴的上外径,这种外包式结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上片与透明嘴结合在一起不稳定、容易脱落,透明嘴与内塞定位不良的缺点,同时避免了组装以及开启时上片与透明嘴加强筋间造成的拉伤,引起污染,玻璃球与内塞组装解决了倒灌的缺陷,并且在封酒密封性、防倒灌方面比以前的效果更优良更安全,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防伪性。


图1为本发明的剖面图;图2为本发明上片的剖面图;图3为发明透明嘴的剖面图;图4为发明内塞的剖面图。零件说明1、铝外套,2、上片,3、透明嘴,4、内塞,5、玻璃球;A、凸缘,B、内扣,C、外径,D、内平面,E、斜面,F、上外径,G、内径,H、上平面,J、凸面,K、凹槽,R、下端面,T、加强筋,
W、三层片。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防拉伤的防伪安全瓶盖,由铝外套1、上片 2、透明嘴3、内塞4、玻璃球5五部分组成,上片2嵌在外铝套1内,上片2的内扣B部分扣住透明嘴3的上外径F上,解决了改进之前上片2和透明嘴3之间不稳定、容易脱落的现象, 上片2的凸缘A与透明嘴3的斜面E、上片2的内平面D与透明嘴3的上平面H由于封口压力,上片2的凸缘A侧面与内平面D起到密封作用,上片2的外径C与透明嘴3的内径G采取过盈配合起到再一次密封作用,透明嘴3的凸面J的内外径与内塞4凹槽K的内外径也采用过盈配合起到双重密封的作用,内塞4的加强筋T上端面与透明嘴3的下端面R起到了定位作用,内塞4的三层片W与瓶口采取过盈配合起到三重密封的作用,玻璃球5在内塞 4的下口处两者结合在一起,避免了倒灌功能,开启倒酒时玻璃球滚动到透明嘴3下端面凹处,恢复倒酒顺畅的功能。
权利要求
1.防拉伤的防伪安全瓶盖,包括铝外套(1)、嵌在铝外套(1)内的上片O)、透明嘴(3)、内塞,内塞(4)安装在酒瓶口内,其三层片(W)与酒瓶口内径紧密接触,其特征是上片(2)上设凸缘(A),凸缘(A)下端面外侧有一向上的斜面与透明嘴(3)的斜面(E)相对应,上片(2)下端面设内扣⑶,内扣⑶与透明嘴(3)的上外径(F)相对应,上片(2)的内平面⑶与透明嘴⑶的上平面(H)对应,上片(2)的外径(C)与透明嘴(3)的内径(G) 对应,透明嘴⑶的凸面(J)与内塞⑷的凹槽⑷对应,透明嘴⑶的下端面(R)与内塞(4)的加强筋(T)上端面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拉伤的防伪安全瓶盖,其特征是内塞(4)的内下口处设有玻璃球(5)。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防拉伤的防伪安全瓶盖,包括铝外套、嵌在铝外套内的上片、透明嘴、内塞,内塞安装在酒瓶口内,其三层片与酒瓶口内径紧密接触,上片上设凸缘,凸缘下端面外侧有一向上的斜面与透明嘴的斜面相对应,上片下端面设内扣,内扣与透明嘴的上外径相对应,上片的内平面与透明嘴的上平面对应,上片的外径与透明嘴的内径对应,透明嘴的凸面与内塞的凹槽对应,透明嘴的下端面与内塞的加强筋上端面对应。本发明通过上片下端面的内扣扣住透明嘴的上外径,这种外包式结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上片与透明嘴结合在一起不稳定、容易脱落,透明嘴与内塞定位不良的缺点,同时避免了组装以及开启时上片与透明嘴加强筋间造成的拉伤,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防伪性。
文档编号B65D47/06GK102167186SQ20111007621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3日
发明者孔宪政, 李杰廷, 王德堂, 禹同堂 申请人:山东丽鹏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