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29081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包装盒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品包装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利用纸壳折叠而成的包装盒。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产品包装各式各样,有塑料包装盒、铁质包装盒、纸质包装盒等等。因为纸质包装盒的成本较低,因此被广泛采用。因为有的产品可能零件比较多,一款产品可能包含不同种类的零件,这些不同的零件需要分别进行包装,比如电子积木玩具,其积木块和电子模块通常需要分开包装,所以需要不同的包装盒。另外,现有的纸质包装盒许多都需要使用胶水粘合或者使用订书钉之类的才能固定形成一个封闭结构,需要人力手工一个一个的粘贴或钉起来,整个包装盒制作比较麻烦,则相应的成本就很高。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盒,其能够分类容纳不同产品,并且整个包装盒不需要粘贴即可实现封装。为达成前述目的,本发明一种包装盒,其包括上下堆叠的第一内盒和第二内盒以及一个外盒,其中第一内盒和第二 内盒分别由一整块纸板折叠而成的上方开口的四方形盒体,所述外盒由一整块纸板折叠形成,其包括垫于第一内盒和第二内盒下方的底部、环绕第一内盒和第二内盒四周的周部以及遮盖第一内盒和第二内盒上端的顶部,其中在顶部内折
叠有一衬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盒与第二内盒结构相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盒和第二内盒为矩形纸板折叠而成,其包括形成内盒盒底的矩形中心部,自矩形中心部两个第一相对边延伸的第一折叠部,自矩形中心部两个第二相对边延伸的第二折叠部,两个第一折叠部折叠形成内盒的第一侧壁,两个第二折叠部折叠形成内盒的第二侧壁。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盒和第二内盒的第一折叠部包括与中心部相连的折叠成内盒第一侧壁外壁的第一外壁部以及与第一外壁部相连的第一内壁部;所述第一内盒和第二内盒的第二折叠部包括与中心部相连的折叠成第二侧壁外壁的第二外壁部以及与第二外壁部相连的折叠成第二侧壁内壁的第二内壁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二内壁部和第二外壁部重叠之后两端垂直弯折形成折弯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壁部与中心部相连处形成有两个开口,所述第一内壁部的末端形成有两个突出部,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内壁部和第一外壁部将所述第二侧壁的折弯部包覆,所述突出部插入所述开口将所述第一侧壁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外盒由一整块纸板折叠形成,所述周部包括四块相连的第一周部、 第二周部、第三周部和第四周部,其中所述第一周部的一端与所述底部的一侧边连接,所述顶部与所述第四周部的一侧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盒的底部的与所述第一周部相对的一侧边形成有卡扣部,在所述卡扣部的两端形成有突耳,在与所述底部的另一侧边形成有卡扣部。进一步地,所述外盒的第一周部的一侧边形成有卡扣部和突耳,所述第二周部的一侧边形成有卡扣部,所属第四周部的一侧边形成有一个卡扣部(2241),其中所述卡扣部 (2241)与第四周部相连的连接处形成一个狭缝,在第四周部的与所述卡扣部(2241)相邻的侧边形成一个突耳(2243),其中所述突耳(2243)与第四周部相连的连接处形成一个狭缝(2244)。进一步地,所述顶部的与所述周部相对的另一边延伸形成一个卡扣部(231),在卡扣部231与顶部相连的连接处形成有一个狭缝(232)。本发明的包装盒两个内盒可分别容纳不同的产品,而内盒和外盒均只需要通过折叠即可形成,不需要粘合,结构新颖而且节省材料。

图I是本发明的包装盒的内盒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包装盒的外盒的平面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包装盒的内盒的部分折叠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包装盒的内盒放置于外盒上的部分包装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包装盒的外盒的部分折叠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的包装盒的外盒的部分折叠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的包装盒的外盒的部分折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此外,表示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或功能框图中的单元顺序并非固定的指代任何特定顺序,也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请参阅图I所示,其显示本发明的包装盒的内盒的平面示意图,本发明的包装盒 100的内盒I是由一整块纸板折叠形成,如图I所示,所述内盒I的整块纸板大致为矩形,其包括中心的正方形中心部11。自正方形中心部的两个相对的第一侧边111延伸形成一对第一折叠部12,自矩形中心部两个相对的第二侧边112延伸形成一对第二折叠部13,两个第一折叠12部最终将折叠形成内盒的第一侧壁12,两个第二折叠部13最终将折叠形成内盒的第二侧壁13。所述内盒I的第一折叠部12包括与中心部11的第一侧边111相连的最终将折叠成内盒I第一侧壁12外壁121的矩形第一外壁部121以及与第一外壁部121相连的最终将折叠成第一侧壁12内壁122的第一内壁部122。第一外壁部121与中心部11相连处形成有两个矩形开口 123,所述第一内壁部122的末端形成有两个突出部124。所述内盒的第二折叠部13包括与中心部11相连的最终将折叠成第二侧壁13外壁131的第二外壁部131以及与第二外壁部131相连的最终将折叠成第二侧壁13内壁132的第二内壁部132。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二外壁部131的两端可以垂直第二外壁部本体1311 折叠形成折弯部1312。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二内壁部132的两端可以垂直第二内壁部本体 1321折叠形成折弯部1322。请参阅图2所示,其显示本发明包装盒的外盒的平面图。如图所示,所述外盒的平面为一整块纵长形纸板,其包括位于起始端的最终折叠成外盒底部的矩形底部21。自底部21的一侧边形成一个相对底部21比较短的卡扣部211,在卡扣部211的两端形成两个可以折叠的突耳212,在底部21的另一侧边的中间位置形成一个可以折叠的卡扣213。自底部21的相对卡扣部211的另一侧边垂直底部延伸形成相连的可以折成四块并最终形成外盒四周壁的周部22,其中所述周部22可折叠成四块,其包括与底部21相连的第一周部221,与第一 周部221依次相连的第二周部222、第三周部223和第四周部224。 其中第一周部221的一侧边形成有一个可折叠的卡扣2211和一个突耳2212。第二周部的侧边中间形成一个可折叠的卡扣2221。第四周部的一侧边形成一个卡扣部2241,其中卡扣部2241与第四周部相连的连接处形成一个狭缝2242,在第四周部的与卡扣部2241相邻的侧边形成一个突耳2243,其中突耳2243与第四周部相连的连接处形成一个狭缝2244。自第四周部的一侧边垂直整个周部形成一个最终可折叠成外盒顶盖的顶部23,其中顶部的与周部相对的另一边延伸形成一个卡扣部231,在卡扣部231与顶部相连的连接处形成有一个狭缝232。自顶部的一侧边延伸形成一个衬部24,该衬部24大致为矩形,其中矩形的一个角为圆弧形。在衬部24的中心形成一个大致呈椭圆的开口 241。请参阅图3所示,本发明的包装盒的内盒的第二折叠部13的第二内壁和第二外壁相叠形成第二侧壁,第二内壁和第二外壁的两端的折弯部垂直弯折到第一侧壁的位置。然后第一折叠部12的第一内壁部122和第一外壁部121将第二侧壁的弯折部夹持在中间,第一内壁部122边缘的突出部插入第一外壁部与中心部连接处的开口内,则形成一个固定的
第一侧壁。在本发明中所述内盒I为两个,可以称之为第一内盒和第二内盒,两个内盒的结构相同,请参阅图4所示,组装外盒2时,先将一个内盒I放置于外盒的底部21上,外盒底部21的卡扣部211折叠贴合于内盒I的侧壁外侧,所述突耳212和卡扣部213折叠贴合于内盒I的侧壁外侧。然后,如图5所示,外盒2的周部22开始围绕内盒I四周将内盒I包覆,其中第一周部221的突耳2212折叠贴合于内盒I的侧壁外侧,第一周部221的卡扣部 2211最终卡扣于第四周部224的狭缝2244内,而底部21的卡扣部213卡扣于第四周部224 的狭缝2242内。请参阅图6和图7所示,最终衬部24与顶部23折叠重合,在盖上顶部23 时,所述第二周部222的卡扣部2221卡扣于顶部23的狭缝232内,则整个包装盒即可实现封闭固定。本发明的包装盒两个内盒可分别容纳不同的产品,而内盒和外盒均只需要通过折叠即可形成,不需要粘合,结构新颖而且节省材料。上述说明已经充分揭露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指出的是,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所做的任何改动均不脱离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 相应地,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前述具体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包装盒,其包括上下堆叠的第一内盒和第二内盒以及一个外盒,其中第一内盒和第二内盒分别由一整块纸板折叠而成的上方开口的四方形盒体,所述外盒由一整块纸板折叠形成,其包括垫于第一内盒和第二内盒下方的底部、环绕第一内盒和第二内盒四周的周部以及遮盖第一内盒和第二内盒上端的顶部,其中在顶部内折叠有一衬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盒与第二内盒结构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盒和第二内盒为矩形纸板折叠而成,其包括形成内盒盒底的矩形中心部,自矩形中心部两个第一相对边延伸的第一折叠部,自矩形中心部两个第二相对边延伸的第二折叠部,两个第一折叠部折叠形成内盒的第一侧壁,两个第二折叠部折叠形成内盒的第二侧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盒和第二内盒的第一折叠部包括与中心部相连的折叠成内盒第一侧壁外壁的第一外壁部以及与第一外壁部相连的第一内壁部;所述第一内盒和第二内盒的第二折叠部包括与中心部相连的折叠成第二侧壁外壁的第二外壁部以及与第二外壁部相连的折叠成第二侧壁内壁的第二内壁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二内壁部和第二外壁部重叠之后两端垂直弯折形成折弯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壁部与中心部相连处形成有两个开口,所述第一内壁部的末端形成有两个突出部,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内壁部和第一外壁部将所述第二侧壁的折弯部包覆,所述突出部插入所述开口将所述第一侧壁固定。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盒由一整块纸板折叠形成,所述周部包括四块相连的第一周部、第二周部、第三周部和第四周部,其中所述第一周部的一端与所述底部的一侧边连接,所述顶部与所述第四周部的一侧边连接。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盒的底部的与所述第一周部相对的一侧边形成有卡扣部,在所述卡扣部的两端形成有突耳,在与所述底部的另一侧边形成有卡扣部。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盒的第一周部的一侧边形成有卡扣部和突耳,所述第二周部的一侧边形成有卡扣部,所属第四周部的一侧边形成有一个卡扣部(2241),其中所述卡扣部(2241)与第四周部相连的连接处形成一个狭缝,在第四周部的与所述卡扣部(2241)相邻的侧边形成一个突耳(2243),其中所述突耳(2243)与第四周部相连的连接处形成一个狭缝(2244)。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的与所述周部相对的另一边延伸形成一个卡扣部(231),在卡扣部231与顶部相连的连接处形成有一个狭缝(232)。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装盒,其包括上下堆叠的第一内盒和第二内盒以及一个外盒,其中第一内盒和第二内盒分别由一整块纸板折叠而成的上方开口的四方形盒体,所述外盒由一整块纸板折叠形成,其包括垫于第一内盒和第二内盒下方的底部、环绕第一内盒和第二内盒四周的周部以及遮盖第一内盒和第二内盒上端的顶部,其中在顶部内折叠有一衬部。本发明的包装盒两个内盒可分别容纳不同的产品,而内盒和外盒均只需要通过折叠即可形成,不需要粘合,结构新颖而且节省材料。
文档编号B65D5/32GK102717944SQ20111007636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9日
发明者刘志强, 李世国, 程玖平, 范涵伟 申请人:无锡爱睿芯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