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稳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2482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支架稳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挤出生产线的切断机环节的生产线皮带轮稳定装置,其用于加强挤出生产线皮带轮的稳定性。
背景技术
汽车配饰用产品通常需要经过挤出环节的加工。在自动挤出生产线的生产过程中,由于挤出模具和牵引机之间的距离太长,因而挤出生产线工作时通常产生较大的震动。 这样,进行PVC产品挤出时,PVC产品上往往留下颤痕。因此有必要在挤出生产线的切断环节,在切断机前面加上一套稳定装置以稳定产品的走向。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
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发明提供支架稳定装置,其通过在挤出生产线的切断机环节增加由支架和导正轮构成的生产线皮带轮稳定装置,以减少或降低挤出生产线或其他自动生产线的震动程度,从而达到保证挤出的PVC产品不因震动而被划伤,也利于产品的定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支架稳定装置,其包括导正主轮1、导正辅轮2、U型支架3、横梁支撑体4、左、右两个锁紧手柄5、横梁支架体4两端的左、右两个移动滑块6和底座7。其中,导正主轮1和导正辅轮2分别以轴连接的方式插入横梁支撑体4上左、右两边的的长方形孔槽401中;横梁支撑体4的两端通过左、右两个移动滑块6架设在U型支架3的两侧;U型支架3固定在底座7上。可选地,U型支架3焊接或铆接在底座7上,或者用螺钉螺母固定在底座7上。优选地,横梁支撑体4上的所述长方形孔槽401长约2公分,宽与连接轴的直径相当,使得导正主轮1和导正辅轮2可以在横梁支撑体4上左、右移动,从而将导正主轮1和导正主轮2以水平方向调整到适合的位置。优选地,U型支架3的两端分别挖有弧形槽301,移动滑块6上形成的凸起部分与弧形槽形状适配。移动滑块6的凸起部分插入U型支架3的弧形槽301中,并且可以沿着弧形槽301上、下移动,从而使得横梁支撑体4可以在U型支架3上沿着弧形槽301的方向上、下调整。当位置调整适当后,可用螺钉、锁紧结构或其他紧固件将左右两个移动滑块6 分别固定在U型支架3上。优选地,两个锁紧手柄5通过穿插在横梁支架体4上的连接轴分别与导正主轮1 和导正辅轮2实现同轴连接。具体地,连接轴穿过横梁支架体4左、右两侧的孔槽401将锁紧手柄5和导正主轮1和导正辅轮2连接在一起。优选地,锁紧手柄5与连接轴之间接触部分设计成螺纹结构。
优选地,锁紧手柄5与横梁支架体4接触部加有垫片,连接轴在横梁支架体4的上方有梯形卡位。优选地,所述导正主轮1上窄下宽,底端为倒T型曲面台阶,所述倒T型曲面台阶的曲率与外水切饰条产品的内截型边缘相适配。所述导正辅轮2的中间部位有凸起为向外延展的平台,以便搁放外水切饰条产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自动挤出生产线的皮带轮上增加一个或多个本发明的稳定装置,以达到稳定自动生产线,减少或降低生产线的震动的作用,从而防止挤出产品上留下震动颤痕或划伤。此外,本发明的支撑旋转结构简单合理,功能强且安装灵活, 可在生产线中任何位位置安。


本发明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支架稳定装置的整体结构剖面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支架稳定装置的左视图,其示出了横梁支撑体两侧的滑块与U型支架上弧形孔槽连接部分的局部结构;图3示出了导正主轮1和导正辅轮2之间夹持外水切饰条产品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汽车外水切饰条的内截型轮廓形状。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本发明揭露了一种用于挤出生产线的传输皮带上的支架稳定装置,该支架稳定装置有利于挤出生产线的传输皮带上传送的产品在传送,尤其是切断环节的稳定性,以减少或降低挤出生产线或其他自动生产线的震动程度,从而达到保证挤出的PVC产品不因震动而被划伤,也利于产品的定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中,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支架稳定装置包括导正主轮1、导正辅轮2、U型支架3、横梁支撑体4、左、右两个锁紧手柄5、横梁支架体4两端的左、右两个移动滑块6和底座7,其中,导正主轮1和导正辅轮2分别以轴连接的方式插入横梁支撑体 4上左、右两边的的长方形孔槽401中,横梁支撑体4的两端通过左、右两个移动滑块6架设在U型支架3的两侧,U型支架3焊接或铆接在底座7上。U型支架3也可以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公用的其他连接方式固定在底座7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横梁支撑体4上的该长方形孔槽401长约2公分,宽与连接轴的直径相当,使得导正主轮1和导正辅轮2可以在横梁支撑体4上左、右移动,从而将导正主轮1和导正主轮2以水平方向调整到适合的位置。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横梁支撑体4通过左、右两个移动滑块6 与U型支架3的两端连接,U型支架3的两端分别挖有弧形槽301,移动滑块6上形成的凸起部分与弧形槽形状适配。工作时将移动滑块6的凸起部分插入U型支架3的弧形槽301 中,其可以沿着弧形槽301上、下移动,从而使得横梁支撑体4可以在U型支架3上沿着弧形槽301的方向上、下调整,从而调整固定在横梁支撑体4上的导正主轮1和导正辅轮2的上、下位置以适应挤出生产线上挤出产品的位置。当位置调整适当后,可用螺钉、锁紧结构或其他紧固件将移动滑块6分别固定在U型支架3上。参照图1,两个锁紧手柄5通过穿插在横梁支架体4上的连接轴分别与导正主轮1 和导正辅轮2实现同轴连接。也就是说,连接轴穿过横梁支架体4左、右两侧的孔槽401将锁紧手柄5和导正主轮1和导正辅轮2连接在一起。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锁紧手柄5与连接轴之间接触部分设计成螺纹结构,以便导正主轮1和导正辅轮2调节到合适位置后,通过拧紧锁紧手柄5从而将导正主轮1和导正辅轮2固定在横梁支撑体5上。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锁紧手柄5与横梁支架体4接触部加有垫片,连接轴在横梁支架体4的上方有梯形卡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通过转动手柄使得横梁支架体4上方的梯形卡位和其下方的垫片均紧贴横梁支架体4并将锁紧手柄紧固,从而将连接轴固定在横梁支架体4上。根据本发明的支架稳定装置,如图3所示,导正主轮1和导正辅轮2之间夹持以挤出过程中皮带上传送的外切饰条产品。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导正主轮1上窄下宽,底端为倒T型台阶,其外轮廓与外水切饰条产品的内截型边缘相适配,具体地,其外轮廓为如图4所示的汽车外水切饰条的内截型边缘形状。所述导正辅轮2的中间部位有凸起为向外延展的平台,以便搁放外水切饰条产品。通过调整横梁支架体4的孔槽中连接轴的位置,可以将带传送的外切水饰条产品夹放在导正主轮1和导正辅轮2之间,并使得导正辅轮2的中间凸起平台契合外切水饰条产品非软质部分。通过本发明的支架稳定装置,可以使得在挤出外切水饰条后传送外切水饰条时, 起到支撑、导向、稳定皮带上的外切水饰条的作用。本发明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权利要求
1.支架稳定装置,其包括导正主轮、导正辅轮、U型支架、横梁支撑体、左右两个锁紧手柄、左右两个移动滑块和底座,其中,所述导正主轮和所述导正辅轮分别以轴连接的方式插入所述横梁支撑体上左、右两边的的长方形孔槽中;所述横梁支撑体的两端通过所述左右两个移动滑块架设在所述U型支架的两侧;所述U型支架固定在底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支撑体上的长方形孔槽长约2公分,宽与连接轴的直径相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支架的两端分别挖有弧形槽,所述移动滑块上形成凸起部分与弧形槽形状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手柄通过穿插在所述横梁支架体上的连接轴分别与所述导正主轮和导正辅轮实现同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手柄与连接轴之间接触部分设计成螺纹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手柄与所述横梁支架体接触部分加有垫片,所述连接轴在与所述横梁支架体的上方接触部位有梯形卡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正主轮上窄下宽,底端为倒T型曲面台阶,所述倒T型曲面台阶的曲率与外水切饰条产品的内截型边缘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正辅轮的中间部位有凸起为向外延展的平台。
9.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支架焊接或铆接在底座上,或者为用螺钉螺母固定在底座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支架稳定装置,其包括导正主轮、导正辅轮、U型支架、左右两个锁紧手柄、横梁支撑体和底座,其中,导正主轮和导正辅轮分别以轴连接的方式插入横梁支撑体上左右两边的长方形孔槽中。横梁支撑体的两端固定在U型支架的两侧,U型支架焊接在底座上。本发明的支架稳定装置安装在挤出生产线的切断机环节前端,以减少或降低挤出生产线或其他自动生产线的震动程度,从而达到保证挤出的PVC产品不因震动而被划伤,也利于产品的定型。
文档编号B65H23/038GK102442568SQ201110263130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7日
发明者赵继明 申请人:北京世东凌云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