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5564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工件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エ件供给装置,尤其涉及适合通过振动对微小的电子零件进行高速输送这种情况的エ件供给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被称作零件供给器的振动式的零件供给装置使用在处理较多的电子零件的エ场等中。尤其是近年来,由于要求使表面安装型的微小的电子零件准确地排列并以高速进行供给,因此对电子零件用的小型零件供给器的需求有所増加。作为这种小型零件供给器,通常已知有ー种碗型且在内部具备形成有螺旋状输送路的输送体的碗型零件供给器。该碗型零件供给器构成为,将上述输送体设置在旋转振动机上而使其绕轴线往复振动,从而使积存在内底部的多个零件逐渐排列在上述螺旋状的输送路上并同时使其上升。

另外,作为以往的碗型零件供给器,除了上述那样的具有典型结构的供给器之外,还已知有根据各种状况做出了改良的供给器。例如,在以下的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ー种为了防止零件堵塞而具备对调整部喷出加压空气的结构且具备构成単一圆环的螺旋状输送路的碗型零件供给器。而且,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如下的碗型零件供给器,即,为了实现静电的除去和高效的输送,将除电空气从碗状振动体的内底部经由空气管与零件一起向振动体的上缘部输送,在该上缘部沿着螺旋状的输送路来输送零件。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平1-31321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335735号公报然而,虽然振动式零件供给装置如上所述在能够高速且准确地供给大量的微小零件这一点上表现优良,但多个エ件滞留在输送体的内底部,从而容易发生エ件彼此堆叠、互相缠绕、粘贴在一起的情况等,因此积存在输送体内底部状态的多个エ件受到振动而发生相互摩擦,并且在螺旋状的输送路上也因振动受到碗体摩擦并同时被输送,因此有时输送零件被弄脏或滞留有静电。而且,若エ件带电,则因静电而容易附着污垢,因此エ件的污垢更加严重且其程度也容易參差不齐。因此,存在无法充分实现近年来特别要求的提高产品可靠性或防止性能下降这样的问题点。尤其是在LED等发光元件中,由于窗部等需要使用透过性高的树脂材料,从而大多容易附着污垢,而且由于该树脂材料为绝缘体而容易带电,若带电则污垢更容易附着,因此难以供给具有稳定清洁度的零件,而且,由于输送体也附着污垢,因此还存在需要频繁地实施清洁化处理(清扫等维护作业)这样的问题点。而且,近年来,多品种小批量地频繁变更エ件种类的情况有所増加,因此在エ件批量替换时从装置排出剰余零件的作业会花费时间,如此一来,存在生产效率降低的问题点。因此,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减少输送体内的エ件滞留或エ件彼此堆叠、互相缠绕、粘贴在一起的情况等,从而抑制エ件产生污垢或带电并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的エ件供给装置。

发明内容
鉴于这种情况,本发明的エ件供给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具有エ件环绕路和エ件输送路的输送体,该エ件环绕路构成为绕轴线闭合的圆环状且在外周缘具备エ件保持面,该エ件输送路构成为从所述エ件环绕路的规定位置朝向外周侧向绕所述轴线的规定方向倾斜地分支并且绕所述轴线逐渐上升;使该输送体绕所述轴线进行往复振动的激振体;通过所述输送体的绕所述轴线的往复振动,使エ件在所述エ件环绕路及所述エ件输送路上朝向所述规定方向移动。 根据本发明,当向エ件环绕路导人工件吋,利用激振体所产生的激振作用,输送体绕轴线进行往复振动,由此导入的エ件在闭合的圆环状エ件环绕路上受到离心力,其被压抵于外周侧的エ件保持面且同时沿着规定方向进行环绕。此时,当エ件到达エ件环绕路的规定位置时,其被压出到从エ件环绕路上分支的エ件输送路上,在该エ件输送路上沿着上述规定方向上升且被输送。另外,未被压出到エ件输送路上的エ件进一步在エ件环绕路上环绕。因形成有如此闭合的圆环状的エ件环绕路,能够使导入的エ件沿着环绕方向分散,因此能够抑制エ件环绕路上的エ件滞留,从而能够抑制多个エ件堆叠、互相缠绕、粘贴在一起 的情况,还能够减少由此引起的エ件的污垢或带电。而且,在该状态下,由于能够利用离心力朝向从エ件环绕路上的规定位置向外周侧沿着规定方向倾斜地分支的エ件输送路逐渐压出エ件,因此能够将エ件输送路上的エ件以比最初接近排列状态的形态进行输送,从而能够缩短用于排列エ件的エ件输送路的距离,从而能够进一歩减少エ件的污垢附着或带电并能够高效地输送。而且,通过减少エ件的输送距离,能够减少エ件的批量更换作业的时间,因此在整体上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在本发明中,所述エ件环绕路优选沿着环绕方向平坦地构成。由此,由于エ件环绕路朝向环绕方向平坦地构成,能够使エ件的环绕速度在环绕方向上均匀化,从而整体速度多少得到提高,进而能够提高工件环绕路上的エ件的分散性、均匀性,因此能够进ー步抑制エ件彼此摩擦等引起的污垢附着或带电。另外,由于作用于エ件环绕路上的エ件的离心カ也被均匀化,因此能够使エ件沿着工件保持面以稳定的状态向外周侧集中。因此,能够提高向エ件输送路供给エ件的供给效率而实质上提高输送速度。在本发明中,所述エ件环绕路的エ件的环绕速度优选为所述エ件输送路的最外周部分エ件的输送速度的O. 8倍以上且I. 3倍以下。尤其是,上述环绕速度更优选为上述输送速度的O. 9倍以上且I. 2倍以下,进ー步优选为O. 95倍以上且I. I倍以下。当上述环绕速度小于上述范围时,若不提高工件环绕路的エ件数或エ件密度,则难以确保向エ件输送路输入的エ件数,与以往的碗型供给器同样在エ件环绕路上容易发生エ件彼此堆叠、互相缠绕、粘贴等。当环绕速度超过上述范围时,则在エ件环绕路或エ件输送路的局部产生エ件的滞留部位,反而容易发生エ件彼此堆叠、互相缠绕、粘贴等,且整体输送效率降低。在本发明中,优选还具备气流吹出机构,该气流吹出机构从所述エ件环绕路的内周侧向所述エ件环绕路上的所述エ件吹出离子化的气流。由此,通过气流吹出机构从エ件环绕路的内周侧向エ件吹出离子化的气流,因此能够均匀且充分地对エ件整体实施除电作用,从而能够避免带电引起的污垢向エ件的附着或エ件对エ件输送路的吸附等不良情況。在本发明中,优选还具备从所述エ件环绕路的内周侧向所述エ件环绕路上的所述エ件吹出气流的气流吹出机构,所述气流吹出机构向所述エ件环绕路上沿所述规定方向倾斜地吹出气流。由此,离子化的气流倾斜地朝向前进方向对エ件吹出,因此能够在不阻碍エ件环绕路上的エ件向环绕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提高其环绕速度。而且,该气流吹出机构优选具备沿着环绕方向优选均匀分散地配置在所述エ件环绕路的内周侧的多个气流喷出口。在本发明中,优选还具备向所述エ件环绕路上导入所述エ件的エ件导入机构,所述エ件导入机构构成为能够控制エ件导入量。由此,通过エ件导入机构能够控制向エ件环绕路的エ件导入量,因此通过限制在エ件环绕路内进行环绕移动的エ件量,能够进ー步减少エ件彼此堆叠、互相缠绕、粘贴的情況。在这种情况下,エ件导入机构优选具备エ件导入ロ,该エ件导入口配置在所述エ件环绕路的内周侧且从内周侧朝向外周侧开ロ而面向所述エ件环绕路上。由此,无需在输送体的外侧确保エ件导入机构的设置空间,因此能够紧凑地构成装置整体。在本发明中,优选还具备对所述エ件环绕路上的所述エ件进行检测的エ件检测机构;根据该エ件检测机构的检测值控制所述エ件导入机构对エ件的导入量或导入频度的エ件导入控制机构。

在本发明中,所述输送体优选构成为在所述エ件环绕路的内周侧具备开ロ部的环状。由此,由于输送体在エ件环绕路的内周侧具备开ロ部,因此能够将输送体的重量减轻开ロ部部分的量,其结果是,能够减少激振体的驱动负载,井能够提高输送体的振动效率而提高输送效率。而且,由于具有开ロ部而能够容易地进行输送体的加工(尤其是内周部分的加工)。此外,在输送体的内周侧容易配置上述エ件导入机构或上述供气结构的至少一部分,因此它们的设置变得容易。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エ件供给装置的如下优异效果,即,该エ件供给装置能够减少エ件的滞留而抑制エ件产生污垢或带电,并且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图I是表示本发明エ件供给装置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该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是该实施例的后视图。图4是该实施例的左侧视图及右侧视图。图5是该实施例的俯视图。图6是该实施例的放大局部立体图(将图I所示的VI区域放大表示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从该实施例取下料斗(エ件导入机构)的形态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从该实施例的图7所示的状态进ー步将供气结构的上部取下的形态的立体图。图9是该实施例中的输送碗及供气结构的分解立体图、以及供气结构的上部的侧视图及仰视图。图10是该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图11是该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说明立体图。图12是该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纵向剖视图。图13是将图12所示的VIII区域放大表示的放大局部剖视图。
符号说明100…エ件供给装置10ト..设置台102…防振台110…エ件导入单元111···料斗容器112…取出槽112a …基部 112b…エ件导入口113…エ件取出机构113a …基材113b…压电驱动体113c…间隔件113d…弹性弹簧板114…支柱115…支承臂116…防振件117…套筒118…保持体119…エ件检测器120…第一エ件输送单元121…旋转振动机121a…振动盘122…输送碗122a …开ロ部122b…卡合槽122c…エ件环绕路122ca…エ件支承面122cb…エ件保持面122d…エ件输送路122da…エ件支承面122db…エ件保持面122dl…输送开始部122d7…输送终端部123…下部盘123a …开ロ部123b…上表面123c…通气路123d…气流吹出口
124…上部盘124a...开ロ部124b…下表面124c…供气路124d…供气孔130…第二エ件输送单元131…直线振动机13 Ia…振动体 132…直线输送体132a…エ件输送路132al…输送开始部132a2…输送终端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接下来,參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I至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エ件供给装置100的整体结构及外观的立体图、主视图、后视图、左侧视图及右侧视图、俯视图、以及放大局部立体图(图I所示的VI区域的立体图)。而且,图12是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图13是将图12所示的VIII区域放大表示的放大局部剖视图。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的エ件供给装置100包括具备料斗型的外观结构的エ件导入単元110 ;具备从该エ件导入単元110接受エ件的供给的碗型供给器结构的第一エ件输送単元120 ;具备从第一エ件输送単元120接受エ件的供给的直线型供给器结构的第二エ件输送单元130。这些エ件导入单元110、第一エ件输送単元120及第ニエ件输送単元130由基台结构支承,该基台结构包括设置台101、经由未图示的防振弹簧或防振橡胶等防振构件而安装在该设置台101上的防振台102。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发明的エ件供给装置基本上相当于第一エ件输送単元120,但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也可以包含相当于上述エ件导入机构的エ件导入单元110或进ー步附加连接的上述第二エ件输送単元130。エ件导入单元110包括图示例中漏斗状的料斗容器111,其包括具备投入ロ Illa的扩径的上部和具备排出ロ lllb(參照图12)的缩径的下部;落水管状的取出槽112,其包括隔开间隔从下方与该料斗容器111下部的排出ロ Illb面对的基部112a、及向第一エ件输送单元120导入エ件的エ件导入口 112b ;槽驱动部113,其驱动该取出槽112。料斗容器111由固定在防振台102上的支柱114及支承臂115支承固定。在此,如图12所示,料斗容器111通过由硅酮树脂等构成的筒状的防振件116及套筒117而安装在支承臂115上。夹设在料斗容器111与支承臂115之间的防振件116用于减少エ件导入单元110的振动。另外,在料斗容器111的下部固定有保持体118,在该保持体118上支承有上述取出槽112及槽驱动部113。S卩,在エ件导入単元110中,成为通过支承臂115支承料斗容器111,且在料斗容器111的下方悬挂有取出槽112及槽驱动部113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的槽驱动部113中,相对于保持体118固定基材113a,在该基材113a上安装板状的压电驱动体113b的基端,并且将压电驱动体113b的前端隔着间隔件113c与弾性弹簧板113d的基端连接。弾性弹簧板113d的前端与上述取出槽112的基部112a连接。在此,压电驱动体113b和弹性弹簧板113d经由间隔件113c连接成U字状。由此,能够紧凑地构成槽驱动部113。当压电驱动体113b被交流驱动而产生挠曲振动时,振动经由弾性弹簧板113d传递到取出槽112的基部112a,从而取出槽112的基部112a上下振动。由此,从料斗容器111内被带到取出槽112的基部112a上的エ件逐渐从エ件导入口112b排出。在保持体118上安装有エ件检测器119。该エ件检测器119对エ件环绕路122c上的エ件进行检测。在图示例中,エ件检测器119是反射型光传感器。若通过エ件检测器119检测到的、在エ件环绕路122c上环绕的エ件数或エ件密度减少,则上述槽驱动部113进行动作,エ件从取出槽112的エ件导入口 112b向エ件环绕路122c上导入,若上述エ件数或エ件密度増大,则通过停止エ件的导入等来控制エ件的导入量,从而减小エ件环绕路122c上的エ件数或エ件密度的变动。在本实施方式中,エ件导入单元110配置在エ件环绕路122c的内周侧。并且,取出槽112从内周侧朝向外周侧将エ件从エ件导入口 112b导入到エ件环绕路122c上。在此,对基于取出槽112的绕轴线的エ件导入角度位置并未特别限定,但在图示例中,エ件导 入位置设定在支承臂115的正下方。而且,在图示例中,该エ件导入角度位置相对于后述的エ件输送路122d的输送开始部122dl以后述的已定方向为基准设定在跟前(例如,10 50度左右的跟前)。而且,エ件检测器119对エ件数或エ件密度的检测位置相对于上述エ件导入角度位置在上述已定方向ー侧,配置在比上述输送开始部122dl靠上述已定方向的相反侧。由此,能够防止被导入的エ件直接进入エ件输送路122d的情況,且能够对向エ件输送路122d供给的供给量的下降迅速地作出补充而将其止于最小限度,并且,由于能够快速地检测出エ件导入角度位置上的エ件导入所引起的エ件数或エ件密度的变动,因此,能够使エ件向エ件输送路122d的供给量稳定,并減少该供给量的变动。在上述エ件导入単元110的下方配置有上述第一エ件输送単元120。第一エ件输送単元120具有固定在防振台102上的相当于上述激振体的旋转振动机121 ;固定在位于该旋转振动机121上部的振动盘121a上的相当于上述输送体的输送碗122。输送碗122在旋转振动机121的作用下绕垂直的轴线进行往复振动。具体而言,在从图示上方观察装置时,振动方向成为在逆时针方向(以下,简称为“已定方向”)上朝向斜上方的方向,因此准确来说成为扭转振动。在该扭转振动的作用下,エ件在输送碗112上的后述エ件环绕路122c及エ件输送路122d上朝向上述已定方向移动。在输送碗112的外周底部形成有沿着环绕方向延伸的卡合槽122b,且在上述振动盘121a的外周部安装与该卡合槽122b卡合的夹紧构件(未图示),由此将输送碗122的外周底部固定在振动盘121a的外周部。输送碗122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为在碗状的内底部的中央处具备开ロ部122a的环框状。并且,在输送碗122的开ロ部122a内以从上方悬挂的状态配置有上述保持体118及固定于上述保持体118的槽驱动部113,其下端与旋转振动机121的上述振动盘121a隔开间隔而对置。但是,输送碗122也可以按照通常的方式而构成为内底部被密闭的碗状。如图9所示,输送碗122以内部表面整体在中央(上述开ロ部122a的缘部)侧低且在周缘侧变高的方式构成为碗状。在输送碗122的内部表面的内周部分形成エ件环绕路122c,该エ件环绕路122c形成为绕轴线闭合的圆环状。该エ件环绕路122c沿环绕方向平坦地构成。而且,エ件环绕路122c具有配置在内周侧且沿着径向构成为宽度至少是エ件的最大尺寸的2 5倍以上的环带状的エ件支承面122ca ;与该エ件支承面122ca的外周侧相邻设置成环状并且朝向径向斜内侧倾斜的エ件保持面122cb(參照图11及图13)。需要说明的是,在图示例的情况下,严格来说,エ件环绕路122c的上述エ件支承面122ca以具有朝向外周侧(径向外側)下降的斜度的形态朝向宽度方向外侧稍倾斜,但并未限定于此,也可以在沿着宽度方向观察下平坦地构成。如图10所示,在输送碗122的内部表面形成有螺旋状的エ件输送路122d,该エ件输送路122d从上述エ件环绕路122c的一处朝向外周侧倾斜地分支,从分支点朝向环绕方向逐渐向外周侧前进并同时逐渐上升。エ件输送路122d的分支方向是从图示上方观察时相对于上述已定方向朝向斜外周侧的方向。エ件输送路122d具备大致水平或朝向外周侧倾斜的エ件支承面122da;与该エ件支承面122da的外周侧相邻形成而大致垂直或朝向内周侧倾斜的エ件保持面122db(參照图10及图13)。在エ件输送路122d上,相当干与上述エ件环绕路122c连接的端部的输送开始部122dl通过エ件环绕路122c的エ件保持面122cb的缺ロ而在エ件环绕路122c上开ロ。因 此,在该开ロ范围AP(參照图10)内,エ件环绕路122c的上述エ件支承面122ca和エ件输送路122d的上述エ件支承面122da直接邻接或连结。此时,エ件环绕路122c的エ件保持面122cb构成为,随着从面对上述输送开始部122dl的、エ件输送路122d的相对于エ件环绕路122c的开ロ范围AP的上述已定方向侧的端部朝向上述已定方向进ー步前进而高度逐渐增加而立起。而且,该输送开始部122dl的エ件支承面122da构成为,随着从上述已定方向的相反侧的端部朝向上述已定方向前进而宽度逐渐变宽。在上述输送开始部122dl,エ件支承面122da形成为从与エ件环绕路122c的エ件支承面122ca的边界朝向外周侧下降的斜度。由此,能够从エ件环绕路122c向エ件输送路122d内顺畅地输入エ件。而且,エ件输送路122d随着从上述输送开始部122dl朝向上述已定方向前进而逐渐上升,伴随着该上升斜度,与其内周侧相邻的エ件环绕路122c的上述エ件保持面122cb的高度如上所述増大。エ件输送路122d形成为,从上述输送开始部122dl到输送终端部122d7大致绕轴线一周左右的长度。在从输送开始部122dl逐渐变宽的部分的前端设有エ件支承面122da形成为凹圆弧状截面的第一姿态控制部122d2,并且形成有エ件支承面122da和エ件保持面122db从与该第一姿态控制部122d2的底部连接的部分开始的第二姿态控制部122d3。在该第二姿态控制部122d3的前端形成有エ件支承面122da形成得比上游侧宽度窄的窄幅部122d4,在该窄幅部122d4的前端形成有エ件支承面122da形成得比上游侧宽度宽的宽幅部122d5。在宽幅部122d5的前端再次形成有エ件支承面122da形成得比上游侧宽度窄的窄幅部122d6,从而最终到达上述输送终端部122d7。在エ件输送路122d的至少局部区域(尤其是上述窄幅部122d4、122d6)的内周侧下方构成倾斜面122h,从エ件输送路122d上落下的エ件滑落到该倾斜面122h上,从而向上述エ件环绕路122c或エ件回收路122i返回。需要说明的是,滑落到エ件回收路122i内的エ件通过上述扭转振动被向上述已定方向输送,并最终返回到エ件环绕路122c。在此,从上述的エ件导入単元110的エ件导入口 112b导入的エ件并不局限于直接导入到エ件环绕路122c上,也可以导入到比エ件环绕路122c靠外周侧上方的上述倾斜面122h或上述エ件回收路122i上。这种情况下,被导入到倾斜面122h或エ件回收路122i上的エ件沿着倾斜面滑落并同时分散地进入エ件环绕路122c,因此能够进ー步提高工件环绕路122c上的エ件的分散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图9及图10中,在输送碗122的外周部设有切ロ区域122e、122f、122g。通过使未图示的构件与这些切ロ区域嵌合,在碗主体中构成欠缺的输送路部分122d3/ U22d5/,从而完成エ件输送路122d。例如,在上述切ロ区域122e安装具备开闭门的门块时,该门块构成上述输送路部分122d3',并通过打开上述开闭门,能够通过向该输送路部分122(13'开ロ的门ロ将エ件从输送碗122内排出。而且,在上述切ロ区域122f安装具备光传感器等エ件检测器和エ件排除用的气流吹出ロ的エ件选择块吋,当通过エ件检测器检测到以不同于正规姿态的姿态输送到输送路部分122d5'上的エ件时,从气流吹出ロ喷出气流而使エ件向输送碗122的内周侧下方落下。如图7至图9所示,在输送碗122的内周部分安装有下部盘123和上部盘124,该下部盘123在与输送碗122的上述开ロ部122a对应的位置具备开ロ部123a,该上部盘124在同样的位置上具备开ロ部124a。在下部盘123的上表面123b,朝向外周侧(エ件环绕路 122c的ー侧)沿着上述已定方向倾斜延伸的通气路123c绕轴线(在图示例中为环绕方向上均匀地)形成有多个,其前端成为从内周侧面向エ件环绕路122c的气流喷出口 123d。在上部盘124的下表面124b形成有由圆环状的供气槽构成的供气路124c。而且,形成有向该供气路124c的内部开ロ且沿着上述已定方向倾斜地贯通上部盘124的供气孔124d。下部盘123及上部盘124的材质并无特别限定,但为了具有后述的除电功能而优选采用绝缘体。上部盘124以重叠配置在下部盘123上的状态固定在上述输送碗122的内周部上。上述的上表面123b与下表面124b密接,构成供气路124c的供气槽与多个上述通气路123c的基端部对置配置。当向供气孔124d供给压缩空气或氮气等气体时,经由供气路124c向上述多个通气路123c供给气体,从气流喷出ロ 123d朝向エ件环绕路122c靠近上述已定方向一侧倾斜地喷出气流,该气流吹出到エ件上。通过在图13所示的接头125连接未图示的配管来进行气体向供气孔124d的导入。需要说明的是,如后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向供气孔124d供给的空气是通过离子发生器等进行了离子化后的除电空气。对于下部盘123及上部盘124而言,尤其是上部盘124为了能够视觉辨认内部的气体通路而优选由透明或具有透光性的原料构成。需要说明的是,下部盘123和上部盘124通过以上述方式固定,从而构成从内周侧向エ件环绕路122c上的エ件吹出气流的供气结构(气流吹出机构)。此时,如图9所示,下部盘123固定在设置于输送碗122的上述开ロ部122a周围的内周座面122j。内周座面122j在エ件环绕路122c的径向内侧形成在比エ件环绕路122c靠下方的位置。如此,通过在形成得比エ件环绕路122c低的内周座面122j上安装由下部盘123和上部盘124构成的供气结构(气流吹出机构),能够将气流喷出ロ 123d配置成与エ件环绕路122c上的エ件大致水平的方向上,因此能够可靠地将气流吹到エ件上。第二エ件输送单元130具有固定在上述防振台102上的直线振动机131 ;固定在该直线振动机131上部的振动体131a上的直线输送体132。在直线振动机131上,如图4所示,在上述振动体131a与基台部131b之间串联连接的板状的弾性支承部,S卩,压电驱动体131c和板弹簧体131d、以及同样的压电驱动体131e及板弹簧体131f分别配置在输送方向前后。这些弹性支承部以具备朝着输送方向而朝向斜上方的板状表面的方式傾斜,由此产生朝着输送方向而朝向斜上方的往复直线振动,经由上述振动体131a而使直线输送体132振动。在直线输送体132上形成有呈直线状延伸的エ件输送路132a,该エ件输送路132a的输送开始部132al与上述输送碗122的エ件输送路122d的输送终端部122d7连接(实际上,具有比エ件尺寸小的微小间隙而对置配置)。而且,エ件输送路132a的输送终端部132a2优选隔着未图示的エ件移载部与检查装置、安装装置等各种处理装置的未图示的供给端对置,其中,该未图示的エ件移载部由防振台102或基台部131b等支承而实质上处于无振动状态。本实施方式的エ件最終通过エ件输送路132a向上述供给端供给。在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エ件供给装置100中,以如下方式输送规定形状的エ件。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输送碗122及直线输送体132是假想输送长方体形状的エ件(电子零件)而构成,因而具备与该エ件相适的输送路形状。但是,在图11中,为了通过图示便于视觉辨认エ件,并非以假想的エ件形状、而是以比假想的エ件大的球体来示意性地表示エ件。需要说明的是,作为适合于本实施方式的エ件,可以举出LED(发光二 极管)芯片等具备表面容易附着污垢或在输送中容易带电的粘着表面的电子零件、或者具备绝缘性且容易带电的表面的电子零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エ件导入単元110中,当由上述エ件检测器119检测到的エ件环绕路122c上的エ件数或エ件密度低于第一阈值时,压电驱动体113b发生振动,经由弾性弹簧板113d而使取出槽112振动,从而将エ件从エ件导入口 112b向エ件环绕路122c导入。而且,若エ件环绕路122c上的エ件数或エ件密度大于比上述第一阈值大的第二阈值时,压电驱动体113b的振动停止,向エ件环绕路122c的エ件的导入也停止。如上所述,通过调整エ件导入频度,将エ件环绕路122c上的エ件数或エ件密度维持在第一阈值与第二阈值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关于エ件检测器119对エ件数或エ件密度的检测值,因エ件环绕路122c上的沿环绕方向的エ件的偏斜而发生时间性变动,因此可以求出某一定时间的平均值并对该平均值与上述第一阈值或第二阈值进行比较来决定エ件导入的有无。而且,可以根据上述检测值或上述平均值与上述第一阈值或第二阈值之差来增减エ件导入量。当然,也可以控制エ件导入量和エ件导入频度这双方。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エ件导入単元110进行的エ件的导入如上所述间歇性地进行,但也可以通过控制上述压电驱动体113b的驱动强度等连续地进行エ件导入并控制其导入速度。如上所述,导入到エ件环绕路122c上的エ件在エ件支承面122ca上沿着上述已定方向环绕移动。此时,エ件由于离心力或由于上述エ件支承面122ca向径向外侧的倾斜而以压抵在形成于外周侧的エ件保持面122cb上的方式环绕。但是,当在エ件环绕路122c内存在多个エ件时,多个エ件沿径向相连,其分散在エ件支承面122ca上的内外位置而进行环绕移动。对于在エ件环绕路122c上环绕的エ件,从エ件环绕122c的内周侧朝着已定方向倾斜地吹出气流。通过将设置在上述气流吹出机构的多个气流喷出口 123d沿着环绕方向分散设置,从而在エ件环绕路122c的整周均匀地产生该气流。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上述气流朝着已定方向倾斜地喷出,不会妨碍エ件环绕路122c上的エ件的环绕移动,反而带来促进的效果。而且,通过利用除电空气等离子化的气体来构成上述气流,还能得到减少エ件环绕路122c上的エ件的带电量的作用。当エ件环绕路122c内的エ件到达上述エ件输送路122d的面向输送开始部122dl的位置吋,由于エ件保持面122cb欠缺,所以至少在最外周侧环绕来的エ件进入到输送开始部122d I内。此时,输送开始部122d I的エ件支承面122da以朝向径向外侧成为下降斜度的方式傾斜,从而进入的エ件立即从エ件环绕路122c离开,在不妨碍其他エ件的范围内被压抵于エ件输送路122d的エ件保持面122cb,从而沿着工件输送路122d逐渐上升且被输送。另一方面,未从エ件环绕路122c向输送开始部122dl导入的エ件直接通过输送开始部122dl内周侧的エ件环绕路122c上,然后继续进行环绕移动。该状况在如下的条件下产生,即,当エ件环绕路122c的エ件密度高吋,虽然在エ件环绕路122c的エ件支承面122ca的宽度方向的外周侧环绕来的エ件被导入エ件输送路122d的上述输送开始部122dl,但在エ件支承面122ca的内周侧环绕来的エ件受到在上述的外周侧环绕的エ件的妨碍,在开ロ范围AP的内周侧直接沿着环绕方向通过。由此,对于在内周侧环绕来的エ件的一部分而言,虽然其实质性的输送距离增大,但对于被导入到エ件环绕路122c的多个エ件整体来说,具有如下效果,即,使エ件在环绕路上分散,避免エ件的滞留,防止エ件彼此堆叠、互相 缠绕、粘贴在一起等情況。然后,エ件输送路122d的エ件由上述第一姿态控制部122d2的圆弧状的エ件支承面122da来调整宽度方向的姿态,接着以通过第二姿态控制部122d3的エ件支承面122da和エ件保持面122db所控制的姿态被进行输送。然后,在窄幅部122d4中的宽度窄的エ件支承面122da的作用下,宽度方向的姿态与正规姿态不同的这种姿态的エ件向下方沿着倾斜面122h滑落,从而返回エ件环绕路122c。正规姿态的エ件直接从窄幅部122d4进入宽幅部122d5,在稳定的输送状态下,通过在切ロ区域122f安装的未图示的エ件选择块上设置的エ件选择机构,将エ件的正反姿态或前后姿态与正规姿态不同的エ件或形状等其他方面不良的エ件排除而滑落到傾斜面122h上,在エ件回收路122i内向已定方向输送,并再次向エ件环绕路122c返回。通过了宽幅部122d5的エ件被窄幅部122d6的宽度窄的エ件支承面122da进ー步选择,最终在宽度方向、正反或前后方向上为正规姿态的エ件以排列成一列的状态到达输送终端部122d7。然后,当エ件从输送终端部122d7前进到エ件输送路132a上时,根据需要在エ件输送路132a上再进行姿态的选择或翻转等各种处理,最終仅将完备姿态的完备的エ件以排列状态进行供给。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上述的姿态的控制、姿态的选择、外观或形状是否良好的选择等处理,根据エ件的种类(形状或大小)或供给时要求的条件(姿态或品质是否良好)等适当设定。需要说明的是,在更换エ件时停止エ件导入単元110对エ件的导入,或为了将已经收容在料斗容器111内的エ件排出而连续地实施工件导入,然后打开未图示的门块的开闭门,从而已经被供给到输送碗122内的エ件通过开闭门的门ロ而向输送碗122的外部排出,其中,未图示的门块的开闭门安装在エ件输送路122d所通过的上述切ロ区域122e。由此,在エ件到达エ件输送路122d的输送终端部122d7或エ件输送路132a的输送终端部132a2之前能够迅速地从装置排除エ件。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构成闭合的圆环状的エ件环绕路122c并使エ件在该エ件环绕路122c上高速地环绕移动,能够使导入的多个エ件沿着环绕方向分散。因此,能抑制以往的碗型零件供给器那样的エ件彼此堆叠、互相缠绕、粘贴在一起的情况,因此エ件不易附着污垢或带电。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利用エ件导入単元110来控制エ件向エ件环绕路122c的导入量,能够限制エ件环绕路122c上的エ件数或エ件密度,因此能够更有效地避免エ件产生污垢或带电。由于エ件环绕路122c沿着环绕方向平坦地构成,因此与沿着输送方向逐渐上升的エ件输送路122d相比,エ件环绕路122c上的エ件的移动速度升高。而且,エ件的环绕速度也绕轴线被均匀化。因此,由于エ件支承面122ca的振动使进行环绕移动的エ件在环绕方向上的分散作用也増大,因此能够抑制エ件的堆叠、互相缠绕、粘贴在一起的情況。而且,基于相同的理由,由于エ件在エ件环绕路122c的エ件支承面122ca上受到的离心カ也增大,因此エ件向外周侧的压抵作用也提高,从而输送开始部122dl的エ件的输入速度也增大,据此能够实现エ件从エ件环绕路122c向エ件输送路122d的顺畅移动,从而实现エ件的有效而高速的供给。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エ件以某种程度排列的状态被搬入エ件输送路122d的输送开始部122dl,因此能够減少用于获得排列状态的输送距离。其结果是,エ件输送路122d 在图示例中能够设定为绕轴线大致一周的长度,与以往的经过几周的螺旋状的输送路相比,能够大幅度缩短エ件的输送距离。由此,能够进一歩抑制エ件产生污垢或带电。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エ件环绕路122c上的エ件的环绕速度优选设定在エ件输送路122d上的エ件的最大输送速度(具体而言,处于最外周侧的部分,即图示例中的输送终端部122d7的エ件的输出速度)的O. 8 I. 3倍的范围内,更优选设定在O. 9 I. 2倍的范围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实际上设定在O. 95 I. I倍的范围内。在此,若低于上述范围,则为了确保エ件输送路122d上的输送效率,需要向エ件环绕路122c导入过量的エ件,因此在エ件环绕路122c上容易产生エ件彼此堆叠、互相缠绕、粘贴在一起的情况等。反之,若为了避免エ件环绕路122c上的エ件彼此堆叠、互相缠绕、粘贴在一起的情况等而降低エ件数或エ件密度时,エ件输送路122d上的输送效率下降。另ー方面,若超过上述范围,则在エ件输送路122d上容易发生エ件的滞留而产生エ件彼此堆叠、互相缠绕、粘贴在一起的情况等,由此,输送效率反而下降。相反,若为了将其防止则需要减少エ件环绕路122c的エ件数或エ件密度,因此仍然无法进行エ件的高效输送。通常,对于具备从碗型输送体的内部中央的内底部呈螺旋状延伸的エ件输送路的以往的碗型供给器而言,由于越随着从轴线离开而半径位置増大,振动的振幅也越増大,エ件的输送速度也越増大,因此在接近内底部的内周侧部分(上游侧)上,多个エ件以堆叠的状态缓慢地被输送,越向外周侧部分(下游侧)前进而输送速度越増大,エ件分离而接近排列状态。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摒弃了上述以往的既成概念,将エ件环绕路122c的半径位置靠近外周设定,而且如上所述沿着环绕方向平坦地构成或利用气流吹出机构吹出气流,由此提高工件的环绕速度,另外,将エ件输送路122d的最大半径位置控制在エ件环绕路122c的上述半径位置的I. 5倍以下,优选为I. 3倍以下,实际上为I. 2倍以下,从而相对于上述最大输送速度将上述环绕速度设定在上述范围内。如此,能够防止导致エ件在エ件环绕路122c上彼此堆叠、互相缠绕、粘贴在一起的エ件滞留,并且在エ件输送路122d上也同样能防止エ件滞留,由此抑制エ件产生污垢或带电,从而成功地提高整体的输送效率。S卩,在本实施方式中,使エ件分散在エ件环绕路122c上并加速至接近上述最大输送速度的速度,而且利用离心カ将エ件以某种程度排列的状态送人工件输送路122d。由此,在エ件输送路122d中,使以某种程度排列状态的エ件进ー步整齐排列并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即可,从而能够缩短输送距离。因此,从エ件环绕路122c及エ件输送路122d的整体来看,能抑制エ件彼此堆叠、互相缠绕、粘贴在一起的情況,并能够大幅度减少输送距离,因此与以往相比能够大幅减少エ件产生污垢或带电。在此,为了利用离心カ从エ件环绕路122c向エ件输送路122d顺畅地送入エ件,需要将エ件输送路122d向エ件环绕路122c的外周侧引出,但这样一来,考虑到エ件速度根据振动振幅而与上述半径位置大致成比例的情况,因此处于外周侧的エ件输送路122d的エ件速度由于半径位置的增大而必然会大于エ件环绕路122c的エ件速度。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エ件环绕路122c沿着环绕方向平坦地构成且エ件输送路122d具有沿着绕轴线的输送方向上升的斜度,因此能够降低エ件输送路122d上的エ件速度,而且,在エ件环绕路122c上利用上述供气结构朝向使エ件加速的方向吹出气流,因此能够使エ件环绕路122c上的エ件速度増大,因此能抑制エ件环绕路122c与エ件输送路122d的エ件速度之差。在图示例的情况下,エ件环绕路122c上的エ件的环绕速度与エ件输送路122d上的エ件的输送速度的平均值实质上相等,由此能得到极高的输送效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形成为输送碗122在中央具有开ロ部122a的结构,因此能够实现输送碗122的轻量化,从而能够提高输送效率,也能够提高输送速度。而且,由此还能减轻旋转振动机121的驱动负载,因此能够实现旋转振动机121的制造成本的減少。而且,在输送碗122中,虽然エ件环绕路122c的形状或内周座面122j的形状也很重要,但是其优点在于这些内周部分的加工因开ロ部122a的存在而变得容易。进而,上述的供气结构或エ件导入単元110的设置也变得容易,能够实现装置整体的紧凑化。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エ件供给装置并未限定为上述的图示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g的范围内当然可以施加各种变更。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从エ件环绕路122c分支的エ件输送路122d仅为一条,但作为本发明,也可以成为多条エ件输送路从エ件环绕路122c分支的形态。
权利要求
1.ー种エ件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具有エ件环绕路和エ件输送路的输送体,该エ件环绕路构成为绕轴线闭合的圆环状且在外周缘具备エ件保持面,该エ件输送路构成为从所述エ件环绕路的规定位置朝向外周侧向绕所述轴线的规定方向倾斜地分支并且绕所述轴线逐渐上升,以及使该输送体绕所述轴线进行往复振动的激振体; 通过所述输送体的绕所述轴线的往复振动,使エ件在所述エ件环绕路及所述エ件输送路上朝向所述规定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エ件供给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エ件环绕路沿着环绕方向平坦地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エ件供给装置,其特征在干, 还具备气流吹出机构,该气流吹出机构从所述エ件环绕路的内周侧向所述エ件环绕路上的所述エ件吹出离子化的气流。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エ件供给装置,其特征在干, 还具备气流吹出机构,该气流吹出机构从所述エ件环绕路的内周侧向所述エ件环绕路上的所述エ件吹出气流, 所述气流吹出机构朝向所述エ件环绕路上沿所述规定方向倾斜地吹出气流。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エ件供给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气流吹出机构具备沿着环绕方向分散配置在所述エ件环绕路的内周侧的多个气流喷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エ件供给装置,其特征在干, 还具备向所述エ件环绕路上导入所述エ件的エ件导入机构, 所述エ件导入机构构成为能够控制エ件导入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エ件供给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エ件导入机构具备エ件导入口,该エ件导入口配置在所述エ件环绕路的内周侧且从内周侧朝向外周侧开ロ而面向所述エ件环绕路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エ件供给装置,其特征在干,还具备 エ件检测机构,其对所述エ件环绕路上的所述エ件进行检测; エ件导入控制机构,其根据该エ件检测机构的检测值控制所述エ件导入机构对エ件的导入量或导入频度。
9.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ー项所述的エ件供给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输送体构成为在所述エ件环绕路的内周侧具备开ロ部的环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工件供给装置,通过减少输送体内的工件滞留或工件彼此堆叠、互相缠绕、粘贴在一起的情况等而抑制工件产生污垢或带电并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本发明的工件供给装置(100)的特征在于具备具有工件环绕路(122c)和工件输送路(122d)的输送体(122),以及使输送体(122)绕轴线进行往复振动的激振体(121),该工件环绕路(122c)构成为绕轴线闭合的圆环状且在外周缘具备工件保持面(122cb),该工件输送路(122d)构成为从工件环绕路(122c)的规定位置朝向外周侧向绕所述轴线的规定方向倾斜地分支并且绕轴线逐渐上升;通过输送体(122)的绕轴线的往复振动,工件在工件环绕路(122c)及工件输送路(122d)上朝向所述规定方向移动。
文档编号B65G27/04GK102673959SQ20111045586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9日
发明者保苅德善, 原顺一, 木内勇希 申请人:株式会社大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