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在集装箱上的全自动底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83994阅读:9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在集装箱上的全自动底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集装箱用连接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在集装箱上的全自动底锁。
背景技术
目前,集装箱在运输过程中,集装箱的底部通常设置有底锁将集装箱与载体锁紧, 以防止集装箱在运输途中颠簸移位或者倾倒。现有的底锁需要人工关锁和开锁,直接影响到集装箱的快速堆垛和装卸效率。尤其是运用于火车、汽车、轮船等底层集装箱的底锁,为保证集装箱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水平移动及纵横两向翻转,在垂直起吊时能保证集装箱顺利脱离底锁,全过程不需要人工关锁和开锁。因此,需要一种全自动的底锁来实现集装箱的装载和卸载,提高集装箱的装卸效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在集装箱上的全自动底锁,无需人工操作即可自动可快速的完成集装箱装载和卸载过程。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在集装箱上的全自动底锁,包括锁座,所述的锁座前后两侧相对面成两层阶梯状结构;所述的锁座上面具有锁颈,锁颈上面连有锁首;所述的锁颈内部为左右相通的空腔,腔内连接有可以伸缩的锁头; 所述的锁颈左侧靠近前后两端各设有一个导向面;所述的锁头一端连接在锁颈内部顶端, 另一端通过弹簧支撑倾斜至锁颈外侧;所述的弹簧一端连接在锁头上端中心,另一端固定在锁座上面;所述锁首的左侧形成钩脚,右侧与锁颈右侧相连形成一个纵向导向面;所述锁首的前后两侧各有一个与锁颈相连的凹面。所述的锁头通过销轴连接在锁颈内部顶端时,所述的弹簧一端连接在锁头左侧下端,另一端固定在锁座上面。所述的锁座一侧两个相对面为倾斜的矩形面,所述的锁座的另一侧两个相对面为梯形面。所述的锁座的前后两侧的平面中心带有凸起的筋,所述的筋中间有一缺口 ;所述的锁座底部为左右相通的空腔。所述的锁座的左右两侧的平面中心带有凸起的筋,所述的筋中间有一缺口 ;所述的锁座底部为左右相通的空腔。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锁头在锁颈空腔内的旋进旋出,能够实现集装箱装载过程的自动锁紧和卸载过程的自动解锁,有效防止集装箱的倾翻。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图7为带销轴的底锁的主视图。图8为带销轴的底锁的后视图。图9为带销轴的底锁的右视图。图10为带销轴的底锁的左视图。图11为带销轴的底锁的俯视图。图12为带销轴的底锁的侧视图。图13为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锁连接方式示意图。图14为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锁连接方式示意图。图15为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底锁连接方式示意图。图16为底锁安装示意图。图17为装载过程中底锁工作示意图。图18为卸载过程中底锁工作示意图。图19为集装箱起吊时集装箱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在集装箱上的全自动底锁,包括锁座1, 所述的锁座1前后两侧相对面成两层阶梯状结构;所述的锁座1上面具有锁颈6,锁颈6上面连有锁首4 ;所述的锁颈6内部为左右相通的空腔,腔内连接有可以伸缩的锁头2 ;所述的锁颈6左侧靠近前后两端各设有一个导向面5 ;所述的锁头2 —端连接在锁颈6内部顶端,另一端通过弹簧6支撑倾斜至锁颈6外侧;所述的弹簧3 —端连接在锁头2上端中心, 另一端固定在锁座1上面;所述锁首4的左侧形成钩脚7,右侧与锁颈6右侧相连形成一个纵向导向面8 ;所述锁首4的前后两侧各有一个与锁颈6相连的凹面9。如图7至图12所示,所述的锁头2通过销轴10连接在锁颈6内部顶端时,所述的弹簧3 —端连接在锁头2左侧下端,另一端固定在锁座1上面。如图13所示,所述的锁座1 一侧两个相对面为倾斜的矩形面,所述的锁座1的另一侧两个相对面为梯形面;如图14所示,所述的锁座1的前后两侧的平面中心带有凸起的筋11,所述的筋11中间有一缺口 12 ;所述的锁座1底部为左右相通的空腔;如图15所示, 所述的锁座1的左右两侧的平面中心带有凸起的筋11,所述的筋中间有一缺口 12 ;所述的锁座1底部为左右相通的空腔。按如图16所示布置全自动底锁,纵向布置的锁首4朝向位置相反,横向布置的锁首4朝向位置相同;全自动底锁的锁首4方向必须横向布置。如图17所示,装载的时候,集装箱角作用在锁头2的上斜面,此时锁头2的上斜面受到向下的力,在弹簧的配合作用下,向内旋转;集装箱继续下落,锁头全部旋进锁颈6内的空腔,集装箱顺利落至底锁底座1上,此时锁头2由于不受外力作用,在弹簧的作用下,旋出锁颈6内的空腔,并锁住集装箱,完成装载。如图18所示,卸载的时候,集装箱角作用在锁头2的下斜面,此时锁头2的下斜面受力始终是垂直于斜面向上,锁头2此时不会向内旋转,此时集装箱会沿锁头2的下斜面向锁首4方向运动,运动到锁头2有空间下移的位置,集装箱向上吊起,当集装箱角作用到锁头2的上斜面时,在弹簧的配合作用下,锁头2向内旋转直至锁头2全部旋进锁颈6内的空腔,集装箱顺利脱离底锁底座1,卸载完成。如图19所示,在卸载时,当有一个持续的向上垂直力起吊集装箱时,在锁头2的下斜面的作用下,集装箱会先正方向发生偏转,继续起吊,集装箱碰到锁头2的上斜面,此时集装箱又会反方向偏转,然后吊出。
权利要求1.一种用在集装箱上的全自动底锁,包括锁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座(1)前后两侧相对面成两层阶梯状结构;所述的锁座(1)上面具有锁颈(6),锁颈(6)上面连有锁首 ⑷;所述的锁颈(6)内部为左右相通的空腔,腔内连接有可以伸缩的锁头(2);所述的锁颈 (6)左侧靠近前后两端各设有一个导向面(5);所述的锁头( 一端连接在锁颈(6)内部顶端,另一端通过弹簧( 支撑倾斜至锁颈(6)外侧;所述的弹簧( 一端连接在锁头(2)上端中心,另一端固定在锁座(1)上面;所述锁首(4)的左侧形成钩脚(7),右侧与锁颈(6)右侧相连形成一个纵向导向面(8);所述锁首的前后两侧各有一个与锁颈(6)相连的凹面(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在集装箱上的全自动底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头 (2)通过销轴(10)连接在锁颈(6)内部顶端时,所述的弹簧( 一端连接在锁头( 左侧下端,另一端固定在锁座(1)上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在集装箱上的全自动底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座 (1) 一侧两个相对面为倾斜的矩形面,所述的锁座(1)的另一侧两个相对面为梯形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在集装箱上的全自动底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座 ⑴的前后两侧的平面中心带有凸起的筋(11),所述的筋(U)中间有一缺口(12);所述的锁座(1)底部为左右相通的空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在集装箱上的全自动底锁,包括锁座,所述的锁座前后两侧相对面成两层阶梯状结构;所述的锁座上面具有锁颈,锁颈上面连有锁首;所述的锁颈内部为左右相通的空腔,腔内连接有可以伸缩的锁头;所述的锁颈左侧靠近前后两端各设有一个导向面;所述的锁头一端连接在锁颈内部顶端,另一端通过弹簧支撑倾斜至锁颈外侧;所述的弹簧一端连接在锁头上端中心,另一端固定在锁座上面;所述锁首的左侧形成钩脚,右侧与锁颈右侧相连形成一个纵向导向面;所述的锁头可通过销轴连接在锁颈内部顶端;所述的锁座底部有四种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快速实现集装箱装载过程的自动锁紧和卸载过程的自动解锁。
文档编号B65D90/54GK202201382SQ201120250369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5日
发明者张从能, 袁国洪 申请人:苏州卓胜工贸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