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方颗粒剂调剂承袋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56130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药配方颗粒剂调剂承袋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颗粒或粉状物料的包装装置,特别是指一种中药配方颗粒剂调剂设备的承袋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配方颗粒剂是一种便利型中药制剂将单味中药预制为浓缩颗粒状冲剂分放备用,配药时根据处方将所需多味颗粒剂分别计量,混装于小袋内发予患者。服药时撕袋冲服即可,无须煎药、易于储存且携带方便,日益受到广泛欢迎。与之相应的各种计量调剂装置也应运而生,例如专利200820108670. 5公开的一种计量调剂装置,该装置的装袋部分包括引导颗粒剂入药袋的导料盘和其下放置药袋的承载台,导料盘上端面固定设置多个入料口,其中一个为起始装袋零位,从这个入料口开始顺次套上处方所需数目的药袋,导料盘和承载台可固联或分解,承载台可被驱旋转并准确定位,其装袋过程为控制系统寻找并驱使承载台停准于起始装袋零位,经计量的颗粒剂从导料盘的零位入料口进入其下的药袋,随后控制系统驱使承载台带动导料盘转向下一入料口,又一份经计量的颗粒剂落入第二个药袋,如此逐个装袋。一个处方的颗粒剂调配完毕后将导料盘和承载台分解开,取下套在入料口的药袋。然后在入料口套上另一处方所需数目的药袋,随即将承载台与套有药袋的导料盘再次固联为一体,开始调配新处方。由上述可见,这个由导料盘和承载台组成的调剂承袋盘存在一些缺点(1)取药袋时必须将导料盘和承载台分解开,这意味着药袋只能需要几个套几个,但是任一处方到来之前都不知道需要几个药袋,无法预先多盘套袋备用,且需人工清点袋数,寻找装袋起始位,非常麻烦、低效;(2)调配时必须从起始装袋位开始,这意味着每次都要全盘寻找起始位,有大量的对位耗时;C3)入料口有大段斜坡,滞留的微粉量不容忽略。这些缺点一方面对装袋效率很有影响,尤其当调剂品种较多剂量较大时,耗时冗长,又无法预先做好准备工作,必然直接影响调配效率;另一方面,无论是否清扫入料口的滞留微粉,都有可能造成药物交叉污染若是清扫入袋,清扫工具会带入以往的药物,若不清扫,必将混入下批处方,若丢弃,可能造成计量失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预先多盘满盘套袋备用的调剂承袋盘。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唯一起始位的调剂承袋盘。本发明的更进一步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入料口不易滞留微粉的调剂承袋盘。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中药配方颗粒剂调剂承袋盘,包括水平设置的承载台,所述承载台上设置有立柱,立柱的顶部设置有托台,托台上设置有若干个转臂座,每个转臂座上分别活动设置有可向上翻转的转臂,转臂座中设置有可使转臂保持水平状态的水平限位装置,转臂的一端与转臂座活动连接,转臂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入料口,所有入料口均位于以立柱中轴线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
所述转臂与转臂座之间的连接结构为转臂的内端两侧设置有转轴,转臂座包括一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相对应的两侧板和一背板,两侧板中分别设置有槽形轴孔,转轴活动嵌于槽形轴孔中,所述的水平限位装置为设置在两侧板上方的U形挡板,U形挡板的两边挡于槽形轴孔的槽口,并且U形挡板的底面与降下后的转臂的外端顶面相抵。所述转臂中部设置抬起定位面和降下定位面,转臂座的侧部设置有定位片簧,当转臂处于抬起状态时,定位片簧与转臂的抬起定位面保持面接触,当转臂处于降下状态时, 定位片簧与转臂的降下定位面保持面接触。为实现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承载台边缘设置入料口对位标志,入料口对位标志与每个入料口一一对应,所述每个转臂上分别设置入料口编码标志。为实现本发明的更进一步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入料口呈直立管状或呈上小下大锥管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调剂承袋盘可单独升降的转臂便于只取满袋,补充空袋, 因而无需根据处方所需袋数套袋,可以多盘满盘套袋备用;由于多盘满盘套袋备用,所以可以以最靠近调剂排药口的入料口为起始装袋位,无需满盘寻找唯一起始位,对位耗时极短; 其入料口呈直立管状或呈上小下大锥管状,最大限度减少滞留微粉,无需清扫入口。操作极为简便,装袋效率大幅度提高,最大限度减少药物交叉污染。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 一个入料口的各部件结构及安装关系示意图;图2为按图1安装关系结合后的独立升降式入料口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图3移开U形挡板后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1调剂承袋盘的正视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7为冠状柱顶的正向剖视图;图8为图7的俯视图;图9为柱顶挡环的正向剖视图;图10为图9的俯视图;图11为冠状定位簧的正向剖视图;图12为图11的俯视图;图13为实施例2调剂承袋盘的俯视图;图中1、入料口,2、转臂,2-1、抬起定位面,2-2、降下定位面,3、转轴,4、转臂座, 41、底板,42、侧板,43、背板,5、槽形轴孔,6、U形挡板,7、定位片簧,8、U形挡板固定螺钉,9、 定位片簧固定螺钉,10、立柱,11、承载台,111、托台,12、隔板,13、锥口定位孔,14、对位标志孔,15、冠状柱顶,16、柱顶挡环,17、条码,18、可视号码,19、冠状定位簧。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中药配方颗粒剂调剂承袋盘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5、图6所示,中药配方颗粒剂调剂承袋盘,包括水平设置的承载台11,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承载台11可以为齿轮盘,所述承载台11的中心轴线处设置有立柱10,立柱10 的顶部设置有托台111,托台111上设置有若干个转臂座4,每个转臂座4上分别活动设置有可向上翻转的转臂2,转臂座4中设置有可使转臂2保持水平状态的水平限位装置,转臂 2的一端与转臂座4活动连接,转臂2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入料口 1,所有入料口 1均位于以立柱10中轴线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所述承载台11的台面上沿环向均勻设置有若干个隔板12,相邻隔板12之间形成一个置袋区域,置袋区域的数量与入料口 1的数量相对应。立柱10的底部中心可以设置有锥口定位孔13用于引导并插入调剂设备的定位轴,由调剂设备的驱动装置驱动承载台绕定位轴旋转装袋。当然也可在立柱底部中心设置锥端定位轴,用于引导并插入调剂设备的定位孔。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转臂2与转臂座4之间的连接结构为转臂2的内端两侧设置有转轴3,转臂座4包括一底板41、设置在底板41上相对应的两侧板42和一背板 43,两侧板42中分别设置有槽形轴孔5,转轴3活动嵌于槽形轴孔5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水平限位装置为设置在两侧板42上方的U形挡板6,U形挡板6通过U形挡板固定螺钉 8与背板43相连接,U形挡板6的两边挡于槽形轴孔5的槽口,将转轴3可靠地限制在槽形轴孔5内,并且U形挡板6的底面与降下后的转臂2的外端顶面相抵,从而使转臂2在降下时保持水平状态。从图3中移开U形挡板6,可以更清晰地观察转臂2与转臂座4的连接结构,参见图4。另外,所述的水平限位装置也可以为设置在转臂2下方的支撑架,不再另外附图赘述。所述转臂2中部设置抬起定位面2-1和降下定位面2-2,转臂座4的侧部通过定位片簧固定螺钉9设置有定位片簧7,当转臂2处于抬起状态时,定位片簧7与转臂2的抬起定位面2-1保持面接触,图2中虚线所示即为入料口 1随转臂2抬起的状态。当转臂2处于降下状态时,定位片簧7与转臂2的降下定位面2-2保持面接触,抬起定位面2-1和降下定位面2-2使转臂2在抬起和降下位置都能保持稳定。其中为了使转臂2的抬起和降下位置都能保持稳定,也可以再简化一下结构转臂2的侧边在抬起位置和降下位置均与转臂座4保持摩擦接触,利用摩擦力将转臂2保持在抬起或降下状态,在抬起位置和降下位置之间均与转臂座4无接触,使转臂2操作轻便。 不另图示。再进一步,可将转臂座4全部连接为一个整体部件,成为图7、图8所示的冠状柱顶,可将U形挡板6全部连接为一个整体部件,成为图9、图10所示的柱顶挡环,可将定位片簧7全部连接为一个整体部件,成为图11、图12所示的冠状定位簧,立柱顶部的多个零散件就此整合为三个大部件,既便于注塑及冲压制造,又便于简化安装,提高整体结构精度。如图1、图2所示,所述入料口 1呈直立管状,入料口 1内孔的垂直壁面不易滞留微粉,最大限度减少药物交叉污染。若将入料口 1内孔设置为上小下大的锥管状,防止微粉滞留的效果可以更好些,不另图示。如图13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装袋效率,其技术措施为(1)、在承载台边缘均勻设置对应于每个入料口 1的小孔作为入料口对位标志,供调剂设备的控制系统将最靠近调剂排药口的入料口对准调剂排药口,以之作为起始装袋位;( 、在升降臂2的上表面设置对应于每个入料口的条码17和与之对应的肉眼可视号码18作为入料口编码标志,供调剂设备的控制系统感知并提示满袋的入料口号码,参见图13。图13还展示了采用冠状柱顶 15和柱顶挡环16的情形,同时采用的还有冠状定位簧19,虽被遮挡,可以想见。调剂时,任何一个最靠近调剂排药口的入料口 1都可以借助均布对位孔14对准调剂排药口并起始装袋,例如,某12个入料口的承袋盘将4号入料口对准调剂排药口,逆序装了 6袋,调剂完毕退出后屏幕即予提示“4、3、2、1、12、11号取袋”,屏幕提示的号码就是图13 所示的可视号码18。此时立即送入另一备用满盘调剂下一处方,然后再从容地按照提示号码取出满袋,立即补套上空袋,恢复满盘空袋备用。对位标志和编码标志的形式和设置位置并不局限于上述,例如入料口对位标志还可为狭缝或磁铁,入料口编码标志还可设置于承载台边缘。不另赘述及图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该调剂承袋盘的转臂2处于水平状态,在每个转臂 2的入料口 1下方均套装好药袋,药袋的底部搁置在承载台上,并且相邻药袋之间通过隔板 12隔开,使该调剂承袋盘处于满盘状态。接着按照上述的方式进行调剂,使最靠近排药口的入料口 1对准排药口并起始装袋,随后控制系统驱使承载台11带动转臂2转向下一入料口,又一份经计量的颗粒剂落入第二个药袋,如此逐个装袋,所需数量的药袋装满后,根据提示向上翻转处于满袋状态的药袋上方的转臂2,使转臂2处于抬起位置,取去满袋的药袋,并且重新装上药袋,向下翻转转臂2,使该调剂承袋盘又处于满袋状态,从而可以进行下一次的装袋。该调剂承袋盘可单独升降的转臂2便于只取满袋,补充空袋,因而无需根据处方所需袋数套袋,可以多盘满盘套袋备用;由于多盘满盘套袋备用,所以可以以最靠近调剂排药口的入料口 1为起始装袋位,无需满盘寻找唯一起始位,对位耗时极短;其入料口 1呈直立管状或呈上小下大锥管状,最大限度减少滞留微粉,无需清扫入口。操作极为简便,装袋效率大幅度提高,最大限度减少药物交叉污染。
权利要求
1.中药配方颗粒剂调剂承袋盘,包括水平设置的承载台(1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11)上设置有立柱(10),立柱(10)的顶部设置有托台(111),托台(111)上设置有若干个转臂座G),每个转臂座(4)上分别活动设置有可向上翻转的转臂0),转臂座中设置有可使转臂( 保持水平状态的水平限位装置,转臂( 的一端与转臂座(4)活动连接,转臂⑵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入料口(1),所有入料口⑴均位于以立柱(10)中轴线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配方颗粒剂调剂承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臂(2)与转臂座(4)之间的连接结构为转臂O)的内端两侧设置有转轴(3),转臂座(4)包括一底板(41)、设置在底板上相对应的两侧板0 和一背板(43),两侧板0 中分别设置有槽形轴孔(5),转轴C3)活动嵌于槽形轴孔(5)中,所述的水平限位装置为设置在两侧板(42)上方的U形挡板(6),U形挡板(6)的两边挡于槽形轴孔(5)的槽口,并且U形挡板(6)的底面与降下后的转臂O)的外端顶面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配方颗粒剂调剂承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臂(2)中部设置抬起定位面和降下定位面0-2),转臂座的侧部设置有定位片簧(7),当转臂(2)处于抬起状态时,定位片簧(7)与转臂O)的抬起定位面(2-1)保持面接触,当转臂(2)处于降下状态时,定位片簧(7)与转臂O)的降下定位面(2-2)保持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配方颗粒剂调剂承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口(1)呈直立管状或呈上小下大锥管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配方颗粒剂调剂承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11)边缘设置入料口对位标志,入料口对位标志与每个入料口一一对应,所述每个转臂(2)上分别设置入料口编码标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配方颗粒剂调剂承袋盘,包括水平设置的承载台,所述承载台上设置有立柱,立柱的顶部设置有托台,托台上设置有若干个转臂座,每个转臂座上分别活动设置有可向上翻转的转臂,转臂座中设置有可使转臂保持水平状态的水平限位装置,转臂的一端与转臂座活动连接,转臂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入料口,所有入料口均位于以立柱中轴线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该调剂承袋盘可单独升降的转臂便于只取满袋,补充空袋,因而无需根据处方所需袋数套袋,可以多盘满盘套袋备用;由于多盘满盘套袋备用,所以可以最靠近调剂排药口的入料口为起始装袋位,对位耗时极短。
文档编号B65B43/50GK102556431SQ201210006669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1日
发明者王建生 申请人:苏州如德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