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材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56171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片材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片材处理装置,特别是涉及对印刷介质实施折叠处理的片材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片材处理装置,例如,公开有专利文献I记载的纸张折叠装置。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有一种纸张折叠装置,该装置通过用输送机构输送前端被前端停止部件停止的纸张,来使纸张弯曲从而将纸张折叠处理,在该装置中设置折叠辅助部件以使纸张可靠地向折叠机构弯曲。因此,专利文献I记载的纸张折叠装置能够对纸张可靠地实施三折处理。但是,专利文献I记载的纸张折叠装置有容易发生纸张堵塞(卡纸)的问题。具体来说,为了使纸张可靠地弯曲,优选折叠辅助部件以较大的力接触纸张。另一方面,折叠辅助部件也接触实施两折处理的纸张。并且,若折叠辅助部件以较大的力接触实施两折处理的纸张,则会妨碍实施两折处理的纸张的输送。即,在纸张折叠装置内发生卡纸。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9-17343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进行三折处理并且能够抑制卡纸发生的片材处理装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片材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辊对,上述第一辊对夹持片材进行第一次折叠;停止部件,该停止部件使进行了上述第一次折叠的上述片材的行进停止;导向件,该导向件使被上述停止部件停止了行进的上述片材弯曲;第二辊对,该第二辊对夹持被上述导向件弯曲了的上述片材而进行第二次折叠;以及切换部件,该切换部件将进行上述二次折叠的上述片材向设置有上述停止部件的第一路径引导, 并将只进行上述第一次折叠的上述片材向与设备外部连接的第二路径引导,其中,与只进行上述第一次折叠的上述片材相比,上述导向件以更大的力与进行上述第一次折叠以及上述第二次折叠的上述片材接触。根据本发明,能够可靠地进行三折处理,并且能够抑制卡纸发生。


图I是片材处理装置的构成图。图2是表示包含于片材处理装置的处理部的构成的图。图3是表示对纸张实施三折处理时的处理部的图。图4是表示对纸张实施两折处理时的处理部的图。图5是第一变形例涉及的导向件的构成图。图6是第二变形例涉及的导向件的构成图。
符号说明A、B.辊对;JU J2 :关节;R1、R2.路径;10.片材处理装置;12.主体;
14...辊对;20...处理部;21...主体;22...托盘;24...装载托盘;26...挡块;30、32、 34、36、38、40.辊;42.折叠器;46.挡块;48.切换部件;50、50a、50b.导向件;
52...接触部件;52a...薄膜;52b...芯;54...辅助部件;60、62、70. 板状部件;64、
66...扭力盘簧;68...挡块;72...支轴。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片材处理装置进行说明。(片材处理装置的构成)首先,对片材处理装置10的构成进行说明。图I是片材处理装置10的构成图。图 2是表示包含于片材处理装置10的处理部20的构成的图。图3是表示对纸张P实施三折处理时的处理部20的图。图4是表示对纸张P实施两折处理时的处理部20的图。另外, 在以下,图I至图4中的右侧以及左侧仅叫做右侧以及左侧,图I至图4中的上侧以及下侧仅叫做上侧以及下侧,图I至图4中的纸面近前侧以及纸面内侧仅叫做近前侧以及内侧。片材处理装置10与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连接使用,对从图像形成装置输出的印刷完毕的纸张(片材)P实施折叠处理以及装订处理等。如图I以及图2所示,片材处理装置10具有主体12、辊对14、处理部20以及托盘22。主体12是片材处理装置10的筐体,其收容辊对14以及处理部20。辊对14在主体12的右侧的侧面从主体12露出,其将从图像形成装置输出的印刷完毕的纸张P取入主体12内。被辊对14取入主体12内的纸张P如图I所示被未图示的辊对和导向件输送至处理部20。处理部20对纸张P实施折叠处理(三折处理或两折处理),如图2所示,其具有主体21、装载托盘24、挡块26、辊30、32、34、36、38、40、折叠器(chopper) 42、挡块(停止部件)46、切换部件48以及导向件50 (参照图3以及图4)。所谓的三折处理是为了将纸张P 折成1/3大小而实施两次折叠(以下称作第一次折叠以及第二次折叠)的意思,所谓的两折处理是为了将纸张P折成1/2大小而实施一次折叠(第一次折叠)的意思。主体21是处理部20的筐体,其收容装载托盘24、挡块26、辊30、32、34、36、38、40、 折叠器42、挡块46、切换部件48以及导向件50。在主体12的左侧的侧面设置有将实施了折叠处理的纸张P输出的多个(两个)排出口 0pl、0p2。实施了两折处理的纸张P从排出口 Opl输出。实施了三折处理的纸张P从排出口 0p2输出。另外,在主体12的上面设置有用于对被辊对14搬动来的纸张P进行取入的取入口 0p3。装载托盘24是在主体21内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平板,并向斜右上方延伸。在装载托盘24上装载从取入口 0p3取入的纸张P。挡块26是为了将装载于装载托盘24上的多枚纸张P —致地重叠而使该多枚纸张 P对齐的部件。具体地,挡块26具有””形状的剖面构造,其设置于装载托盘24上。多枚纸张P由于自重而在装载托盘24上滑落从而与接触挡块26,由此被对齐。另外,挡块26能够在装载托盘24上向上下方向移动。折叠器42是对纸张P实施折叠处理的板状部件。折叠器42相对于装载托盘24、
4被设置在装载于该装载托盘24的纸张P的相反侧,且位于装载托盘24的上下方向的中点附近。折叠器42构成为在与装载托盘24垂直的方向上能够移动,通过从右侧与纸张P接触而在纸张P上形成向左侧突出的折痕。辊30、32、34、36、38、40分别起输送纸张P的作用。辊30、32通过相互对置来构成辊对A,辊对A相对于装载托盘24位于折叠器42的相反侧。辊对A夹持纸张P进行第一次折叠。挡块46具有“ 口 ”形状的剖面构造,并具有朝下的开口。挡块46在对纸张P实施三折处理时使用,使由折叠器42以及辊对A进行了第一次折叠的、通过辊对A输送来的纸张P的行进停止。导向件50对被挡块46停止了行进的纸张P进行弯曲。具体地,如图3以及图4所示,导向件50由接触部件52以及辅助部件54构成。另外,接触部件52由薄膜52a以及芯 52b构成。芯52b是具有从近前侧向内侧延伸的圆形剖面的棒状部件。薄膜52a由挠性材料构成,被卷绕于芯52b。并且,通过薄膜52a的上端安装于主体21,接触部件52在辊对A 的左侧向下方垂下。具有以上构成的接触部件52由于薄膜52a的挠性而能够向左右摇动。 并且,如图3所示,接触部件52以将进行第二次折叠的纸张P的上侧的面向下方按压的方式与纸张P接触。辅助部件54是在接触部件52与进行第二次折叠的纸张P接触时、将接触部件52向纸张P按压的弹性部件。因此,进行第二次折叠的纸张P随着被辊对A输送而以向下方突出的方式弯曲。辊34设置于辊32的左侧,与该辊32对置而形成辊对B。如图3所示,辊对B对被导向件50弯曲了的纸张P进行夹持而进行第二次折叠。辊36设置于辊34的下侧,并与该辊34对置。辊38设置于辊36的左侧。辊36、 38将由辊对B进行了第二次折叠的纸张P向排出口 0p2输送。辊40设置于辊34的左侧,并与该辊34对置。辊40将由辊对B进行了第二次折叠的纸张P向排出口 0p2输送。切换部件48是切换纸张P的输送路径的部件,其在挡块46的下侧可摇动地设置。 具体地,图2(图3)的实线表示切换部件48将进行第二次折叠的纸张P向设置有挡块46 的路径Rl引导。另一方面,图2(图4)的虚线表示切换部件48将只进行第一次折叠的纸张P向与主体21外连接的路径R2引导。在此,路径Rl从辊对A向左上方延伸,路径R2从辊对A向左下方延伸。即,路径 Rl比路径R2更远离辊对A。因此,如图3以及图4所示,向路径Rl引导的纸张P比向路径 R2引导的纸张P向下突出地更大程度地弯曲。托盘22装载从处理部20输出的纸张P。(关于折叠处理)接下来,参照附图对处理部20进行的折叠处理进行说明。处理部20能够进行将纸张P两折的两折处理和将纸张P三折的三折处理。首先对两折处理进行说明。在两折处理时,如图2的虚线所示,挡块26位于装载托盘24的下端。因此,折叠器42在上下方向位于纸张P的中点。另外,如图4所示,切换部件48将挡块46的开口封闭。折叠器42从右侧与纸张P接触,在纸张P的上下方向的中点形成折痕,并将纸张P压入辊30、32之间。辊30、32分别向顺时针以及逆时针旋转。因此,如图4所示,纸张P以被实施了两折处理的状态从辊30、32输出。被辊30、32输送的纸张P如图4所示地将导向件50推起并向左方行进。但是,因为切换部件48将纸张P向路径R2引导,所以纸张P向左下方行进。因此,被纸张P推上去的接触部件52不与辅助部件54接触。所以,导向件50 对纸张P施加的力的大小相对较小。之后,纸张P边被顺时针旋转的辊40输送边经由路径 R2向排出口 Opl被引导。然后,纸张P从排出口 Opl向托盘22被输出。接下来,对三折处理进行说明。在三折处理时,如图2的实线所示,挡块26位于从装载托盘24的下面开始1/3的位置。因此,折叠器42位于从纸张P的下面开始1/3的位置。另外,如图3所不,切换部件48将挡块46的开口敞开。折叠器42从右侧接触纸张P,在从纸张P的下面开始1/3的位置形成折痕,并将纸张P推入辊30、32之间。被辊30、32输送的纸张P,如图3所示地将导向件50推起并向左方行进。但是,因为切换部件48将纸张P向路径Rl引导,所以纸张P向左上方行进。因此,被纸张P推起的接触部件52与辅助部件54接触。因此,导向件50对纸张P施加的力的大小相对较大。即,与只进行第一次折叠的纸张P相比,导向件50以更大的力与进行第一次折叠以及第二次折叠的纸张P接触。之后,纸张P边被辊30、32输送边被引导至切换部件48,从而进入挡块46内。并且,若纸张P的前端接触挡块46的里面,则停止纸张P向左方的行进。但是,辊30、32旋转, 并且因为接触部件52与纸张P接触,所以纸张P向下方突出地弯曲并如图3所示地进入辊 32、34之间。在此,辊34顺时针旋转。因此,纸张P被辊32、34向下方输送。这时,纸张P 在从上面开始1/3的位置形成折痕。即,对纸张P实施三折处理。纸张P边被辊36、38输送边经由路径Rl向排出口 0p2被引导。并且,纸张P从排出口 0p2向托盘22被输出。(效果)根据以上的片材处理装置10,能够可靠的实施三折处理,并且能够抑制发生卡纸。 更详细地,在专利文献I中所记载的纸张折叠装置中,为了使纸张可靠地弯曲,优选折叠辅助部件以强力接触纸张。另一方面,折叠辅助部件也接触实施两次折叠处理的纸张。而且, 若折叠辅助部件以强力接触实施两次折叠处理的纸张,则妨碍实施两次折叠处理的纸张的输送。即,在纸张折叠装置内发生卡纸。即,所谓可靠地实施三折处理与抑制卡纸的发生是择一的关系。另一方面,在片材处理装置10中,与只进行第一次折叠的纸张P (即两折的纸张P) 相比,导向件50以更大的力与进行第一次折叠以及第二次折叠的纸张P( S卩,三折的纸张P) 接触。因此,在被两折的纸张P被引导至路径R2时,因为导向件50以相对较小的力与纸张 P接触,所以导向件50不妨碍纸张P的输送。另一方面,在被三折的纸张P被引导至路径 Rl时,因为导向件50以相对较大的力与纸张P接触,所以纸张P可靠地向下弯曲。因此,能够可靠地对纸张P进行三折处理。并且,在片材处理装置10中,在接触部件52与三折的纸张P接触时,辅助部件54 将接触部件52向该纸张P按压,并且在接触部件52与两折的纸张P接触时,辅助部件54 不与该接触部件52接触。通过具有以上构成,与两折的纸张P相比,导向件50以更大的力与三折的纸张P接触。(第一变形例)
参照附图对第一变形例涉及的导向件进行说明。图5是第一变形例涉及的导向件 50a的构成图。在图5(a)中,纸张P不与导向件50a接触。在图5(b)中,两折的纸张P与导向件50a接触。在图5(c)中,三折的纸张P与导向件50a接触。导向件50a是能够向纸张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弯折的具有两个关节的板状部件。 具体地,导向件50a是由板状部件60、62以及扭力盘簧64、66构成。板状部件60以将板状部件60的上端作为中心而能够向左右摇动的方式安装于主体21。将板状部件60与主体 21的接合部分称为关节J1。另外,板状部件62以将板状部件62的上端作为中心而能够向左右摇动的方式安装于板状部件60的下端。将板状部件60与板状部件62的接合部分称为关节J2。并且,在关节Jl以及关节J2上分别安装有扭力盘簧64、66。扭力盘簧64对主体21向板状部件60逆时针旋转的方向施力。但是,板状部件60在未受到来自外部的力的状态下,如图5所示,为了维持向上下方向延伸的姿势而设置有未图示的挡块。同样,扭力盘簧66对板状部件60向板状部件62逆时针旋转的方向施力。但是,板状部件62在未受到来自外部的力的状态下,如图5所示,为了维持向上下方向延伸的姿势而设置有未图示的挡块。另外,在关节J2设置有限制板状部件62的旋转的挡块68,以使板状部件62相对于板状部件60不会倾斜到规定角度以上。在以上构成的导向件50a中,扭力盘簧64的弹簧常数比扭力盘簧66的弹簧常数大。因此,关节Jl比关节J2难以折弯。接下来,对导向件50a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只进行第一次折叠的纸张P (两折的纸张P)与导向件50接触时,如图5(b)所示,只有关节J2弯折。另一方面,在进行第二次折叠的纸张P(三折的纸张P)与导向件50a接触时,如图5(c)所示,关节J1、J2弯折。因此, 与只进行第一次折叠的纸张P(即,两折的纸张P)相比,导向件50a以更大的力与进行第一次折叠以及第二次折叠的纸张P(即,三折的纸张P)接触。(第二变形例)以下参照附图对第二变形例涉及的导向件进行说明。图6是第二变形例涉及的导向件50b的构成图。在图6(a)中,纸张P不与导向件50b接触。在图6(b)中,两折的纸张 P与导向件50b接触。在图6(c)中,三折的纸张P与导向件50b接触。导向件50b由板状部件70以及支轴72构成。板状部件70由能够向纸张P的输送方向的下游测(即,左侧)弯曲的弹性材料构成。支轴72与板状部件70相比被设置在纸张P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即,左侧)。接下来,对导向件50b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只进行第一次折叠的纸张P (即,两折的纸张P)与板状部件70接触时,如图6(b)所示,板状部件70不与支轴72接触地弯曲。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板状部件70整体弯曲,所以板状部件70以相对较小的力与纸张P接触。另一方面,在进行第二次折叠的纸张(即,三折的纸张P)与板状部件70接触时, 如图6(c)所示,板状部件70与支轴72接触,并且以支轴72为支点弯曲。在这种情况下, 因为在板状部件70中比接触支轴72的部分靠前端的部分弯曲,所以板状部件70以相对较大的力与纸张P接触。与只进行第一次折叠的纸张P( S卩,两折的纸张P)相比,如上构成的导向件50b以更大的力与进行第一次折叠以及第二次折叠的纸张P(即,三折的纸张P)接触。
本发明对片材处理装置有用,特别是在能够可靠地实施三折处理、并且能够抑制卡纸的发生方面优秀。
权利要求
1.一种片材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辊对,上述第一辊对夹持片材而进行第一次折叠;停止部件,该停止部件使进行了上述第一次折叠的上述片材的行进停止;导向件,该导向件使被上述停止部件停止了行进的上述片材弯曲;第二辊对,该第二辊对夹持被上述导向件弯曲了的上述片材而进行第二次折叠;以及切换部件,该切换部件将进行上述第二次折叠的上述片材向设置有上述停止部件的第一路径引导,并将只进行上述第一次折叠的上述片材向与设备外部连接的第二路径引导, 与只进行上述第一次折叠的上述片材相比,上述导向件以更大的力与进行上述第一次折叠以及上述第二次折叠的上述片材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被向上述第一路径引导的上述片材比被向上述第二路径引导的上述片材弯曲得更大。
3.根据权利要求I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向件含有 接触部件,该接触部件由挠性材料构成,并与上述片材接触;以及辅助部件,在上述接触部件与进行上述第二次折叠的上述片材接触时,上述辅助部件将该接触部件向该片材按压,上述接触部件在与仅进行上述第一次折叠的上述片材接触时,不与上述辅助部件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I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向件是能够向上述片材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弯折的、具有第一关节以及第二关节的板状部件,上述第一关节比上述第二关节难弯折,在进行上述第二次折叠的上述片材与上述导向件接触时,上述第一关节弯折,在只进行上述第一次折叠的上述片材与上述导向件接触时,上述第二关节弯折。
5.根据权利要求I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向件含有 板状部件,上述板状部件由能够向上述片材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弯曲的弹性材料构成;以及支轴,其与上述板状部件相比被设置在上述片材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在只进行上述第一次折叠的上述片材与上述板状部件接触时,该板状部件以不与上述支轴接触的方式弯曲,在进行上述第二次折叠的上述片材与上述板状部件接触时,该板状部件与上述支轴接触并以该支轴为支点弯曲。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片材处理装置,能够可靠地进行三折处理并能抑制卡纸发生。辊对(A)夹持纸张(P)而进行第一次折叠。挡块(46)使进行了第一次折叠的纸张(P)的行进停止。导向件(50)使被挡块(46)停止了行进的纸张(P)弯曲。辊对(B)夹持被导向件(50)弯曲了的纸张(P)而进行第二次折叠。切换部件(48)将进行第二次折叠的纸张(P)向设置有挡块(46)的路径(R1)引导,将只进行第一次折叠的纸张(P)向与设备外部连接的路径(R2)引导。与只进行第一次折叠的纸张(P)相比,导向件(50)以更大的力与进行第一次折叠以及第二次折叠的纸张(P)接触。
文档编号B65H37/06GK102583100SQ201210009020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3日
发明者吉田直人, 细谷久男 申请人: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