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卸式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62842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卸式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井用集装箱,具体涉及一种能够进行自卸,且底板能够自动盖上的集装箱。
背景技术
当前,在煤矿无轨辅助运输系统中,散装物料的运输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方式是使用无轨胶轮车从地面至井下实现一站式运输,即在矿井地面料场用装载机将井下所需的沙子、石子等散装物料直接装入胶轮车,然后胶轮车由副井下放至井底,到达副井底的胶轮车从罐笼内驶出,按计划将物料送达指定地点。卸载后的胶轮车则从井底驶入罐笼后,提升 至副井口,驶出罐笼直接进入地面料场。第二种方式是在矿井地面料场将沙子、石子等散装物料装入一吨矿车,然后由副井下放至井底,利用翻车机将散装物料卸入料仓内,打开料仓仓门,将物料卸入胶轮车,胶轮车按计划将物料送达指定地点后返回物料仓。第三种方式是装有散装物料的矿车下放至井底后,由电机车将矿车牵引运至换装硐室,用两台行车吊起矿车,通过分别控制两吊钩的高度,将散装物料卸入胶轮车内,再由胶轮车按计划将物料送达指定地点后返回换装硐室。在第一种运输方式中,胶轮车每次都需要经过副井提升罐笼进行提升或下放,由于胶轮车自重较大,矿井提升系统在反复提升胶轮车的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电能,增加了辅助运输成本。第二种运输方式中,需要在井底建造具有一定容积的料仓,而在井下开凿硐室及建造料仓周期长,成本高,同样增加了辅助运输成本。第三种方式需要利用两台行车进行卸载作业,操作复杂,吊卸载作业时间长,物料容易洒落到胶轮车外,而且行车起吊操作不当会造成矿车从吊钩上脱落,造成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减少辅助袁术作业时间,提高运输的工作效率的自卸式集装箱。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卸式集装箱,包括下部为锥形结构的箱体、用以支撑箱体的框架,所述的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滑动底板,所述的框架由竖向支撑架和底座框架构成,所述的竖向支撑架上设置有两根用以支撑滑动底板的支撑导向槽,所述的滑动底板与底部框架之间的空间内顺着支撑导向槽的方向设置有气缸一和气缸二,所述的气缸一和气缸二的缸体部分均与底座框架铰接,气缸一和气缸二的活塞杆均与滑动底板铰接。所述的底座框架上顺着支撑导向槽方向设置有滑动支撑架。所述的滑动支撑架为倒置的槽状结构,该槽状结构的滑动支撑架的底面为圆弧面结构。所述的滑动支撑架个数为三条。所述的底座框架上设置有销座一及销座二,所述的气缸一的缸体用销轴一和开口销一铰接在销座一上,所述的气缸二的缸体用销轴二和开口销二铰接在销座二上,所述的滑动底板的底面两侧分别设置有销座三及销座四,气缸一的活塞杆用销轴一和开口销一铰接在销座三上,气缸二的活塞杆用销轴二和开口销二铰接在销座四上。所述的气缸一与气缸二的缸体腔分别通过输气管一与输气管二连接至气动快速接头一,气缸一与气缸二的活塞杆腔分别通过输气管三及输气管四连接至气动快速接头所述的竖向支撑架上设置有起吊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的优点
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矿用自卸式集装箱,可以固定在平板矿车上,在矿井地面料场将沙子、石子等散装物料装入集装箱后,由副井下放至井底,由电机车将矿车牵引运至换装硐室,将换装硐室压缩空气站的输气管接头接入集装箱下部的气动快速接头上,再由一台行车将集装箱吊至胶轮车上方,通过操纵压缩空气站的换向阀,实现集装箱底部气缸活塞杆的伸缩,打开或关闭集装箱的滑动底板,实现对散装物料的快速卸载。本发明所设计的自卸式集装箱容积大,可以比矿车运载更多的散装物料,与换装硐室压缩空气站的输气管连接后,可以实现集装箱滑动底板的自动打开或关闭,操作简单,物料从集装箱底部直接卸出,物料不易洒落到胶轮车外,可以减少卸载作业时间,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作业的安全性。利用此集装箱可以实现在井下换装硐室对沙子、石子等散装物料的快速卸载,实现散状物料的快速转运,减少辅助运输作业时间,提高运输工作效率。


图I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B向视图。图3为图I的A-A剖视图。图4为图I的A部分的放大图。图5为图I的B部分的放大图。图6为图I的C部分的放大图。图7为图2的C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2、3所示,一种自卸式集装箱,包括下部为锥形结构的箱体2、用以支撑箱体2的框架1,所述的箱体2的底部设置有滑动底板3,所述的框架I由竖向支撑架I. I和底座框架I. 2构成,所述的竖向支撑架I. I上设置有两根用以支撑滑动底板3的支撑导向槽4,所述的滑动底板3与底部框架I. 2之间的空间内顺着支撑导向槽4的方向设置有气缸一 8和气缸二 13,所述的气缸一 8和气缸二 13的缸体部分均与底座框架I. 2铰接,气缸一8和气缸二 13的活塞杆均与滑动底板3铰接。如图1、2、5所示,所述的底座框架I. 2上顺着支撑导向槽4方向设置有滑动支撑架9。所述的滑动支撑架9为倒置的槽状结构,该槽状结构的滑动支撑架9的底面为圆弧面结构。所述的滑动支撑架9个数为三条。
如图2、3、5、6所示,所述的底座框架I. 2上设置有销座一 5及销座二 5. 1,所述的气缸一 8的缸体用销轴一 6和开口销一 7铰接在销座一 5上,所述的气缸二 13的缸体用销轴二 6. I和开口销二 7. I铰接在销座二 5. I上,所述的滑动底板3的底面两侧分别设置有销座三14及销座四14. 1,气缸一 8的活塞杆用销轴一 12和开口销一 15铰接在销座三14上,气缸二 13的活塞杆用销轴二 12. I和开口销二 15. I铰接在销座四14. I上。如2所示,所述的气缸一 8与气缸二 13的缸体腔分别通过输气管一 18与输气管二 18. I连接至气动快速接头一 11,气缸一 8与气缸二 13的活塞杆腔分别通过输气管三17及输气管四17. I连接至气动快速接头二 10。如图3所示,所述的竖向支撑架I. I上设置有起吊孔16,方便箱体2的运输和装卸。所述的箱体2内装满货物的时候,压紧箱体2底部的滑动底板3,如果需要自卸货物时候,通过气缸8和气缸13的伸缩实现滑动底板3在支撑导向槽4上的滑动,从而打开·滑动底板3,实现货物的自卸,货物装卸完毕后,再通过气缸8和气缸13的伸缩将滑动底板3子啊支撑导向槽4内滑回到原位。为了提高滑动底板3承受货物的重量,在底座框架I. 2上设置有滑动支撑架9,滑动支撑架9为倒置的槽状结构,三根滑动支撑架9平行并排设置,将滑动支撑架9的底面设置为圆弧面,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滑动底板3在其上面滑动时候,滑动支撑架9和滑动底板3之间为线接触,减少了摩擦力对滑动底板3的作用,尤其是箱体2内的货物重量比较多时候,更有利于滑动底板3的滑动,省时省力。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卸式集装箱,包括下部为锥形结构的箱体(2)、用以支撑箱体(2)的框架(1),所述的箱体(2)的底部设置有滑动底板(3),所述的框架(I)由竖向支撑架(I. I)和底座框架(I. 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向支撑架(1.1)上设置有两根用以支撑滑动底板(3)的支撑导向槽(4),所述的滑动底板(3)与底部框架(I. 2)之间的空间内顺着支撑导向槽(4)的方向设置有气缸一(8)和气缸二( 13),所述的气缸一(8)和气缸二(13)的缸体部分均与底座框架(I. 2)铰接,气缸一(8)和气缸二( 13)的活塞杆均与滑动底板(3)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自卸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框架(I.2)上顺着支撑导向槽(4)方向设置有滑动支撑架(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卸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支撑架(9)为倒置的槽状结构,该槽状结构的滑动支撑架(9)的底面为圆弧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卸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支撑架(9)个数为二条。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自卸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框架(I.2)上设置有销座一(5)及销座二(5. 1),所述的气缸一(8)的缸体用销轴一(6)和开口销一(7)铰接在销座一(5)上,所述的气缸二(13)的缸体用销轴二(6. I)和开口销二(7. I)铰接在销座二(5. I)上,所述的滑动底板(3)的底面两侧分别设置有销座三(14)及销座四(14. I),气缸一(8)的活塞杆用销轴一(12)和开口销一(15)铰接在销座三(14)上,气缸二( 13)的活塞杆用销轴二(12. I)和开口销二(15. I)铰接在销座四(14. I)上。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自卸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缸一(8)与气缸二(13)的缸体腔分别通过输气管一(18)与输气管二(18. I)连接至气动快速接头一(11),气缸一(8)与气缸二( 13)的活塞杆腔分别通过输气管三(17)及输气管四(17. I)连接至气动快速接头二(10)。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自卸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向支撑架(I.I)上设置有起吊孔(16)。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井用集装箱,具体涉及一种能够进行自卸,且底板能够自动盖上的集装箱,包括下部为锥形结构的箱体、用以支撑箱体的框架,所述的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滑动底板,所述的框架由竖向支撑架和底座框架构成,所述的竖向支撑架上设置有两根用以支撑滑动底板的支撑导向槽,所述的滑动底板与底部框架之间的空间内顺着支撑导向槽的方向设置有气缸一和气缸二,所述的气缸一和气缸二的缸体部分均与底座框架铰接,气缸一和气缸二的活塞杆均与滑动底板铰接,实现散状物料的快速转运,减少辅助运输作业时间,提高运输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B65D88/12GK102910385SQ20121042833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日
发明者潘志勇, 韩晓明, 黄俊杰, 李广武, 张保强, 任卫红 申请人:河南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