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理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68942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理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理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PET(聚脂瓶)瓶装饮料生产企业的中高速灌装生产线的产能大都在24000 36000瓶/小吋。空瓶经卸垛机卸垛后,大部分厂家采用理瓶机理瓶。理瓶机用于无序PET (聚脂)瓶的整理,使之排列成有序的直线型,并经空气输送输出。传统的理瓶机供瓶量主要取决于理瓶机的外径尺寸,即内筒圆周分布的放瓶盒数量也就是每转理瓶出瓶的数量。如果要求理瓶的数量产能较高,则理瓶机的外径尺寸就会相应増大,设备产能与设备直径尺寸的矛盾难以解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理瓶效率较高且设备占地较小的理瓶装置,具体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理瓶装置,包括旋转内筒、固定圆锥体、爬升导杆、推板、外筒、接瓶板、顺瓶槽、顺瓶槽隔板、落瓶导板、下托瓶板,所述固定圆锥体设置在旋转内筒内,所述顺瓶槽设置在旋转内筒上端,所述顺瓶槽隔板有若干个且将顺瓶槽均匀分割,该顺瓶槽隔板上部设有与侧卧状态瓶颈相对应的卡ロ,该所述爬升导杆设置在固定圆锥体上且其一端与所述固定圆锥体底面边缘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顺瓶槽对应,所述推板有若干个且均匀设置在旋转内筒内壁上,所述外筒套设在旋转内筒外,所述接瓶板固定设置在外筒上部且与所述顺瓶槽底部贴合,所述落瓶导板设置在外筒外壁且位于顺瓶槽下方,所述接瓶板与落瓶导板对应处开设有落瓶ロ,所述下托瓶板沿外筒下沿旋转设置在落瓶导板下方。所述的理瓶装置进ー步设计在于所述顺瓶槽下端为空,与所述接瓶板滑动连接。所述的理瓶装置进ー步设计在于所述爬升导杆包括对应设置的两根爬升杆,其中靠近固定圆锥体轴心的爬升杆高于另ー爬升杆,其高度差小于瓶体直径。所述的理瓶装置进ー步设计在于所述爬升导杆有三组,均匀设置在所述固定圆锥体上。所述的理瓶装置进ー步设计在干所述推板与所述爬升导杆的起始部分垂直。所述的理瓶装置进ー步设计在干所述落瓶ロ有三个,均匀分布在所述接瓶板上。所述的理瓶装置进ー步设计在于所述旋转内筒与下托瓶板通过齿轮传动连接,两者传动比为23: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理瓶装置在相同外径尺寸情况下将供瓶量及理瓶量増加至现有理瓶机的3倍;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该理瓶装置的情况下,根据理瓶量和外径尺寸要求的不同,调整相关的齿轮传动比即可满足不同要求的输出瓶子数量。

[0012]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上瓶作业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落瓶作业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齿轮传动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作业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ー步说明结合图I图2以及图3,该理瓶装置,包括旋转内筒I、固定圆锥体2、爬升导杆3、外筒4、推板11、接瓶板5、顺瓶槽6、顺瓶槽隔板61、落瓶导板7、下托瓶板8,固定圆锥体2设置在旋转内筒I内,顺瓶槽6设置在旋转内筒I上端,顺瓶槽6的槽道下端为空,与接瓶板5滑动连接,顺瓶槽6与接瓶板5共同组成从爬升导杆承接瓶子的槽道。顺瓶槽隔板61有24个且将顺瓶槽6均匀分割,顺瓶槽隔板61上部设有与侧卧状态下瓶颈高度相对应的卡ロ 62,爬升导杆3设置在固定圆锥体2上且其一端与固定圆锥体2底面边缘连接另一端与顺瓶槽6对应,推板11有24个且均匀设置在旋转内筒I的内壁上,推板11与爬升导杆3的起始部分垂直。爬升导杆3包括对应设置的两根爬升杆,其中靠近固定圆锥体2轴心的爬升杆高于外侧的另ー爬升杆,其高度差小于瓶体直径。爬升导杆3有三组,均匀设置在固定圆锥体2上。外筒4套设在旋转内筒Iタト,接瓶板5固定设置在外筒4上部且与顺瓶槽6底部贴合,落瓶导板7设置在外筒4外壁且位于顺瓶槽6下方,接瓶板5与落瓶导板7对应处开设有落瓶ロ 51,落瓶ロ 51有三个,均匀分布在接瓶板上。下托瓶板8沿外筒4下沿旋转设置在落瓶导板7下方。旋转内筒I与下托瓶板8通过齿轮传动连接,两者传动比为23:24,两者传动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瓶子9通过传送装置91被传送至旋转内筒I内,由于固定圆锥体2的坡度,所有瓶子9侧滑至设置在固定圆锥体2边缘处的爬升导杆3处,由于旋转内筒I的转动,导致推板11带动瓶子9侧边自爬升导杆3滑动至顺瓶槽6内,爬升导杆3的内侧爬升杆较高,所以瓶子在推板11作用下不会自爬升导杆3上滑落。由于顺瓶槽6相对于接瓶板5的移动,瓶子9的瓶颈被卡入卡ロ 61内或者瓶子9底部与顺瓶槽隔板61相抵,当瓶子9转动至落瓶ロ 51处时,上述两种姿态的瓶子都由于瓶颈一端受阻挡导致瓶底先下落,使得所有瓶子9的瓶颈向上自落瓶导板7滑落至下托瓶板8,最終瓶子9掉落至下托瓶板8之间的间隔内,通过拨瓶叉转入出瓶星轮92输出。此处顺瓶槽隔板61有24个,每转ー圈三个落瓶ロ可以掉落72个瓶子,由于旋转内筒I与下托瓶板8传动比为23:24,下托瓶板8接瓶处设置69个间隔,则可将下落的所有瓶子9全部接住,然后输出。
权利要求1.一种理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理瓶装置包括旋转内筒、固定圆锥体、爬升导杆、推板、外筒、接瓶板、顺瓶槽、顺瓶槽隔板、落瓶导板、下托瓶板,所述固定圆锥体设置在旋转内筒内,所述顺瓶槽设置在旋转内筒上端,所述顺瓶槽隔板有若干个且将顺瓶槽均匀分割,该顺瓶槽隔板上部设有与侧卧状态瓶颈相对应的卡ロ,该所述爬升导杆设置在固定圆锥体上且其一端与所述固定圆锥体底面边缘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顺瓶槽对应,所述推板有若干个且均匀设置在旋转内筒内壁上,所述外筒套设在旋转内筒外,所述接瓶板固定设置在外筒上部且与所述顺瓶槽底部贴合,所述落瓶导板设置在外筒外壁且位于顺瓶槽下方,所述接瓶板与落瓶导板对应处开设有落瓶ロ,所述下托瓶板沿外筒下沿旋转设置在落瓶导板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理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顺瓶槽下端为空,与所述接瓶板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理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升导杆包括对应设置的两根爬升杆,其中靠近固定圆锥体轴心的爬升杆高于另ー爬升杆,其高度差小于瓶体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理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升导杆有三组,均匀设置在所述固定圆锥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理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与所述爬升导杆的起始部分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理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落瓶ロ有三个,均匀分布在所述接瓶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理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内筒与下托瓶板通过齿轮传动连接,两者传动比为23:2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理瓶装置,固定圆锥体设置在旋转内筒内,顺瓶槽设置在旋转内筒上端,顺瓶槽隔板有多个且将顺瓶槽均匀分割,该顺瓶槽隔板上部设有与侧卧状态瓶颈相对应的卡口,该爬升导杆设置在固定圆锥体上且其一端与固定圆锥体底面边缘连接另一端与顺瓶槽对应,推板有多个且均匀设置在旋转内筒内壁上,外筒套设在旋转内筒外,接瓶板固定设置在外筒上部且与顺瓶槽底部贴合,落瓶导板设置在外筒外壁且位于顺瓶槽下方,接瓶板设有落瓶口,下托瓶板旋转设置在落瓶导板下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理瓶装置在相同外径尺寸情况下将供瓶量及理瓶量增加至现有理瓶机的3倍。
文档编号B65G47/24GK202499704SQ201220078000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5日
发明者刘滨, 李颖, 陈佳, 陈宁 申请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