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放斜井强力带面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50580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下放斜井强力带面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下放斜井强力带面制动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制动装置,特别是一种针对下放斜井的强力带面使用的 制动装直。
背景技术
[0002]现阶段煤矿斜井的运输能力需要大幅度增加,带式运输机成为斜井提升的主要方 式之一。主斜井的带式运输机特点是1、运输距离长,也就是带面的斜面长度长;2、倾角较 大,也就是从主斜井口到井下带式运输机的坡度较大。[0003]施工中一般都由地面往井下下放带面,在将带面下放过程中,由于会产生很大的 下滑力,运输机的带面容易损坏,如何控制带面下滑力则成为了下放带面的重点。现有的方 法中有采用管卡的方式,欲将带面瞬间停止,则需要很长的操作时间。现有的另一种方法是 采用板卡制动,这种制动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弊端,在增加压力和减少压力的瞬间转换中,千 斤顶需要一定的操作时间,大概10秒左右;在这个操作时间中,如果下滑力很大就会容易 出现放大滑现象,造成重大的伤亡事故,导致人员、财产的损失;为了解决上述一系列问题, 急需一种更为有效的制动装置。实用新型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放斜井强力皮带的制动装置,通过利用与运输带 的摩擦力进行制动,有效解决运输带在下放过程中产生较大下滑力的技术问题,可有效防 止具有较大倾斜角的运输机出现放大滑现象。[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6]一种下放斜井强力带面制动装置,与带式运输机的环绕皮带配合连接,所述环绕 皮带的下端部绕过导向滚筒,上端部绕过卸载滚筒,中部与拖带滚筒压紧接触连接,所述环 绕皮带的上半部为上带面,下半部为下带面;所述卸载滚筒附近设置直角三角形的卸载架, 卸载架的顶部设置与上带面顶紧连接的上位板卡,卸载架的腹部设置与下带面顶紧连接的 下位板卡,环绕皮带的中部设有与上带面顶紧连接的上位管卡和与下带面顶紧连接的下位 管卡,所述上位板卡与下位板卡组成板卡夹具;所述上位管卡与下位管卡组成管夹具,所述 板卡夹具和管卡夹具至少各设置一组;[0007]所述上位板卡包括上固定夹块、上活动夹块、上千斤顶、上挡板a和上挡板b,所述 上挡板a焊接固定在卸载架立边凸出部分的外侧,上挡板b焊接在卸载架立边凸出部分的 内侧,所述上挡板a和上挡板b之间焊接固定有上固定夹块,所述上固定夹块与上活动夹块 相对放置,上活动夹块底部固定有上千斤顶,所述上千斤顶固定安装在卸载架立边凸出部 分的顶部;[0008]所述下位板卡固定在卸载架直角内部,所述下挡块c焊接固定在卸载架直角内 部,下挡块c与卸载架的立边平行,所述下挡块c与卸载架立边之间焊接固定有下固定夹 块,所述下固定夹块与下活动夹块相对放置,下活动夹块底部固定有下千斤顶,所述下千斤顶固定安装在卸载架水平直角边上;所述上位管卡包括两根支撑柱、两根固定钢管,一根活动钢管和一个拉紧机构,所述拉紧机构包括钢丝绳、手拉葫芦和起吊耳;所述起吊耳固定安装在地面上,起吊耳的吊环挂接手拉葫芦的一端,所述手拉葫芦的另一端挂接钢丝绳,所述钢丝绳固定连接在活动钢管两端;所述环绕皮带夹在活动钢管与两根固定钢管之间,所述两根固定钢管焊接固定在两根支撑柱上;所述上位管卡与下位管卡的结构相同。所述上固定夹块与上活动夹块或下固定夹块与下活动夹块的间距为带面厚度+50mmo所述两根固定钢管之间的水平距离为固定钢管的直径+两倍的带面厚度+50 IOOmm0所述板卡夹具的各夹块和管卡夹具的各钢管的宽度与所述带面的宽度相适配。所述板卡夹具的各夹块和各挡块是H型钢或工字钢。所述手拉葫芦的起重量为5吨或10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由板卡和管卡两种夹具组成,能够很好的弥补板卡在增加压力和减少压力瞬间转换过程中操作时间的问题,进一步弥补管卡是带面停止需要较长的操作时间。整个装置设计合理、安全性强、操作方便、提高了控制下放过程中下滑力的能力,能很好的保证带面均匀下滑,大大减少了带面放大滑现象,在出现较大下滑速度时能够很好停止带面下滑,确保设备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可重复利用,减少施工成本,通用性强。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材料、机具均为常见材料、机具,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强,设计合理,可以重复实用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众多应用带式运输机的地方,如冶金、煤炭、交通、水电、化工等部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板卡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管卡夹具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 一上位卡板、1.1 一上固定夹块、1. 2 一上活动夹块、1. 3 一上千斤顶、1. 4 一上挡板a、l. 5 一上挡板b、2 —下位卡板、2.1 一下固定夹块、2. 2 一下活动夹块、2. 3 一下千斤顶、2. 4 一下挡板c、3 —上位管卡、4-下位管卡、5-活动钢管、6 —固定钢管、7 —支撑柱、8 —钢丝绳、9 一手拉葫芦、10 —起吊耳、11 一卸载架、12 —卸载滚筒、13 —拖带滚筒、14 一导向滚筒、15 —上带面、16 —下带面。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这种下放斜井强力带面制动装置,与带式运输机的环绕皮带配合连接,所述环绕皮带的下端部绕过导向滚筒14,上端部绕过卸载滚筒12,中部与拖带滚筒13压紧接触连接,所述环绕皮带的上半部为上带面15,下半部为下带面16。[0026]所述卸载滚筒12附近设置直角三角形的卸载架11,卸载架11的顶部设置与上带 面15顶紧连接的上位板卡1,卸载架11的腹部设置与下带面15顶紧连接的下位板卡2,环 绕皮带的中部设有与上带面15顶紧连接的上位管卡3和与下带面15顶紧连接的下位管卡 4,所述上位板卡I与下位板卡2组成板卡夹具;所述上位管卡3与下位管卡4组成管夹具, 所述板卡夹具和管卡夹具至少各设置一组;[0027]参见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板卡夹具的结构示意图。板卡夹具由上位板卡与下 位板卡组成,所述上位板卡I包括上固定夹块1.1、上活动夹块1. 2、上千斤顶1. 3、上挡板 al. 4和上挡板bl. 5,所述上挡板al. 4焊接固定在卸载架11立边凸出部分的外侧,上挡板 bl. 5焊接在卸载架11立边凸出部分的内侧,所述上挡板al. 4和上挡板bl. 5之间焊接固 定有上固定夹块1.1,所述上固定夹块1.1与上活动夹块1. 2相对放置,上固定夹块与上活 动夹块的间距为带面厚度+50mm。上活动夹块1. 2底部固定有上千斤顶1. 3,所述上千斤顶1. 3固定安装在卸载架11立边凸出部分的顶部。[0028]所述下位板卡2固定在卸载架11直角内部,所述下挡块c2. 4焊接固定在卸载架 11直角内部,下挡块C2. 4与卸载架11的立边平行,所述下挡块C2. 4与卸载架11立边之间 焊接固定有下固定夹块2. 1,所述下固定夹块2.1与下活动夹块2. 2相对放置,下固定夹块 与下活动夹块的间距为带面厚度+50mm。下活动夹块2. 2底部固定有下千斤顶2. 3,所述下 千斤顶2. 3固定安装在卸载架11水平直角边上。所述板卡夹具的各夹块的宽度与所述带 面的宽度相适配,所述板卡夹具的各夹块和各挡块是H型钢或工字钢。[0029]参见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管卡夹具结构示意图。管卡夹具由上管卡和下管卡组 成,所述上位管卡3包括两根支撑柱7、两根固定钢管6,一根活动钢管5和一个拉紧机构, 所述拉紧机构包括钢丝绳8、手拉葫芦9和起吊耳10 ;所述起吊耳10固定安装在地面上,起 吊耳10的吊环挂接手拉葫芦9的一端,所述手拉葫芦9的另一端挂接钢丝绳8,所述手拉 葫芦9的起重量为5吨或10吨。所述钢丝绳8固定连接在活动钢管5两端;所述环绕皮带 夹在活动钢管5与两根固定钢管5之间,所述两根固定钢管5之间的水平距离为固定钢管 6的直径+两倍的带面厚度+ (50 100mm)。所述两根固定钢管5焊接固定在两根支撑柱 7上;所述上位管卡3与下位管卡4的结构相同。所述管卡夹具的各钢管的宽度与所述带 面的宽度相适配。[0030]参见
图1-3所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板卡夹具的工 作原理是通过对带面施加压力使带面摩擦力增大,从而减缓下滑速度。压力越大摩擦力越 大,运输带下滑速度也就越慢,如摩擦力大于下滑力时,带面会停止不动,就需要松一点千 斤顶,确保带面能匀速下放;如摩擦力小于下滑力时,带面将会放大滑,则需要顶一点千斤 顶,保证带面匀速下放。[0031]管卡夹具的工作原理是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带面下滑速度越慢。如果摩擦力大 于下滑力时,需要松一点手拉葫芦,看到带面匀速下滑时停止松手拉葫芦;如果摩擦力小于 下滑力是,则需要紧一点手拉葫芦,看到带速均匀时停止紧手拉葫芦。[0032]板卡夹具和管卡夹具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相互配合,根据下滑力大小确定放置多少 组夹具,一般管卡夹具与板卡夹具各一组。实际操作过程中,当带面正常下滑时,尽可能使 用管卡夹具控制速度,因为管卡夹具调整出的拉力均匀,而且增加拉力和减少拉力动作流畅,不会出现停滞现象,有效避免板卡夹具的弊端。如果下滑力突然增大,管卡夹具无法控制速度时,立即启动板卡夹具将运输带夹住。待问题处理完毕后,需要重新下放带面,在松开板卡夹具的千斤顶之前,需要通过总指数调度,将管卡夹具的手拉葫芦的拉力尽量调大,等千斤顶准备好顶的动作时,也就是等板卡夹具具备增加压力时;才能慢慢松手拉葫芦以减少拉力,在松手拉葫芦的过程中应观察带面运行趋势,当带面有微微动作时应停止松手拉葫芦,观察一段时间没有异常现象再松手拉葫芦。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将强力带面制动装置应用在带式运输机上,带式运输机的带强ST7000,斜长1700米,坡度16度,最大下滑力达到80多吨,将本实用新型的板卡夹具和管卡夹具分别固定在带式运输机的相应位置,板卡夹具和管卡夹具之间的距离不易过远,这样方便现场总指挥传递信号。在施工操作过程中,本实用新型能够的控制下放过程中的下滑力,保证带面正常下放,大大减少了带面放大滑现象。即使偶然出现较大下滑速度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停止带面下滑,确保设备和施工人员的安全。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所保护技术方案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轻易想到的所有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下放斜井强力带面制动装置,与带式运输机的环绕皮带配合连接,所述环绕皮带的下端部绕过导向滚筒(14),上端部绕过卸载滚筒(12),中部与拖带滚筒(13)压紧接触连接,所述环绕皮带的上半部为上带面(15),下半部为下带面(16);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载滚筒(12)附近设置直角三角形的卸载架(11 ),卸载架(11)的顶部设置与上带面(15)顶紧连接的上位板卡(1),卸载架(11)的腹部设置与下带面(15)顶紧连接的下位板卡(2),环绕皮带的中部设有与上带面(15)顶紧连接的上位管卡(3)和与下带面(15)顶紧连接的下位管卡(4),所述上位板卡(I)与下位板卡(2)组成板卡夹具;所述上位管卡(3)与下位管卡(4)组成管夹具,所述板卡夹具和管卡夹具至少各设置一组; 所述上位板卡(I)包括上固定夹块(1.1)、上活动夹块(1. 2)、上千斤顶(1. 3)、上挡板a(1. 4)和上挡板b (1.5),所述上挡板a (1. 4)焊接固定在卸载架(11)立边凸出部分的外侦牝上挡板b (1.5)焊接在卸载架(11)立边凸出部分的内侧,所述上挡板a (1. 4)和上挡板b (1. 5)之间焊接固定有上固定夹块(1. 1),所述上固定夹块(1.1)与上活动夹块(1. 2)相对放置,上活动夹块(1. 2)底部固定有上千斤顶(1. 3),所述上千斤顶(1. 3)固定安装在卸载架(11)立边凸出部分的顶部; 所述下位板卡(2 )固定在卸载架(11)直角内部,所述下挡块c (2. 4 )焊接固定在卸载架(11)直角内部,下挡块c (2. 4)与卸载架(11)的立边平行,所述下挡块c (2. 4)与卸载架(11)立边之间焊接固定有下固定夹块(2. 1),所述下固定夹块(2.1)与下活动夹块(2. 2)相对放置,下活动夹块(2. 2)底部固定有下千斤顶(2. 3),所述下千斤顶(2. 3)固定安装在卸载架(11)水平直角边上; 所述上位管卡(3)包括两根支撑柱(7)、两根固定钢管(6),一根活动钢管(5)和一个拉紧机构,所述拉紧机构包括钢丝绳(8)、手拉葫芦(9)和起吊耳(10);所述起吊耳(10)固定安装在地面上,起吊耳(10)的吊环挂接手拉葫芦(9)的一端,所述手拉葫芦(9)的另一端挂接钢丝绳(8),所述钢丝绳(8)固定连接在活动钢管(5)两端;所述环绕皮带夹在活动钢管(5 )与两根固定钢管(5 )之间,所述两根固定钢管(5 )焊接固定在两根支撑柱(7 )上; 所述上位管卡(3)与下位管卡(4)的结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放斜井强力带面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夹块与上活动夹块或下固定夹块与下活动夹块的间距为带面厚度+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放斜井强力带面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固定钢管(5)之间的水平距离为固定钢管(6)的直径+两倍的带面厚度+50 1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放斜井强力带面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卡夹具的各夹块和管卡夹具的各钢管的宽度与所述带面的宽度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放斜井强力带面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卡夹具的各夹块和各挡块是H型钢或工字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放斜井强力带面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拉葫芦(9)的起重量为5吨或10吨。
专利摘要一种下放斜井强力带面制动装置,与带式运输机的环绕皮带配合连接,所述环绕皮带的下端部绕过导向滚筒,上端部绕过卸载滚筒,中部与拖带滚筒压紧接触连接,所述环绕皮带的上半部为上带面,下半部为下带面;所述卸载滚筒附近设置直角三角形的卸载架,卸载架的顶部设置与上带面顶紧连接的上位板卡,卸载架的腹部设置与下带面顶紧连接的下位板卡,环绕皮带的中部设有与上带面顶紧连接的上位管卡和与下带面顶紧连接的下位管卡,所述上位板卡与下位板卡组成板卡夹具;所述上位管卡与下位管卡组成管夹具,所述板卡夹具和管卡夹具至少各设置一组。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操作方便、提高了带面制动能力,大大减少了带面放大滑现象,确保设备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文档编号B65G43/06GK202848595SQ20122035993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4日
发明者阙胜利, 张鲁鲁, 梁岩峰, 朱涛, 贾方, 方丽丽, 张曙光 申请人: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煤第三建设公司机电安装工程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