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原料与饮用水分开型饮料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52866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饮料原料与饮用水分开型饮料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料瓶,具体的涉及一种饮料原料与饮用水分开型饮料瓶。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生活中,存在着不同种类的饮用品,如茶类,果汁类。绝大多数的饮用品都是通过饮用水为基本原料,加入不同的饮料原料制作而成的。为了防止饮用品变质,或者想要增加饮用品的色、香、味,通常生产商都在饮用品中加入防腐剂和添加剂,这些防腐剂和添加剂往往对人体有害,特别是对于体质较弱的小孩、老人和孕妇,想要饮用不含有防腐剂和添加剂的饮料并非易事。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闻。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饮料原料与饮用水分开型饮料瓶,通过将饮料原料和饮用水分别储存,不用加入防腐剂和添加剂就可以长时间储存饮用品,从而减少了现有技术中在饮用品中加入防腐剂和添加剂储存饮料对人体造成伤害。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存放免防腐剂和添加剂的各种饮料。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饮料原料与饮用水分开型饮料瓶,包括饮料瓶本体,其中,还包括用于放置饮料原料的原料杯;所述原料杯装置于饮料瓶本体的内部,饮料瓶本体内的水与原料杯中的饮料原料隔离开。所述饮料原料与饮用水分开型饮料瓶,其中,所述原料杯包括用于密封饮料原料的封杯口铝塑膜。所述饮料原料与饮用水分开型饮料瓶,其中,所述原料杯还包括用于存放不同状态的饮料原料而隔离开的存储空间。所述饮料原料与饮用水分开型饮料瓶,其中,所述存储空间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用于放置一种或者两种粉末状饮料原料,所述第三区域用于放置一种液态饮料原料。所述饮料原料与饮用水分开型饮料瓶,其中,原料杯身厚度为O. 5mm以上,杯底厚度为O. 2mm以下。 所述饮料原料与饮用水分开型饮料瓶,其中,原料杯设置在饮料瓶瓶口处或者饮料瓶底部。所述饮料原料与饮用水分开型饮料瓶,其中,在饮料瓶本体的底部和瓶口处各设置一个原料杯。所述饮料原料与饮用水分开型饮料瓶,其中,所述饮料瓶本体与原料杯连接处设置一用于防漏的油性塑料垫片。有益效果饮料原料与饮用水分开型饮料瓶,通过饮料原料与饮用水分开放置,可以达到不用添加防腐剂和添加剂就能长时间储存饮料的效果;当饮料瓶本体内的饮用水高度高于原料杯时,原料杯置于水中,由于饮用水的温度一般低于常温,饮料原料处于低于常温的环境下,有利于其长时间的储存。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饮料原料与饮用水分开型饮料瓶的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饮料原料与饮用水分开型饮料瓶在实施例二中的原料杯的分成两个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饮料原料与饮用水分开型饮料瓶在实施例二中的原料杯的分成三个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四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种饮料原料与饮用水分开型饮料瓶,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饮料原料与饮用水分开型饮料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饮料瓶本体I和饮料瓶本体I内的原料杯2。饮料瓶本体I用于放置饮用水,原料杯2用于放置饮料原料。原料杯2由铝塑膜制作而成。使用时,打开所述饮料瓶本体I的饮料瓶口 3的盖子,用普通斜口硬吸管刺破原料杯2,从而使饮料原料溶入饮用水中,将它们充分混合后饮用。进一步的,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可以有以下实施例。实施例二如图l、2a和2b所示,原料杯2内可以分成多个存料空间。饮料原料可以由很多种原料组成,各种原料的状态可以为粉末和液体,只要在原料杯中设有隔离层,将这些原料分别隔开即可。具体的实施方式是,将原料杯中的区域根据原料的种类分成2到3个或者多个。图2a为将原料杯中的区域分成2个的主视图,两个区域分别为第一区域21、第二区域22。图2b所示为将原料杯中区域分成3个的俯视图,图中将原料杯中区域分成3个,即图中所示第一区域21、第二区域22、第三区域23,在3个区域中分别放置不同的饮料原料,如可以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放置粉末状态原料,在第三区域放置液态原料,并用封杯口铝塑膜24将它们隔离开,饮用前只需将各个区域的隔离层分别刺破,使饮料原料与水充分混合后便可以饮用。实施例三如图I所示,原料杯2的较佳位置为封装在饮料瓶口 3,在制作时先将饮用水装入所述饮料瓶本体I内,再装入装有饮料原料的原料杯2,将原料杯2封装在饮料瓶口 3。原料杯2的杯外径要偏小于饮料瓶口 3的内径,方便原料杯2的放置。使用时,打开所述饮料瓶瓶口 3的瓶盖,并用斜口硬吸管刺破原料杯的封杯口铝塑膜,使饮料原料溶入饮用水中。但是原料杯2并不局限于放置在饮料瓶口 3的位置,可以设置在所述饮料瓶的内壁或者饮料瓶内的底部,只要斜口硬吸管可以将放置于饮料瓶本体I底部的原料杯2刺破,达到原料与饮用水充分混合的效果就可以。实施例四如图3所示,饮料瓶本体内也可以同时使用两个原料杯2A和2B,即一个在饮料瓶瓶口处,即第一原料杯2A,一个在饮料瓶瓶底处,即第二原料2B。上下两个瓶口可以选一个使用。实施例五原料杯身的厚度为O. 5mm以上,原料杯底的厚度小于O. 2mm。原料杯的形状可以是管状、多边形状,只要满足斜口硬吸管容易将其刺破即可。实施例六所述实施例一中饮料瓶本体的形状以细长型为佳,但也可以做成其他形状的饮料瓶,现有的瓶子可以通用。实施例七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原料杯的杯盖和饮料瓶的瓶盖或者瓶底表面连接处均为平面结构的,使原料杯可以更好的封装在饮料瓶内。实施例八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饮料瓶本体与原料杯的连接处接处设置一用于防漏的油性塑料垫片。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饮料原料与饮用水分开型饮料瓶,包括饮料瓶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放置饮料原料的原料杯;所述原料杯装置于饮料瓶本体的内部,饮料瓶本体内的水与原料杯中的饮料原料隔离开。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饮料原料与饮用水分开型饮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杯包括用于密封饮料原料的封杯口铝塑膜。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饮料原料与饮用水分开型饮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杯还包括用于存放不同状态的饮料原料而隔离开的存储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饮料原料与饮用水分开型饮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空间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用于放置一种或者两种粉末状饮料原料,所述第三区域用于放置一种液态饮料原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饮料原料与饮用水分开型饮料瓶,其特征在于,原料杯身厚度为O. 5mm以上,杯底厚度为O. 2mm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饮料原料与饮用水分开型饮料瓶,其特征在于,原料杯设置在饮料瓶瓶口处或者饮料瓶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饮料原料与饮用水分开型饮料瓶,其特征在于,在饮料瓶本体的底部和瓶口处各设置一个原料杯。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饮料原料与饮用水分开型饮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料瓶本体与原料杯的连接处设置一用于防漏的油性塑料垫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饮料原料与饮用水分开型饮料瓶。所述饮料原料与饮用水分开型饮料瓶由饮料瓶本体和饮料瓶本体内部的原料杯组成。饮料瓶本体用于放置饮用水,原料杯用于放置饮料原料。在使用时用斜口硬吸管将原料杯刺破,使饮料原料溶入饮料瓶内的饮用水里,将它们充分混合后饮用。
文档编号B65D81/32GK202717189SQ20122040114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4日
发明者李培环 申请人:李培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