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装充填机的分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59189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瓶装充填机的分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物料的机械,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瓶装充填机的分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对包装瓶进行物料充填、封口的瓶装充填机,利用包装瓶输送带输送包装瓶,将包装瓶依次输送到充填装置、封口装置(封口装置可由放盖装置和旋盖装置组成)和退瓶装置,进行充填、封口,然后由退瓶装置将装有物料的包装瓶从包装瓶输送带上取出。包装瓶输送带是环形带,包装瓶输送带上设有包装瓶放置孔,包装瓶放置孔能够容纳包装瓶并对包装瓶定位。通常,包装瓶输送带上并排设有多排包装瓶放置孔,每一排包装瓶放置孔沿环形带的运行方向等间距排列;各排包装瓶放置孔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各排包装瓶放置孔中位置相对应的包装瓶放置孔排成一行,同一行中的多个包装瓶放置孔等间距排列。瓶装充填机对同一行的多个包装瓶同时进行物料充填、封口等操作。目前,大多数瓶装充填机生产时,采用人工将包装瓶放入包装瓶放置孔中,这样致使生产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瓶装充填机的分瓶装置,这种分瓶装置能够将紧贴在一起的多个包装瓶分开,使包装瓶的间距等于包装瓶输送带上同一行包装瓶放置孔的间距,分开后的包装瓶可由瓶装充填机的抓瓶机械手提起,并放入包装瓶输送带上相应的一行包装瓶放置孔中。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瓶装充填机的分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圆转盘、能够驱动圆转盘转动的圆转盘驱动机构、弧形挡瓶板、托瓶板、主动轮、从动轮和主动轮驱动机构,主动轮通过传动带或传动链条连接从动轮,主动轮与主动轮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托瓶板和弧形挡瓶板均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圆转盘和弧形挡瓶板均处于托瓶板上方,弧形挡瓶板设于圆转盘外侧;圆转盘外缘等间距设有多个可容纳包装瓶的开口 ;传动带或传动链条前端与弧形挡瓶板后端相邻接,传动带或传动链条上等间距安装有多个挂瓶部件,挂瓶部件具有夹持口。一种方案中,上述主动轮为主动带轮,从动轮为从动带轮,主动带轮通过传动带连接从动带轮。另一种方案中,上述主动轮为主动链轮,从动轮为从动链轮,主动链轮通过传动链条连接从动链轮。上述弧形挡瓶板与圆转盘之间构成包装瓶输送通道,弧形挡瓶板前端与圆转盘之间构成包装瓶输送通道的进瓶口,弧形挡瓶板后端与圆转盘之间构成包装瓶输送通道的出瓶口。在圆转盘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圆转盘转动;进瓶输送带带动其上面的包装瓶朝向上述进瓶口移动(进瓶输送带上的包装瓶紧贴在一起),其上面的包装瓶依次到达进瓶口处;当圆转盘外缘的开口到达与上述进瓶口对应的位置时,位于进瓶口处的包装瓶进入开口中,开口内壁与该包装瓶接触(该开口越过进瓶口之后,进瓶输送带将下一个包装瓶送到进瓶口处,当下一个开口到达与上述进瓶口对应的位置时,进行下一次进瓶过程);随后圆转盘继续转动,推动包装瓶沿包装瓶输送通道移动(在包装瓶沿包装瓶输送通道移动的过程中,包装瓶底部与托瓶板上表面接触,由托瓶板托住包装瓶,包装瓶在托瓶板上滑行);在包装瓶沿包装瓶输送通道移动的同时,挂瓶部件在传动带或传动链条的带动下向传动带或传动链条前端移动;当包装瓶移动至包装瓶输送通道的中段时,包装瓶对准移动至相应位置的挂瓶部件的夹持口,随后,在包装瓶沿包装瓶输送通道继续移动的同时,包装瓶逐渐插入夹持口中;当包装瓶离开包装瓶输送通道的出瓶口时,包装瓶完全插入夹持口中,从而挂在挂瓶部件上(此时该挂瓶部件处在传动带或传动链条前端)。通常上述开口的后侧具有拨瓶部,拨瓶部的宽度应当确保其每次刚好能够拨动一个包装瓶(通常拨瓶部的宽度等于或略小于包装瓶对应部分的外径)。优选上述拨瓶部的宽度自前至后逐渐减小,当进瓶输送带上位于进瓶口处的包装瓶进入某一开口中后,拨瓶部将该包装瓶送入包装瓶输送通道中并带动其沿包装瓶输送通道移动,此时进瓶输送带上下一个包装瓶与该拨瓶部的外侧边接触并相对滑动,使该下一个包装瓶被平稳地送至进瓶口,并进入后一个开口中。上述传动带或传动链条具有一自前至后行进的前行段、一自后至前行进的回行段、前过渡段和后过渡段;在传动带或传动链条前端,前过渡段将回行段与前行段连接;在传动带或传动链条后端,后过渡段将前行段与回行段连接。传动带或传动链条上挂瓶部件的设置应符合下述要求:挂瓶部件的间距等于瓶装充填机包装瓶输送带上同一行包装瓶放置孔的间距。在传动带或传动链条前端,包装瓶挂在挂瓶部件上之后,该挂瓶部件连同包装瓶一起沿传动带或传动链条的前行段移动;而且,该挂瓶部件后边的各挂瓶部件依次经过弧形挡瓶板后端时,后续的包装瓶逐个挂在相应的挂瓶部件上,这样,经过一定时间之后,传动带或传动链条的前行段上挂有多个包装瓶,各包装瓶沿传动带或传动链条的前行段等间距排列,包装瓶的间距等于包装瓶输送带上同一行包装瓶放置孔的间距;当前行段上的包装瓶数量达到包装瓶输送带上一行包装瓶放置孔的数量时,可由抓瓶机械手将各包装瓶提起,并放入包装瓶输送带上相应的包装瓶放置孔中。一具体方案中,从动轮处在传动带或传动链条前端,主动轮处在传动带或传动链条后端。上述包装瓶输送通道的出瓶口大致处于从动轮中心与圆转盘中心的连线上,这样,当包装瓶离开出瓶口时,包装瓶最大限度地插入对应的挂瓶部件的夹持口中,顺利地将包装瓶输送通道中的包装瓶传递给传动带或传动链条。另一具体方案中,主动轮处在传动带或传动链条前端,从动轮处在传动带或传动链条后端。上述包装瓶输送通道的出瓶口大致处于主动轮中心与圆转盘中心的连线上,这样,当包装瓶离开出瓶口时,包装瓶最大限度地插入对应的挂瓶部件的夹持口中,顺利地将包装瓶输送通道中的包装瓶传递给传动带或传动链条。通常上述挂瓶部件的夹持口可夹住包装瓶瓶颈,从而将包装瓶固定在挂瓶部件上;另外,当包装瓶的瓶体外壁具有环形凹槽时,上述挂瓶部件的夹持口也可夹住环形凹槽所在部位,从而将包装瓶固定在挂瓶部件上。上述挂瓶部件可采用挂瓶板或挂瓶夹具。一种具体方案中,上述挂瓶部件为挂瓶夹具,挂瓶夹具包括夹体、后夹板和前夹板,夹体与传动带或传动链条连接,后夹板固定安装在夹体上,前夹板可转动安装在夹体上,夹体与前夹板之间设有能够使前夹板朝向后夹板夹合的夹板复位弹簧,后夹板与前夹板之间形成所述夹持口 ;机架上固定安装有凸轮,凸轮处于传动带或传动链条前端的内侧,前夹板的内端具有与凸轮配合的顶触部。上述顶触部和凸轮构成凸轮机构,本方案的凸轮机构采用凸轮固定而顶触部移动的方式工作。上述凸轮上与顶触部配合的曲线轮廓应当满足下述要求:传动带或传动链条回行段上的挂瓶夹具移动至与凸轮对应的位置时,顶触部与凸轮曲线轮廓的一端接触,凸轮对顶触部施加作用力,使前夹板克服夹板复位弹簧的作用力而绕其转轴转动,后夹板与前夹板之间的夹持口打开(即夹持口开口宽度增大);随后,在顶触部沿凸轮曲线轮廓行进的过程中,夹持口保持打开状态,以利于包装瓶插入夹持口中;当顶触部移动至凸轮曲线轮廓的另一端时,凸轮对顶触部施加的作用力逐渐减小直至消失,此时在夹板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前夹板与后夹板夹合,将插入夹持口中的包装瓶夹持住。通常情况下,凸轮的中心与处于传动带或传动链条前端的从动轮(或主动轮)的轴线重合。通常在夹体上设有限位部,限位部设于前夹板的一侧,夹持口中的包装瓶被取出之后,前夹板在夹板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转动复位,当前夹板与限位部接触时,前夹板停止转动,使夹持口保持一定的开口宽度,从而使挂瓶夹具保持较佳的备用状态。为了使包装瓶更顺利地插入夹持口中,优选上述后夹板具有第一夹持部和导入部,导入部平滑连接第一夹持部的外端(即第一夹持部的外端向外延伸而形成导入部),前夹板具有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之间形成夹持口,这样,当挂瓶夹具到达与包装瓶输送通道中的包装瓶对应的位置时,包装瓶对准该挂瓶夹具的夹持口,并且该挂瓶夹具上的导入部与包装瓶接触,随后在包装瓶沿包装瓶输送通道继续移动的同时,包装瓶沿导入部逐渐向夹持口移动并最终插入夹持口中。另一种具体方案中,上述挂瓶部件为挂瓶夹具,挂瓶夹具包括夹体、后夹板、前夹板和夹板复位弹簧,夹体与传动带或传动链条连接,后夹板和前夹板均可转动安装在夹体上,后夹板与前夹板之间具有所述夹持口,夹板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后夹板、前夹板连接或接触;后夹板与前夹板之间还具有导入口,导入口处于夹持口外侧并与夹持口相通,在导入口处后夹板与前夹板之间的距离自内端至外端逐渐增大。夹板复位弹簧能够使后夹板与前夹板具有夹合趋势;当包装瓶处于夹持口中时,后夹板和前夹板对包装瓶施加夹合力;导入口外端宽度较大,包装瓶更易于进入导入口,并在导入口的引导下进入夹持口。另一种具体方案中,上述挂瓶部件为挂瓶板,挂瓶板与传动带或传动链条连接,所述夹持口为设于挂瓶板上的缺口。本实用新型中,弧形挡瓶板、传动带或传动链条上包装瓶先到达的一端为前端,后到达的一端为后端;拨瓶部、挂瓶部件上先接近或接触包装瓶的部位为前,后接近或接触包装瓶的部位为后。本实用新型能够将紧贴在一起的多个包装瓶分开,使包装瓶的间距等于瓶装充填机的包装瓶输送带上同一行包装瓶放置孔的间距,分开后的包装瓶可由瓶装充填机的抓瓶机械手提起,并放入包装瓶输送带上相应的一行包装瓶放置孔中,提高了瓶装充填机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挂瓶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这种瓶装充填机的分瓶装置包括机架、圆转盘1、能够驱动圆转盘转动的圆转盘驱动机构、弧形挡瓶板2、托瓶板3、传动带4、主动带轮5、从动带轮6和主动轮驱动机构,本实施例中主动轮驱动机构为主动轮驱动电机7,主动带轮5通过传动带4连接从动带轮6 (也可采用主动链轮代替主动带轮5,从动链轮代替从动带轮6,传动链条代替传动带4,主动链轮通过传动链条连接从动链轮),主动带轮5与主动轮驱动电机7传动连接;托瓶板3和弧形挡瓶板2均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圆转盘I和弧形挡瓶板2均处于托瓶板3上方,弧形挡瓶板2设于圆转盘I外侧;圆转盘I外缘等间距设有多个可容纳包装瓶10的开口 9 (本实施例中圆转盘I外缘设有六个开口 9);传动带4前端与弧形挡瓶板2后端相邻接,传动带4上等间距安装有多个挂瓶部件,挂瓶部件为挂瓶夹具8,挂瓶夹具8具有夹持口 81。弧形挡瓶板2与圆转盘I之间构成包装瓶输送通道11,弧形挡瓶板2前端与圆转盘I之间构成包装瓶输送通道11的进瓶口 111,弧形挡瓶板2后端与圆转盘I之间构成包装瓶输送通道11的出瓶口 112。开口 9的后侧具有拨瓶部12,拨瓶部12的宽度等于或略小于包装瓶10对应部分的外径,以确保其每次刚好能够拨动一个包装瓶10。本实施例中圆转盘I上的拨瓶部12的宽度(即拨瓶部12在圆转盘I径向上的尺寸)自前至后逐渐减小。传动带4具有一自前至后行进的前行段41、一自后至前行进的回行段42、前过渡段43和后过渡段44 ;在传动带4前端,前过渡段43将回行段42与前行段41连接;在传动带4后端,后过渡段44将前行段41与回行段42连接。传动带4上挂瓶夹具8的间距等于瓶装充填机包装瓶输送带上同一行包装瓶放置孔的间距。本实施例中,从动带轮6处在传动带4前端,主动带轮5处在传动带4后端。包装瓶输送通道11的出瓶口 112大致处于从动带轮6中心与圆转盘I中心的连线上。参考图3,本实施例中,挂瓶夹具8包括夹体82、后夹板83和前夹板84,夹体82与传动带4连接,后夹板83固定安装在夹体82上,前夹板84可转动安装在夹体82上,夹体82与前夹板84之间设有能够使前夹板84朝向后夹板83夹合的夹板复位弹簧85 ;后夹板83具有第一夹持部86和导入部87,导入部87平滑连接第一夹持部86的外端(即第一夹持部86的外端向外延伸而形成导入部87),前夹板84具有第二夹持部88,第一夹持部86与第二夹持部88之间形成夹持口 81。在夹体I上设有限位部89,限位部89设于前夹板84的一侧,夹持口 81中的包装瓶10被取出之后,前夹板在夹板复位弹簧85的作用下转动复位,当前夹板84与限位部89接触时,前夹板84停止转动,使夹持口 81保持一定的开口宽度,从而使挂瓶夹具8保持较佳的备用状态。机架上固定安装有凸轮13,凸轮13处于传动带4前端的内侧,凸轮13的中心与从动带轮6的轴线重合,前夹板84的内端具有与凸轮13配合的顶触部810。顶触部810和凸轮13构成凸轮机构,该凸轮机构采用凸轮13固定而顶触部810移动的方式工作。凸轮13上与顶触部810配合的曲线轮廓应当满足下述要求:回行段42上的挂瓶夹具10移动至与凸轮13对应的位置时,顶触部810与凸轮13曲线轮廓的一端接触,凸轮13对顶触部810施加作用力,使前夹板84克服夹板复位弹簧85的作用力而绕其转轴转动,后夹板83与前夹板84之间的夹持口 81打开(即夹持口 81开口宽度增大);随后,在顶触部810沿凸轮13曲线轮廓行进的过程中,夹持口 81保持打开状态,以利于包装瓶10插入夹持口 81中;当顶触部810移动至凸轮13曲线轮廓的另一端时,凸轮13对顶触部810施加的作用力逐渐减小直至消失,此时在夹板复位弹簧85的作用下,前夹板84与后夹板83夹合,将插入夹持口81中的包装瓶10夹持住。下面简述一下本分瓶装置的工作原理:在圆转盘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圆转盘I转动;进瓶输送带14带动其上面的包装瓶10朝向进瓶口 111移动(进瓶输送带14上的包装瓶10紧贴在一起),其上面的包装瓶10依次到达进瓶口 111处;当圆转盘I外缘的开口 9到达与进瓶口 111对应的位置时,位于进瓶口 111处的包装瓶10进入开口 9中,拨瓶部12与该包装瓶10接触;随后圆转盘继续转动,拨瓶部12推动包装瓶沿包装瓶输送通道11移动(在包装瓶10沿包装瓶输送通道11移动的过程中,包装瓶10底部与托瓶板3上表面接触,由托瓶板3托住包装瓶10,包装瓶10在托瓶板3上滑行)。拨瓶部12推动开口 9中的包装瓶10越过进瓶口 111之后,进瓶输送带14将下一个包装瓶10送到进瓶口 111处(该下一个包装瓶10与该拨瓶部12的外侧边接触并相对滑动,使该下一个包装瓶10被平稳地送至进瓶口 111),当下一个开口 9到达与进瓶口 111对应的位置时,该下一个包装瓶10进入后一个开口 9中。在包装瓶10沿包装瓶输送通道11移动的同时,回行段42上的挂瓶夹具8在传动带4的带动下向传动带4前端移动。当包装瓶10移动至包装瓶输送通道11的中段时,包装瓶10对准移动至相应位置的挂瓶夹具8的夹持口 81,此时,该挂瓶夹具8上的导入部87与包装瓶10接触,随后在包装瓶10沿包装瓶输送通道11继续移动的同时,包装瓶10沿导入部87逐渐向夹持口 81移动并最终插入夹持口 81中。当包装瓶10离开包装瓶输送通道11的出瓶口 112时,包装瓶10完全插入夹持口81中,从而挂在挂瓶夹具8上(此时该挂瓶夹具8处在传动带4前端)。随后,该挂瓶夹具8连同包装瓶10 —起沿传动带4的前行段41移动;而且,该挂瓶夹具8后边的各挂瓶夹具8依次经过弧形挡瓶板后端时,后续的包装瓶逐个挂在相应的挂瓶夹具8上,这样,经过一定时间之后,传动带4的前行段41上挂有多个包装瓶10,各包装瓶10沿传动带4的前行段41等间距排列,包装瓶10的间距等于包装瓶输送带上同一行包装瓶放置孔的间距;当前行段41上的包装瓶10数量达到包装瓶输送带上一行包装瓶放置孔的数量时,传动带4暂停,由抓瓶机械手将各包装瓶提起,并放入包装瓶输送带上相应的包装瓶放置孔中。其他实施方案中,主动轮处在传动带或传动链条前端,从动轮处在传动带或传动链条后端。上述包装瓶输送通道的出瓶口大致处于主动轮中心与圆转盘中心的连线上,这样,当包装瓶离开出瓶口时,包装瓶最大限度地插入对应的挂瓶部件的夹持口中,顺利地将包装瓶输送通道中的包装瓶传递给传动带或传动链条。其他实施方案中,挂瓶部件为挂瓶夹具,挂瓶夹具包括夹体、后夹板、前夹板和夹板复位弹簧,夹体与传动带或传动链条连接,后夹板和前夹板均可转动安装在夹体上,后夹板与前夹板之间具有所述夹持口,夹板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后夹板、前夹板连接或接触;后夹板与前夹板之间还具有导入口,导入口处于夹持口外侧并与夹持口相通,在导入口处后夹板与前夹板之间的距离自内端至外端逐渐增大。夹板复位弹簧能够使后夹板与前夹板具有夹合趋势;当包装瓶处于夹持口中时,后夹板和前夹板对包装瓶施加夹合力;导入口外端宽度较大,包装瓶更易于进入导入口,并在导入口的引导下进入夹持口。其他实施方案中,挂瓶部件为挂瓶板,挂瓶板与传动带或传动链条连接,所述夹持口为设于挂瓶板上的缺口。
权利要求1.一种瓶装充填机的分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圆转盘、能够驱动圆转盘转动的圆转盘驱动机构、弧形挡瓶板、托瓶板、主动轮、从动轮和主动轮驱动机构,主动轮通过传动带或传动链条连接从动轮,主动轮与主动轮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托瓶板和弧形挡瓶板均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圆转盘和弧形挡瓶板均处于托瓶板上方,弧形挡瓶板设于圆转盘外侧;圆转盘外缘等间距设有多个可容纳包装瓶的开口 ;传动带或传动链条前端与弧形挡瓶板后端相邻接,传动带或传动链条上等间距安装有多个挂瓶部件,挂瓶部件具有夹持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装充填机的分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开口的后侧具有拨瓶部,拨瓶部的宽度自前至后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瓶装充填机的分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挂瓶部件为挂瓶夹具,挂瓶夹具包括夹体、后夹板和前夹板,夹体与传动带或传动链条连接,后夹板固定安装在夹体上,前夹板可转动安装在夹体上,夹体与前夹板之间设有能够使前夹板朝向后夹板夹合的夹板复位弹簧,后夹板与前夹板之间形成所述夹持口 ;机架上固定安装有凸轮,凸轮处于传动带或传动链条前端的内侧,前夹板的内端具有与凸轮配合的顶触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装充填机的分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后夹板具有第一夹持部和导入部,导入部平滑连接第一夹持部的外端,前夹板具有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之间形成所述夹持口。
专利摘要一种瓶装充填机的分瓶装置,包括机架、圆转盘、能够驱动圆转盘转动的圆转盘驱动机构、弧形挡瓶板、托瓶板、主动轮、从动轮和主动轮驱动机构,主动轮通过传动带或传动链条连接从动轮;圆转盘和弧形挡瓶板均处于托瓶板上方,弧形挡瓶板设于圆转盘外侧;圆转盘外缘等间距设有多个开口;传动带或传动链条前端与弧形挡瓶板后端相邻接,传动带或传动链条上等间距安装有多个挂瓶部件,挂瓶部件具有夹持口。本实用新型能够将紧贴在一起的多个包装瓶分开,使包装瓶的间距等于包装瓶输送带上同一行包装瓶放置孔的间距,分开后的包装瓶可由瓶装充填机的抓瓶机械手提起,并放入包装瓶输送带上相应的一行包装瓶放置孔中,提高瓶装充填机的自动化程度。
文档编号B65G17/12GK202935912SQ20122052263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3日
发明者李岳云, 陈关生, 李锡平 申请人:广东粤东机械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