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模塑料釜出料的布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85297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模塑料釜出料的布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布料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模塑料釜出料的布料装置。
背景技术
模塑料即热固性塑料,与常见的热塑性塑料相比,模塑料具有更高的几何尺寸稳定性和机械强度,更耐高热高湿复杂环境、耐化学品腐蚀,因此会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海军舰艇和民用船舶、枪械、电子和电器零部件、电力设备部件等行业。目前,在大型模塑料制造企业里,模塑料经反应釜后出料后,通过传送装置传送至粉碎单元。由于挤出后的模塑料物料温度较高,一般会先通过冷却装置对模塑料物料进行降温,以便挤出后的模塑料物料能被粉碎单元完全破碎,之后,破碎完的模塑料物料从粉碎单元的出料口排出并被收集起来。在中国专利申请日为2010年9月19日,申请号为201010287527.9,专利名称为
“反应釜出料装置”中公开了一种反应釜出料装置,包括设置在反应釜底部的出料口,出料口内设有出料门,出料门闭合出料口时其上端面和出口料上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出料口侧面设有开口。该专利公开的是一种反应釜出料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也相对简单,操作时只需打开和关闭出料门,然后通过出料口导出软化的橡胶物料。目前,该专利中反应釜出料装置也被运用于模塑料釜中。在中国专利申请日为2010年6月18日,申请号为201020229834.7,专利名称为“一种传送带”中公开了一种传送带,包括带体和带体两侧的链条,其中,所述的带体由若干块带有网孔的条状的金属片组成,金属片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与链条固定连接,宽度方向上的两端与相邻的金属片铰接。该专利采用带有网孔的条状的金属片组成的传送带,一方面提高了对热物料的冷却效率,另一方面可减少传送带的总体长度,降低生产成本。从上述两中国专利 中可以得出,模塑料釜出料时,简单地将反应釜出料口对准带体,然后在自然状态下,使液化的模塑料物料流到带体上,并随带体一起被运输到下一工序粉碎单元处。由专利“反应釜出料装置”可知,从出料口所排出的模塑料物料会堆积在带体同一个位置,并随着堆积量的增加而向带体两侧分散,这样就会导致模塑料物料堆积中心的温度始终很高,不利于实现模塑料物料的冷却。为了解决该问题,现有方案要么增加传送带的长度,要么额外增加相应的冷却设备,而无论是哪种,无形中都会增加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将出料口排出的模塑料物料均匀分散,有助于提高模塑料物料冷却效果的用于模塑料釜出料的布料装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模塑料釜出料的布料装置,包括与所述模塑料釜出料口所出物料相对应的导流座,所述导流座上设有与水平面呈夹角设置的导流面,该导流面上设有用于引导所述物料向导流面两侧分散的导流件。本实用新型中,从空间上讲,导流面具有上下、左右和前后六个方向,所谓导流面的两侧即为左右两个方向。从模塑料釜中挤出的模塑料物料为液态,则通过导流面上的导流件,可有效地将模塑料物料导向导流面的两侧,使得模塑料物料经过导流面后能均匀地分散开来并落入下方的传送带上。优选设置是,所述导流件为自上而下开设的若干导流槽,各导流槽的顶端与所述模塑料釜出料口相对应,各导流槽的底端向导流面两侧呈辐射分布。另一种优选设置是,所述导流件为自上而下开设的若干导流筋,各导流筋的顶端与所述模塑料釜出料口相对应,各导流筋的底端向导流面两侧呈辐射分布。为了保证从导流面上流下的模塑料物料速度和量都能保持稳定,所以所述导流面与水平面呈30 75°夹角。角度过大,可能出现模塑料物料经过导流面后还未分散开来就已经到传送带上了 ;角度过小,则会出现流速慢,跟不上传送带的速度,导致整体效率降低。优选设置是,所述导流面与水平面呈60°夹角。由于刚从模塑料釜中挤出的模塑料物料较集中,如果直接落于导流面上回造成冲击,影响导流件的导流效果,所以在所述导流座上还设有用于承接所述物料的承接面,所述导流面与承接面相连。这样,刚挤出的模塑料物料会先落于承接面上得到缓冲,然后再流至导流面上,从而提高导流效果。为了避免落于承接面上的模塑料物料堆积过多而溢出,所以在所述承接面上不与导流面相连接的周缘处设有挡板,从而防止模塑料物料从不与导流面相连的周缘处溢出。为了更好地承接模塑料釜中挤出的模塑料物料,所以在所述承接面为水平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将从模塑料釜出料口排出的模塑料物料均匀分散,从而提高后续冷却过程中对模塑料物料的冷却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与述模塑料釜出料口所排出的物料相对应的导流座1,导流座I上设有水平设置的承接面11,及与水平面呈60°夹角设置的导流面12,该承接面11和导流面12均为长方形,且各自有一边相互连接,从出料口排出的物料先落于承接面11上,然后经过承接面11流入导流面12。其中,从模塑料釜排出的物料为液态的模塑料物料。而为了便于模塑料物料能均匀地向导流面12两侧分散,所以在导流面12上设有用于使模塑料物料均匀地向导流面12两侧分散的导流件。为了避免落于承接面11上的模塑料物料堆积过多而溢出,所以在承接面11上不与导流面12相连接的周缘处设有挡板13,从而防止模塑料物料从不与导流面12相连的周缘处溢出。第一种实施例:导流件为自上而下开设的若干导流槽121,各导流槽121的顶端与模塑料釜出料口相对应,各导流槽121的底端向导流面12两侧呈辐射分布。每一条导流槽121的顶端相邻承接面11设置且位于导流面12的顶部中央位置,各条导流槽121的底端自导流面12左侧向右侧依次等距排布。所以当模塑料物料从上方流下后,会顺着导流槽121分别向导流面12两侧分散。第二种实施例(由于第二种实施例各角度的视图和第一种实施例的相近似,所以未画出):导流件为自上而下开设的若干导流筋,各导流筋的顶端与模塑料釜出料口相对应,各导流筋的底端向导流面12两侧呈辐射分布。每一条导流筋的顶端相邻承接面11设置且位于导流面12的顶部中央位置,各条导流筋的底端自导流面12左侧向右侧依次等距排布。所以当模塑料物料从上方流下后,会顺着导流筋分别向导流面12两侧分散。本实用新型中,从空间上讲,导流面12具有上下、左右和前后六个方向,所谓导流面12的两侧即为左右两个方向。从模塑料釜中挤出的模塑料物料为液态,当模塑料物料落于导流面12上后,导流面12上的导流件可有效地将模塑料物料导向导流面12的两侧,使得模塑料物料经过导流面12后能均匀地分散开来并落入下方的传送带上。由此,可将从模塑料釜出料口排出的模塑料物料均匀分散,从而提高后续冷却过程中对模塑料物料的冷却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模塑料釜出料的布料装置,包括与所述模塑料釜出料口所出物料相对应的导流座,其特征是:所述导流座上设有与水平面呈夹角设置的导流面,该导流面上设有用于引导所述物料向导流面两侧分散的导流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模塑料釜出料的布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流件为自上而下开设的若干导流槽,各导流槽的顶端与所述模塑料釜出料口相对应,各导流槽的底端向导流面两侧呈辐射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模塑料釜出料的布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流件为自上而下开设的若干导流筋,各导流筋的顶端与所述模塑料釜出料口相对应,各导流筋的底端向导流面两侧呈辐射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模塑料釜出料的布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流面与水平面呈30 75。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模塑料釜出料的布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流面与水平面呈60°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模塑料釜出料的布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流座上还设有用于承接所述物料的承接面,所述导流面与承接面相连。
7.根据权利要 求6所述的用于模塑料釜出料的布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承接面上不与导流面相连接的周缘处设有挡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模塑料釜出料的布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承接面为水平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模塑料釜出料的布料装置,包括与所述模塑料釜出料口所出物料相对应的导流座,所述导流座上设有与水平面呈夹角设置的导流面,该导流面上设有用于引导所述物料向导流面两侧分散的导流件。本实用新型中,从空间上讲,导流面具有上下、左右和前后六个方向,所谓导流面的两侧即为左右两个方向。从模塑料釜中挤出的模塑料物料为液态,当模塑料物料落于导流面上后,导流面上的导流件可有效地将模塑料物料导向导流面的两侧,使得模塑料物料经过导流面后能均匀地分散开来并落入下方的传送带上。由此,可将从模塑料釜出料口排出的模塑料物料均匀分散,从而提高后续冷却过程中对模塑料物料的冷却效果。
文档编号B65G47/16GK202967464SQ201220690730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3日
发明者沈培良, 陈建国, 万胜兵, 邹沈斌, 许素芹 申请人:浙江嘉民塑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