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皿搬运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86446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培养皿搬运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搬运箱,具体涉及一种培养皿搬运箱。
背景技术
细胞生物学中,微生物培养需要用到培养器具和培养基,其中用于盛载培养液进行细胞培养的圆形器皿——培养皿一般由玻璃或者塑料制成,使用完毕后培养皿应及时清洗干净,存放在安全、固定的位置,防止损坏、摔坏。由于培养皿质地脆弱、易碎,故在清洗及搬运时应小心谨慎、轻拿轻放。目前组培室搬运培养皿主要用没有盖子的熟料框和培养皿提架,使用这两种装置不但放入或取出培养皿不方便,而且会使培养皿暴露在搬运途中的空气中,增加了培养皿与污染源接触的机会,容易增加污染,而且经常性的搬动培养皿容易松动培养材料和密封培养皿的薄膜,导致培养过程中细菌进入污染培养材料和培养的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培养皿搬运箱,采用镶嵌式的箱体,搬运培养皿时方便快捷,且在搬运过程中将培养皿与空气隔离,减低了污染的可能。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培养皿搬运箱,由底板、罩子和盖子组成,其中底板、盖子的四周边缘设置凹槽,罩子采用直通式结构,其上下边正好可以镶嵌在底板、盖子的四周边缘凹槽里,形成可装拆结构,既有利于培养皿的存放、搬运和拿取,又可避免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减少与污染源接触的机会。为了方便存放和整体搬运,在底板的底部设置支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搬运培养皿时方便快捷,采用镶嵌式的箱体,既有利于培养皿的存放、搬运和拿取,又可避免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减少与污染源接触的机会,减低了污染的可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罩子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盖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凹槽;2、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的结合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底板采用塑料材料制作,其四边缘有凹槽I,底板的底部有四个支脚2。在图2所示的结构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罩子采用透明材料制作,其外形横截面与底板相同,下边缘正好可以镶嵌在底板四周边缘凹槽I里,形成可装拆结构。在图3所示的结构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盖子的四周边缘设置凹槽2,可以与罩子的上边缘镶嵌,形成可装拆结构。使用时,将罩子下边缘镶嵌在底板四周边缘凹槽I里,将培养皿放置其中,盖上盖子即可对培养皿进行搬运。如需对接种好的培养皿进行存放,将放置好培养皿的搬运箱底部直接摆放到培养架上,拆下上部的罩子即可,不用来回搬动培养皿,这样既防止了放置培养皿时松动了培养皿材料和密封培养皿的薄膜,又减少了来回搬运培养皿的工作量。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培养皿搬运箱,其特征在于:由底板、罩子和盖子组成,其中底板、盖子的四周边缘设置凹槽,罩子采用直通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皿搬运箱,其特征在于:在底板的底部设置支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培养皿搬运箱,由底板、罩子和盖子组成,其中底板、盖子的四周边缘设置凹槽,罩子采用直通式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搬运培养皿时方便快捷,采用镶嵌式的箱体,既有利于培养皿的存放、搬运和拿取,又可避免培养皿暴露在搬运途中的空气中,减少与污染源接触的机会,减低了污染的可能。
文档编号B65D6/24GK202987718SQ201220714868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1日
发明者张志扬, 成镜, 范高俊, 王秀全, 华玉伟, 黄华孙, 丰明 申请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