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模组与裁切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86441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切割模组与裁切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割模组与裁切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裁切薄膜的切割模组与裁切设备。
背景技术
现今各种薄膜式太阳能电池的构造精密复杂,因此其表面通常会覆盖一层绝缘保护膜,以确保其运作正常。一般来说,薄膜式太阳能电池的构造包含一基板、一设于基板上的正电极、一设于正电极上的发电层及一设于发电层上的负电极。于太阳能电池的封装阶段,会在上述电池结构的表面覆盖一层聚乙烯醇缩丁醒(Polyvinyl butyral, PVB)薄膜或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thylene vinyl acetate, EVA)薄膜,以达到绝缘、保护的功效。就目前的生产过程来说,上述PVB或EVA薄膜通常是以卷筒型式储存,并以类似保鲜膜的方式将薄膜释出供料,因此需要通过裁切装置将其由长片状的连续薄膜切割为特定尺寸的薄膜,以供后续使用。以中国台湾公告号第M418771号专利为例,该专利提出一种用于切割上述薄膜的裁切装置。参照图1,该裁切装置9包含一加工台91、一安装于加工台91的切割模组92及一压制件93。于生产过程进行时,薄膜94会放置于加工台91上,并沿X方向穿过架体921以及压制件93之下方,由切割模组92裁切为特定尺寸后,提供电池封装时所需要的绝缘保护层。执行薄膜94裁切程序时,压制件93会先降下将薄膜94紧压固定,随后切割模组92的刀轮922会在对应加工台91的导沟911位置下刀,并沿Y方向移动、切割,而将长片状的薄膜94裁切为预定的尺寸。但借由此种裁切装置9执行薄膜94的裁切程序时,必须先通过压制件93执行薄膜94的固定步骤,而容易在薄膜94表面留下压痕或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避免薄膜产生压痕或损伤的切割模组。本实用新型切割模组,安装于一载台,配合安装于该载台上的一输送模组使用,该输送模组用于将一薄膜传输至该切割模组处以供裁切。该切割模组包含一切割座、一裁切
器及一真空装置。该切割座包括一座体、两个支架及一横杆。该座体供该薄膜放置其上,并于对应该薄膜处贯穿形成多个沿一切割方向分布的真空吸孔。所述支架分别安装于该座体的两相反侦U。该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架且沿该切割方向延伸,并位于该座体与该薄膜上方。该裁切器安装于该横杆且能沿该切割方向往复移动,位置对应于该座体的真空吸孔分布的区域,并包括一用于切割该薄膜的裁刀。该真空装置包括一真空泵及至少一条连通该真空泵与所述真空吸孔的真空管,而能释放地通过所述真空吸孔对该薄膜产生真空吸附力。较佳地,该座体于对应该裁刀移动路径形成一沿该切割方向延伸的长条状切割槽,供该裁刀部分地伸入其中。该座体的顶面还形成多个连通于所述真空吸孔的真空吸沟,而增加该真空装置对该薄膜产生真空吸附力的面积。较佳地,所述真空吸沟正交或平行于该切割槽且彼此连通,并对应于所述真空吸孔分布的区域。较佳地,所述真空吸沟交错连通形成栅状凹沟,并对称地设置于该切割槽的两侧。较佳地,该切割模组还包括一移载装置。该移载装置包括一第一马达,以及一安装于该切割座且受控于该第一马达以带动该裁切器移动的螺杆。较佳地,该裁刀是一能受控转动的圆刀,且该裁切器还包括一框体及一安装于该框体并带动该裁刀转动的第二马达。较佳地,该输送模组将该薄膜往一输送方向传输至该切割模组处,且该输送方向正交或平行于该切割方向。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前述切割模组的裁切设备。于是,本实用新型裁切设备,用于裁切一薄膜,并包含一载台、一输送模组及一如前述的切割模组。该输送模组安装于该载台并用于传输该薄膜至该切割模组以供裁切。该切割模组包含一切割座、一裁切器及一真空装置。该切割座包括一座体、两个支架及一横杆。该座体供该薄膜放置其上,并于对应该薄膜处贯穿形成多个沿一切割方向分布的真空吸孔。所述支架分别安装于该座体的两相反侦U。该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架且沿该切割方向延伸,并位于该座体与该薄膜上方。该裁切器安装于该横杆且能沿该切割方向往复移动,位置对应于该座体的真空吸孔分布的区域,并包括一用于切割该薄膜的裁刀。该真空装置包括一真空泵及至少一条连通该真空泵与所述真空吸孔的真空管,而能释放地通过所述真空吸孔对该薄膜产生真空吸附力。较佳地,该座体于对应该裁刀移动路径形成一沿该切割方向延伸的长条状切割槽,供该裁刀部分地伸入其中。该座体的顶面还形成多个连通于所述真空吸孔的真空吸沟,而增加该真空装置对该薄膜产生真空吸附力的面积。较佳地,所述真空吸沟正交或平行于该切割槽且彼此连通,并对应于所述真空吸孔分布的区域。较佳地,所述真空吸沟交错连通形成栅状凹沟,并对称地设置于该切割槽的两侧。较佳地,该切割模组还包括一移载装置。该移载装置包括一第一马达,以及一安装于该切割座且受控于该第一马达以带动该裁切器移动的螺杆。较佳地,该裁刀是一能受控转动的圆刀,且该裁切器还包括一框体及一安装于该框体并带动该裁刀转动的第二马达。较佳地,该输送模组将该薄膜往一输送方向传输至该切割模组处,且该输送方向正交或平行于该切割方向。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真空装置的设置,能将对应裁切器处的薄膜借由真空吸附力加以固定,以利裁切程序的进行,并能避免薄膜产生压痕或损伤。

图1是一立体图,说明一现有的裁切装置;[0030]图2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裁切设备的较佳实施例;图3是该裁切设备的侧视图;图4是该裁切设备的俯视图;图5是一立体图,说明一切割模组的实施方式;图6是该切割模组的局部剖视图;及图7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说明一座体的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2、图3与图4,为本实用新型裁切设备I的较佳实施例。裁切设备I包含一载台2、一输送模组3及一切割模组4,并借由上述设备执行薄膜5的自动化裁切程序。其中,薄膜5的材质可以是前述的PVB薄膜或EVA薄膜,但不以此为限。输送模组3包括多个水平间隔地安装于载台2的滚轮31,供薄膜5放置其上,并将薄膜5沿一输送方向(图中的X方向)传输至切割模组4处进行裁切,随后将切割成特定尺寸的薄膜5移送至后续制程设备处,以供生产使用。参阅图2、图5、图6与图7,切割模组4安装于载台2邻近输送模组3处,用于裁切输送模组3传输而来的薄膜5,并包括一切割座41、一移载装置42、一裁切器43及一真空装置44。切割座41具有一座体411、两个安装于座体411两相反侧的支架412,及一连接于所述支架412且位于座体411、薄膜5上方的横杆413。此处,座体411为一长方形金属板体,供薄膜5放置其上,并于对应横杆413与裁切器43处形成沿一切割方向Y(图中的y方向)延伸的长条状切割槽414、多个正交或平行于切割槽414且彼此连通的真空吸沟415,及多个贯通座体411且连通于真空吸沟415、真空装置44而对薄膜5产生吸附作用的真空吸孔 416。 本实施例中,所述真空吸沟415于切割槽414两侧形成对称的栅状凹沟,且每个沿X方向延伸的真空吸沟415是等距地连通三个真空吸孔416,而能借由此实施方式增加对薄膜5产生真空吸附力的面积。但上述真空吸沟415与真空吸孔416的设置位置与形状能视需要而弹性调整,不以此处公开的内容为限。移载装置42具有一安装于切割座41且带动裁切器43移动的螺杆421,以及一安装于切割座41并带动螺杆421转动的第一马达422。裁切器43安装于横杆413,且受控于螺杆421而移动,其具有一框体431、一安装于框体431的第二马达432、一安装于框体431并连接于第二马达432以传输其动力的传动机构433,以及一安装于框体431且以该传动机构433为枢轴转动并部分地伸入切割槽414中的圆刀式裁刀434。据此,第一马达422带动螺杆421转动时,会带动裁切器43沿切割方向Y移动,并配合裁刀434的转动切割而进行薄膜5的裁切。真空装置44具有一真空泵441及多根连通于真空泵441与真空吸孔416的真空管442,而能释放地通过所述真空吸沟415与所述真空吸孔416对该薄膜5产生真空吸附力,使薄膜5固定于座体411上以利裁切器43执行裁切程序。本实施例中,薄膜5是由输送模组3沿输送方向X传输至切割模组4处,并穿过切割座41放置于座体411上,而通过裁切器43沿切割方向Y进行裁切程序,以进行薄膜5的横向切割程序。但是视需要,切割模组4也可以沿X方向设置,也就是说输送方向与切割方向为相同方向,而对薄膜5进行纵向切割,因此其裁切方式不以前述技术内容为限。综上所述,通过真空装置44以真空吸附的方式固定薄膜5,能避免裁切程序对薄膜5造成压痕或损伤,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实用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切割模组,安装于一载台,配合安装于该载台上的一输送模组使用,该输送模组将一薄膜传输至该切割模组处以供裁切,其特征在于:该切割模组包含 一切割座,包括: 一座体,供该薄膜放置其上,并于对应该薄膜处贯穿形成多个沿一切割方向分布的真空吸孔, 两个支架,分别安装于该座体的两相反侧,及 一横杆,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架且沿该切割方向延伸,并位于该座体与该薄膜上方; 一裁切器,安装于该横杆且能沿该切割方向往复移动,位置对应于该座体的真空吸孔分布的区域,并包括一用于切割该薄膜的裁刀 '及 一真空装置,包括一真空泵以及至少一条连通该真空泵与所述真空吸孔的真空管,而能释放地通过所述真空吸孔对该薄膜产生真空吸附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切割座的座体于对应该裁刀移动路径处形成一在该切割方向延伸的长条状切割槽,供该裁刀部分地伸入其中;该座体的顶面还形成多个连通于所述真空吸孔的真空吸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割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沟正交或平行于该切割槽且彼此连通,并对应于所述真空吸孔分布的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割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沟交错连通形成栅状凹沟,并对称地设置于该切割槽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切割模组还包含一移载装置,该移载装置包括一第一马达,以及一安装于该切割座且受控于该第一马达以带动该裁切器移动的螺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裁刀是一能受控转动的圆刀,且该裁切器还包括一框体及一安装于该框体并带动该裁刀转动的第二马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输送模组将该薄膜往一输送方向传输至该切割模组处,且该输送方向正交或平行于该切割方向。
8.—种裁切设备,用于裁切一薄膜,其特征在于:该裁切设备包含 一载台; 一输送模组,安装于该载台并用于传输该薄膜 '及 一切割模组,安装于该载台邻近该输送模组处,用于裁切该输送模组传输而来的薄膜,并包括 一切割座,具有一座体、两个分别安装于该座体两相反端的支架,以及一个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架且位于该座体上方并沿一切割方向延伸的横杆,该座体供该薄膜放置其上,并于对应该薄膜处贯穿形成多个沿该切割方向分布的真空吸孔, 一裁切器,安装于该横杆且能沿该切割方向往复移动,位置对应于该座体的真空吸孔分布的区域,并具有一用于切割该薄膜的裁刀,及 一真空装置,具有一真空泵及至少一条连通该真空泵与所述真空吸孔的真空管,而能释放地通过所述真空吸孔对该薄膜产生真空吸附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裁切设备, 其特征在于:该切割座的座体于对应该裁刀移动路径处形成一在该切割方向延伸的长条状切割槽,供该裁刀部分地伸入其中;该座体的顶面还形成多个连通于所述真空吸孔的真空吸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裁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沟正交或平行于该切割槽,并对应于所述真空吸孔分布的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裁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沟交错连通形成栅状凹沟,并对称地设置于该切割槽的两侧。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裁切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切割模组还包括一移载装置,该移载装置具有一第一马达,以及一安装于该切割座且受控于该第一马达以带动该裁切器移动的螺杆。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裁切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裁刀是一能受控转动的圆刀,且该裁切器还具有一框体以及一安装于该框体并带动该裁刀转动的第二马达。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裁切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输送模组将该薄膜往一输送方向传输至该切割模组处, 且该输送方向正交或平行于该切割方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切割模组与具有切割模组的裁切设备。切割模组安装于载台,配合安装于载台上的输送模组使用,输送模组将薄膜传输至切割模组处以供裁切。切割模组包含切割座、裁切器及真空装置。切割座包括座体、两个安装于座体的支架及横杆。座体供薄膜放置其上,并于对应薄膜处形成多个沿切割方向分布的真空吸孔。横杆连接于支架且沿切割方向延伸并位于座体与薄膜上方。裁切器安装于横杆且能沿切割方向往复移动,其位置对应于真空吸孔分布的区域并包括用于切割薄膜的裁刀。真空装置包括真空泵及连通真空泵与真空吸孔的真空管,而对薄膜产生真空吸附力。通过真空装置的设置能将对应裁切器处的薄膜借真空吸附力固定并能避免薄膜产生压痕或损伤。
文档编号B65H20/02GK203006596SQ201220714469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1日
发明者王祥亨 申请人:神威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王祥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