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瓶安全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88064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气瓶安全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种气瓶安全运输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运输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气瓶安全运输装置。近几年来,随着气体工业的发展,各行各业及居民家庭中气瓶使用量越来越大。气瓶在运输过程中的不慎曾经发生过多起气瓶爆炸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损失。短距离内的气瓶运输可以使用专用小车(单瓶或双瓶位置,衬有软垫的手推车),并有铁链牢固。如中国专利CN201553178U提到的一种手推式氧、氢气瓶转运存放小车,包括车架、气瓶底板、滑轮等。底板垂直焊接于车架上气瓶放置面的底端,在车架上设置有弹性的气瓶挡条。其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操作方便。但此类运输装置均存在一个巨大缺点,当路况不佳,如路面不平整或者为山路的情况下,小车无法使用。其余情况下,如中国专利CN2905711Y公开了一种氧气瓶楼道搬运装置,解决了医院或地层楼房内无电梯、无车道搬运氧气瓶难的问题。中国专利CN202429225U公开了了一种煤气瓶搬运器,通过弧形支架、底盘下的弹簧和支架上的把手,可以安全省力便捷得搬运煤气瓶。上述两者的缺点在于具有局限性,针对特定种类气瓶的设计导致所述专利技术只能应用于该类气瓶,无法推广使用。气瓶在搬运时最易引发事故的地方是瓶阀处,瓶阀是整个气瓶结构中最脆弱的一处,搬运时若不小心产生撞击,瓶阀容易遭到损坏,引发漏气等安全事故。为了保护瓶阀,夕卜面会加盖一个瓶盖/瓶帽。但仍存在瓶盖/瓶帽脱落,或瓶盖受到撞击从而破坏瓶阀的危险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适用于不同种类气瓶,可以在困难运输环境中进行搬运,且对气瓶瓶阀处做良好保护的气瓶安全运输装置。一种气瓶安全运输装置,包括主体(I)和盖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为上表面开放的中空柱体结构,盖体为下表面开放的中空柱体结构,所述主体上沿和所述盖体下沿之间部分连接或完全连接,所述主体侧壁设有开口一,所述主体壁厚为1-100_。所述主体上沿和所述盖体下沿之间为部分连接,主体上沿和盖体下沿其余未连接处设有相互配合的拉链。所述主体上沿和盖体下沿由拉链连接处,可增设有紧固带。所述开口一由拉链或刺毛扣或尼龙扣或皮带扣闭合。所述主体上沿和盖体下沿为完全连接,所述盖体侧壁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主体侧壁开口一相连,构成开口二(9)。所述开口二由拉链或刺毛扣或尼龙扣或皮带扣闭合。所述主体的外表面设有1-2根背带(3)或1-2个便携把手。[0013]所述主体底部为圆形、方形或椭圆形。所述主体的底部设有至少2个万向轮。所述主体为两层结构,由外层(4)和内层(5)组成。所述外层和内层采用EVA材料。所述盖体为两层结构,由外层⑷和内衬(7)组成。所述盖体内的内衬采用EVA材料。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便于使用的优点,同时又适用于各类不同种类气瓶,在复杂路况条件下,可以使用背带将气瓶背起,解决了困难条件下的气体运输。针对气瓶最容易损坏的部位瓶阀及瓶盖,本实用新型通过盖体内设有的内衬对其重点保护。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剖面图;图中:1为主体,2为盖体,3为背带,4为外层,5为内层,6为气瓶,7为内衬,8为开
口一,9 为开口二。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参见
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瓶安全运输装置,由主体(I)和盖体(2)组成,主体和盖体均为开口的中空柱体结构,其中主体为上表面开放,盖体为下表面开放,主体底部为圆形,主体的壁厚50mm,主体的上沿和盖体的下沿部分连接,其余未连接部分设有相互配合的拉链,通过拉链将主体和盖体连接成一个密封的中空柱体,为了进一步加固主体和盖体的连接,使运输装置宜于承重,除了拉链连接之外,在上沿和下沿还可以增设紧固带(图中省略)。主体侧壁设有开口一(8),开口一由拉链或刺毛扣或尼龙扣或皮带扣闭合。在主体外侧设有两根背带(4),底板外侧设有至少两个万向轮(图中省略)。主体由外层(4)和内层(5)两层结构组成,盖体由外层(4)和内衬(7)两层结构组成,所述外层、内层和内衬均采用EVA材料,EVA材料具有耐水性、耐腐蚀性、易加工性、防震动、保温性等优点。参见图3,使用前,将气瓶(6)通过主体上的开口塞入主体(I)内,气瓶瓶身正好卡入主体的中空结构,盖体内设有内衬,与主体盖合并后,盖体的内衬与气瓶的瓶盖贴合。通过拉链将主体的侧壁开口闭合,将主体与盖体未连接部分闭合,形成一个完全包裹气瓶的封闭结构。主体外表面设有2根背带。使用时,只需由搬运人员将运输装置背起即可。如路况较好,主体底部设有两个万向轮,也可以通过万向轮推动或拉动运输装置行进。需要指出的是,视实际针对需要运输气瓶的情况,也可以仅设有I根背带,供搬运人员单肩背起运输装置。或设有便携把手替换背带,供搬运人员提起运输装置达到目的地。把手同样可以根据实际针对需要运输的气瓶情况,选择设置一个或者两个。由于主体和盖体均采用防震动的EVA材料,具有回弹性和抗张力高,韧性高,具有良好的防震和缓冲性能,可以有效降低搬运过程中气瓶收到的振动和冲击,且盖体设有内衬,完全契合气瓶瓶盖的形状,对气瓶瓶塞处起到了重点保护。实施例二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瓶安全运输装置,主体上沿和盖体下沿为完全连接,且主体的内层(5)和盖体的内衬(7)也完全连接,组成一个封闭的中空柱体结构。在盖体侧壁设有开口,开口与主体侧壁开口一相连,构成开口二(9),开口二由拉链或刺毛扣或尼龙扣或皮带扣闭合。主体的壁厚60mm,主体底部为方形。参见图3,使用前,将气瓶通过主体和盖体侧壁上的开口,塞入运输装置内,气瓶瓶身正好卡入主体的中空结构,瓶盖正好卡入盖体内设有的内衬。通过拉链将主体和盖体侧壁的开口闭合,形成一个完全包裹气瓶的封闭结构。所述气瓶安全运输装置的筒壁外侧设有I根背带,在山路等不适宜用车,但适于人行走的环境中,可以背着气瓶达到目的地。气瓶安全运输装置主体底部上设有万向轮,在地面较为平整的环境中,可以拉着该运输装置行进,由于是全封闭的结构,即使有小颠簸,气瓶不会受到过大的振动。需要指出的是,视实际针对需要运输气瓶的情况,也可以设有2根背带,供搬运人员双肩背起运输装置。或使用便携把手替换背带,供搬运人员提起运输装置达到目的地。把手同样可以根据实际针对需要运输的气瓶情况,选择设置一个或者两个。实施例三本实施 例与实施例一除主体壁厚及主体底部形状不同外,其余均相同。在本实施例中,主体壁厚1_,底部为椭圆形。实施例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除主体壁厚及主体底部形状不同外,其余均相同。在本实施例中,主体壁厚100mm,底部为方形。实施例五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除主体壁厚及主体底部形状不同外,其余均相同。在本实施例中,主体壁厚40mm,底部为圆形。实施例六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除主体壁厚及主体底部形状不同外,其余均相同。在本实施例中,主体壁厚55mm,底部为椭圆形。上述实施例壁厚及底部形状的不同,是源于本实用新型可针对多种气瓶做不同规格设计,如氢气瓶、氧气瓶、二氧化碳气瓶、氨气瓶、氩气瓶等各种工业气瓶,因此壁厚范围为1-1OOmm(壁厚是指主体外层和内层的厚度总和),运输装置主体底部形状根据各种气瓶不同,可以设计为圆形、椭圆形或方形。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不能仅以本实施例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气瓶安全运输装置,包括主体(I)和盖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为上表面开放的中空柱体结构,盖体为下表面开放的中空柱体结构,所述主体上沿和所述盖体下沿之间部分连接或完全连接,所述主体侧壁设有开口一,所述主体壁厚为1-100_。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瓶安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沿和所述盖体下沿之间为部分连接,主体上沿和盖体下沿其余未连接处设有相互配合的拉链。
3.如 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瓶安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沿和盖体下沿由拉链连接处,可增设有紧固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瓶安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一由拉链或刺毛扣或尼龙扣或皮带扣闭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瓶安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沿和盖体下沿为完全连接,所述盖体侧壁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主体侧壁开口一相连,构成开口二(9)。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瓶安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二由拉链或刺毛扣或尼龙扣或皮带扣闭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瓶安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外表面设有1-2根背带(3)或1-2个便携把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瓶安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底部为圆形、方形或椭圆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瓶安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底部设有至少2个万向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瓶安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为两层结构,由外层⑷和内层(5)组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气瓶安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和内层采用EVA材料。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瓶安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为两层结构,由外层⑷和内衬⑵组成。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气瓶安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内的内衬采用EVA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运输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气瓶安全运输装置,包括主体(1)和盖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为上表面开放的中空柱体结构,盖体为下表面开放的中空柱体结构,所述主体上沿和所述盖体下沿之间部分连接或完全连接,所述主体侧壁设有开口一(8),所述主体壁厚为1-100mm;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便于使用的优点,解决了困难条件下的气体运输,针对气瓶最容易损坏的部位瓶阀及瓶盖做了重点保护。
文档编号B65G7/00GK203127579SQ20122074941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1日
发明者高勇 申请人:上海恒劲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